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歇根筛查量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春风 谢云 +3 位作者 Priyadarshini Yonzon 尹爱莉 徐津咏 崔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267例分别进行MNSI筛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依MNSI体检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0~2.4分)112例、B组(2.5—4.4分)88例及c组(I〉4.5... 目的探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267例分别进行MNSI筛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依MNSI体检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0~2.4分)112例、B组(2.5—4.4分)88例及c组(I〉4.5分)67例,比较各组间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情况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的差异。对MNSI问卷中可能影响DPN的问题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将MNSI问卷评分和体检评分与上述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A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低于B、C组,C组患者无波形比例(16.42%)高于其余2组(P〈0.05)。(2)A组患者的胫后神经运动神经波幅以及双下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B、c组,其DPN确诊率(50.89%)低于B、C组(P〈0.05)。(3)MNSI问卷中问题1、2、11及14是DPN的影响因素。(4)MNsI问卷评分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与胫后神经运动神经波幅、双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MNSI体检评分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人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胫后神经运动神经波幅、双下肢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以MNSI问卷评分4分,体检评分2分为截点,能较好诊断出神经电生理异常,且DPN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电生理学 人体质量指数 神经传导 诊断 鉴别 神经病筛查量表(MN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红梅 刘义珍 卢金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的适用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确诊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170例病人为调查对象,研究工具为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评价。通过项目分析来... 目的探讨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的适用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确诊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170例病人为调查对象,研究工具为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评价。通过项目分析来检验量表各条目的鉴别度。信度评价主要对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评价,效度评价主要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加以评价。结果 170例受试者共获取有效量表168份,168例患者的MNSI总均分为(10.10±2.36)分,其中病人自评项目评分为(7.56±2.25)分,体格检查评分为(2.55±1.56)分。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中各条目的鉴别度良好。总量表的Chronbach′sα系数为0.949。CVI(I-CVI)值均大于0.78,Kappa值均大于0.74,KMO抽样适度检测得到测定值为0.933,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P<0.001。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720%。旋转后的因子矩阵结果显示负荷均大于0.4。结论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筛查量表 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 糖尿病 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形态参数与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代建成 罗平平 +3 位作者 梁键锋 吴斌洪 罗伟权 黄志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形态参数,并分析其与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MN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糖尿...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形态参数,并分析其与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MN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DPN)组(n=37)和无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n=34),同时选择同期非糖尿病健康者为对照组(n=38),分析3组之间超声形态参数的差异,并比较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形态参数与MN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与NDPN组患者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超声形态参数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DPN组均明显大于ND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NSI评分越高,糖尿病患者腓总神经、胫神经超声形态参数越大,二者显著相关(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超声与MNSI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NSI评分越高,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形态参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筛查评分系统 超声形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3
4
作者 陈明月 蔡慧敏 +2 位作者 陈江云 张宁 王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7例。采用MDNS、TCSS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7例。采用MDNS、TCSS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为DPN的诊断金标准,计算MDNS、TCSS诊断D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计算二者诊断DP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DNS的异常检出率为84.5%(327/387),TCSS的异常检出率为62.0%(240/387),NCV的异常检出率为76.0%(294/387);MDNS联合NCV的异常检出率为88.4%(342/387),TCSS联合NCV的异常检出率为86.8%(336/387),三者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为91.5%(354/387)。MDNS、TCSS的灵敏度分别为92.9%、77.6%,特异度分别为51.6%、87.1%,准确度分别为82.9%、79.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9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6%、55.1%,约登系数分别为0.445、0.647,Kappa值分别为0.488、0.539(P<0.05),AUC分别为0.837、0.87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DNS、TCSS均与双下肢神经NCV呈负相关(P<0.05)。结论 MDNS和TCSS在DPN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与NCV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PN的检出率,且操作简便,是DPN临床筛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神经病评分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常湛 冯红 +1 位作者 孟令华 谷春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均... 目的评价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均进行NSS/NDS、MNSI及TCSS检查,并以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结果作为评价诊断结果的"金标准"。