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富硅氧化硅微盘的制备研究 |
陈曜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
|
掺铒富硅氧化硅发光器件电致发光衰减机制 |
张慧玉
赵静
郭强
刘海旭
丁文革
|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掺铒富硅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 |
雷红兵
杨沁清
朱家廉
王红杰
高俊华
王启明
|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4
|
室温下掺Er富硅氧化硅和掺Er富硅氮化硅的光致发光及其退火 |
袁放成
冉广照
陈源
张伯蕊
乔永平
付济时
秦国刚
马振昌
宗婉华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
|
5
|
离子注入制备掺Er富硅氧化硅材料光致发光 |
张昌盛
肖海波
王永进
陈志君
程新利
张峰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
2004 |
0 |
|
6
|
热处理温度及掺硼对富硅氧化硅发光的影响 |
刘国华
高宇晗
曹佳浩
李东升
杨德仁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快速热退火和氢等离子体处理对富硅氧化硅薄膜微结构与发光的影响 |
王永谦
陈维德
陈长勇
刁宏伟
张世斌
徐艳月
孔光临
廖显伯
|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8
|
富硅量不同的富硅二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研究 |
马书懿
秦国刚
马振昌
宗婉华
吴正龙
姚光庆
孟祥提
|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9
|
含纳米硅微粒的富硅二氧化硅的蓝色薄膜交流电致发光 |
孙甲明
钟国柱
范希武
李长华
|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0
|
含铝的富硅二氧化硅薄膜的发光特性及结构 |
李群
严勇健
成珏飞
吴雪梅
诸葛兰剑
|
《微细加工技术》
|
2004 |
0 |
|
11
|
氧化硅中纳米晶硅薄膜的低温沉积及其键合特性研究 |
于威
王建涛
李云
郭少刚
朱海荣
傅广生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2
|
刻划的富硅二氧化硅/p-Si结构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 |
孙永科
崔晓明
张伯蕊
秦国刚
马振昌
宗婉华
|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3
|
富硅二氧化硅薄膜的蓝色荧光特性研究 |
肖淑娟
|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4
|
铒掺杂富硅热氧化SiO_2/Si发光薄膜的显微结构 |
徐飞
肖志松
程国安
易仲珍
曾宇昕
张通和
顾岚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5
|
磁控溅射淀积掺Er富Si氧化硅膜中Er^(3+) 1.54μm光致发光 |
袁放成
冉广照
陈源
张伯蕊
乔永平
傅济时
秦国刚
马振昌
宗婉华
|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16
|
掺铒纳米晶硅和掺铒非晶纳米硅薄膜的发光性质 |
陈维德
陈长勇
卞留芳
|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7
|
硅含量对SiO_x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
陈乐
谢敏
金璐
王锋
杨德仁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8
|
富Si-SiO_2薄膜的制备、结构及光致发光特性的研究 |
吴雪梅
董业民
汤乃云
叶春暖
诸葛兰剑
宁兆元
姚伟国
|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1 |
1
|
|
19
|
掺铒硅基材料发光的研究进展 |
丁瑞钦
|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
2003 |
0 |
|
20
|
Al/SRO/Si结构中横向电压作用下的电荷俘获效应 |
于振瑞
杜金会
张加友
李长安
Aceves M
|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