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306例新发麻风家庭内感染者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梨丽 李进岚 +5 位作者 刘航 柯伟 刘洁 王颖 王德 申莉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942例新发麻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家庭内接触感染发病306例(32.48%),其中男217例,女89例,年龄7~89岁,平均年龄34.58岁,15岁以下31例(10.13%);多菌型242例(79.08%),少菌型64例(20.92%);诊断延迟期6天~40.80年,平均...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942例新发麻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家庭内接触感染发病306例(32.48%),其中男217例,女89例,年龄7~89岁,平均年龄34.58岁,15岁以下31例(10.13%);多菌型242例(79.08%),少菌型64例(20.92%);诊断延迟期6天~40.80年,平均为2.60年;I级畸残53例,II级畸残92例;大多数传染源为血缘亲属(276例,90.20%),由父母感染者占49.67%(15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家庭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内感染麻风1例
2
作者 杨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3,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腹部出现巴掌大淡红斑2年3个月,伴轻度瘙痒。2个月前右手腕和右大腿出现2处类似皮损,并逐渐增大。当地医院以"神经性皮炎"治疗1月﹙药名不详﹚,无效。遂至本院就诊。皮肤科情况:肚脐上方有一15.0cm×10.0c...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腹部出现巴掌大淡红斑2年3个月,伴轻度瘙痒。2个月前右手腕和右大腿出现2处类似皮损,并逐渐增大。当地医院以"神经性皮炎"治疗1月﹙药名不详﹚,无效。遂至本院就诊。皮肤科情况:肚脐上方有一15.0cm×10.0cm大淡红斑,界清,伴轻度瘙痒,右手腕部见一5.0cm×5.0cm环形淡红斑,边缘隆起,内外缘界清;右大腿内侧出现5.0cm×8.0cm大的淡红斑,均有轻度瘙痒感。神经干检查示:右尺神经粗大,无压痛,运动功能正常,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内感染 麻风 神经性皮炎 瘙痒感 临床资料 大腿内侧 运动功能 手腕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7例支原体、衣原体患者的家庭内感染分析
3
作者 孟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Z期93-93,共1页
为了解支原体、衣原体及其混合感染的患者的配偶及子女感染情况,我们从1998~2005年7年间,对门诊527例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者的配偶及子女做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支原体 衣原体 混合感染 家庭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内感染麻风二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慧 罗珍胄 +2 位作者 袁军 杨祖庆 田丽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686-687,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湖北潜江人。右大腿出现鸡蛋大环状红斑1年,伴轻度瘙痒。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内侧出现鸡蛋大环状红斑,偶感瘙痒,未引起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自觉皮损处麻木,一直未予任何处理。患者一直在原籍上学,7天前与母亲... 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湖北潜江人。右大腿出现鸡蛋大环状红斑1年,伴轻度瘙痒。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内侧出现鸡蛋大环状红斑,偶感瘙痒,未引起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自觉皮损处麻木,一直未予任何处理。患者一直在原籍上学,7天前与母亲一同前往深圳探亲,期间母亲发现其皮损,遂前往暂住地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因怀疑麻风转诊我院。患者既往体键,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病史。家族中父亲有“瘤型麻风”病史。皮肤科情况:左颧部见一鸽蛋大淡红色斑片,边界模糊,其上无明显鳞屑覆盖,有轻度浸润,右下腹及左腰部各见一处手掌大暗红色斑片,边界欠清楚,双下肢多处大片环状红斑,互不融合,部分中间消退,边界较清,上无明显鳞屑覆盖,毛发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闭汗,眉毛无明显异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型麻风 家庭内感染 环状红斑 临床资料 大腿内侧 皮肤科 患者 右大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3户麻风家庭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5
作者 皋官蔚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68,共2页
283户麻风家庭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皋官蔚(江苏省东台市皮肤病防治院,224200)我市1973~1993年期间共新发生麻风病283户,其中多菌型91户,少菌型192户,共发生麻风321例。麻风多发户34户占麻风总户数... 283户麻风家庭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皋官蔚(江苏省东台市皮肤病防治院,224200)我市1973~1993年期间共新发生麻风病283户,其中多菌型91户,少菌型192户,共发生麻风321例。麻风多发户34户占麻风总户数的12.0%。在1274名家属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家庭内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昭阳区78年间发生家庭内感染的麻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6
作者 吴应坤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7期132-133,共2页
目的 :探讨昭阳区78年间发生家庭内感染的麻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昭阳区1937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昭通市麻风病人登记册》中登记的99例(44个家庭)麻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 目的 :探讨昭阳区78年间发生家庭内感染的麻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昭阳区1937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昭通市麻风病人登记册》中登记的99例(44个家庭)麻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的时间、感染的途径、疾病的类型。结果 :这些患者中,除44例家庭内第一个感染者感染的途径不明确外,其他55例患者被感染的途径主要是顺传、兄妹互传等。大多数家庭中第一个发病的患者均患有多菌型麻风病,家庭中第一个患者发病至最后一个患者发病的时间为1~51年。结论 :家庭内感染是麻风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的直系血亲在患者发病的1~5年内容易感染麻风病。相关的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对这些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防治麻风病的知识,告知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必要时可让其服用预防麻风病的药物,从而有效地降低麻风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家庭内感染 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家庭内HIV-1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薛以乐 周磊明 +6 位作者 郑晓虹 盖晶 宫菊丽 宁镇 卢伟 钟平 康来仪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320-325,共6页
