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学”视域下家园社协同赋能学前儿童家庭德育的实践研究——以中国儿童中心“家校社共育好儿童”家庭行动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彩霞 郑党 张玲玲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8,共8页
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德育存在家长主体意识偏差、德育方式不当、内容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且家园社协同不足,未能为家庭开展德育提供有效的制度和资源支撑。学前儿童家庭德育是儿童生活与儿童成长相统一的价值... 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德育存在家长主体意识偏差、德育方式不当、内容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且家园社协同不足,未能为家庭开展德育提供有效的制度和资源支撑。学前儿童家庭德育是儿童生活与儿童成长相统一的价值建构活动,家庭应肩负起儿童德育的主体责任,幼儿园和社会应基于儿童道德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变革现实给予家庭有效的支持。“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为新时期家园社协同赋能学前儿童家庭德育提供了思想启迪和方法指引,中国儿童中心通过“家校社共育好儿童”家庭行动计划赋能家庭来使学前儿童家长具备良好的道德教育能力,通过制度设计将政府、事业单位、民非企业等主体纳入学前儿童家庭德育协同组织,为学前儿童家庭德育建构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加强家园社协同赋能学前儿童家庭德育的资源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学—家学—女学 家庭德育 家园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家庭德育策略
2
作者 弓新林 李海云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身教育与家庭德育的相关文献,将家庭德育置于终身教育视角之下,重申家庭德育重要地位,分析发现目前家庭德育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偏差、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德育理念、家庭德育的角色错位与缺位等问题,进而提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家庭德育意识”“采用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德育实效”“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终身性的道德生活场”“构建全域性的道德学习场,推动家庭德育归位”等家庭德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策略研究 道德生活场 道德学习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机制中家庭德育传承红色文化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金香 张秋月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家庭德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立德树人”的最初过滤网。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可以激发家庭德育的系统效应,增强家庭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功能。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的目标是实现家庭德育向“国事”转... 家庭德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立德树人”的最初过滤网。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可以激发家庭德育的系统效应,增强家庭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功能。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的目标是实现家庭德育向“国事”转化,创建优良家风,增强家庭文化自信,根植家国情怀。家庭传承红色文化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为着力点,通过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家庭德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传承 家庭德育 协同育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德育发展的进路探赜
4
作者 欧阳鹏 胡洁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人安身之所;家庭道德是社会风尚的基因,更是人立命之元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积厚流光,其历史嬗变、演进之路漫长迂回且精彩纷呈,其思想、内容、涵育方式具有丰富的当代意蕴。新时代中国家庭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人安身之所;家庭道德是社会风尚的基因,更是人立命之元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积厚流光,其历史嬗变、演进之路漫长迂回且精彩纷呈,其思想、内容、涵育方式具有丰富的当代意蕴。新时代中国家庭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社会意志“绑架”下的结构性“硬伤”,古今中外文化的杂糅与冲突,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的贫乏,家庭“自我”的疏离,德育的“过度”,等等。着眼未来,中国家庭德育需要宏观的制度治理,即创新与优化国家有关法律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更需要微观的家校协同,如构建家校德育联动机制,凝聚家校共育强大合力。显然,这才是新时代中国家庭德育从继承优秀传统、解决现实困境到构建未来幸福的发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德育 社会意志 德育制度 家校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德育政策演变的阶段与特征
5
作者 冯毓 《中华家教》 2024年第2期28-37,共10页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家庭德育政策经历了儿童权益和家校社共育框架下的觉醒探索期、推进发展期、全面建设期三个主要阶段。在政策演变过程中,呈现出家庭德育政策演变内嵌于社会转型并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现代家庭德育注重现代社会精...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家庭德育政策经历了儿童权益和家校社共育框架下的觉醒探索期、推进发展期、全面建设期三个主要阶段。在政策演变过程中,呈现出家庭德育政策演变内嵌于社会转型并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现代家庭德育注重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家庭德育建设越来越趋向公共化和专业化、家庭德育政策精神在“家庭主义”和“去家庭主义”的张力中寻求平衡四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德育 演变阶段 特征分析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德育功能的式微与释放
6
作者 吴迪 王瑜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1期6-8,共3页
基于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在实践中面临着道德任性行为、父母关爱缺失、自主性不足、道德辨识偏差等实践困境。对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德育应通过弘扬“慎独律己”的美德以塑造纪律精神、传承“和睦相处”的美德以增强社... 基于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在实践中面临着道德任性行为、父母关爱缺失、自主性不足、道德辨识偏差等实践困境。对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德育应通过弘扬“慎独律己”的美德以塑造纪律精神、传承“和睦相处”的美德以增强社会依恋、延续“笃行致远”的美德以提高自主能力、推崇“明辨慎思”的美德以培养理性思维,进而通过家校社合力释放家庭德育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德育 道德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分析
7
作者 胡祎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0期0096-0099,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德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德育不仅关乎未成年人的个人品质塑造,还影响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民族未来。要充分认识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优化家庭德育策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 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德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德育不仅关乎未成年人的个人品质塑造,还影响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民族未来。要充分认识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优化家庭德育策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探讨新时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家庭德育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成长中家庭德育的优化路径探讨
8
作者 邢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024-026,共3页
“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德育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德育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形成、价值观塑造、行为习惯... “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德育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德育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形成、价值观塑造、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和理解家庭德育问题,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德育 未成年人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优化策略
