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西部长爪沙鼠感受性实验及其宿主作用的评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振才 周方孝 +6 位作者 王忠惠 张子郁 赵明山 张雁冰 梁宝城 杨成军 何风翥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8年第1期15-17,共3页
自70年代初由内蒙迁入吉林省西部风沙草原地带的长爪沙鼠种群,现已成为该地区啮齿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几年来每年平均以18.25km的速度向东北方向扩散。现已分布于吉林省西部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三分之一左右。尽管通过... 自70年代初由内蒙迁入吉林省西部风沙草原地带的长爪沙鼠种群,现已成为该地区啮齿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几年来每年平均以18.25km的速度向东北方向扩散。现已分布于吉林省西部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三分之一左右。尽管通过对其分布扩散及有关生态因素的研究认为分布扩散已近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感受性实验 宿主作用 吉林 鼠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筛选系统在病毒宿主作用因子鉴定中的优势
2
作者 董海丽 《福建轻纺》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CRISPR-Cas9系统是细菌和古细菌中进化出的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称为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该系统被开发为一种基因组编辑技术并已广泛应用于病毒与宿主互... CRISPR-Cas9系统是细菌和古细菌中进化出的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称为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该系统被开发为一种基因组编辑技术并已广泛应用于病毒与宿主互作基因的筛选,2015年通过CRISPR-Cas9全基因组敲除细胞文库筛选鉴定了HRD1,EMC2等基因为西尼罗河病毒(WNV)的宿主互作基因[1]。由于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播特性,加上一些病毒的特异性受体未知,入侵机制不明,未来可能会威胁牲畜、公共卫生甚至威胁人类安全。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本文通过对CRISPR-Cas9系统筛选法与其他筛选方法在病毒宿主作用因子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与比较,为后续科研人员在方法学上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病毒 宿主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段淑娟 王伟 +1 位作者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介导的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的进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曾延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7-660,共4页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 病原性 进化 病原菌与宿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与宿主靶向抗病毒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伯晓晨 杨静 王升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以病毒蛋白为靶的抗病毒药物面临易产生耐药、抗病毒谱较窄等诸多问题,宿主分子靶向已经成目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重要策略,宿主靶标的辨识是宿主靶向药物设计的关键。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将成为抗病毒药物宿主靶标辨识和宿... 以病毒蛋白为靶的抗病毒药物面临易产生耐药、抗病毒谱较窄等诸多问题,宿主分子靶向已经成目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重要策略,宿主靶标的辨识是宿主靶向药物设计的关键。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将成为抗病毒药物宿主靶标辨识和宿主-病毒联合靶向治疗策略设计提供有力工具。近年来通过蛋白质组学、大规模基因沉默、基因芯片等实验得到了大量的病毒感染相关宿主分子和病毒-宿主分子相互作用关系,为在病毒-宿主分子网络水平揭示病毒生存策略奠定了基础。整合病毒感染基因表达谱和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可以构建病毒感染激活网络,进而通过网络分析获得关键的宿主因子。正在发展的动态蛋白质组学和动态网络分析技术将为建立更加真实的病毒-宿主分子网络模型,进而辨识有效的宿主靶标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组学 宿主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娄忠子 李宏民 +2 位作者 闫鸿斌 倪兴维 贾万忠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1-405,共5页
通过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作用,多房棘球蚴可调节一系列虫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效应,这些效应有助于虫体在宿主肝脏内的增殖和成熟,从而完成其生活史;对中间宿主来说,则可限制寄生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针... 通过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作用,多房棘球蚴可调节一系列虫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效应,这些效应有助于虫体在宿主肝脏内的增殖和成熟,从而完成其生活史;对中间宿主来说,则可限制寄生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多房棘球蚴免疫相关分子在提高寄生虫生存能力等方面与宿主间的免疫应答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免疫相关分子 宿主-虫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C蛋白与宿主β-actin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泓 李丹 +7 位作者 陈佳宁 李素 何文瑞 冯烁 贺番 廖亚金 孙元 胡永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95-1999,共5页
