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探讨温阳化浊法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紫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冬寒 翟文生 +4 位作者 何改丽 张蒙蒙 王迎春 柴二曦 张佳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9-1451,共3页
顽固性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反复新出、缠绵难愈为主要特点,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常规治疗以抗感染、抗过敏、免疫抑制等治疗为主,大多数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传统治疗收效甚微,病情迁延易复发,以至累及肾脏,影响预后。作者临床实... 顽固性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反复新出、缠绵难愈为主要特点,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常规治疗以抗感染、抗过敏、免疫抑制等治疗为主,大多数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传统治疗收效甚微,病情迁延易复发,以至累及肾脏,影响预后。作者临床实践发现顽固性过敏性紫癜存在有序的演变过程,结合《黄帝内经》中“寒气生浊”立论并通过溯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探微顽固性过敏性紫癜的疾病演变及诊疗策略,认为本病初始于阳气虚衰、寒气内生,发展于浊邪阻滞、络脉不利,迁延于浊邪久郁、正气亏虚,基于此提出顽固性过敏性紫癜,诊治宜抓住浊邪未郁的关键时期,以“温阳化浊”为治疗大法,温通、温补、温化扶助阳气,化痰、化瘀、通络以化浊邪,标本兼治,截断浊郁,为早期温阳化浊防治顽固性过敏性紫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气生浊 顽固性过敏性紫癜 阳虚寒盛 温阳化
原文传递
从“寒气生浊”探析肺结节“结癌转化”之防治
2
作者 梁梅 孙铜林 +1 位作者 徐云凌杰 刘华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8-21,共4页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可认为肺结节“结癌转化”之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毒结。肺结节“结癌转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初始于阳虚寒凝,形成于寒生浊邪,癌变于浊邪化毒。临证可分阶段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初始期益气固表、散寒祛邪...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可认为肺结节“结癌转化”之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毒结。肺结节“结癌转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初始于阳虚寒凝,形成于寒生浊邪,癌变于浊邪化毒。临证可分阶段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初始期益气固表、散寒祛邪,代表方有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等;形成期温阳祛湿、化痰散结,代表方有苓桂术甘汤、苓桂五味姜辛汤;癌变期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方选刘华教授经验方参芪肺积方。验之临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提供了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阳虚寒凝 寒气生浊 结癌转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尿毒症心肌损伤的病机及治疗
3
作者 雷国奇 张家珍 沈金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7期23-26,共4页
尿毒症心肌损伤病机繁杂,起病隐匿,病症多变,临床上治疗相当棘手,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寒气生浊”理论已逐步被各位学者推广,通过梳理先贤及推敲,我们认为尿毒症心肌损伤的病机关键为阳微阴弦致寒气生浊;基于寒气生浊的致病特性,并... 尿毒症心肌损伤病机繁杂,起病隐匿,病症多变,临床上治疗相当棘手,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寒气生浊”理论已逐步被各位学者推广,通过梳理先贤及推敲,我们认为尿毒症心肌损伤的病机关键为阳微阴弦致寒气生浊;基于寒气生浊的致病特性,并从浊邪角度能更全面认识尿毒症心肌损伤病机,并以扶阳化浊的治疗原则进行探析尿毒症心肌损伤治疗,是中医治疗尿毒症心肌损伤新方向,不仅显示中医药治疗疾病特色与优势,同时为其疾病的辨证诊治提供临床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气生浊 尿毒症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武权生基于“寒气生浊”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4
作者 陈琳 武权生 +7 位作者 黄灿灿 杨文文 王颐轩 张雨知 康瀚卿 王婉润 褚翠君 张小花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介绍武权生教授运用温阳化浊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证经验。总结“寒气生浊”与PCOS相关性及“寒气生浊”是PCOS发生发展关键病机;治疗上提出温阳化浊的治疗原则,强调“脾阳不温,浊湿不化”“肾阳虚寒,浊瘀不除”,突出“温脏... 介绍武权生教授运用温阳化浊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证经验。总结“寒气生浊”与PCOS相关性及“寒气生浊”是PCOS发生发展关键病机;治疗上提出温阳化浊的治疗原则,强调“脾阳不温,浊湿不化”“肾阳虚寒,浊瘀不除”,突出“温脏扶阳以祛寒、化浊消阴以复清”的治法。文章从“寒气生浊”理论出发,探讨PCOS辨治,以期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寒气生浊 温阳化 名家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探讨附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 郭军 +5 位作者 张继伟 赵明 杨九天 马东岳 赵子维 王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63-1866,共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精室”类病范畴。本病常因寒犯精室或寒从中生,致阳气温煦不足或推动无力,逐渐生湿化浊,进而表现为湿浊趋于下焦的证候。