9
作者 司文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0期0078-0080,共3页
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民族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其在孩子性格塑造、价值观培养、道德观念形成等方... 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民族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其在孩子性格塑造、价值观培养、道德观念形成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能为我国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下一代提供有力保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德育 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德育主成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骆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根据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中小学生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材料 ,对家庭德育结构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 ,提取出家庭德育结构的主要成分 。
关键词 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结构 实证研究 家长 道德榜样 品德教育 家庭经济-文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聚类分析看家庭德育的类型及其对子女品德的影响
11
作者 骆风 吴立德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家庭德育 德育类型 子女品德 家庭德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家庭德育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2
作者 段文阁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4-55,共2页
随着心理科学和德育科学的发展,早期家庭德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然而,要真正搞好早期德育,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早期家庭德育和技能教育的关系 随着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 随着心理科学和德育科学的发展,早期家庭德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然而,要真正搞好早期德育,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早期家庭德育和技能教育的关系 随着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期教育的信息,众多的外语班、钢琴班、绘画班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早期技能教育活动的确给儿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德育 儿童 早期教育 自身素质 技能教育 家庭德育环境 道德教育 德育方法 “爱” 早期家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90后大学生家庭德育观的思考
13
作者 赵红丽 《丝路视野》 2017年第32期58-58,60,共2页
大学生的家庭德育状况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效果也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影响着他们下一代的健康成 长.文章从90后大学生的现状入手分析家庭德育的价值与内容,以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铁铭 曾长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曾国藩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回归原始儒学,强调修身从齐家开始,把传统伦理道德付诸家庭德育实践。其核心表现在,行道妻子,孝悌为本;勤俭持家,克己奉公;乐天知命,修身为本;读书明理,不忮不求。他的家庭德育思想既有儒家的传承,又与时俱进... 曾国藩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回归原始儒学,强调修身从齐家开始,把传统伦理道德付诸家庭德育实践。其核心表现在,行道妻子,孝悌为本;勤俭持家,克己奉公;乐天知命,修身为本;读书明理,不忮不求。他的家庭德育思想既有儒家的传承,又与时俱进,更强调道德与实践的统一。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影响深远,毛泽东、蒋介石等都曾提倡看曾国藩家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家庭德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特点与家庭德育优势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良 郝晓燕 《青年探索》 2004年第5期24-25,共2页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与教育的其他方式相比,家庭德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职责的天然不可回避性与道德观念的奠基性,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道德价值传递性,家庭教育关系的特殊情感性与...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与教育的其他方式相比,家庭德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职责的天然不可回避性与道德观念的奠基性,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道德价值传递性,家庭教育关系的特殊情感性与道德行为示范性,家庭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与道德指导的针对性。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德育 道德观念 道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积鹏 韩仁生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第8期103-109,共7页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养成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改进家庭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进行"适度"与"关爱"教育,父亲要承担应尽之责,此外,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道德发展 家庭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多元化社会中家庭德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东霞 王学风 +2 位作者 徐春艳 赵琼 张芳 《青年探索》 2009年第6期50-54,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家庭德育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价值多元背景下广州市家庭德育出现了四种情况和四个困境,由此提出三个对策。
关键词 价值多元化 广州市 家庭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德育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建欣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7-243,共7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家教,秉持人格塑造的家训德育传统,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匠心独具,铸就了优秀传统文化成教于家的中国方案。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人的这一家庭德育实践当中,古代先民始终聚焦精神塑造和人格涵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家教,秉持人格塑造的家训德育传统,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匠心独具,铸就了优秀传统文化成教于家的中国方案。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人的这一家庭德育实践当中,古代先民始终聚焦精神塑造和人格涵养,致力于培养人的个体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通过家训、族规、家学、乡约等家庭德育范式,成功训育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育人之路,也把以儒学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广厦建设成中国人不可别离的精神家园。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不仅深藏于每个人的心性血脉,而且更直接的表现为文化育人的精神塑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古代注重人格塑造的家训德育传统,动员和引导现代家庭教育回归初心,开启现代家庭德育工作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家庭德育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家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 被引量:10
19
作者 关颖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家庭德育 家庭教育 世纪之交 少年儿童 电子媒介 道德社会化 独生子女 亲子关系 思想品德教育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的家庭道德建设和家庭德育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庆路 陈蓝田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3-36,共4页
社会的转型带动家庭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转型期一系列道德观念的转变,使得我们必须在传统道德和西方道德观念中作出选择和借鉴。
关键词 转型期 道德建设 家庭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