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叶红豆杉不同枝龄插穗全光照喷雾扦插对生根的影响
1
作者 高文于 余应鹏 +1 位作者 杨际学 邢震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为探究全光照喷雾扦插对密叶红豆杉不同枝龄插穗生根的影响。以1年生顶苗、2年生顶苗、2年生茎段和3年生茎段为实验材料,珍珠岩为扦插基质,于亚克力透明有机玻璃缸内进行扦插实验。得出结果(1)试验期内,玻璃缸内月平均温湿度均高于外界... 为探究全光照喷雾扦插对密叶红豆杉不同枝龄插穗生根的影响。以1年生顶苗、2年生顶苗、2年生茎段和3年生茎段为实验材料,珍珠岩为扦插基质,于亚克力透明有机玻璃缸内进行扦插实验。得出结果(1)试验期内,玻璃缸内月平均温湿度均高于外界环境,且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外界环境。1d内,快速升温期(10:00~15:00)时段玻璃缸内温度低于外界环境,其余时间段则高于外界环境。(2)不同类型插穗平均根长由长到短表现为:2年生顶苗>2年生茎段>1年生顶苗>3年生茎段;平均根粗直径由大到小表现为:2年生茎段>2年生顶苗>3年生茎段>1年生顶苗;平均生根数由多到少表现为:3年生茎段>2年生顶苗>2年生茎段>1年生顶苗;生根率由高到低表现为:1年生顶苗>2年生顶苗>2年生茎段>3年生茎段。(3)根据不同类型插穗生根指标的极值可知,生根效果最好的为2年生顶苗,其次为2年生茎段、1年生顶苗、3年生茎段。结论表明(1)以亚克力透明有机玻璃缸作为扦插容器具有稳温保湿的作用,可缓解高原环境下平均温度低、日夜温差大和湿度低等不利因素。(2)不同枝龄插穗的生根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2年生顶苗,2年生茎段、1年生顶苗和3年生茎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全光照喷雾 扦插 枝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红豆杉SSR位点分布特征及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7
2
作者 申响保 朱妍洁 徐刚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7,共9页
【目的】密叶红豆杉是西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种,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也是全国12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物种之一。了解种群遗传多样性是开展种群遗传资源保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密叶红豆杉SSR位点分布特征及分子标记开发可为研究其种群遗... 【目的】密叶红豆杉是西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种,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也是全国12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物种之一。了解种群遗传多样性是开展种群遗传资源保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密叶红豆杉SSR位点分布特征及分子标记开发可为研究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提供可靠的手段。【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de novo组装方法获取转录组序列数据。利用MISA 1.0软件在数据库中搜索SSR位点,再用Primer 5.0软件批量设计SSR引物。选用6个样本对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初步筛选,再用24个样本对有目的条带的引物进行多样性筛选,其扩增产物的毛细管电泳结果用GeneMarker软件判定产物的片段长度。最后分别用GenALEx 6.5软件、Genepop V4.7软件和CERVUS 3.0软件对筛选出来的引物扩增产物数据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共获得39261条Unigene,搜索到2965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6.7%,位点分布频率为1/12.43 kb。在剔除单核苷酸SSR位点不同重复类型中以三核苷酸重复数量最多,占总数65.1%;二核苷酸重复次之,占总数的34.0%。在三核苷酸重复基序中以AAG/CTT重复基序最多;二核苷酸重复基序中以AG/CT重复基序最多。选用的160对SSR引物中有92对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扩增率为57.5%;其中有2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6.1%。在这24对多态性SSR位点中,等位基因数(Na)、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近交系数(Fis)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分别为4.958、0.497、0.671、0.246和0.61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4个SSR位点散布性较好。【结论】在密叶红豆杉中占优势的SSR位点重复类型和重复基序与其它物种基本相同,但具有多态性的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与其所占比例不一致。筛选出的24个SSR位点高度多态,可为后续密叶红豆杉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丰富的标记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转录组 SSR引物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罗勒茎尖组织培养研究
3
作者 刘芳 邓林 +2 位作者 任伟毅 李仲芳 王春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以密叶罗勒的茎尖为外植体,以期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和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同时研究了密叶罗勒组织培养中材料的消毒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5.0mg/L+NAA0.1mg/L是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相对较好的培养基;... 以密叶罗勒的茎尖为外植体,以期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和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同时研究了密叶罗勒组织培养中材料的消毒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5.0mg/L+NAA0.1mg/L是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相对较好的培养基;培养基MS+6-BA0.3mg/L+NAA0.6mg/L是罗勒生根培养较好的培养基。在以75℅的酒精消毒30秒后,用0.1℅的升汞消毒2min,对试验材料的消毒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罗勒 消毒时间 诱导率 玻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段俊鹏 王峰 +3 位作者 张卫军 戴文红 宋垚彬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276-10287,共12页