比较3种评分法的检出率,与NCV检查的相关性,评价3种诊断性能及所用时间。结果NSS/NDS、MNSI、TCSS与NCV诊断结果均呈正相关(P<0.001)。MNSI≥2分与NCV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0.751,P=0.000 1);TCSS≥6分与NCV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0.653,P=0.000 2)。MNSI、TCSS和NSS/NDS诊断DP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64和0.734,MNSI与TCSS的AUC大于NSS/NDS的AUC(P=0.024,P=0.017),但MNSI与TCSS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3组比较,TCSS评分≥6分对DPN诊断的灵敏度(77.21%)及特异度(96.59%)较高,与NCV检查一致性较高(κ=0.680)。MNSI评分平均耗时最短,而TCSS评分平均耗时最长。结论MNSI≥2分、TCSS≥6分对DPN诊断与NCV有较高的相关性,TCSS≥6分与NVC检查一致性较高,MNSI评分法操作简单,耗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周围神经病变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沈琴 贾伟平 +7 位作者 包玉倩 陆俊茜 陆惠娟 左玉华 杜颉 吴晓岭 顾惠琳 项坤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人群周围神经病变(PN)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2001年上海市华阳及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建立的IGR及DM队列人群进行PN的筛查,共完成筛查739例,男347例,女392例...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人群周围神经病变(PN)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2001年上海市华阳及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建立的IGR及DM队列人群进行PN的筛查,共完成筛查739例,男347例,女392例,年龄21~104岁,平均年龄为(66.4±13.2)岁。原有IGR患者再次接受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确定糖代谢状态,PN采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进行诊断。对与PN有关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区IGR和DM人群的PN患病率分别为24.6%和36.6%,其中在新诊断DM人群中为25.3%,在已诊断DM人群中为3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6,95%CI为1.057~1.096,P<0.001)、糖尿病病程(OR=1.305,95%CI为1.122~1.518,P<0.001)、体质指数(OR=1.083,95%CI为1.026~1.143,P=0.004)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59,95%CI为1.007~1.335,P=0.040)是与PN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7.4%患者的PN患病风险约为HbA1c<6.5%患者的1.8倍(OR=1.777,95%CI为1.009~3.130,P=0.044)。结论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中,近1/3患PN,不仅在DM,且在DM前期IGR阶段PN即有较高的患病率。加强血糖控制以及减轻体重可能对PN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 患病率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腓总神经超声表现与密歇根筛查量表的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滨 韩云霞 +1 位作者 黎奇 刘晓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腓总神经超声特征与密歇根量表(MN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声资料,依据MNSI评分结果分为A组(0~3.4分)、B组(3.5~4.4分)及C组(≥4.5分)。另选30名健康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腓总神经超声特征与密歇根量表(MN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声资料,依据MNSI评分结果分为A组(0~3.4分)、B组(3.5~4.4分)及C组(≥4.5分)。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腓总神经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比较,包括腓总神经的前后径、横径、截面积及神经束回声、"筛网状"结构、神经外膜、与毗邻组织分界。结果 A、B、C组腓总神经各形态参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C组腓总神经超声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筛网状"结构模糊、神经外膜不均匀增厚、与毗邻组织分界不清的患者均明显增加(P均〈0.05)。腓总神经的前后径、横径、截面积与密歇根筛查体格检查评分呈正相关(r=0.573、0.625、0.584,P均〈0.05)。结论密歇根筛查量表体格检查评分与腓总神经超声形态学参数及声像图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评分越高,腓总神经超声表现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腓总神经病 筛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表评分和定量感觉检查在中医药诊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进东 余婵娟 +4 位作者 牛云飞 徐华兵 吴吉萍 刁小川 方朝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37-240,共4页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解各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后期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评估手段,或合理的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明确糖尿病病史的基础上,提高DPN的诊断率,以期早期发现,并应用中药、针灸、刮痧等早期干预,提高治疗效果,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症状评分 神经缺陷评分 神经病筛查 多伦多临床评分 定量感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晓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9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因素。方法 68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与对照组,记录年龄、病程、HbA1C、血压、血脂等相关因素并进行比较,进一步...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因素。方法 68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与对照组,记录年龄、病程、HbA1C、血压、血脂等相关因素并进行比较,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较好的血糖控制与DPN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年龄、病程是DPN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是DPN的保护性因素,也是对DPN唯一可干预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糖化血红蛋白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为国 姚庆萍 《包头医学》 2010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疗程共2周。治疗组:生理盐水100ml+甲钴胺1mg,(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避光静...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疗程共2周。治疗组:生理盐水100ml+甲钴胺1mg,(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避光静脉滴注,1次/天,14天后改为口服0.5mgtid,三个月;对照组:甲钴胺0.5mg肌肉注射,3次/周,疗程14天,同样14天后改为口服0.5mgtid,三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密歇根量表(MNSI)评分,分患者自评和医师评分。