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度调制宽带激光对受激拉曼散射动理学爆发的抑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庆康 张旭 +3 位作者 蔡洪波 张恩浩 高妍琦 朱少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8-236,共9页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是困扰惯性约束聚变的难题之一.宽带激光作为抑制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宽带激光在动理学区域驱动的受激拉曼散射等高频不稳定性存在非线性爆发,使抑制效果不及预期.本文提出一...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是困扰惯性约束聚变的难题之一.宽带激光作为抑制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宽带激光在动理学区域驱动的受激拉曼散射等高频不稳定性存在非线性爆发,使抑制效果不及预期.本文提出一种外加强度调制的宽带激光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强度调制包络,能够打断背散光在强脉冲中的放大过程,降低高强度脉冲诱发剧烈爆发的概率,并大幅减少背散光份额和热电子产额.数值模拟表明,强度调制激光对受激拉曼散射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对于平均功率为1.0×10^(15)W/cm^(2),带宽为0.6%的二倍频宽带激光,使用强度调制技术后,反射率下降了1个数量级,20 keV以上热电子能量份额也由7.34%下降至0.31%.上述研究证实了使用强度调制宽带激光抑制高频不稳定性的可行性,并有望为后续宽带激光驱动聚变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动理学效应 宽带激光 受激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辐照平面薄膜靶的近前向散射
2
作者 龙欣宇 王佩佩 +5 位作者 安红海 熊俊 谢志勇 方智恒 孙今人 王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0-266,共7页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LPI)过程一直以来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点火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宽带激光在理论上一直以来被认为具有抑制LPI的潜力.宽带二倍频激光装置——“昆吾”,为实验研究宽带激光LPI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研究平台.针对大尺度...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LPI)过程一直以来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点火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宽带激光在理论上一直以来被认为具有抑制LPI的潜力.宽带二倍频激光装置——“昆吾”,为实验研究宽带激光LPI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研究平台.针对大尺度低密度等离子体的LPI过程中强烈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受激拉曼散射信号,开展了相同条件下宽带和窄带激光驱动C_(8)H_(8)平面薄膜靶的透过激光、前向散射和大角度近前向散射的实验研究.主要针对宽带和窄带激光前向透过信号的组分和近前向散射的光谱及份额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宽带和窄带激光驱动的LPI过程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初步结果显示宽带激光相比于窄带激光体现出更强的穿透能力,烧蚀靶并穿过等离子体的时间提前了近1 ns,透过能量提升了近10倍,穿透等离子体后有更小的空间发散角.这些结果对于更好地理解宽带激光对于LPI的作用效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宽带激光 受激布里渊散射 受激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辐照平面厚靶的侧向散射
3
作者 龙欣宇 熊俊 +6 位作者 安红海 谢志勇 王佩佩 方智恒 王伟 孙今人 王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8-204,共7页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laser plasma instability,LPI)是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点火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宽带激光被认为是解决LPI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模...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laser plasma instability,LPI)是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点火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宽带激光被认为是解决LPI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模拟研究和少量背向、近前向散射的实验研究,但是仍然需要侧向散射的实验研究作为补充.因此,基于输出达数百焦耳的宽带二倍频激光装置“昆吾”,本文针对宽带激光与传统窄带激光驱动平面厚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侧向散射以及超热电子产额设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密度为1×1015 W·cm-2的宽带激光激发的侧向受激布里渊散射(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与侧向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在不同角度下的光谱和份额与窄带激光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宽带条件下侧向的超热电子份额整体高于窄带,而此时宽带条件下小角度近前向、小角度近背向的SRS份额却远低于窄带,初步的定性分析认为此时SRS可能不是超热电子的主要产生机制,认为此时可能是PDI对超热电子的产生起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宽带激光 超热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
