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路密网市政管线综合设计探析与实践
1
作者 柴志龙 肖燃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正以“外路内街、窄路密网”的规划理念构建着新区的路网体系。城市道路是市政管线的重要载体,随着路网体系的逐步更新调整,市政管网的布局也需同步优化完善。因此,为提升新建窄路密网项目的建设质量,缩短项目建设周...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正以“外路内街、窄路密网”的规划理念构建着新区的路网体系。城市道路是市政管线的重要载体,随着路网体系的逐步更新调整,市政管网的布局也需同步优化完善。因此,为提升新建窄路密网项目的建设质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方便远期运营维护,结合雄安新区新建市政道路项目,对窄路密网市政管线综合设计方案进行了总结和优化,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管线综合横断面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进行了剖析和优化;同时根据新区规划雨水管线埋深浅,电力、通信预制组合排管尺寸大的特点,对竖向标高设计中各市政管线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还重点研究了给水、再生水管线与其他市政管线交叉避让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最终提出了窄路密网市政新建管线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路密网 管线综合设计 横断面设计 竖向标高设计 优化方案 设计思路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路密网趋势下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方法探讨
2
作者 田婵娟 华立 陈锦全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231-238,共8页
随着我国窄路密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的推广与运用,出现了市政管线敷设空间不足等问题,而通过分析现有技术方法又难以符合敷设要求,因此提出了“管线做减法”的技术路线,总结了各类市政管线与地块接驳的特点,并在城市概化模型中开展分析... 随着我国窄路密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的推广与运用,出现了市政管线敷设空间不足等问题,而通过分析现有技术方法又难以符合敷设要求,因此提出了“管线做减法”的技术路线,总结了各类市政管线与地块接驳的特点,并在城市概化模型中开展分析,形成了兼顾地块配给需求和管线综合的规划方法。该方法可成为窄路密网街区市政管线规划范式,对该特征区域的市政管线规划建设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将生活性主、次干路围合的街区划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街区模型;根据城市道路建设实际,选取1个类型街区作为市政管线综合的模型开展研究;通过市政管线接驳特点梳理,以电力管线敷设方案为基准,归纳出4种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模块;最后针对该方法提出了结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路密网 市政管线 城市街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路径行密网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3
作者 王萍 胡燕莹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1期81-82,共2页
总结5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路径行密网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与管理;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做好出血倾向观察,进行进阶式饮食管理,实施医护药一体化干预延续性照护。5例患者均顺利... 总结5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路径行密网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与管理;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做好出血倾向观察,进行进阶式饮食管理,实施医护药一体化干预延续性照护。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至术后3个月,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密网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密网支架治疗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颅内动脉瘤一例
4
作者 丁前进 马永杰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多发颅内动脉瘤病例临床较为罕见,尽管SLE与颅内多发动脉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暂不明确,但是对于合并SLE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动脉瘤通常具有增长快速和极易破裂的特点,如何对其动脉瘤进行破裂风险评估并制定治... 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多发颅内动脉瘤病例临床较为罕见,尽管SLE与颅内多发动脉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暂不明确,但是对于合并SLE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动脉瘤通常具有增长快速和极易破裂的特点,如何对其动脉瘤进行破裂风险评估并制定治疗策略尤为重要。该文报道1例表面改性密网支架置入治疗合并SLE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希望为临床医师诊疗该疾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内治疗 表面改性密网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颖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栓塞效... 目的观察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栓塞效果。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统计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栓塞成功率分别为92.86%(39/42)、76.19%(32/42),观察组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两组治疗后NIHSS、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C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8%(1/42)、19.05%(8/4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3%(9/42)、23.81%(10/42)。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网支架辅助能够提高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并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密网支架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路密网”模式下城市支路网密度规划研究
6
作者 顾宇 王丽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125-133,共9页
