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流固耦合的浅埋富水软岩隧洞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王福斌 于奎 +1 位作者 隋昊良 杨鑫 《福建建材》 2024年第5期58-61,共4页
浅埋隧洞在开挖穿越富水软岩区域时,围岩极易发生失稳破坏,影响工程进度。以哈尔滨二甲沟水库引水隧洞某富水软岩施工段为工程背景,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了不同流固耦合效应的隧洞三维模型,研究了2种工况下隧洞施工过程中围... 浅埋隧洞在开挖穿越富水软岩区域时,围岩极易发生失稳破坏,影响工程进度。以哈尔滨二甲沟水库引水隧洞某富水软岩施工段为工程背景,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了不同流固耦合效应的隧洞三维模型,研究了2种工况下隧洞施工过程中围岩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浅埋隧洞在开挖穿越富水软岩区域时,不论是否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围岩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在开挖推进距离相同的条件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隧洞模型围岩应力集中特征更明显,且数值分析计算出的变形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更接近。研究成果可为浅埋隧洞穿越富水软岩区域施工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洞 富水软岩 流固耦合 受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顺层偏压大变形隧道灾变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郭子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34-0138,共5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大型离散元软件3DEC建立二维数值模型,对大张高铁大梁山隧道富水软岩顺层偏压变形特征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场及位移场分布规律,揭示施工扰动下顺层偏压软岩隧道非对称挤压...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大型离散元软件3DEC建立二维数值模型,对大张高铁大梁山隧道富水软岩顺层偏压变形特征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场及位移场分布规律,揭示施工扰动下顺层偏压软岩隧道非对称挤压大变形灾变机制。结果表明:受强度不均匀的地层岩性以及软弱倾斜层理面的影响,隧道的非对称变形特征显著,围岩的塑性区主要分布在隧道的左拱腰部位。沿岩层法向发展,最大塑性区深度达14.8m。说明隧道开挖卸荷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左拱腰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沿岩层法向方向发生挤压变形和剪切破坏,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顺层偏压 大变形 灾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斜井局部失稳机理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学明 伍永平 张建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3,共6页
宁夏清水营煤矿1号回风斜井局部破坏较严重,多次发生大面积顶板冒落。通过对冒落区现场调查,并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利用有限差分程序法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其顶板局部失稳机理,指出导水裂隙带和剪切变形局部化效应是导致有效应力... 宁夏清水营煤矿1号回风斜井局部破坏较严重,多次发生大面积顶板冒落。通过对冒落区现场调查,并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利用有限差分程序法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其顶板局部失稳机理,指出导水裂隙带和剪切变形局部化效应是导致有效应力变化和塑性区失稳的主要原因。提出对于冒落轻重区分别采用"锚—网—钢带—喷+11号矿工字钢棚梁"联合支护方案。工程效果表明,这种支护技术对于此类围岩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支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斜井 局部失稳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地层隧道排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赖金星 樊浩博 申爱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9-353,共5页
为研究富水软岩隧道最优排水方案,以甘肃省道S304线关山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作用下的隧道开挖模型。借助SoilWorks有限元软件对隧道全排水、全封堵及堵水限排三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模拟,并对孔隙水... 为研究富水软岩隧道最优排水方案,以甘肃省道S304线关山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作用下的隧道开挖模型。借助SoilWorks有限元软件对隧道全排水、全封堵及堵水限排三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模拟,并对孔隙水压力及水位线、位移场及应力场、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水软岩隧道开挖时,采用堵水限排方案可以有效减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经济效益显著;三种施工方案中,堵水限排方案隧道的拱顶沉降、隧底隆起以及地表下沉量最小,但围岩的应力最大,仰拱最大拉应力为全排水方案的2.2倍;全排水方案与全封堵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仰拱,堵水限排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边墙两侧,塑性区的范围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富水软岩地层同类工程排水方案的确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隧道 方案 SoilWorks 流固耦合 限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近距离下穿水库的预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前卫 孙梓栗 +4 位作者 王尉行 吴永波 陈国中 党虎锋 谢黎栋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60-368,共9页