由于实寒、湿浊、虚寒是本病常见的病理因素,三者既可单独存在又可相兼为病,致本病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精室”类病范畴。本病常因寒犯精室或寒从中生,致阳气温煦不足或推动无力,逐渐生湿化浊,进而表现为湿浊趋于下焦的证候。由于实寒、湿浊、虚寒是本病常见的病理因素,三者既可单独存在又可相兼为病,致本病病因病机渐趋复杂。临床上应用具有温阳散寒、祛湿化浊、培补阳气功效的附子切合本病病因病机,被众多医家所认同。笔者基于“寒气生浊”这一理论,在辨治本病时常选用炮附子,结合不同治法灵活调整用量,并与其它药协同,恢复精室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气生浊 良性前列腺增 附子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探讨温阳化浊法防治痴呆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沛俊 郝彦伟 +3 位作者 郭静 何晓艳 李斌 王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痴呆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衰老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医疗负担等特点,其起病隐匿,易漏诊延误,后期治疗收效甚微。文章以《黄帝内经》中“寒气生浊”立论,通过溯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探微痴呆的疾病衍变及诊... 痴呆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衰老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医疗负担等特点,其起病隐匿,易漏诊延误,后期治疗收效甚微。文章以《黄帝内经》中“寒气生浊”立论,通过溯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探微痴呆的疾病衍变及诊疗策略,认为痴呆存在着有序的证候级联衍变,初始于阳气渐衰、寒气内生,进展于浊邪阻滞、清窍不利,恶化于浊邪久郁、变生他患,基于此提出痴呆诊治宜抓住浊邪未郁的关键时期,以“温阳化浊”为治疗大法,温通、温补、温化扶助阳气,化痰、化瘀、通络以化浊邪,标本兼治,截断浊郁,为早期温阳化浊防治痴呆提供理论依据。以冀彰显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亦为其他衰老性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借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衰老性疾病 证候级联衍变 阳虚致呆 寒气生浊 温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探微癌性疼痛的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阿依达娜·毛兰 刘瑞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2023年第22期3224-3228,共5页
癌性疼痛为癌症中晚期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也是临床上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癌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沿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三阶梯止痛方案,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且效果较佳... 癌性疼痛为癌症中晚期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也是临床上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癌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沿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三阶梯止痛方案,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且效果较佳。现基于《黄帝内经》中“寒气生浊”理论为核心,探微癌性疼痛微环境发病机制,提出整体以扶正培本为先,止痛以通阳调气为要,局部以通络化浊为主辨治癌性疼痛治疗思路,兼顾整体与局部治疗方案,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扶正培本 寒气生浊 作用机制 治疗 肿瘤微环境 中医病机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探讨肿瘤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康迪 王瑾琨 +3 位作者 胡帅航 张兰鑫 樊芬 侯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2-84,共3页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可诠释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病机与治疗。浊者,浊邪也,包括痰湿、瘀血、毒聚等病理因素及局部形成的瘤体;清者,清气也,包括全身之虚。寒盛热衰积聚生,肿瘤发生以寒邪为病因;浊邪盛则瘤体长,肿瘤发展以浊邪盛主导...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可诠释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病机与治疗。浊者,浊邪也,包括痰湿、瘀血、毒聚等病理因素及局部形成的瘤体;清者,清气也,包括全身之虚。寒盛热衰积聚生,肿瘤发生以寒邪为病因;浊邪盛则瘤体长,肿瘤发展以浊邪盛主导;清气虚则癌毒传,肿瘤转移以清气虚为始发。其治疗应以温阳散寒为纲、生清化浊为法,以此为肿瘤的中医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气生浊 热气 肿瘤 因寒 温阳散寒 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纤维化辨治思路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强若男 刘雁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易长难消、广泛受累、病情缠绵等特点,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常见妇科疾病。异位内膜组织的纤维化既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也是导致患者痛经、不孕及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易长难消、广泛受累、病情缠绵等特点,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常见妇科疾病。异位内膜组织的纤维化既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也是导致患者痛经、不孕及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基础及病机核心所在,且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寒气生浊”源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且易伤阳气,痰湿瘀血等浊邪则内生而为患。基于此,本文分阶段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初始期以“寒气盛、凝血为瘀,浊邪生、癥之所结”为主,进展期则为“阳气虚、寒瘀难解,纤维化、癥久而成”;针对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提出散寒化浊、温阳消癥、分阶段施治的理念。未病及初病之时以散寒活血、化浊通络为主;久病难解则重在温阳化浊、软坚消癥,扶正与祛邪并举以消久癥。寒气消散,瘀血浊邪得清,则病势可缓;阳气充盛,纤维化得解,则久癥渐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纤维化 寒气生浊 阳虚 寒凝