治疗前抽血查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常规、肝功、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两周后复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与12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常规、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中2例出现皮肤潮红,对症给药后好转,1例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胀痛,减慢注射速度后缓解;结论: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近期比较疗效相似,但大剂量远期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神经病 甲钴胺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怡 陈翠花 +1 位作者 韦秋凤 谢玉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46-25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辅助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phery neuropathy,DPN)的应用。方法选取14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44)、糖尿病组(DM组,n=56)和非糖尿病组(NDM组,n=41)。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各...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辅助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phery neuropathy,DPN)的应用。方法选取14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44)、糖尿病组(DM组,n=56)和非糖尿病组(NDM组,n=41)。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各组患者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胫后神经以及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应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估DM组和DPN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ROC曲线分析周围神经CSA在诊断DPN中的价值。结果与NDM及DM组相比,DPN组所测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CSA明显增大(P<0.05);与DM组比较,DPN组MNSI评分明显升高(P<0.05);CSA与MNSI评分及TCSS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诊断DPN中,胫后神经CSA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DPN患者高频超声测量的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CSA较DM、NDM患者明显增大。CSA与MNSI评分及TCSS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高频超声测量的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胫后神经CSA在诊断DPN中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横截面积 神经病筛查量表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昊雯 张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观察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德州市中医院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降糖、营养神经等常规处理,... 目的:观察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德州市中医院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降糖、营养神经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消渴丸,5丸/次,3次/d。2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中间间隔2 d。治疗结束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血糖(FBG)、纤维蛋白原(FIB)、密歇根筛查量表(MNSI)、后正中神经(MN)和腓总神经(CPN)的肌电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Hb Alc、2 h BG、FBG、FIB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N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MN和CPN的MNCV、SNC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NSI评分与FIB存在正相关关系(r=0.189,P<0.05)。结论:消渴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消渴丸 疗效 血糖 筛查量表 神经电生理 纤维蛋白原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永梅 宋文娟 +1 位作者 刘清 饶小胖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将奇数就诊号设置为治疗组,共177例;将偶数就诊号设...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将奇数就诊号设置为治疗组,共177例;将偶数就诊号设置为对照组,共173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量表(MDN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0,P=0.000)。治疗12周后,两组MDNS和MN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DNS和MN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用依帕司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依帕司他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神经病量表 神经病筛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璐璐 叶涛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1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电子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足部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 目的观察电子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电子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足部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3个疗程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率为(60.9±16.7)%,对照组为(56.6±1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9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NSI评分差值为(2.98±3.66)分,对照组为(0.78±2.9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子灸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其疗效略优于中药熏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灸 糖尿病神经病 中药熏洗 糖尿病并发症 神经筛查量表 肝肾亏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高辉 陈正汉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各48例。2组予饮食调整、适当运动锻炼和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西医组加服依帕司他片,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各48例。2组予饮食调整、适当运动锻炼和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西医组加服依帕司他片,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通络汤,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神经病变(TCSS)评分及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MDNS)评分。结果:中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西医组83.33%(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下肢麻木、烧灼感、刺痛和感觉异常等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MDNS评分均降低(P<0.05);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组下肢麻木、烧灼感、刺痛和感觉异常等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MDNS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用于DPN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治疗,更能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补肾活血通络汤 依帕司他 中医证候积分 多伦多神经病评分 糖尿病神经病评分