在富水软弱地层隧道施工中,采用超前预加固技术是施工关键要素之一。广通一大理铁路南华1号隧道下穿水库区段,其围岩具有结构面发育,极其破碎且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在施工中易受地下水的影响而发生大变形甚至塌方事故,故需要对地层进行预... 在富水软弱地层隧道施工中,采用超前预加固技术是施工关键要素之一。广通一大理铁路南华1号隧道下穿水库区段,其围岩具有结构面发育,极其破碎且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在施工中易受地下水的影响而发生大变形甚至塌方事故,故需要对地层进行预加固处理。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预加固的必要性之后,对隧道预加固不同方案进行比选,并和施工现场监控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加固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面加固的方案,加固范围选取隧道左、右两侧加固3 m,竖向加固7 m,加固后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开挖,可保证围岩与结构处于安全允许范围之内,并使隧道安全下穿水库,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地层加固 隧道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地层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永全 冯宝才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S2期85-87,共3页
以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富水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技术分析,考虑降水前后CD法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析比较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洞周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降水前可以采用CD法施工,但... 以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富水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技术分析,考虑降水前后CD法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析比较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洞周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降水前可以采用CD法施工,但是施工效率低下;采用降水井降水后施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满足施工稳定性要求,且省时省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流固耦合 洞周位移 支护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环境下斜井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伍永平 吴学明 +2 位作者 张建华 蔡晓芒 吴少学 《矿业工程研究》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针对软岩含水层地质特征进行固流耦合数值模拟并对此类岩体的遇水弱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此类抗拉强度极低的含水岩体,其破坏失稳机理、屈服面位移及应力矢量呈非线性、非稳态变化,孔隙水压和矢量方向的改变和剪切变形局部... 针对软岩含水层地质特征进行固流耦合数值模拟并对此类岩体的遇水弱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此类抗拉强度极低的含水岩体,其破坏失稳机理、屈服面位移及应力矢量呈非线性、非稳态变化,孔隙水压和矢量方向的改变和剪切变形局部化是导致有效应力变化和塑性区失稳的前提条件;其次通过分析得知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及喷砼综合加固会对维护围岩稳定性起到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环境 固流耦合数值模拟 弱化机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涌水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纬邦 郑理峰 邹佳成 《山西建筑》 2017年第15期143-145,共3页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渗流模块,基于现场地质钻孔实测渗流参数和地下水位线,建立三维地质渗流数值模型,研究了隧道围岩初始状态下的地下水渗流场分布规律、隧道开挖前后渗流场变化规律以及施工期隧道涌水量,模拟计算结果对裂隙发育、...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渗流模块,基于现场地质钻孔实测渗流参数和地下水位线,建立三维地质渗流数值模型,研究了隧道围岩初始状态下的地下水渗流场分布规律、隧道开挖前后渗流场变化规律以及施工期隧道涌水量,模拟计算结果对裂隙发育、富水地层地下工程防排水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软岩 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富水软岩水-沙混合型突水机制与防治技术——以上海庙矿区为例 被引量:29
9
作者 吕玉广 肖庆华 程久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54-3163,共10页
近年来我国西北侏罗纪煤田弱富水软岩水-沙混合型间歇式突水事故多发,短时水(沙)量大,缺少有效的防范技术措施,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为揭示其形成机制以便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新上海一号煤矿为研究对象,室内测试... 近年来我国西北侏罗纪煤田弱富水软岩水-沙混合型间歇式突水事故多发,短时水(沙)量大,缺少有效的防范技术措施,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为揭示其形成机制以便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新上海一号煤矿为研究对象,室内测试了岩石力学强度、软化系数等参数,井下实测了围岩松动圈,综合判定为典型的软岩地层;正交偏光镜下显示砂岩成熟度低,黏土质矿物胶结;水理性试验表明砂岩颗粒间泥质胶结物易产生溶蚀现象,能够形成固-液双相混合物,在水动力下具有流沙属性;泥岩极易吸水膨胀、泥化。根据含水层水位和地表岩移长期观测结果,推定低位覆岩内和高位覆岩内均可以产生离层裂隙,且离层裂隙具有汇集水源功能。将111084工作面突水溃沙过程中含水层水位历时曲线与水量历时曲线叠合考察,突水量与突水含水层水位升降变化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时突水量大、水位下降幅度也大;水量在趋于衰减过程中出现几次跃升,含水层水位在趋于回升过程中出现几次相应的跃降;跃升(跃降)的幅度梯次减小;两次跳跃时间间隔梯次延长。综合以上信息,提出离层裂隙的汇水作用可以强化弱含水层短时突水强度观点,弱胶结砂岩提供了混合突水的沙源;离层水体释放过程中水动力发生强弱变化,随着离层水体释放水动力减弱,大量泥沙封堵突水通道,表现出泥沙自封堵效应。覆岩持续压缩,离层裂隙储水能力逐渐弱化,表现为突水量梯次减小;离层水补给路径逐渐扩展,表现为突水休止期梯次延长。汇水—突水—封堵—再汇水—再突水—再封堵的过程交替进行,揭示了间歇性水-沙混合型突水模式的突水机制。离层水害发生需要具备水源(富水性)、时间、空间、通道、压力等5个必要条件,强调导水裂隙突水通道的重要性。工程应用表明,顶板水预疏干可以改变含水层的富水性条件,预置导流管改变离层空间封闭性和汇水时间条件,突水通道和压力条件,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事故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可实现无顶板淋水、采空区无涌水状态下开采,优化采场作业环境、弱化软岩劣化效应,促进矿井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沙混合型突 离层 泥沙自封堵作用 疏干导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继波 乔春生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7,共2页