为了研究猪瘟病毒(CSFV)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采用Co-IP方法,利用CSFV C蛋白从PK-15细胞中钓取与其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质,经SDS-PAGE电泳,银染,选取差异条带,进行质谱分析,选取β-actin蛋白作为研究的对象。经内源性Co-IP试验和GST pulld... 为了研究猪瘟病毒(CSFV)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采用Co-IP方法,利用CSFV C蛋白从PK-15细胞中钓取与其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质,经SDS-PAGE电泳,银染,选取差异条带,进行质谱分析,选取β-actin蛋白作为研究的对象。经内源性Co-IP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进一步证实CSFV C蛋白和β-actin可以特异性结合,激光共聚焦试验表明两者共定位于细胞质。本研究表明CSFV C蛋白与宿主细胞β-acti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为深入研究CSFV蛋白质与宿主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蛋白 Β-ACTIN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猪作为宿主及“混合器”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春英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09,共5页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流感流行的流感病毒的起源,其常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排进化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是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是不同种属流感病毒基因重排的"混合器",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未来流感防制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进化 基因重排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相互作用的鉴定
9
作者 何文瑞 廖亚金 +4 位作者 李素 冯烁 董泓 陈佳宁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498,共4页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PS20和IQGAP1,根据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分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等过程。本研究选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PKN1)进行进一步验证,经酵母共转化试验、免疫共沉淀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证实,宿主PKN1蛋白与CSFV C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首次证明PKN1与CSFV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PKN1蛋白在CSFV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蛋白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与昆虫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庆峰 刘晓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5-933,共9页
杆状病毒与昆虫宿主相互作用是一种基本的分子和生态问题,不仅在农业上,而且在真核表达系统、基因治疗、蛋白表面展示系统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杆状病毒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病毒杀虫剂,而且对环境来说是安全的。... 杆状病毒与昆虫宿主相互作用是一种基本的分子和生态问题,不仅在农业上,而且在真核表达系统、基因治疗、蛋白表面展示系统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杆状病毒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病毒杀虫剂,而且对环境来说是安全的。研究这些相互作用也产生了许多重要和有价值的发现。杆状病毒生命循环中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病毒,即包埋型病毒粒子(occlusion derived virus,ODV)和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ODV包裹于多角体中,主要负责宿主的原发感染;而BV由感染的宿主细胞释放后引发继发感染。病毒侵染起始于敏感的昆虫宿主食用了污染包涵体病毒的植物。在宿主中肠的碱性环境中,多角体溶解释放ODV,ODV与宿主肠道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膜融合,通过内吞体进入细胞。之后核衣壳从内吞体中逃脱并被转运到细胞核。病毒转录和复制在细胞核进行,新生的BV粒子从基底膜出芽引起全身感染。杆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包括从病毒结合和进入时的相互作用,到宿主基因表达调节,以及修饰与调节细胞和机体所发生的生理和防御的相互作用的复杂和微妙的机制。本文主要以杆状病毒侵染昆虫宿主的过程为线索,总结和评述了杆状病毒与昆虫宿主相互作用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杆状病毒基因在病毒入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昆虫 宿主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侵染过程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与宿主RPS20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元峰 张昆丽 +3 位作者 薛娟 黄丽 杨玉莹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5-719,共5页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 VP1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实验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BHK-21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酵母共转化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VP1和RPS20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试验显示,过表达的VP1和...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 VP1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实验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BHK-21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酵母共转化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VP1和RPS20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试验显示,过表达的VP1和RPS20共定位于细胞质中。本研究初步证实了RPS20与EMCV VP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PS20蛋白在EMCV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脑心肌炎病毒 VP1蛋白 核糖体蛋白S20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功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建春 安静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自1993年最先从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miRNA以来,目前为止已有35 000多条miRNA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被发现。它们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分化、凋...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自1993年最先从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miRNA以来,目前为止已有35 000多条miRNA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被发现。它们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分化、凋亡、代谢、信号转导、免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病毒和宿主细胞均可编码miRNA,病毒编码的miRNA可改变宿主内环境,而宿主编码的miRNA则可影响病毒生存。本文就miRNA对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调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疱疹病毒 肿瘤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3AB蛋白与宿主蛋白RPL11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娟 张昆丽 +3 位作者 张元峰 黄丽 杨玉莹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5-380,共6页