原文传递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袁凤易 徐平 王新民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8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ommon carotid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 IMT)的变化及其与DN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CCA IMT、神经传导速度(...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ommon carotid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 IMT)的变化及其与DN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CCA IMT、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NCV)、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等项目的检查,分析CCA IMT与DN的相关性及DN的危险因素。结果CCA IMT与NCV呈负线性相关关系(P<0.05),与MDNS呈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CCA IMT与DN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神经病变来大致推测CCA有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可以通过CCA IMT大致推测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CCA IMT是DN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糖尿病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神经病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诊断截点的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春风 谢云 +5 位作者 葛焕琦 郑辉 李宝毅 崔壮 尹爱莉 徐津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观察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在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DSPN)中的诊断截点。方法对293例T2DM患者施行MNS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病变症状、体征检查,根据DSPN诊断标准分为合并DSPN者(DM+DSPN组)196例和单纯糖尿病者(DM组)97... 目的观察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在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DSPN)中的诊断截点。方法对293例T2DM患者施行MNS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病变症状、体征检查,根据DSPN诊断标准分为合并DSPN者(DM+DSPN组)196例和单纯糖尿病者(DM组)9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MNSI量表各项指标进行双重权重后做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以问卷7分作为截点,漏诊率为61.43%;以体格检查评分2分作为截点,漏诊率为1.37%;问题1、3、9、11和踝反射、振动觉检查与全项筛查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结论可将MNSI问卷评分诊断截点定为4分,体格检查评分截点定为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 神经筛查量表 神经电生理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临床诊断方法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13
18
作者 龙振钊 赖绮云 李伟坤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和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三种不同诊断方法对DN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和ROC曲线对3种DPN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MNS... 目的:探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和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三种不同诊断方法对DN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和ROC曲线对3种DPN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MNSI和TCSS与神经传导综合诊断标准一致性较高(P>0.05),NSS/NDS的一致性较低(P<0.01)。TCSS和MNSI的诊断准确率中等,Az分别为0.829和0.793;NSS/NDS诊断准确率低,Az为0.563。结论:NSS/NDS检查法不适用于临床DPN的筛查和诊断,MNSI法适用于门诊检查;TCSS法适用于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痛觉触觉温觉检测联合震动感觉阈值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婕 邢寅 石群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8期727-730,共4页
目的分析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痛觉触觉温觉检测联合震动感觉阈值(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0例,其中64... 目的分析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痛觉触觉温觉检测联合震动感觉阈值(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0例,其中64例DPN患者纳入DPN组,其余436例纳入非DPN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MNSI、痛觉触觉温觉检测阈值及VPT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检查指标单一及联合诊断DPN的临床价值。结果DPN组MNSI症状问卷评分及MNSI体格检查评分均高于非DPN组[(3.00±1.35)分比(1.69±0.52)分、(1.57±0.50)分比(1.01±0.24)分],触觉、痛觉、温觉减退或消失比例高于非DPN组,且DPN组VPT高于非DPN组[(26.34±5.03)V比(17.97±6.82)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指标诊断时VP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825,并显著高于触觉、痛觉、温觉(P<0.01);联合诊断时VPT+MNSI的AUC值最高为0.738,诊断DPN的灵敏度、特异度为51.56%、96.10%。结论VPT诊断DPN效能最佳,联合MNSI可进一步提升特异度,但灵敏度下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 神经筛查量表 震动感觉阈值
原文传递
MEBT/MEBO对Wagner2级糖尿病足患者MNSI评分及患肢神经肌肉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符黄德 葛斌 +4 位作者 唐乾利 李利青 王澍 舒清峰 岑小宁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8年第5期305-313,共9页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Wagner2级糖尿病足患者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NSI)评分及患肢神经肌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Wagner2级糖尿病足患者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NSI)评分及患肢神经肌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被初次诊断和治疗的52例2型糖尿病合并Wagner2级糖尿病足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随机分为MEBO组(26例)与贝复新组(26例),其中MEBO组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治疗局部创面,贝复新组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治疗局部创面。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4、28 d时的MNSI评分、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腓肠肌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结果治疗过程中,MEBO组与贝复新组患者MNSI评分及腓肠肌MUP时限均逐渐降低、腓总神经MCV与SCV均逐渐升高,其中各时间点MNSI评分、腓肠肌MUP时限及腓总神经MCV与SCV组内两两对比,P均<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28 d时MEBO组与贝复新组患者MNSI评分、腓总神经MCV与SCV、腓肠肌MUP时限对比,P均>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促进Wagner2级糖尿病足创面的神经修复,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与具有神经再生作用的贝复新相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糖尿病足 神经病筛选 神经传导 电生理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