原文传递
基于“寒气生浊”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
10
作者 乔伟 张苗苗 +5 位作者 张哲媛 王佳琦 史梦迪 刘璐佳 宋明达 王有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659-1662,共4页
探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认为“寒气生浊”是指机体在阳气不足、阴寒偏盛的状态下,气机不畅,内生浊邪,促使疾病发生进展。根据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病证特点,探讨“寒气生浊”与本病的相关性,提出儿童CVA发生发展与病机传变,符合... 探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认为“寒气生浊”是指机体在阳气不足、阴寒偏盛的状态下,气机不畅,内生浊邪,促使疾病发生进展。根据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病证特点,探讨“寒气生浊”与本病的相关性,提出儿童CVA发生发展与病机传变,符合“寒气生浊”理论,认为CVA患儿因寒而始,阳气不足为发病根本;因寒生浊,气机不畅为驱动枢纽;诸症丛生,浊邪内扰为转归机括;内外相引,触冒外邪是迁延关键。根据CVA患儿“寒气生浊”核心病机,确立温法为基本治法,分证论治,具体治法包括温肺止咳、温化浊邪,制化标实,消其扰;温通阳气、温清并用,圆机活法,解其困;温运中焦、温肾助阳,资助本源,防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气生浊 温法 论治思路
原文传递
基于“寒气生浊”探讨胃癌微环境的微观辨治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欣璞 许博文 李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5-1138,共4页
肿瘤的核心病机为阳虚毒结,而外寒易伤脾胃阳气,导致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化生浊邪,浊邪进一步聚而成毒,即形成胃癌阳虚、浊化、浊变与浊毒的核心病机演变过程。认为“寒邪生浊”的病机演变过程与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肿瘤微环境(即免疫抑制微... 肿瘤的核心病机为阳虚毒结,而外寒易伤脾胃阳气,导致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化生浊邪,浊邪进一步聚而成毒,即形成胃癌阳虚、浊化、浊变与浊毒的核心病机演变过程。认为“寒邪生浊”的病机演变过程与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肿瘤微环境(即免疫抑制微环境、高凝和酸性微环境及炎性微环境)特征的认识相似。基于时空观、核心观、症状观、精准观、未病观的“五观”和治其未生、未成、未发、未传、未变的“五治”思维模式,以探索相关方药靶向调控胃癌微环境为切入点,提高微观辨治精准性,使有形之邪化于无形,为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胃癌及调控微环境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寒气生浊 肿瘤微环境 微观辨治 精准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12
作者 赖素玉 任冰 +5 位作者 赵姿婷 曾译贤 阮梦怡 万祖霖 李佳琦 王晓锋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069-2074,共6页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意为寒气凝聚,则产生浊阴;热气升腾,则产生清阳。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是脾土生湿,中州之土既虚,加之寒热失衡,导致肝木受风、肾水失司、肺金壅郁;清浊不分,脂络受伤,肠道传导失司为溃疡...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意为寒气凝聚,则产生浊阴;热气升腾,则产生清阳。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是脾土生湿,中州之土既虚,加之寒热失衡,导致肝木受风、肾水失司、肺金壅郁;清浊不分,脂络受伤,肠道传导失司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腹痛腹泻、下痢脓血为其主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应以调和脏腑寒热为法,权衡阴阳为要,治当以运脾为主,佐以柔肝疏风、温肾涩肠、润燥止泻之法,促使寒热之邪有所出,则清浊可分,溃疡性结肠炎可早日向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寒气生浊 热气清” 补脾运湿 补脾柔肝 补脾涩肠 清燥润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浊-阴火”辨治恶性肿瘤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冬颖 刘家宇 +2 位作者 王洪武 孔凡铭 贾英杰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39-42,共4页
寒邪久羁不去,易阻碍脾胃功能,导致体内水谷精微不得正化为津,反异化为浊,浊聚而成积,并乘阴火成燔灼焚焰之势,耗散转移,形成“寒-浊-阴火”之病势相传。恶性肿瘤初期寒浊久稽,致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清浊不分,故以温阳化浊、摄理脾胃治... 寒邪久羁不去,易阻碍脾胃功能,导致体内水谷精微不得正化为津,反异化为浊,浊聚而成积,并乘阴火成燔灼焚焰之势,耗散转移,形成“寒-浊-阴火”之病势相传。恶性肿瘤初期寒浊久稽,致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清浊不分,故以温阳化浊、摄理脾胃治瘤之未成;中期浊邪害清,壅塞脏腑,致使精微下流,清浊相干,罔化阴火,故以斩浊升阳、安中泻火治瘤之成而未发;晚期元气失守,阴火无制,流窜百骸,故以固本培元、镇摄阴火以达五行承制、人瘤并存之“平”期。根据恶性肿瘤之“寒-浊-阴火”不同病势阶段,予以分期论治,每每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寒气生浊 阴火 积聚 癌瘤 补中益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