了解树木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对过去气候重建和预测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都至关重要。就珍稀濒危树种而言,这还会有助于对其的有效保护。在中国红豆杉属珍稀濒危植物中,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分布面积最小,野外生存压力大,属于极小种... 了解树木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对过去气候重建和预测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都至关重要。就珍稀濒危树种而言,这还会有助于对其的有效保护。在中国红豆杉属珍稀濒危植物中,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分布面积最小,野外生存压力大,属于极小种群植物。运用年轮生态学方法,对西藏吉隆地区开热和吉普两地的密叶红豆杉种群进行树轮盘采样,分析了吉隆地区密叶红豆杉径向生长与温度和降水相关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旨在揭示影响密叶红豆杉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两个种群径向生长对温度的响应不同。开热种群密叶红豆杉径向生长与各月温度多呈显著正相关;吉普种群密叶红豆杉径向生长与各月温度的相关性较弱,且多为负相关,尤以3月份的最显著。两个种群的径向生长对降水的响应也不同。冬季休眠期(12月)的降水对开热种群密叶红豆杉径向生长呈负相关,而生长季初期(5月)和生长季末期(9月)的降水呈正相关。各月的降水对吉普种群密叶红豆杉的径向生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气候变化下密叶红豆杉的适宜分布区、以及密叶红豆杉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径向生长 气候响应 降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红豆杉自然分布及群落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勇强 李智超 +2 位作者 宋立国 厚凌宇 孙启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99-2009,共11页
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为我国I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在全球范围内少有分布。依据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区域密叶红豆杉自然分布的调查,对其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和种群竞争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各植物的重要... 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为我国I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在全球范围内少有分布。依据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区域密叶红豆杉自然分布的调查,对其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和种群竞争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各植物的重要值(Pi),并根据重要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将研究地区划分为铁杉(Tsuga chinensis)+密叶红豆杉群落(C1)、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密叶红豆杉+朴树(Celtis sinensis)+华榛(Corylus chinensis)群落(C2)、密叶红豆杉+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群落(C3)、铁杉+密叶红豆杉+华榛群落(C4),群落中密叶红豆杉多为散生,4种群落分布于吉隆县的热玛村、郎久村和吉普村。通过对各个群落中所有树种树高(H,Hight)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的整理,得出:四种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铁杉最高,平均树高可达25 m,密叶红豆杉与其他乔木较矮,处于亚优层,平均树高约为7 m;除C3群落乔木层比例为17.8%外,其他群落乔木层比例皆大于50%;四种群落中密叶红豆杉更新层比例均为0,缺乏小径级个体;密叶红豆杉的立木结构在不同群落中表现不同,C1、C2群落径级分布较好,C3群落多为中小径级,而C4群落则出现了严重的断代问题。垂直结构和立木结构都说明密叶红豆杉存在严重的更新不足问题。通过对所有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计算,得出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较好,但均匀性较差。研究地区的密叶红豆杉分布稀疏,平均每100 m2密叶红豆杉仅有1.34株,由于分布稀疏,密叶红豆杉的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其主要竞争压力来自于铁杉和高山栎。这一系列问题必将导致密叶红豆杉的种群衰退,因此,其更新和保护问题,应该受到密切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自然分布 群落特征 更新 竞争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叶红豆杉所在群落的特征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旦增 李炳章 尹志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7,共10页
基于野外15个群落样方物种调查,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叶红豆杉(Taxus contorta Griffith)所在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及密叶红豆杉的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53科116属154种,以... 基于野外15个群落样方物种调查,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叶红豆杉(Taxus contorta Griffith)所在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及密叶红豆杉的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53科116属154种,以蔷薇科、毛茛科、菊科、百合科等占优势;在科、属级区系分析中,热带成分分别占46.2%、18.0%,温带成分分别占53.8%、82.0%。