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谱强脉冲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对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兴芳 张旭 翟虹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7期16-19,33,共5页
目的分析宽谱强脉冲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对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 目的分析宽谱强脉冲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对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宽谱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临床效果、面部皮肤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面部皮肤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节点,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症状评分、面部皮脂含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红斑量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谱强脉冲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可以减轻玫瑰痤疮患者的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面部皮肤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宽谱强脉冲光 超分子水杨酸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强脉冲光与宽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疗效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怡 胡耀刚 孟小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精准强脉冲光(DPL)与宽谱强脉冲光(OPT-IPL)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DPL组(20例)与OPT-IPL组(20例),DPL组... 目的对比分析精准强脉冲光(DPL)与宽谱强脉冲光(OPT-IPL)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DPL组(20例)与OPT-IPL组(20例),DPL组患者采用DPL治疗,OPT-IPL组患者采用OPT-IPL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皮肤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红斑情况、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DPL组患者皮肤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与OPT-IPL组均无明显差异(t=0283、0581,P=0779、0565),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评分明显低于OPT-IPL组(t=2566,P=0014);治疗4周后,DPL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与OPT-IPL组患者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无明显差异(Z=-1337,P=0181)。治疗期间,DPL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OPT-IPL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00%(χ^(2)=4286,P=0038)。结论DPL与OPT-IPL均能有效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含水量,降低经皮水分丢失量,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但DPL对红斑的改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脉冲 宽谱强脉冲光 玫瑰痤疮 红斑 毛细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强脉冲光(BBL)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和含青刺果油屏障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秀娟 王胜东 +1 位作者 徐慧 杨雅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宽谱强脉冲光和含青刺果油屏障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毛细...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宽谱强脉冲光和含青刺果油屏障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毛细血管扩张的玫瑰痤疮患者20例。给予患者口服盐酸米诺环素50 mg,2次/日,连续4周;联合宽谱强脉冲光(Broad band light,BBL)治疗,1次/月,共3次;同时给予患者含青刺果油皮肤屏障修复剂进行日常护肤。治疗3个月后随访1个月,评估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和脓疱的治疗评均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以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和脓疱为主要表现的玫瑰痤疮,盐酸米诺环素、BBL联合含青刺果油屏障修复霜的综合疗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屏障修复 宽谱强脉冲光 青刺果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钱佳丽 刘久利 +2 位作者 何静岩 王菲菲 曹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进行窄谱强脉冲光(Dye pulse light,D... 目的:观察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进行窄谱强脉冲光(Dye pulse light,DPL)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4),将进行宽谱强脉冲光(Optimal pulse technology-intense pulsed light,OPT-IPL)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面部改善情况[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linic erythema assessment,CEA)]、面部红斑分值(VISIA)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皮损情况[医生整体评价法(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差异,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CEA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次后,观察组患者CEA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VISIA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2、3次后,观察组患者VISIA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次、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PG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P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PL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效果优于OPT-IPL,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强脉冲光 脉冲 毛细血管扩张型 玫瑰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