为了研究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3AB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实验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BHK-21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获得6个与EMCV 3AB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RFC5、LRWD1、PIH1D1、RPL11、RPS20和LGALS1),经分析显示这些蛋白分别参与DNA... 为了研究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3AB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实验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BHK-21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获得6个与EMCV 3AB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RFC5、LRWD1、PIH1D1、RPL11、RPS20和LGALS1),经分析显示这些蛋白分别参与DNA复制、有丝分裂和细胞凋亡等过程;酵母共转化试验与免疫共沉淀试验证实EMCV 3AB和RPL11两者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激光共聚焦试验显示EMCV 3AB与RPL11共同过度表达时,二者共定位在细胞核中,而在EMCV感染状态下,3AB与RPL11主要共定位在细胞质中。另外,EMCV感染HeLa细胞能降低细胞中p53的蛋白水平,但3AB并不直接促进p53蛋白降解,表明EMCV 3AB对RPL11-MDM2-p53通路无影响。本研究发现并证实了RPL11与EMCV 3AB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PL11蛋白在EMCV复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脑心肌炎病毒 3AB蛋白 60S核糖体蛋白L11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细胞壁结构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梅一堃 谭镜璁 +2 位作者 王安君 王慧 刘宁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6-1251,共6页
白念珠菌是常见的人体条件致病真菌,其侵染人体造成的血液感染死亡率高达40%,在癌症患者中致死率高达70%,极大地增加了人体健康负担。白念珠菌细胞壁是抵御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真菌与宿主接触的第一靶点,因此细胞壁结构对于真菌-宿... 白念珠菌是常见的人体条件致病真菌,其侵染人体造成的血液感染死亡率高达40%,在癌症患者中致死率高达70%,极大地增加了人体健康负担。白念珠菌细胞壁是抵御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真菌与宿主接触的第一靶点,因此细胞壁结构对于真菌-宿主相互作用以及宿主免疫识别至关重要,是抗真菌治疗极具前景的靶点之一。当白念珠菌细胞壁的完整性遭受破坏时,细胞壁的分子结构就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细胞裂解和死亡。该文综述了白念珠菌细胞壁各成分的特点及其对真菌-宿主相互作用和免疫识别作用机制的影响,以期为寻找治疗白念珠菌感染的特异性靶点、筛选或鉴定更多经济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提供新的研究线索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细胞壁 真菌-宿主相互作用 免疫识别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P32A物种特异性差异限制甲型禽流感病毒聚合酶在宿主中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Long J S 董晓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2-1392,共1页
当具有新抗原性的人畜共患流感病毒获得在人类中传播的能力时,流感大流行将随时可能发生。宿主范围变化受禽类病毒成分与人类宿主间兼容性的限制,包括受体偏好、病毒粒子稳定性及禽类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在人类细胞中的低活性。哺... 当具有新抗原性的人畜共患流感病毒获得在人类中传播的能力时,流感大流行将随时可能发生。宿主范围变化受禽类病毒成分与人类宿主间兼容性的限制,包括受体偏好、病毒粒子稳定性及禽类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在人类细胞中的低活性。哺乳动物在适应过程中,会自动选择异三聚体病毒聚合酶成分,尤其是PB2蛋白的突变体,但其作用方式尚不清楚。研究结果显示,宿主ANP32A蛋白的物种特异性差异是限制禽类病毒聚合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作用的因素。禽类ANP32A蛋白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与羧基端低复杂度酸性区结构域间还有33个氨基酸。禽类病毒侵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禽类ANP32A蛋白促使禽类病毒聚合酶达到类似于哺乳动物适应聚合酶的水平。删除鸡ANP32A中禽类特异性序列可阻断该活性,但将其插入人体ANP32A或紧密相关的ANP32B,可强化禽类病毒聚合酶作用。H5N1或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迅速选择替换聚合酶蛋白,如PB2(E627K),从而将病毒聚合酶替换为较短的哺乳动物ANP32A。因此,ANP32A被认为是支持流感病毒复制的重要宿主合作伙伴,是新抗病毒药物的候选宿主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主因子NPSR调节伪狂犬病病毒感染能力的研究
16
作者 罗欣欣 郑虎 +1 位作者 高美娟 杨化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8,共12页