(2)密叶红豆杉所在群落的建群种分别为乔松(Pinus wallichiana A.B.Jackson)、云南铁杉(Tsuga dumosa(D.Don)Eichler)和喜马拉雅冷杉(Abies spectabilis(D.Don)Spach),密叶红豆杉为下层乔木的重要伴生成分或优势成分。(3)从各群落内部比较来看,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3个群落中都最高,说明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数量也最多;从群落间比较来看,乔松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最高,乔木层的最低。(4)在3种群落中密叶红豆杉数量都呈增长趋势,且幼苗库较充足,在云南铁杉林和喜马拉雅冷杉林中,密叶红豆杉从幼苗到幼树的生长过程经历了较强的环境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植物物种多样性 区系成分 群落特征分析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红豆杉水培扦插技术研究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应鹏 邢震 +2 位作者 陈启会 杨帅毅 梁廷永 《高原农业》 2020年第5期506-509,538,共5页
红豆杉属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密叶红豆杉是西藏重要的药用观赏植物资源。为了满足园林建设和植物药源需求,本试验以密叶红豆杉嫩枝为材料,进行了水培扦插技术研究,以期为批量化生产密叶红豆杉种苗提供技术支持。试验... 红豆杉属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密叶红豆杉是西藏重要的药用观赏植物资源。为了满足园林建设和植物药源需求,本试验以密叶红豆杉嫩枝为材料,进行了水培扦插技术研究,以期为批量化生产密叶红豆杉种苗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密叶红豆杉在水培扦插试验中,有效IBA处理浓度范围是200~800 mg/kg,最适IBA浓度是400 mg/kg,水培65 d^75 d生根率可达90%,平均生根数6.42根,最长根长15.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水培扦插 I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铁线蕨的离体快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范俊强 郑贵朝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55-2258,共4页
利用密叶铁线蕨(Adiantum raddianum Fritz-Luethii)孢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密叶铁线蕨的成熟孢子在附加GA 3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其萌发率可达95.6%,产生的原叶体在不含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继代,繁殖倍数达... 利用密叶铁线蕨(Adiantum raddianum Fritz-Luethii)孢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密叶铁线蕨的成熟孢子在附加GA 3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其萌发率可达95.6%,产生的原叶体在不含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继代,繁殖倍数达4倍以上,但孢子体难以在组培过程中直接获得;将组培过程产生的原叶体从培养瓶内取出后与1/2 MS改良盐溶液混合搅碎,播于基质上,在温室大棚中培养,每团原叶体可产生孢子体超过1 00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铁线蕨 孢子 孢子体 离体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亿年前的山福密叶树
9
作者 吴青(编译) 《大自然探索》 CAS 2024年第6期46-47,共2页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棵3.5亿年前的树木化石。这棵树的年代被测定在中生代一个叫“柔默空缺”的神秘时期,即3.6亿~3.45亿年前之间一个相对短的时期,也就是鱼类开始登上陆地之后。
关键词 密叶 空缺 树木
原文传递
西藏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密叶红豆杉种群的性比及雌雄空间格局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垚彬 徐力 +5 位作者 段俊鹏 张卫军 申屠晓露 李天翔 臧润国 董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6,共8页
雌雄异株植物种群具有性比和雌雄个体空间分布格局,这对个体成功繁殖、种群生存潜力、天然更新能力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持都是重要的,对于珍稀濒危雌雄异株植物种群尤其如此。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是首批列入《... 雌雄异株植物种群具有性比和雌雄个体空间分布格局,这对个体成功繁殖、种群生存潜力、天然更新能力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持都是重要的,对于珍稀濒危雌雄异株植物种群尤其如此。密叶红豆杉(Taxus fuana)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是首批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目前关于密叶红豆杉种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性比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对西藏吉隆地区的6个天然密叶红豆杉种群(吉普、多甫、朗久、吉隆、开热和唐蕃)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其性比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调查的6个种群中总计雄株1,651株,雌株1,231株,仅吉普(雄/雌=1.89)与吉隆(雄/雌=1.39)两个种群有显著的性别偏倚现象且显著偏雄性(P<0.001)。6个种群雌雄植株间的空间相关性不强,整体趋于相互独立。不同径级间,吉隆和开热种群的性比格局相似,均在小径级上性比显著偏雄性,而吉普种群则在中等径级上显著偏雄性。综上,不同密叶红豆杉种群的大小、性比、雌雄个体的大小级结构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均表现出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各个种群本身的发展动态、受干扰的类型以及各区域环境因子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红豆杉 雌雄异株 性比 空间格局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原文传递