4
作者 王军华 梁向源 +4 位作者 路妍 许俊飞 彭建军 徐彦伟 颉潭成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226,共7页
为了获得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最优工艺参数,本研究将激光功率、预热温度、扫描速度作为可控输入参数,以熔覆层宽高比、饱和度、润湿角作为输出,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麦夸特算法构建的响应值非线... 为了获得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最优工艺参数,本研究将激光功率、预热温度、扫描速度作为可控输入参数,以熔覆层宽高比、饱和度、润湿角作为输出,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麦夸特算法构建的响应值非线性数学模型,探究优化变量及其权重排序对熔覆层宏观形貌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输出具有Pareto最优前沿,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1878 W,扫描速度14 mm/s,预热温度200℃,此时获得的熔覆层宽高比32.08,饱和度0.76,润湿角度10.2°。优化后的结果输出平均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NSGA-Ⅱ 工艺参数优化 宽高比 饱和度 润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辊表面宽带激光熔覆Cr12MoV粉末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谷学坤 杜茂华 +2 位作者 王军华 梁向源 许俊飞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196,共9页
材料为Cr12MoV的冷轧辊在轧制过程中受到疲劳应力和热循环的作用而导致辊身出现剥落、裂纹等形式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宽带激光熔覆设备,以Cr12MoV合金作为熔覆粉末,在Cr12MoV钢表面制备合金涂层。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 材料为Cr12MoV的冷轧辊在轧制过程中受到疲劳应力和热循环的作用而导致辊身出现剥落、裂纹等形式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宽带激光熔覆设备,以Cr12MoV合金作为熔覆粉末,在Cr12MoV钢表面制备合金涂层。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以及搭接率四个工艺参数为变量,熔覆层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为目标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对目标参数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优化的变量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000 W、扫描速度10 mm/s、送粉量10 g/min、搭接率45%。在最优变量参数组合下进行熔覆试验,获得的表面粗糙度为16μm,涂层显微硬度平均为677 HV,硬度值达到了基体材料的96%。熔覆层微观组织均匀,无气孔、裂纹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表面粗糙度 显微硬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宽带激光熔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其斌 郑敏 +2 位作者 朱维东 李海涛 董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了减少激光熔覆过程中基材与生物陶瓷涂层之间的热应力,设计了一种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并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 Ti 6Al 4V合金上制备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对其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和氧元素主要分布在生物...  为了减少激光熔覆过程中基材与生物陶瓷涂层之间的热应力,设计了一种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并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 Ti 6Al 4V合金上制备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对其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和氧元素主要分布在生物陶瓷涂层中;钛和钒元素主要分布在基材和合金化层内;磷元素分布在合金层与陶瓷层中。合金层中基底组织上分布着白色共晶组织和白色颗粒,基底组织主要为 Ti(Al、P、Fe、V)相,白色共晶组织主要为 Fe2Ti4O +AlV3,白色颗粒为结晶析出的 Al3V0.333 Ti0.666;生物陶瓷层中的基底组织为胞状晶,其上分布有灰色相和白色颗粒相,胞状晶主要为 CaO、CaTiO3 和 HA,灰色相为β TCP及 Ca2Ti2O6,白色颗粒相为 TiO2。合金层的最高硬度为1600Hv0.2,生物陶瓷涂层显微硬度最大值约为1300Hv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宽带激光熔覆 梯度生物陶瓷 复合涂层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WC_P/Ni基合金梯度复合涂层组织与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其斌 朱维东 +2 位作者 邹龙江 王存山 夏元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6,共5页
 研究了铸造WCP/Ni基合金梯度复合涂层组织与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梯度复合涂层与基材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内有γ-Ni枝晶组织,γ-Ni+M23C6共晶组织以及凝固结晶析出的M6C、M23C6、M7C3等块状或条状组织;随着铸造WCP体积分数...  研究了铸造WCP/Ni基合金梯度复合涂层组织与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梯度复合涂层与基材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内有γ-Ni枝晶组织,γ-Ni+M23C6共晶组织以及凝固结晶析出的M6C、M23C6、M7C3等块状或条状组织;随着铸造WCP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涂层摩擦系数减小,耐磨性增加。19-4试样的耐磨性最高值为4.61,是基材的3倍以上。梯度涂层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的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WCp/Ni基合金 梯度复合涂层 组织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高硬度火焰喷涂层组织和裂纹行为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建丽 邓琦林 +2 位作者 陈畅源 葛志军 胡德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9-174,共6页
