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阴道冲洗配合纳药法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沈欢欢 李建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60-063,共4页
分析中药阴道冲洗配合纳药法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7月份至2023.9月份之间在我院行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治疗的90例患者,对纳入对象做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均分复合组与纳药组,复合组患者采用中药... 分析中药阴道冲洗配合纳药法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7月份至2023.9月份之间在我院行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治疗的90例患者,对纳入对象做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均分复合组与纳药组,复合组患者采用中药阴道冲洗配合纳药法,纳药组患者采用纳药法,对复合组与纳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复合组与纳药组病毒负荷量、中医症候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极小(P>0.05);治疗后,治疗前后相比,两组复合组与纳药组病毒负荷量、中医症候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均有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升高,复合组病毒负荷量、中医症候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远低于纳药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纳药组,治疗效果远强于纳药组,2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阴道冲洗配合纳药法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效果更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阴道冲洗 纳药法 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 复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治疗进展
2
作者 李彩云 罗光霞 罗雪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506-1511,共6页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因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形成了宫颈浸润癌。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大部分患者可以自然消退,在极少数个体中,长期的高危...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因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形成了宫颈浸润癌。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大部分患者可以自然消退,在极少数个体中,长期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促使宫颈发展至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并有可能最终演变为宫颈癌。针对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当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切除等多种方法。临床可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诉求及实际病情和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本文对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对于临床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Cervical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tumor in our country. It is currently believed tha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re a process wher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rogresses, breaks through the basement membrane under the epithelium, infiltrates the stroma, and forms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Most patients with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 of the cervix can naturally regress. In a very small number of individuals, long-term high-risk HPV infection may promote the progression of the cervix to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 and potentially evolve into cervical cancer. For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of the cervix associated with high-risk HPV infection,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e drug therapy, physical therapy, and surgical excision, among various methods. Clinically, appropriate treatment plans can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patient’s age, fertility desires, actual condition, and economic statu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of the cervix combined with high-risk HPV infection, which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guiding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危hpv感染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刘慧 张桂华 刘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98-100,121,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HSIL合并HR-HPV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HSIL合并HR-HPV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LEEP刀治疗,观察组采取LEEP刀+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相关指标、HPV病毒表达、宫颈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流液量、阴道流液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PV-DNA16、HPV-DNA18比较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PV-DNA16、HPV-DNA18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IL-6、IFN-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IL-6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IFN-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IgG、IgM、IgA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IgG、IgM、IgA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SIL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HSIL复发率上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HSIL合并HR-HPV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刀治疗,能有效缩短康复进程,并降低HPV病毒表达水平和复发率,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联合LEEP刀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危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锥切术联合三元融合蛋白治疗宫颈HSIL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张俊勤 李洁 +2 位作者 赵静 田菲 闫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4463-4468,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联合三元融合蛋白(MBP-SERPINA-IFNκ,MSIK)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HSIL)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8月...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联合三元融合蛋白(MBP-SERPINA-IFNκ,MSIK)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HSIL)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8月至2021年07月我院收治的186例HSI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SIK组(n=93)和对照组(n=93),两组均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非经期阴道推入干扰素α-2β凝胶,隔日一次,10次/疗程,MSIK组术后非经期阴道推入MSIK,14 d/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TCT异常率及HR-HPV转阴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改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两组HR-HPV转阴率呈升高趋势,且随访9、12个月两组HR-HPV转阴率均较随访3个月时升高(P<0.05);随访3、6、9、12个月时,MSIK组HR-HPV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9、12个月,两组TCT异常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MSIK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MSIK组更低(P<0.05)。MSIK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0.75%(P<0.05)。MSIK组治愈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1.72%(P<0.05);随访12个月MSIK组无复发情况,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联合MSIK治疗HSIL合并HR-HPV感染可有效提高转阴率,且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三元融合蛋白 宫颈高度病变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栓联合臭氧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戴星 孙玉芳 +2 位作者 胡鸣 焦榕芳 张凡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采用保妇康栓联合臭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科检查中HPV检测为阳性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采用保妇康栓联合臭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科检查中HPV检测为阳性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试验组采用保妇康栓联合臭氧治疗,两组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HR-HPV患者采用保妇康栓联合臭氧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高HPV转阴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危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臭氧 保妇康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翟若昕 刘昊 +3 位作者 刘玉玲 宋亚骄 汤福想 王晓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39-843,847,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环境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确诊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为LSIL或HSIL,活检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环境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确诊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为LSIL或HSIL,活检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测的患者共194例,其中LSIL患者100例,HSIL患者94例。