增密减叶减氮模式对烤烟上部叶的提质增香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传胜 史宏志 +4 位作者 李怀奇 许东亚 危月辉 喻奇伟 黄化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7,48,共7页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和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于2014年在贵州毕节以常规模式(移栽密度16 530株/hm^2、留叶数22片、施氮量90 kg/hm^2)为对照,设置增密减叶、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性...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和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于2014年在贵州毕节以常规模式(移栽密度16 530株/hm^2、留叶数22片、施氮量90 kg/hm^2)为对照,设置增密减叶、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措施可促进上部烟叶的成熟落黄,提高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协调性,对上部烟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密减叶减氮处理的烟株生长后期烟叶质体色素降解更为充分;烤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叶比例显著提升;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香气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上部烟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及甜感增加、刺激性减小。综合分析,移栽密度18 195~20 205株/hm^2、留叶18~20片、减氮20%的栽培模式对上部叶增香提质效果最佳,适宜在毕节地区示范并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减氮 质量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红豆杉
12
作者 赵明旭(文/摄影) 《生物学通报》 CAS 2021年第11期31-31,共1页
密叶红豆杉(Taxus contorta Griff.),英文名为West Himalayan Yew,直译为“西喜马拉雅紫杉”,是对应喜马拉雅红豆杉(East Himalayan Yew)取名而来。该种仅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西喜马拉雅区域。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组... 密叶红豆杉(Taxus contorta Griff.),英文名为West Himalayan Yew,直译为“西喜马拉雅紫杉”,是对应喜马拉雅红豆杉(East Himalayan Yew)取名而来。该种仅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西喜马拉雅区域。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的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中国境内的密叶红豆杉标本在吉隆县被首次采集到,因此后再无其他地区的标本记录,学界一直认为该种在中国境内仅分布于吉隆县吉隆镇海拔2500~3100 m的山地森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吉隆县 综合科学考察 山地森林 密叶 青藏高原 巴基斯坦 尼泊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藓类植物中国新记录种--短叶密疣藓
13
作者 于雯馨 寇瑾 冯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28,136,共4页
以西藏昌都市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为基础材料,根据宏观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体式显微镜及生物显微镜微观特征观察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鉴定,将采集自西藏昌都市的标本鉴定为丛藓科密疣藓属中国新记录种——短叶密疣... 以西藏昌都市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为基础材料,根据宏观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体式显微镜及生物显微镜微观特征观察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鉴定,将采集自西藏昌都市的标本鉴定为丛藓科密疣藓属中国新记录种——短叶密疣藓(Vinealobryum brachyphyllum(Sull.)R.H.Zander)。该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南极洲等。该种的主要特征为:植物体小;叶尖急尖或圆钝,叶边缘自基部至叶尖背卷;中肋在叶尖下终止,中肋上部腹侧具数个长形透明细胞,中肋横切面具一层主细胞,具背厚壁层和腹厚壁层;叶细胞具2~4个疣。详细描述了短叶密疣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并将这个新物种与相似的物种进行了比较,拍摄了显微形态结构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藓 疣藓属 丛藓科 新记录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淑英: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14
作者 梅朵 《老人世界》 2025年第2期4-6,共3页
蛇年新春,周淑英剪纸工作室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活动现场,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剪纸技艺,创作出一幅幅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饱满的“福”字、生动的“龙”图、吉祥的“凤凰”图……这些作品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剪纸作品 密叶
原文传递
每一片叶都知道你来过
15
作者 刘墉 《快乐阅读》 2015年第7期27-27,共1页
虽然在台风天时听过风的怒吼,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敢确定,风本身是不是会发出声音。"咻咻"的是它吹过电线,"簌簌"的是它吹过树梢,"飒飒"的是它穿越森林……那出声的是风,抑或是被它拂动的东西?不过无... 虽然在台风天时听过风的怒吼,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敢确定,风本身是不是会发出声音。"咻咻"的是它吹过电线,"簌簌"的是它吹过树梢,"飒飒"的是它穿越森林……那出声的是风,抑或是被它拂动的东西?不过无论如何,风是整个天籁的催助者,催着春绿,也催着秋红。繁花在风里开展,在风中受孕,在风中残落;密叶也在风中抽芽,在风中飘零。如果细细聆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 秋风秋雨 冬夜 法国号 浪淘沙 藤蔓 离人 秋草 成块 表面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后
16
作者 史莉 《中小学作文教学》 2004年第Z1期52-52,共1页