以三口隧道为例,介绍新奥法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控量测的项目及方法,分析了富水软岩隧道的围岩与初期支护的变形及受力特点,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分析研究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水软岩 隧道 新奥法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斜井井筒涌水防治与围岩稳定研究
11
作者 任冬冬 滕方正 韩星 《价值工程》 2020年第19期145-147,共3页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第四系、新近系富水软岩斜井施工中出现的岩石塑性变形、承载能力差、机械设备下沉、底板泥泞等问题,以伊犁一矿三个斜井井筒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井点降水、倾斜地层小巷截水、井内导水、井上下相向掘进放水等方法;对影...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第四系、新近系富水软岩斜井施工中出现的岩石塑性变形、承载能力差、机械设备下沉、底板泥泞等问题,以伊犁一矿三个斜井井筒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井点降水、倾斜地层小巷截水、井内导水、井上下相向掘进放水等方法;对影响井筒围岩稳定的新近系黏土层进行了分析,采取钢棚支架加固、及时进行混凝土浇注、开展变形量监测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井筒涌水量防治是解决岩层失稳问题的关键,新近系黏土层是井筒稳定性管理的重点,通过有效治水+关键部位加固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制约井筒施工的技术难题,保障井筒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一矿 富水软岩 斜井施工 防治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富水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文利 孙亮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59,67,共6页
针对深部高应力富水软岩巷道底鼓问题,以胡底矿盘区水泵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盘区水泵房底板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UDEC离散元模拟软件对硐室掘进期间的围岩应力状态、位移模式及破坏形式进行分析,研发了适合在富水环境中使用的锚杆(索... 针对深部高应力富水软岩巷道底鼓问题,以胡底矿盘区水泵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盘区水泵房底板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UDEC离散元模拟软件对硐室掘进期间的围岩应力状态、位移模式及破坏形式进行分析,研发了适合在富水环境中使用的锚杆(索)新型防水锚固剂FS2350,该锚固剂具有良好的锚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泵房在高应力和富水环境下呈现挤压流动性和膨胀性底鼓,底鼓呈全区域、持续性和连锁性等变形特征。底板锚注支护可有效提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抑制底板岩层剪切破坏,控制破碎区进一步向深部转移,减小底板岩层破坏范围,改善了底板围岩的受力状态。锚注支护后,底板支护系统处于稳定状态,90 d后底板最大变形量为23 mm,有效解决了深部高应力硐室底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强烈底鼓 锚注支护 富水软岩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重交通、复杂管线、富水软岩高风险差异洞室地铁通道暗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培英 张海东 +2 位作者 刘亚斌 李德波 李鹏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668-671,共4页
对于大部分围岩自稳能力极差的软岩地质,且对周边沉降要求高,工期较短的浅埋暗挖或超浅埋暗挖施工,特别是类似地质的中小断面暗挖,如何实现既稳又快的施工目标,以深圳某地铁项目地铁站A,B出入口暗挖段为依托,研究总结繁重交通、复杂管... 对于大部分围岩自稳能力极差的软岩地质,且对周边沉降要求高,工期较短的浅埋暗挖或超浅埋暗挖施工,特别是类似地质的中小断面暗挖,如何实现既稳又快的施工目标,以深圳某地铁项目地铁站A,B出入口暗挖段为依托,研究总结繁重交通、复杂管线、富水软岩高风险差异洞室地铁通道暗挖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安全顺利交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通道 富水软岩 繁重交通 复杂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富水软岩地层冻结温度场演化实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杰 况联飞 +2 位作者 杨金宏 赵光思 赵晓东 《建井技术》 2018年第6期22-25,4,共5页
为掌握西部富水软岩地层深基岩立井冻结温度场发展演化规律,对鄂尔多斯某矿风井冻结工程实施了信息化监测,获得了该矿区地层冻结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岩性地层温度在冻结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部富水软岩的优异导热特性使得积极... 为掌握西部富水软岩地层深基岩立井冻结温度场发展演化规律,对鄂尔多斯某矿风井冻结工程实施了信息化监测,获得了该矿区地层冻结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岩性地层温度在冻结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部富水软岩的优异导热特性使得积极冻结期短,降温效率高;且后续维护冻结期受施工影响,温升大。不同岩性地层温度发展受原始地温、地下水流方向、钻孔偏斜等多种因素影响。具体表现为越深位置岩层在积极冻结期,降温效率越低,进入负温时间越长;且在维护冻结期,不同测温孔间温度差异越明显。西部富水软岩地层冻结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较深位置地下水上游方向附近冻结壁的发展状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地层 冻结温度场 冻结法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凿井技术在西部深厚富水软岩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志福 牛世伟 +1 位作者 张强强 陈鹏飞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结合内蒙古葫芦素煤矿水文地质特点,提出副井施工采用差异冻结加防片帮孔辅助冻结方案。结果表明:自冻结站运转,冻结壁温度场迅速形成和发展,冻结30 d后,水文孔全部冒水,冻结壁顺利交圈。井筒在掘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相关安全事故,顺利... 结合内蒙古葫芦素煤矿水文地质特点,提出副井施工采用差异冻结加防片帮孔辅助冻结方案。结果表明:自冻结站运转,冻结壁温度场迅速形成和发展,冻结30 d后,水文孔全部冒水,冻结壁顺利交圈。井筒在掘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相关安全事故,顺利掘砌到底,可为西部地区深厚富水软岩冻结井筒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富水软岩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失稳控制实践 被引量:16