城市支路作为道路系统的毛细血管,是提高地块交通可达性的主要依托,也是道路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城市规划对于支路缺乏刚性管控,常常导致支路建设滞后、路网密度不足的问题。为适应“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保... 城市支路作为道路系统的毛细血管,是提高地块交通可达性的主要依托,也是道路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城市规划对于支路缺乏刚性管控,常常导致支路建设滞后、路网密度不足的问题。为适应“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保证干路系统接入顺畅以及慢行系统的连续便捷,对支路网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针对支路体系的城市分区方法,将城市细分为6种功能类型;(2)提出各分区支路网控制指标的区间值和推荐值,便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落实;(3)将确定的支路网控制指标在唐山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进行实例核算,结果显示研究指标合理;(4)为适应不确定性因素,提出刚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的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窄路密网 支路系统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路密网”街区路网规划指标协同管控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兰平 张海林 +1 位作者 赵帮涛 吴瑶婷 《交通工程》 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窄路密网”街区规划建设,强化街区路网规划指标管控,通过梳理广州17个典型“窄路密网”商业商务街区和居住街区的规划实践案例,总结在路网规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构建均质化路网模型分析论证路网规划指标协同管... 为了更好地指导“窄路密网”街区规划建设,强化街区路网规划指标管控,通过梳理广州17个典型“窄路密网”商业商务街区和居住街区的规划实践案例,总结在路网规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构建均质化路网模型分析论证路网规划指标协同管控的必要性,并从相关研究总结、规划实践和理论测算等方面论证,提出路网密度、道路宽度、道路面积率等三大路网规划关键指标的协同管控建议,为广州“窄路密网”街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路密网 规划 协同管控 道路宽度 道路面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路密网的产业地块交通组织规划研究
8
作者 姬海 马燕 姚广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20-22,I0008,共4页
随着城市土地政策的转变,产业区地块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逐渐精细化。特别是窄路密网背景下,产业区车辆转弯半径大、安全要求高,地块开口和道路断面存在相互协调关系,需要对产业区地块交通组织开展细化研究。规划阶段对地块开口、转... 随着城市土地政策的转变,产业区地块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逐渐精细化。特别是窄路密网背景下,产业区车辆转弯半径大、安全要求高,地块开口和道路断面存在相互协调关系,需要对产业区地块交通组织开展细化研究。规划阶段对地块开口、转弯半径和邻接道路宽度合理规划预控,保障后期产业地块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地块 窄路密网 交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网支架辅助下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左光银 周宁全 +2 位作者 黄英文 张国庆 王维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8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密网支架辅助下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IWN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IWNA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n=35... 目的:探讨密网支架辅助下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IWN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IWNA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n=35)、观察组(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n=35)。对比两组栓塞情况、影像学指标(动脉瘤直径、瘤颈)、术后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致密栓塞率高于对照组(P=0.022)。术前,两组动脉瘤直径、瘤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动脉瘤直径、瘤颈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密网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治疗IWNA患者可提高完全栓塞率,促进动脉瘤直径、瘤颈缩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大动脉瘤 密网支架 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line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瑛瑛 雷清梅 +2 位作者 何小艳 王晓艳 夏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探讨Pipeline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MRI及DSA造影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大型、巨大复杂动脉瘤。在充分抗聚药物准备后,全麻下DSA三维旋转造影,选择合适工作角度,通过Marksman导管释放Pipeline... 目的:探讨Pipeline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MRI及DSA造影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大型、巨大复杂动脉瘤。在充分抗聚药物准备后,全麻下DSA三维旋转造影,选择合适工作角度,通过Marksman导管释放Pipeline支架覆盖动脉瘤颈部。术后继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个月返院复查造影。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顺利行Pipeline密网支架植入术,术后均未发生术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并发症或死亡;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分12例,1分1例。结论 :对于Pipeline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患者,术前熟悉手术方案并备好介入材料、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配合手术操作者完成患者全身肝素化、术后对缺血事件的判断评估及科学的专科护理规范均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复杂动脉瘤 Pipeline密网支架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颅内宽颈小动脉瘤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异春 刘远来 +4 位作者 彭国俊 张明文 于志虎 张建国 零达尚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870-871,共2页