一场滂沱大雨洗去了夏日的炎热,洗去了城市的尘埃,也为农村带去了快乐的理由。坐在迎风的窗口,欣赏雨后的美景。一阵轻轻的微风拂过脸颊,夹着泥土的芬芳、植物的清香,柔柔的,凉凉的。举目四望,突然眼前一亮,万物仿佛都更新了似的,树更绿... 一场滂沱大雨洗去了夏日的炎热,洗去了城市的尘埃,也为农村带去了快乐的理由。坐在迎风的窗口,欣赏雨后的美景。一阵轻轻的微风拂过脸颊,夹着泥土的芬芳、植物的清香,柔柔的,凉凉的。举目四望,突然眼前一亮,万物仿佛都更新了似的,树更绿了,房屋更明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目四望 雨洗 密叶 正乐 王晓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其芳早期诗歌在艺术上的渊源
17
作者 章子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3-81,共9页
何其芳的早期诗歌,主要指的是一九四○年他在延安时凭记忆默写出亲自编辑成的《预言》诗集中的诗歌。这个诗集基本上包括了他早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中的《燕泥集》,和他自己的《刻意集》中的诗作。这看来是经过他有意筛... 何其芳的早期诗歌,主要指的是一九四○年他在延安时凭记忆默写出亲自编辑成的《预言》诗集中的诗歌。这个诗集基本上包括了他早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中的《燕泥集》,和他自己的《刻意集》中的诗作。这看来是经过他有意筛选的。因为从近来找到的他发在《红砂碛》、《新月月刊》、《西湖文苑》、《新时代月刊》、《文艺月刊》、《华北日报副刊》、《万县民众教育月刊》、《文丛》、《成都社会日报》……等报刊上未被选入《预言》的诗看来,还没有突出的超出《预言》水平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诗歌 《预言》 渊源 “神” 诗集 华北日报 刘西渭 蹄声 燕子 密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门与蓉子诗歌之比较
18
作者 杜丽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15-18,共4页
在台湾的诗坛上,有一对杰出的“诗人伉俪”,那就是罗门和蓉子。一次别开生面的婚礼朗诵会,他们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喜事,“踏着灯屋里的灯光,走进诗的漫长的岁月”。诗是他们的红娘,诗是他们的爱情,诗是他们的世界,诗也是他们的生命。在4... 在台湾的诗坛上,有一对杰出的“诗人伉俪”,那就是罗门和蓉子。一次别开生面的婚礼朗诵会,他们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喜事,“踏着灯屋里的灯光,走进诗的漫长的岁月”。诗是他们的红娘,诗是他们的爱情,诗是他们的世界,诗也是他们的生命。在40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中,他们既共同构筑诗的辉煌的“灯屋”,又各自营造属于自己艺术风格的彩灯;他们都醉心于音乐、绘画、雕塑,在艺术的陶冶中汲取灵感,但他们对音乐、绘画、雕塑又各有不同的感悟;他们都以人类的良知、良能去拥抱人生,关心人的苦难,然而他们又以各自不同的视解,去观察自然、都市、现实、生命以及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子 诗歌形式 罗门 朗诵会 艺术风格 静美 一把伞 内在律 密叶 抒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记小品可蔚大观
19
作者 萧乾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1期159-159,共1页
读书界向来对野史有所偏爱。野史大多是信手拈来的历史片断,且往往出自亲历者之手。文直事赅,不虚美,不隐恶,而文笔潇洒自如,意味隽永,自然朴实,篇幅不长;可以摊开来仔细咀嚼,也可供茶余酒后,行旅倥偬中,随手浏览。鲁迅在《华盖集》中,... 读书界向来对野史有所偏爱。野史大多是信手拈来的历史片断,且往往出自亲历者之手。文直事赅,不虚美,不隐恶,而文笔潇洒自如,意味隽永,自然朴实,篇幅不长;可以摊开来仔细咀嚼,也可供茶余酒后,行旅倥偬中,随手浏览。鲁迅在《华盖集》中,曾几次对野史表示过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洒自如 读书界 意味隽永 缘缘堂随笔 记闻 丰子恺 学庵 阅历丰富 社会百态 密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Loading Leaves Density with Cage Clamp on Quality of Cured Tobaccos in Bulk-Curing Barn
20
作者 王能如 余金恒 +2 位作者 罗荣欣 林北森 尹永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best loading density of tobacco leaf with cage clamp in bulk-curing barns, a curing test was conducted on middle-part tobacco lea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good appearance quality of cu...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best loading density of tobacco leaf with cage clamp in bulk-curing barns, a curing test was conducted on middle-part tobacco lea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good appearance quality of cured tobacco, the loading density at 59.52 kg/m2 (4 000 kg/barn) was the best, fol owed by 66.96 kg/m2 (4 500 kg/barn) and 74.40 kg/m2 (5 000 kg/barn). As leaf loading density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leaf nicotine and total nitrogen increased, sugar content had smal changes, the ratio of sugar to nicotine decreased and tended to be balanced and the content of neutral aroma substances was decreasing, but the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was not significant.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ing density, the sensory quality of cured leaf was better. When leaf loading density was 66.96 kg/m2 (4 500 kg/barn), apperance quality of cured leaf improved considerably, with prominent aro-ma. Therefore, the best loading density of tobacco leaf in cage clamp of bulk-curing barn would be 66.96 kg/m2 (4 500 kg/bar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cured tobacco Bulk curing Tobacco quality Cage clamp Loadingleaves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