对镍基合金火焰喷涂层进行宽带激光熔覆试验,分析熔覆层组织、物相组成和硬度分布规律以及工艺参数对组织、结合强度和硬度的影响。激光熔覆过程骤冷骤热的特点使得熔覆层内存在较高的拉应力,同时,由于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火焰喷涂层主要由... 对镍基合金火焰喷涂层进行宽带激光熔覆试验,分析熔覆层组织、物相组成和硬度分布规律以及工艺参数对组织、结合强度和硬度的影响。激光熔覆过程骤冷骤热的特点使得熔覆层内存在较高的拉应力,同时,由于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火焰喷涂层主要由γ(Fe,Ni)固溶体和弥散分布的高硬度脆性碳化物相(Ni,B)和(Cr,Si)相组成,熔覆层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延性降低,在凝固过程残余内应力的作用下极易开裂,熔覆层裂纹为低延性穿晶脆性冷裂纹。基体的预热和熔覆后保温缓冷可有效降低温度梯度,释放残余内应力,当预热温度为300℃时,熔覆层裂纹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火焰喷涂 高硬度涂层 裂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Ni60B+WC复合涂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存山 夏元良 +1 位作者 李刚 关振中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自重送粉法在 45钢表面宽带激光熔覆Ni6 0B +30vo1%WC复合涂层 ,并进行现代显微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 ,涂层熔覆区凝固组织主要组成相为WC ,W2 C ,γ Ni,M2 3C6 及M7C3,但随层深发生明显变化 ,扫描速度对涂层熔覆区表面组织形貌有... 采用自重送粉法在 45钢表面宽带激光熔覆Ni6 0B +30vo1%WC复合涂层 ,并进行现代显微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 ,涂层熔覆区凝固组织主要组成相为WC ,W2 C ,γ Ni,M2 3C6 及M7C3,但随层深发生明显变化 ,扫描速度对涂层熔覆区表面组织形貌有很大影响 ;在干滑动磨损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组织 性能 硫化钨 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宽带激光熔覆NiCrBSi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刚 夏元良 +1 位作者 王存山 董闯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宽带扫描器将圆形光斑展宽成矩形 ,在 42CrMo基材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合金 ,得到致密无裂纹结合层。研究了熔覆层组织、物相及其对熔覆层硬度、耐磨性的影响 ,并综合阐述了不同工艺对硬度。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组织 耐磨性 40CrMo钢 NICRBSI合金 塑料挤出机 螺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组织与烧结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其斌 朱维东 +2 位作者 邹龙江 郑敏 董闯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T i-6A l-4V合金上制备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并研究了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梯度生物陶瓷涂层显微组织与烧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斑尺寸D、扫描速度V不变时,随着输出功率P的增加,生物陶瓷涂层的致密度... 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T i-6A l-4V合金上制备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并研究了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梯度生物陶瓷涂层显微组织与烧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斑尺寸D、扫描速度V不变时,随着输出功率P的增加,生物陶瓷涂层的致密度逐渐下降;随着输出功率P的增加,生物陶瓷层中的孔隙率逐渐增大。当P=2.3 KW时,生物陶瓷层中组织致密,孔隙率低(5.11%),当P=2.9 KW时,生物陶瓷涂层组织致密度差,孔隙率高达21.32%。生物陶瓷涂层显微硬度分析表明,P=2.3 KW时,显微硬度最高值约为1 100 HV。本实验条件下,宽带激光熔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2.3 KW,V=145 mm/m in,D=16mm×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 梯度生物陶瓷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烧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宽带激光淬火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梁二军 杜利平 +1 位作者 雒江涛 郭洪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文利用宽带CO2 激光束 ,对 45 #钢表面进行宽带淬火 ,获得单道淬火宽度 10mm以上。淬硬层硬度达 5 0 0~ 6 30Hv0 3是非淬硬层的 2~ 2 5倍 ,深度达 1 9~ 2 .0mm。激光淬硬层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三个区域 ,所对应... :本文利用宽带CO2 激光束 ,对 45 #钢表面进行宽带淬火 ,获得单道淬火宽度 10mm以上。淬硬层硬度达 5 0 0~ 6 30Hv0 3是非淬硬层的 2~ 2 5倍 ,深度达 1 9~ 2 .0mm。