[目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甲型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接触传播感染造成神经和呼吸系统疾病。猪是PRV的自然宿主,PRV的感染和流行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PRV侵染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神经肽S(Ne... [目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甲型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接触传播感染造成神经和呼吸系统疾病。猪是PRV的自然宿主,PRV的感染和流行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PRV侵染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神经肽S(Neuropeptide S,NPS)系统表达水平的改变。NPS是一种神经肽物质,作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关键成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与慢性疾病相关联,NPS通过神经肽S受体(Neuropeptide S receptor,NPSR)介导多样化的生理功能,在机体内以NPS/NPSR系统形式共同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本研究探讨了NPS/NPSR系统在PRV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以期待开发新的抗PRV靶点。[方法]通过CRISPR/Cas9构建NPS和NPSR敲除的PK15细胞系,利用q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CO-IP)等方法检测感染PRV病毒后细胞系的抗病毒能力及NPSR与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NPSR敲除能减弱PRV对PK15细胞的感染能力,而NPS基因敲除增强了PRV对PK15细胞的感染能力。NPSR敲除细胞在PRV吸附过程中能减少病毒的侵入量,因此NPSR是潜在的PRV入侵受体。CO-IP试验证明,NPSR与病毒包膜蛋白gB和gD存在相互作用。[结论]NPSR通过与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促进PRV感染,NPSR可能是PRV感染神经系统的受体因子之一。NPSR敲除能显著抑制PRV对PK15细胞的感染。NPSR可为开发PRV防控药物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S受体 伪狂犬病病毒 病毒受体 宿主病毒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细胞外囊泡的特性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17
作者 巫杰 高硕 +1 位作者 沈瀚 周万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一种双层磷脂膜结构包裹的囊泡^([1])。因其可携带核酸(DNA、RNA)、蛋白质、脂类、代谢产物、碳水化合物和色素等物质^([2]),故在营养、生理病理、细胞与组织间物质传递、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一种双层磷脂膜结构包裹的囊泡^([1])。因其可携带核酸(DNA、RNA)、蛋白质、脂类、代谢产物、碳水化合物和色素等物质^([2]),故在营养、生理病理、细胞与组织间物质传递、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3])。根据大小、携带组分以及功能上的差异可将EV分为外泌体(exosomes,20~150 nm)、胞外体(ectosomes,100~1 000 nm)、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50~5 000 nm)、迁移体(migrasomes,500~3 000 nm)、胞外颗粒(extracellular particles,Eps,3 500~4 000 nm)和大型肿瘤体(oncosomes,1 000~10 000 nm)^([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胞外囊泡 生物发生 宿主相关作用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在单纯疱疹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泽红 旭日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100,共5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多种重要人类疾病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但具体哪种CDK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还不清楚。本文用不同剂量的HSV-1-KOS株(以下简称HSV)感染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结果发现HSV在CDK2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多种重要人类疾病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但具体哪种CDK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还不清楚。本文用不同剂量的HSV-1-KOS株(以下简称HSV)感染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结果发现HSV在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具有感染剂量依赖性;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在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较在正常细胞延迟3h;感染6h时CDK2活性被诱导,9h时活性最大;CDK2活性增加后HSV-1即进入快速的裂解性复制。提示CDK2可能在HSV复制的启动中起着某种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 CDK2 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的细胞程序死亡及其与宿主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文实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CAS 1998年第2期56-60,共5页
本文综述了细胞程序死亡(apoptosis,Ap)的概念、发生机制所涉及的相关基因和分子、Ap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寄生虫的Ap及Ap与寄生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 细胞程序死亡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与TLRs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旭娟 赵鹏翔 +2 位作者 YAO Mawulikplimi Adzavon 李秦剑 谢飞 《生物技术进展》 2019年第3期231-239,共9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作为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病毒之一,与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众多肿瘤的发生有关。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在机体抵御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作为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病毒之一,与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众多肿瘤的发生有关。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在机体抵御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机体受到EBV刺激,可通过激活TLRs信号通路引发固有免疫应答,从而控制EBV的进一步感染,但EBV也可通过一系列途径调控宿主免疫,维持其自身在宿主内的持续性感染。因此,研究EBV与固有免疫TLRs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阐明EBV的潜伏感染、裂解感染的调控机理及其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阐述了EBV与TLRs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的EBV治疗靶点以及完善TLRs激动剂的临床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再次激活 固有免疫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