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宫颈微循环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琳 卞晓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宫颈微循环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2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n=41,采用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宫颈微循环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2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n=41,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介质水平、宫颈微循环、卵巢储备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长、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微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和宫颈毛细血管管径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对宫颈微循环和卵巢储备的影响相对较小,且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宫颈微循环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血瘀证的宫颈微循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艳萍 张红 徐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9期77-78,共2页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反复发作,病势缠绵,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对慢性盆腔炎的微循环研究,近年来主要有盆腔阻抗微分图探测女性盆腔阻抗变化,来推断盆腔血液动力学情况;以及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宫颈多点及穹...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反复发作,病势缠绵,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对慢性盆腔炎的微循环研究,近年来主要有盆腔阻抗微分图探测女性盆腔阻抗变化,来推断盆腔血液动力学情况;以及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宫颈多点及穹窿微循环血流量测定。本课题应用微循环理论,通过阴道镜对宫颈微循环的观察,来研究慢性盆腔炎血瘀证在宫颈微循环方面的改变,以期为慢性盆腔炎血瘀证在临床诊断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宫颈微循环 血瘀证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盆腔阻抗微分图 妇科常见病 血液动力学 血流量测定 反复发作 身心健康 循环理论 辨证论治 临床诊断 多发病 阴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改善宫颈微循环治疗宫颈糜烂 被引量:3
3
作者 艾旭 郭萍 张俊霞 《微循环学杂志》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川芎嗪改善宫颈微循环治疗宫颈糜烂/艾旭,郭萍,张俊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门诊部,北京100091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局部给药的方法,通过改善宫颈微循环,并佐以中药消炎治疗宫颈糜烂。90例病人分为①川芎嗪组、②... 川芎嗪改善宫颈微循环治疗宫颈糜烂/艾旭,郭萍,张俊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门诊部,北京100091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局部给药的方法,通过改善宫颈微循环,并佐以中药消炎治疗宫颈糜烂。90例病人分为①川芎嗪组、②大黄藤素组、③川芎嗪和大黄藤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宫颈微循环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普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HPV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利普刀(LEEP)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均... 目的:探讨利普刀(LEEP)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均治疗一次,于第3周进行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宫颈局部微循环、宫颈颜色及HPV的表达。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局部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宫颈淡红发生率大于对照组,暗红、青紫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V_DMA16和HPV-DNA18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可有效改善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降低HPV复制,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抑制疾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宫颈糜烂 宫颈微循环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炎症应激指标、IGF-1、AOPP水平及宫颈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常利 谢瑞瑞 徐永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炎症应激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及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空军第986医院收治的219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炎症应激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及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空军第986医院收治的219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113)和对照组(n=106)。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24 h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和宫颈微循环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3.45±12.68)min、(205.54±39.78)mL,均低于对照组[(93.82±15.03)min和(307.51±55.3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88%(1/113),低于对照组[6.6%(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CT、CRP、IL-6、IL-8、TNF-α、P物质、皮质醇、NE、多巴胺、AOPP水平分别为(1.59±0.22)μg/L、(8.27±2.03)mg/L、(9.12±1.76)pg/mL、(12.15±1.39)pg/mL、(3.69±0.35)ng/mL、(5.48±0.81)μg/mL、(156.72±38.45)ng/mL、(336.58±25.10)ng/L、(549.68±20.89)mmol/24 h、(33.47±5.86)μmol/L,均低于对照组[(2.57±0.26)μg/L、(13.68±2.43)mg/L、(14.48±2.21)pg/mL、(17.46±1.50)pg/mL、(7.34±0.59)ng/mL、(8.19±1.45)μg/mL、(198.36±48.69)ng/mL、(396.75±28.59)ng/L、(667.87±25.32a)mmol/24 h、(56.44±7.72)μmol/L],IGF-1为(108.86±12.49)ng/mL,高于对照组[(81.19±10.3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宫颈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分别为(5.68±0.65)μm、(1.02±0.18)V、(59.39±5.18)μm,均高于对照组[(3.51±0.49)μm、(0.36±0.09)V、(42.55±4.7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创伤和氧化应激程度,降低手术对宫颈微循环指标及相关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部位感染 炎症应激 宫颈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刀治疗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炎性因子与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春莲 彭薇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4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炎性因子与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7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微波治疗。观察组则以LEEP刀进...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炎性因子与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7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微波治疗。观察组则以LEEP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IL-6和IL-8)与宫颈微循环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 d观察组血清IL-6和IL-8含量分别为(10.10±1.28)pg/mL和(10.41±1.49)pg/mL,阳性率分别为34.29%和28.57%,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宫颈部位红细胞聚集中重度比例为14.2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炎性因子与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治疗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宫颈糜烂 LEEP刀 炎性状态 宫颈微循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电波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对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许结枝 张丽丽 赵珺頔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3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究超高频电波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对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超高频电波刀(电波刀组)或微波治疗(微波组)各45例。