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动视域下宝卷文献的校勘——基于《五圣宝卷》校勘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吕行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民俗语境下,宝卷文献以抄写为主要流传方式,呈现出“文无定本”的流动性,从而产生“一卷多版”“讹脱衍乙”“经典性缺失”等多重问题,为宝卷的校勘整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五圣宝卷》作为吴方言区至今流传的“活态”宝卷,是“文无定本...
民俗语境下,宝卷文献以抄写为主要流传方式,呈现出“文无定本”的流动性,从而产生“一卷多版”“讹脱衍乙”“经典性缺失”等多重问题,为宝卷的校勘整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五圣宝卷》作为吴方言区至今流传的“活态”宝卷,是“文无定本”的流动性宝卷文献的典型代表。对于这类文献的校勘,通常选择以“校法四例”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古籍校勘方法。传统校勘方法对于同为“写本”的宝卷文献的校勘具有指导意义,却又因宝卷的文体特征展现出了不适配性。因此,要做好流动性宝卷文献的校勘工作,必须坚持“一版便还一版面貌”的原则,优先使用“校法四例”;同时,又要注意各法界限,协调配合运用,并以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众心理、历史文化等为校勘的辅助参照,最后形成“底本附校勘记”的校勘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
卷
文
献
流动性
校勘
《五圣宝
卷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0年以來國内排印本寶卷整理出版的現狀和展望
2
作者
尚麗新
王書麗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寶卷是繼唐五代敦煌手寫卷子之後,另一批大量保存下來的民間文獻。寶卷文獻的整理是寶卷研究的基礎。排印本寶卷的産生、發展與學術潮流和社會文化的變遷有關。1980年以來國内寶卷文獻整理中的南北排印本寶卷中存在定位模糊、整理過度...
寶卷是繼唐五代敦煌手寫卷子之後,另一批大量保存下來的民間文獻。寶卷文獻的整理是寶卷研究的基礎。排印本寶卷的産生、發展與學術潮流和社會文化的變遷有關。1980年以來國内寶卷文獻整理中的南北排印本寶卷中存在定位模糊、整理過度、體例失當問題,已經不能滿足寶卷研究和寶卷文化普及的需求。排印本寶卷的整理必須客觀呈現寶卷的原貌,必須精選善本作爲底本,要對各卷的版本情况、故事内容、形式特點、自身特色加以説明,要特别關注方言、俗字,同時盡量多地呈現活態表演的元素,且在編排分類上要體現當地寶卷文化的特色。随着社會、文化和學術的變遷,排印本寶卷的前景亦會越來越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寶卷
“非遗”
寶卷文獻
排印本
寶卷
原文传递
题名
流动视域下宝卷文献的校勘——基于《五圣宝卷》校勘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吕行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17ZDA260)。
文摘
民俗语境下,宝卷文献以抄写为主要流传方式,呈现出“文无定本”的流动性,从而产生“一卷多版”“讹脱衍乙”“经典性缺失”等多重问题,为宝卷的校勘整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五圣宝卷》作为吴方言区至今流传的“活态”宝卷,是“文无定本”的流动性宝卷文献的典型代表。对于这类文献的校勘,通常选择以“校法四例”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古籍校勘方法。传统校勘方法对于同为“写本”的宝卷文献的校勘具有指导意义,却又因宝卷的文体特征展现出了不适配性。因此,要做好流动性宝卷文献的校勘工作,必须坚持“一版便还一版面貌”的原则,优先使用“校法四例”;同时,又要注意各法界限,协调配合运用,并以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众心理、历史文化等为校勘的辅助参照,最后形成“底本附校勘记”的校勘成果。
关键词
宝
卷
文
献
流动性
校勘
《五圣宝
卷
》
Keywords
scroll literature
fluidity
proofreading
Five Sacred Freasure Scrolls
分类号
I207.3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0年以來國内排印本寶卷整理出版的現狀和展望
2
作者
尚麗新
王書麗
机构
山西大學文學院
出处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間寶卷文獻集成及研究”(19ZDA286)階段性成果
文摘
寶卷是繼唐五代敦煌手寫卷子之後,另一批大量保存下來的民間文獻。寶卷文獻的整理是寶卷研究的基礎。排印本寶卷的産生、發展與學術潮流和社會文化的變遷有關。1980年以來國内寶卷文獻整理中的南北排印本寶卷中存在定位模糊、整理過度、體例失當問題,已經不能滿足寶卷研究和寶卷文化普及的需求。排印本寶卷的整理必須客觀呈現寶卷的原貌,必須精選善本作爲底本,要對各卷的版本情况、故事内容、形式特點、自身特色加以説明,要特别關注方言、俗字,同時盡量多地呈現活態表演的元素,且在編排分類上要體現當地寶卷文化的特色。随着社會、文化和學術的變遷,排印本寶卷的前景亦會越來越多元。
关键词
寶卷
“非遗”
寶卷文獻
排印本
寶卷
Keywords
Baoju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ojuan documents
printed Baojuan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G239.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动视域下宝卷文献的校勘——基于《五圣宝卷》校勘实践的思考
吕行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80年以來國内排印本寶卷整理出版的現狀和展望
尚麗新
王書麗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