激光淬硬层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三个区域 ,所对应的金相组织分别为高碳马氏体、隐晶马氏体和混和马氏体。宽带激光淬火造成的组织细化和大量高碳马氏体的形成是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扫描速度v =4mm/s和离焦量 18mm条件下 ,45 #钢宽带激光淬火的最佳功率约为 3 0~ 3 3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淬火 二氧化碳激光 4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钢宽带激光淬火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柳青 丁阳喜 +1 位作者 付伟 周泽杰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运用宽带扫描技术对Cr12MoV钢进行激光表面淬火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硬化层深度、宽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及硬化层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单道激光淬火宽度>16 mm,在最佳工艺下(激光功率2.6 kW,扫描速度6 mm/s,离焦量65 mm),硬... 运用宽带扫描技术对Cr12MoV钢进行激光表面淬火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硬化层深度、宽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及硬化层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单道激光淬火宽度>16 mm,在最佳工艺下(激光功率2.6 kW,扫描速度6 mm/s,离焦量65 mm),硬化层平均硬度达916 HV0.1,是基体硬度的1.8倍。宽带激光淬火造成的组织细化和过饱和的隐晶马氏体的形成是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钢 宽带激光淬火 工艺参数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重熔WC-Co陶瓷涂层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红斌 万大平 胡德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44-347,共4页
对热喷涂WC-Co陶瓷涂层材料进行了宽带激光重熔试验,分析了熔覆层组织和物相组成,测试了熔覆层的硬度分布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物相,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熔后的熔覆层主要由WC、C、CW_3、Co_6W_6C、CCo_2W_4等构成... 对热喷涂WC-Co陶瓷涂层材料进行了宽带激光重熔试验,分析了熔覆层组织和物相组成,测试了熔覆层的硬度分布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物相,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熔后的熔覆层主要由WC、C、CW_3、Co_6W_6C、CCo_2W_4等构成。在重熔的过程中,WC有不同程度的分解,功率越大,WC分解越严重。适当控制激光功率至关重要。较大的扫描速度对提高熔覆层的硬度有一定的作用。热喷涂的WC-Co陶瓷涂层材料经宽带激光重熔能够得到结合良好的激光重熔层,基体与结合强度增强,孔隙率明显减少,涂层的致密程度和硬度提高,同时,耐磨性能也得到增强。磨损试验表明在干滑动摩擦下,WC-Co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为WC颗粒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重熔 热喷涂 磨损性能 WC-Co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宽带激光淬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岩 张宏 +1 位作者 杨英 李国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3-525,共3页
根据齿轮的形状特征和宽带激光束的特点 ,通过理论上的研究分析与计算 ,总结出齿轮表面宽带激光淬火 ,使齿轮获得均匀硬化层的工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该工艺对齿轮表面进行宽带激光淬火 ,齿轮获得了沿齿面均匀分布的硬化层 ,... 根据齿轮的形状特征和宽带激光束的特点 ,通过理论上的研究分析与计算 ,总结出齿轮表面宽带激光淬火 ,使齿轮获得均匀硬化层的工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该工艺对齿轮表面进行宽带激光淬火 ,齿轮获得了沿齿面均匀分布的硬化层 ,齿轮先处理一侧回火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齿轮激光淬火后的硬化层沿层深方向分为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高温回火区三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宽带激光 激光淬火 回火 硬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非晶合金涂层界面组织结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彦芳 孙旭 +2 位作者 宋增金 李娟 石志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目的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开拓非晶涂层的应用。方法将Fe-Cr-Si-P非晶态合金粉末预涂覆于304L不锈钢基材表面,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非晶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界面组织特征。采用FLUENT软件建立... 目的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开拓非晶涂层的应用。方法将Fe-Cr-Si-P非晶态合金粉末预涂覆于304L不锈钢基材表面,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非晶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界面组织特征。采用FLUENT软件建立宽带激光熔覆的流场模型,并模拟激光熔池内的流场分布。结果涂层组织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涂层界面区为平面晶和外延树枝晶,涂层中部区域为大面积非晶区,涂层表面为等轴树枝晶,且界面外延生长层的高度随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激光熔池的流动为对流机制,熔体流动速度在熔池中部出现了低谷,最大速度出现在熔池表面,在熔池下部流体也会出现一个速度峰值。