观察两组手... 目的:探究超高频电波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对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超高频电波刀(电波刀组)或微波治疗(微波组)各45例。观察两组手术有效率、术后宫颈微循环指标差异,对电波刀组随访6~24个月与同期健康分娩孕妇对比妊娠结局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有效率电波刀组(95.6%)高于对照组(86.7%)(P<0.05);术后3周,两组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均高于治疗前且电波刀组高于微波组,电波刀组宫颈颜色、水肿程度改善(暗红、青紫、轻度水肿、中度水肿、重度水肿情况更少)优于微波组(均P<0.05),电波刀组术后妊娠分娩产妇在年龄、体质指数、分娩孕周、骨盆出口横径、分娩结局、剖宫产原因等与同期健康分娩产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高频电波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安全有效,利于改善患者宫颈微循环且不影响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宫颈糜烂 超高频电波刀 临床疗效 宫颈微循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普刀(LEEP)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季冬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5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利普刀(LEEP)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4),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 目的分析利普刀(LEEP)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4),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采用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宫颈局部微循环、HPV的表达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21 d的治疗,治疗组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局部血流灌注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PV-DNA18、HPV-DNA16表达相比,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有利于降低人乳头瘤病毒复制,控制疾病持续恶化,促进宫颈局部微循环得到良好改善,值得临床选择和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利普刀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对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莉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术)对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38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行LEE...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术)对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38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行LEEP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治疗后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宫颈微循环(毛细血管管径、局部血流灌注及微血管管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CD4^(+)、CD8^(+)及CD4^(+)/CD8^(+))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毛细血管管径、局部血流灌注及微血管管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及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有利于降低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宫颈微循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 宫颈糜烂 宫颈电圈环切术 宫颈微循环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祖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3期1771-177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治疗组)51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5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的... 目的:观察分析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治疗组)51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5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的宫颈微循环指标中血管清晰度及红细胞聚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血管清晰度及红细胞聚集评估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明显优于微波治疗,LEEP刀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刀 重度宫颈糜烂 宫颈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Leep术后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艳红 杜秀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2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行Leep刀术后的应用,以及对受术者宫颈微循环状态和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行Leep刀术后的应用,以及对受术者宫颈微循环状态和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进行阴道活检,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指标(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宫颈微循环状态(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行Leep刀术后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宫颈微循环状态,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干预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Leep刀术后 宫颈微循环状态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Leep术后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12
作者 张春花 张彩玲 张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6期154-155,共2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Leep术后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并行Leep术治疗的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护理两组,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施...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Leep术后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并行Leep术治疗的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护理两组,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施予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阴道流血、排液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各宫颈微循环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Leep术后患者宫颈微循环,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干预 LEEP术 宫颈微循环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普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HPV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新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6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究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利普刀对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实施治疗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利普刀对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实施治疗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宫颈微循环情况以及人乳头瘤病毒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宫颈微循环优于对照组,且人乳头瘤病毒DNA16以及DNA18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实施利普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宫颈微循环异常情况,降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表达情况,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宫颈糜烂 利普刀 微波治疗 宫颈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普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HPV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晓宁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4期71-72,共2页