16
作者 夏宇君 吴俊松 +1 位作者 耿东坤 张志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4,共4页
为了实现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的稳定控制,分析了榆树井煤矿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掘进失稳的形成及原因,制定了更为经济有效的支护结构和合理的支护参数,采用了关键部位补强支护+全断面锚注+U29型钢支架拱部、肩部使用固棚锚索... 为了实现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的稳定控制,分析了榆树井煤矿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掘进失稳的形成及原因,制定了更为经济有效的支护结构和合理的支护参数,采用了关键部位补强支护+全断面锚注+U29型钢支架拱部、肩部使用固棚锚索支护+底板砌筑钢筋混凝土反底拱等复合型全封闭支护手段实现巷道稳定。实践结果表明:此类复合型支护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的稳定,通过观测,巷道在修复45 d以后已经呈现稳定趋势,巷道收敛变形速率为0.012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大断面交岔点 失稳控制 支护 全断面锚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富水软岩铁路隧道变形机理及施工控制措施 被引量:16
17
作者 柳彦军 刘家奇 +2 位作者 徐继保 梁斌 李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364-9371,共8页
云南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现场施工中遇围岩地应力高、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较长等问题,导致初支变形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其中高地应力是导致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与施工现场试验,提出开挖迂... 云南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现场施工中遇围岩地应力高、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较长等问题,导致初支变形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其中高地应力是导致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与施工现场试验,提出开挖迂回导坑释放高地应力的控制措施,降低隧道围岩大变形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增设迂回导坑后,隧道正洞围岩变形量有效降低,拱顶沉降及拱腰收敛分别降低38.46%和58.34%,围岩塑性区最大塑性应变减小25.40%,围岩及初支结构应力减少了20%~24%。现场施工中,迂回导坑段隧道比仅开挖隧道正洞的围岩变形量减少了61.92%。迂回导坑的开挖能够有效控制变形量及变形速率,现场试验效果良好,施工进度得以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富水软岩 变形机理 迂回导坑 施工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巷道复合支护技术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经来旺 陈思羽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1-233,238,共4页
针对淮北某矿富水的软岩巷道因含水量较多而产生变形破坏的问题,根据巷道围岩的理论弹塑性,提出1种"两层钢筋网夹混凝土喷层+锚杆(索)注浆"的高效复合式支护方案。并阐述了该复合支护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结合在实际矿区... 针对淮北某矿富水的软岩巷道因含水量较多而产生变形破坏的问题,根据巷道围岩的理论弹塑性,提出1种"两层钢筋网夹混凝土喷层+锚杆(索)注浆"的高效复合式支护方案。并阐述了该复合支护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结合在实际矿区的监测数据,得出该种复合支护方式能够有效抑制巷道围岩的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岩 弹塑性 复合支护 监测分析 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隧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宇航 李孟凯 +1 位作者 蔡海兵 张立峰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8期118-122,133,共6页
公路隧道穿越富水软岩段施工时,易导致围岩坍塌、初期支护结构变形等不良现象。文中以雾岭头隧道某浅埋富水软岩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了考虑不同流固耦合效应的隧道施工模型,研究两种工况下开挖过程中围岩变... 公路隧道穿越富水软岩段施工时,易导致围岩坍塌、初期支护结构变形等不良现象。文中以雾岭头隧道某浅埋富水软岩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了考虑不同流固耦合效应的隧道施工模型,研究两种工况下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隧道穿越富水地层时,是否考虑流固耦合理论围岩和支护结构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变形,考虑耦合作用下的拱顶沉降值增大1.63倍,支护结构左右边墙应力集中特征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穿越富水软岩段的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流固耦合 富水软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施工中渗流对岩体变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平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第2期80-82,86,共4页
以湖南省吉怀高速公路南山寨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和普通对比模型,分别对考虑渗流场和不考虑渗流场的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以研究富水软岩隧道施工中渗流对岩体变形的影响态势和程度。
关键词 富水软岩隧道 流固耦合 渗流 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