LSIL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药物治疗,HSIL组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另选取同期于就诊的HPV检测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均为阴性者18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结果:治疗前LSIL组清洁度、白细胞数量、优势菌、Nugent评分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清洁度、白细胞数量、优势菌、Nugent评分、白细胞酯酶的异常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前HSIL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Nugent、pH值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菌群多样性、优势菌、pH值、白细胞酯酶的异常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LSIL组HR-HPV转阴32例(32.0%),HSIL组HR-HPV转阴76例(80.9%);治疗后HR-HPV阳性组优势菌、Nugent评分、pH值、过氧化氢的异常率均高于转阴组(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阴道微生态 白细胞酯酶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柴胡-白芍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梓齐 秦琴琴 +2 位作者 辛幸雨 宁雪梅 林寒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62-666,671,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发掘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核心药对,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明确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筛选核心药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发掘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核心药对,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明确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筛选核心药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核心药对相关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等查询疾病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核心靶点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16篇,方剂209首,中药194味,得到核心药对柴胡-白芍。筛选出柴胡的活性成分共15个、靶点433个,白芍的活性成分9个、靶点161个,两者靶点合并去重后为297个;与疾病的交集靶点116个。柴胡-白芍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作用核心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Akt)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等;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等发挥;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结论:本研究验证了柴胡-白芍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参与炎症反应与免疫调控,从而达到治疗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柴胡 白芍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氏扶正祛毒汤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8
作者 陈菁双 钱海墨 章勤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729-731,共3页
目的:观察何氏扶正祛毒汤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宫颈HR-HPV感染患者180例,将所收集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中药组予何氏扶正祛毒汤口服治疗,西药组予重组人干扰... 目的:观察何氏扶正祛毒汤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宫颈HR-HPV感染患者180例,将所收集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中药组予何氏扶正祛毒汤口服治疗,西药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泡腾胶囊塞阴,对照组不予药物处理,对各组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中药组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宫颈细胞学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何氏扶正祛毒汤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宫颈HR-HPV感染,均能显著提高病毒转阴率,改善细胞学级别,利于宫颈病变治疗,中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西药组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氏扶正祛毒汤 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脾虚湿毒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神共治”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伴情绪障碍防治思路
9
作者 李树苗 张晓晓 贡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113-116,共4页
“形神共治”是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形神合一论”理念,形神同调以促进疾病病情向愈,在中医药防治各类身心疾病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妇科常见病,临床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主... “形神共治”是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形神合一论”理念,形神同调以促进疾病病情向愈,在中医药防治各类身心疾病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妇科常见病,临床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主要病机为正虚邪聚、形损神伤,治疗以“形神同调”为主要原则,调形以养神,安神以守形。本文拟从形神角度阐述宫颈HR-HPV感染伴情绪障碍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探讨中医药在“形神共治”学说指导下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思路,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疾病 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情绪障碍 形神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用药规律
10
作者 胡桂华 毛东伟 +3 位作者 孙荣华 李慧敏 王昊晔 聂可怡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152-156,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中中药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SPSS Mo...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中中药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3.8.1等软件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89首,涉及中药163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1130次。筛选出使用频率≥20%的高频中药共16味,排名前5的是白术、黄柏、黄芪、薏苡仁、土茯苓。药性使用频次排名前3的是寒、温、平性。药味使用频次排名前3的是甘、苦、辛味。归经使用频次排名前4的是肝、脾、胃、肺经。功效使用频次排名前4的是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获得10组核心药物组合,排名前3的是白术-黄芪、黄芪-党参、白术-党参。聚类分析获得6组药物组合。结论:宫颈HR-HPV感染临证用药多以白术、黄芪等补虚药顾护脾胃以治本,配伍黄柏、薏苡仁等清热利湿药祛邪以治标,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高危 宫颈 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健脾祛湿解毒方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谢雅贞 刘海红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解毒方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脾虚湿热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解毒方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脾虚湿热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健脾祛湿解毒方,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HR-HPV转阴率、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HR-HPV转阴23例,对照组HR-HPV转阴14例,观察组HR-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31/34),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24/3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祛湿解毒方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能明显改善脾虚湿热型宫颈高危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有效清除持续感染的HR-HPV,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健脾祛湿解毒方 治未病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杰东 向丽 +1 位作者 周铁军 孙兴旺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对宫颈腺癌组织的HPV-DNA进行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宫颈腺癌中NF-κBp65及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在宫颈腺癌组织中高危型...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对宫颈腺癌组织的HPV-DNA进行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宫颈腺癌中NF-κBp65及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在宫颈腺癌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69.44%,与正常宫颈的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P16蛋白在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66.67%、72.22%,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腺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危型HPV感染及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均与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③高危型HPV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6,P=0.01;r=0.396,P=0.017)。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及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联合指标检测对临床筛查、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高危hpv NF—κBp65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敏 杨波 +3 位作者 王娟 陈龙 买莉 王佳陪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HPV分型检测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标准的872例宫颈病变患者,分析HR-HPV单一感染型别、多重混合感染型别、亚型数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分布情况。结果 符...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HPV分型检测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标准的872例宫颈病变患者,分析HR-HPV单一感染型别、多重混合感染型别、亚型数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分布情况。结果 符合标准的872例宫颈病变患者,单一感染597例,占比68.46%,检出最高的5种基因亚型依次为16、52、58、18(33)、31,其中宫颈炎组检出前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16、52、58、53、59;CIN1组检出前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16、58、 52、18、31;CIN2及CIN3组检出前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16、52、58、33、18,宫颈癌组以16为主,其次为33,单一感染中HPV16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明显增高,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275例,占比31.54%,检出最高的5种基因亚型依次为16、52、58、18、53,其中宫颈炎组检出前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58、52、16、53、18;CIN1组检出前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16、52、58、53、51;CIN2及CIN3组检出前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16、52、 58、18、33,宫颈癌组主要为16,其次为18,多重感染中HPV16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明显增高,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检出最高的前3种亚型均为16、52、58,其中HPV16检出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不同宫颈病变中单一感染高于多重感染,多重感染并不影响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hpv 单一感染 多重感染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利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共96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诊治的宫颈炎96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沙眼...