峰值距熔池底端的距离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结论宽带激光熔覆的Fe-Cr-Si-P涂层由非晶和树枝晶结晶相组成,涂层组织为分层结构。熔池底部峰值距熔池底端的距离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与外延生长层厚度的实测距离基本吻合。建立了激光工艺参数与外延生长层厚度的关系模型,为宽带激光熔覆大面积非晶涂层的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宽带激光熔覆 非晶涂层 组织结构 界面组织 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啁啾脉冲堆积宽带激光非线性传输时域调制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友文 陈列尊 +5 位作者 章礼富 邓剑钦 张进 文双春 傅喜泉 范滇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23-1828,共6页
为避免时域调制增长形成的高强度时间尖峰对光学元件的损坏,数值研究了啁啾堆积脉冲宽带激光非线性传输的时域调制增长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正常色散介质,子脉冲间干涉引入的时间调制与外加调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不断振荡减弱;相反,对... 为避免时域调制增长形成的高强度时间尖峰对光学元件的损坏,数值研究了啁啾堆积脉冲宽带激光非线性传输的时域调制增长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正常色散介质,子脉冲间干涉引入的时间调制与外加调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不断振荡减弱;相反,对于反常色散介质,无外加时间噪声时,堆积子脉冲间的相互干涉引入的时间调制有微弱增长,但当传输距离进一步增加时,子脉冲间干涉引入的调制可以获得快速增长;而当外加非线性最快增长时间调制时,时间调制发生迅速增长,具有破坏威胁的时间尖峰易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脉冲 宽带激光 非线性传输 时域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涂层中WCp的溶解机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其斌 王存山 夏元良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6,共4页
研究了宽带激光熔覆铸造WCp Ni基合金梯度复合涂层中WCp的溶解方式及机理 ,结果表明 ,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WCp主要以扩散反应溶解为主。溶解机理为 :粘结金属中的Ni ,Cr,Fe原子向WCp内部扩散形成扩散带 ;WCp以反应物的形式与周围的Ni... 研究了宽带激光熔覆铸造WCp Ni基合金梯度复合涂层中WCp的溶解方式及机理 ,结果表明 ,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WCp主要以扩散反应溶解为主。溶解机理为 :粘结金属中的Ni ,Cr,Fe原子向WCp内部扩散形成扩散带 ;WCp以反应物的形式与周围的Ni基合金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熔点低的M2 3C6 或M6C ;形成的碳化物由于熔池内高速对流而以游离态存在于熔池或溶解于Ni基合金后重新凝固结晶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WCp/Ni基合金 溶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啁啾脉冲堆积宽带激光的三次谐波产生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曙光 李琨 张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针对啁啾脉冲堆积方法获得的宽带激光,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并给出了其时间波形和光谱分布。采用KDP晶体Ⅰ/Ⅱ类角度失谐的三倍频方案以及Ⅰ/Ⅱ/Ⅱ晶体级联角度失谐方案,定量分析了啁啾脉冲堆积方式宽带激光三倍频转换效率随入射光强、带... 针对啁啾脉冲堆积方法获得的宽带激光,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并给出了其时间波形和光谱分布。采用KDP晶体Ⅰ/Ⅱ类角度失谐的三倍频方案以及Ⅰ/Ⅱ/Ⅱ晶体级联角度失谐方案,定量分析了啁啾脉冲堆积方式宽带激光三倍频转换效率随入射光强、带宽、以及晶体厚度等因素的变化,并与时间相位调制的宽带激光三倍频的相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晶体级联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宽带三倍频转换效率,并且啁啾脉冲堆积宽带激光的三倍频转换效率的提高比时间相位调制宽带激光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脉冲堆积 宽带激光 三倍频 时间相位调制 晶体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系统nm宽带激光脉冲传输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兰琴 张颖 +4 位作者 王文义 黄晚晴 莫磊 郭丹 景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18-1722,共5页
对高功率激光系统采用宽带激光消除菲涅耳衍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只有数百nm的宽带啁啾光脉冲才对近场衍射有一定的平滑作用,数nm的宽带啁啾光脉冲对近场衍射几乎没有平滑作用;同时,还对宽带啁啾光的B积分表征方式和最快增长频率问题... 对高功率激光系统采用宽带激光消除菲涅耳衍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只有数百nm的宽带啁啾光脉冲才对近场衍射有一定的平滑作用,数nm的宽带啁啾光脉冲对近场衍射几乎没有平滑作用;同时,还对宽带啁啾光的B积分表征方式和最快增长频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与原型装置上开展的窄带脉冲、宽带啁啾堆积脉冲的非线性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以最大B积分或加权B积分反映非线性自聚焦更为准确。研究还表明,在数nm,ns情况下最快增长频率与窄带激光脉冲的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 啁啾脉冲 传输特性 菲涅耳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