目的:分析LV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应用在颅内宽颈小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单双号分组法"将50例颅内宽颈小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非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观察组使用LV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目的:分析LV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应用在颅内宽颈小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单双号分组法"将50例颅内宽颈小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非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观察组使用LV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比较两组栓塞情况、并发症以及各项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栓塞有效率(100.00%)更高,并发症发生率(4.00%)更低,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64±0.12分)更低,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小动脉瘤效果较好,可以尽快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IS密网支架 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小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的5G超密网计算迁移与资源分配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永鹏 张俊杰 +2 位作者 夏玉杰 高雅 张尚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19-3324,共6页
针对5G超密网中移动设备计算能力不足、频谱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计算迁移与带宽分配策略。首先,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设备计算代价为目标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形式化定义;然后,将... 针对5G超密网中移动设备计算能力不足、频谱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计算迁移与带宽分配策略。首先,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设备计算代价为目标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形式化定义;然后,将该问题分解成设备的计算迁移、系统的带宽分配和设备的分组匹配三个子问题,并利用模拟退火、内点法和贪心算法对这三个子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联合优化算法对上述子问题进行交替性迭代求解,最终获得最优计算迁移和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优化策略不但优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MA)方式,而且能获得比平均分配带宽的NOMA技术更低的设备计算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超密网 非正交多址接入 计算迁移 带宽分配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密网支架血流动力学数值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秀峰 许尚栋 +2 位作者 陈增胜 黄连军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主动脉瘤及多层密网支架(multilayer aneurysm repair system,MARS)的数字模型,模拟在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在瘤腔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期从流体力学方面分析MARS在治疗主动脉瘤方面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建立一个主... 目的:通过建立主动脉瘤及多层密网支架(multilayer aneurysm repair system,MARS)的数字模型,模拟在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在瘤腔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期从流体力学方面分析MARS在治疗主动脉瘤方面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建立一个主动脉瘤数字模型以及置入MARS的主动脉瘤数字模型,并将上述建立好的模型导入网格划分软件Gambit进行网格划分。之后将上述划分好网格的模型导入Fluent软件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计算,分析瘤腔内血流速度、瘤腔内压力以及血流对瘤体壁的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流体速度流线图显示,支架置入后,进入模型瘤腔内的血流量明显减少,同时依然可以有少量的血液能够进入分支血管。流体速度云图及速度-矢量云图显示,支架置入后,模型瘤腔内流体流速明显减小,出现了大面积的低速区域,流体的流态也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层流状态,同时血流分流进入分支血管时的流速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动脉瘤数值模型内置入MARS后,可以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并改变瘤腔内血流流态,同时,分支血管的血流供应受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多层密网支架 数值模拟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路密网”规划模式的城市设计优化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春阳 谢凯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缺,土地开发利用的集约、高效直接促进了向城市存量规划的转型。在存量发展阶段,"窄路密网"规划模式和小街区理念是对城市紧凑、集约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实现土地的优化调整和集约高效利用。...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缺,土地开发利用的集约、高效直接促进了向城市存量规划的转型。在存量发展阶段,"窄路密网"规划模式和小街区理念是对城市紧凑、集约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实现土地的优化调整和集约高效利用。城市设计作为优化城市路网和街区形态的重要技术方法,须适时地、创新性地实践"窄路密网"的规划理念。城市中心区可通过加密支路网,打造与"窄路密网"相辅相成的小街区形态。小街区密路网为塑造步行优先的街道空间创造了可能性的条件,实现从"以车为本"的交通性道路向"以人为本"的生活性街道转变。在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可围绕"路网密度、道路宽度、道路交叉口及路内停车"等内容开展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使其更适合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 窄路密网 城市设计 小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窄路密网”道路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领域的项目实践也如雨后春笋,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层出不穷的理念。在这些理念之中,有一些属于新形式、新思路的探索,但也有很多是属于旧形式的死灰复燃,并通过所谓国外经验的包装而大行其道。在后...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领域的项目实践也如雨后春笋,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层出不穷的理念。在这些理念之中,有一些属于新形式、新思路的探索,但也有很多是属于旧形式的死灰复燃,并通过所谓国外经验的包装而大行其道。在后者之中,目前兴起的"窄路密网"模式是一个具有迷惑性的概念。本文将明确"窄路密网"的概念,概述其历史,分析其在当前得以重新被提出的原因,并重点阐述"窄路密网"在当前城市中的不可行性,最后给出客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路密网 城市规划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衍江 权涛 +2 位作者 徐浩文 郭新宾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1-875,共5页