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共96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诊治的宫颈炎96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沙眼衣原体(CT)、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情况,并分析HPV感染类型。结果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最高,为93.75%(1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6/96)(P<0.05)。HPV感染类型包括低危型、可能高危型以及高危型,CINⅠ患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62.50%(5/8),CINⅡ患者为83.33%(15/18),CINⅢ患者为89.66%(26/29),高危型HPV的感染率随患者CIN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为93.33%(14/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0/6)(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需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宫颈 高危hpv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HPV DNA负荷量及转阴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燕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6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rhIFN-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HPV DNA负荷量及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0例...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rhIFN-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HPV DNA负荷量及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rhIFN-α2a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实施rhIFN-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HPV DNA负荷量、HD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常规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联合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5.7±0.8)d短于常规组的(7.7±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11,P<0.01)。治疗前2组HPV DNA负荷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PV DNA负荷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治疗后联合组HPV转阴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结论 rhIFN-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可降低HPV DNA负荷量,促进HPV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 保妇康栓 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DNA负荷量 转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萍 施晓飞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就诊的CIN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于月经后5~7d行LEEP术,联合组...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就诊的CIN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于月经后5~7d行LEEP术,联合组于LEEP术后3d予以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1g/次,用推进器轻送入阴道后覆盖在宫颈表面,隔日1次,连用3个月,月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外,余治疗与联合组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流液时间,术后半年评估并比较CIN治疗效果及HPV清除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χ^2=4.43,P〈0.05),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χ^2=7.23,P〈0.05);治疗后半年,联合组患者的CIN病变治愈率高于对照组,CIN病变持续或残存率低于对照组(χ^2=4.16,P〈0.05),联合组患者HPV清除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3,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术治疗CIN伴HRHPV感染可加快术后创面愈合,减少阴道流液时间;并可提高CIN病变治愈率,减少其持续或残存率,更有效清除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环形电切术 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水平与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黑江荣 解雁飞 张利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4期2563-2566,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水平与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对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7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慢性宫颈炎组)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HP...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水平与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对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7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慢性宫颈炎组)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HPV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CD56^(+)和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HPV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死亡和生存宫颈癌患者HPV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PV水平与各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HPV、CD8^(+)和Treg水平最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患者次之,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CD4^(+)、CD4^(+)/CD8^(+)、CD56^(+)水平最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患者次之,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和死亡宫颈癌患者CD4^(+)、CD4^(+)/CD8^(+)、CD56^(+)水平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患者,HPV、CD8^(+)、Treg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和CD56^(+)与HPV水平均呈负相关(r=-0.48、-0.35、-0.40,P﹤0.05),CD8^(+)、Treg与HPV水平均呈正相关(r=0.45、0.26,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HPV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且患者宫颈局部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是导致患者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和加重宫颈病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局部免疫功能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喹莫特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PV-DNA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劼敏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3期719-720,共2页
目的:评价咪喹莫特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PVD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92例,将其分为物理组和咪喹莫特组,每组46例;物理组患者给予... 目的:评价咪喹莫特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PVD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92例,将其分为物理组和咪喹莫特组,每组46例;物理组患者给予高频电刀治疗;咪喹莫特组患者给予咪喹莫特局部用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HPV-DNA病毒载量水平和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喹莫特组患者复发率低于物理组(P<0.05),HPV-DNA病毒载量测得值优于物理组(P<0.05)。结论:采用咪喹莫特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对HPV-DNA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降低HPV-DNA病毒载量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高危hpv感染 宫颈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 hp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合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孟召静 何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47-47,50,共2页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合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合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合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合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银尔舒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出血时间、出血率、HPV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尔舒联合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合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尔舒 宫颈聚焦超声治疗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慢性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金秋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8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及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8月在我院门诊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2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目的观察及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8月在我院门诊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2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9个月复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HPV病毒感染情况:治疗后3个月、9个月治疗组有效率达31.4%、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51.8%,治疗组再次感染率2.9%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局部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显著,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 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