[目的]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阐明家庭内成员HIV-1病毒传播关系。[方法]通过定性流行病学,调查一家庭内各成员有关HIV-1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并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pol区和env区基因,经DNA测序后用遗传进化系... [目的]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阐明家庭内成员HIV-1病毒传播关系。[方法]通过定性流行病学,调查一家庭内各成员有关HIV-1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并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pol区和env区基因,经DNA测序后用遗传进化系统树比对的方法,结合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家庭中3人HIV感染毒株亚型均为CRF 07-BC。3个病例毒株的基因同源性高达99%和98%,且克隆基因差异较小,父母之间的基因克隆进化关系成立,但父子之间的进化关系明显大于母子的关系。3人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但在A71T位点上的突变率以儿子最高(100%),父亲其次(83%),母亲则未发生突变。[结论]该家庭中母亲是感染了父亲的部分尚未发生变异的病毒株,儿子则感染了父亲体内的变异株,初步提示为家庭内个人密切接触的HI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家庭内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探讨
8
作者 白晓茹 王宝珠 王石珑 《包头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9-29,共1页
家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探讨白晓茹,王宝珠,王石珑(包钢医院内二科,包头014010)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家庭集聚现象是乙型肝炎的重要流行病学特征,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至今尚未充分阐明。为了探讨密切接触对HBV感... 家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探讨白晓茹,王宝珠,王石珑(包钢医院内二科,包头014010)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家庭集聚现象是乙型肝炎的重要流行病学特征,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至今尚未充分阐明。为了探讨密切接触对HBV感染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对30名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家庭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内感染手足口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如菊 邵启民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3期223-223,共1页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16(CoxAl6)、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见于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传染源主要为发病患儿及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家庭内感染 危险因素 传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 EV71 密切接触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一起家庭内乙肝聚集感染的追踪调查报告
10
作者 郭继承 景晓华 罗秀梅 《新疆预防医学(汉文版)》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毒性乙型肝炎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家庭内,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
关键词 乙肝 调查 家庭内感染 流行病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病家庭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11
作者 刘江梅 祝隆光 金育红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性病家庭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刘江梅祝隆光金育红(安庆市性防中心246001)性传播疾病(STD)是以性行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而家庭间接传播往往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本文以30例原发病例为线索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分析。1... 性病家庭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刘江梅祝隆光金育红(安庆市性防中心246001)性传播疾病(STD)是以性行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而家庭间接传播往往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本文以30例原发病例为线索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分析。1调查对象及方法对来本门诊就诊,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途径 性病 STD 流行病学调查 家庭内感染
原文传递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家庭成员隐性感染的调查
12
作者 邹文华 江之云 +3 位作者 张俊 李建民 黄保同 刘久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27-127,共1页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EHF)出现家庭内感染现象.为探讨家庭内感染情况,1984年开始对河南汲县地区流行的EHF经临床及实验检查确诊的患者进行了随机抽样家庭内感染的调查,现报道于下.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 家庭成员 隐性感染 家庭内感染 随机抽样 实验检查 感染现象 感染情况 临床 河南 调查 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