目的比较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选标准为动脉瘤直径≥10 mm、... 目的比较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选标准为动脉瘤直径≥10 mm、瘤颈≥4 mm或动脉瘤体颈比<2。根据植入支架类型,分为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n=30)和密网支架组(n=33)。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和随访时血管造影结果、临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破裂动脉瘤患者占比较多(P=0.047),密网支架组动脉瘤直径较大(P=0.001)。两组患者随访3~25个月,平均(11.9±5.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密网支架组复发率低于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P=0.01),但两组临床预后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均为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即使动脉瘤直径较大,密网支架组复发率也低于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但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密网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永鸿 王刚 +5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赵庆顺 温运宇 漆松涛 冯文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2015~2016应用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的1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19个动脉瘤,置入Pipeline密网支架20枚,其中4例置入... 目的探讨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2015~2016应用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的1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19个动脉瘤,置入Pipeline密网支架20枚,其中4例置入2枚支架,其余12例置入1枚支架。单纯行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11例,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5例(其中包括2例蛇形动脉瘤)。所有病人术中即刻造影见瘤腔内对比剂明显滞留,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14例17个动脉瘤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个月;12个动脉瘤治愈,4个动脉瘤改善,1例动脉瘤治疗无效;2例动脉轻度狭窄(≤30%),但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短期安全有效,但仍需要更多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复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密网支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网技术的校园网安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8
作者 武时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2期225-225,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网络来实现,同时网络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校园网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群体,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针对如何确保校园网的安全问题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蜜罐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网络来实现,同时网络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校园网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群体,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针对如何确保校园网的安全问题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蜜罐技术作为一种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罐 密网 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级重定向机制的密网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显月 张凤斌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年第5期158-161,共4页
针对当前密网部署中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如果黑客知道密网的存在,从而绕开它去攻击非密网主机,这样密网存在就没有价值;二是如果黑客利用攻陷的蜜罐去攻击外网主机,现在流行的办法采取密网网关来简单限制外出连接数,这存在两个致命的... 针对当前密网部署中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如果黑客知道密网的存在,从而绕开它去攻击非密网主机,这样密网存在就没有价值;二是如果黑客利用攻陷的蜜罐去攻击外网主机,现在流行的办法采取密网网关来简单限制外出连接数,这存在两个致命的弱点:(1)少量的外出连接有可能造成危害,蜜罐被人误认为攻击者;(2)黑客知道自己被限制向外连接,那么密网就可能被暴露,更有可能利用错误消息迷惑密网部署者。文中提出两级重定向机制来弥补这两个不足之处。第一级重定向机制在非密网主机设置使对其攻击流定向到密网,第二级重定向机制把从蜜罐出去的攻击流定向到其它蜜罐。通过文中建立的模拟密网很好地实现了这两种机制,实验证明基于两级重定向机制的密网可以起到保护非密网主机的作用,限制对外入侵,同时能让黑客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罐 重定向 密网 两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PED)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畅 陶立波 +2 位作者 王芳旭 孙爽 吴瑶 《中国医疗保险》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产出与成本环境,评估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经济性。方法:基于文献资料,临床研究数据与真实世界成本,构建大型颅内动脉瘤的Markov模型,对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对比支...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产出与成本环境,评估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经济性。方法:基于文献资料,临床研究数据与真实世界成本,构建大型颅内动脉瘤的Markov模型,对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种干预措施治疗大型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成本分别为支架辅助弹簧圈组325543.90元,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组323719.44元。治疗20年后,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相比,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能够节省33671.13元成本,并多获得0.5378健康生命年,ICER值为负。结论: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围手术期成本略低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长期来看,在当前价格水平下,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动脉瘤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 卫生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