目的对利普刀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影响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利普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对患者宫颈微循环情... 目的对利普刀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影响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利普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对患者宫颈微循环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人乳头瘤病毒表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红细胞无聚集者21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红细胞重度聚集者2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DNA16表达以及DNA18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能够改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同时能够降低人乳头瘤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普刀 中重度宫颈糜烂 宫颈微循环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及对宫颈微循环的影响
15
作者 布素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予以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宫颈糜烂患者8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予以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干... 目的:探究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予以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宫颈糜烂患者8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予以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44例),对照组予以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44例),对比效果。结果:从临床疗效上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42/44),对照组为68.2%(30/44),存在差异(P<0.05);从宫颈微循环指标上看,观察组治疗后局部血流灌注为(1.24±0.39)V、毛细血管管径为(7.22±2.10)μm、微血管管径为(71.24±14.31)μm;对照组治疗后局部血流灌注为(0.79±0.25)V、毛细血管管径为(5.51±1.23)μm、微血管管径为(60.10±10.11)μm,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予以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能明显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对患者宫颈微循环进行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 宫颈糜烂 LEEP刀 宫颈环形电切术 重组干扰素α2b栓 宫颈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抗穆勒氏管激素与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75
16
作者 陈体平 彭诗寒 罗丹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抗穆勒氏管激素(AMH)与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抗穆勒氏管激素(AMH)与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抗穆勒氏管激素、促卵泡激素(FSH)、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MH及FSH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流灌注、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管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显著,对患者AMH水平和宫颈局部微循环影响较小,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对抗穆勒氏管激素 宫颈局部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产时宫颈水肿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翔 鲍颖霞 李庆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4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Ani)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与安定合用时对宫颈水肿产妇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静注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大鼠微循环障碍 ,观察Ani对肠系膜微血管管径、流速、流态的影响。宫颈水肿产妇治疗组宫颈注射...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Ani)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与安定合用时对宫颈水肿产妇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静注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大鼠微循环障碍 ,观察Ani对肠系膜微血管管径、流速、流态的影响。宫颈水肿产妇治疗组宫颈注射Ani并静注安定 ;对照组徒手上推宫颈并加用 0 .5 %催产素静滴。结果 :Ani能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大鼠肠系膜微血管流速和流态 ;治疗组产妇剖宫产率为 9.3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 81.81% )。结论 :Ani能明显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 ;Ani加安定能明显改善人宫颈水肿微循环 ,有利于阴道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大鼠 肠系膜微循环 产妇 产时 宫颈水肿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华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研究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电刀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电刀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3周的宫颈局部微血供相关指标及宫颈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宫颈局部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及毛细血管管径均高于对照组,而宫颈水肿程度及宫颈颜色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患者宫颈局部的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刀 重度宫颈糜烂 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Ⅱ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对宫颈局部微循环、血清AMH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华 朱冬菊 +1 位作者 李叶 曾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2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宫颈局部微循环、血清抗穆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Ⅱ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宫腔镜组与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宫颈局部微循环、血清抗穆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Ⅱ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宫腔镜组与腹腔镜组各56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妊娠及复发等情况,手术前后测定宫颈局部微循环参数及血清AM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水平。结果:宫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肌瘤一次性切除率(100.0%)高于腹腔镜组(91.1%)(均P<0.05)。两组术后宫颈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及血清AMH、FSH、E;水平变化不显著且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宫腔镜组并发症(14.3%)发生率和复发率(10.7%)与腹腔镜组(7.1%、3.6%)比较无差异,两组妊娠率无差异(76.7%、68.1%)(均P>0.05),但宫腔镜组妊娠时间短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对宫颈局部微循环及AMH的影响均较小,腹腔镜手术一次性切除率高,但宫腔镜手术有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且利于缩短术后妊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手术 腹腔镜 宫腔镜 宫颈局部微循环 抗穆勒氏管激素 卵巢储备功能 术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疼痛、应激代谢、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艳 张洁 陈秀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5期2755-2758,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6例)、B组(46例)。B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子... 目的对比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6例)、B组(46例)。B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治疗,A组接受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MPLM)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和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宫颈局部微循环指标(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应激代谢指标[皮质醇(CO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长较B组短,手术时长较B组长(P<0.05),A组术后1、3 d VAS评分较B组低(P<0.05);术后1、3个月A组血清E_(2)、LH、FSH水平较B组高(P<0.05);A组术后7 d毛细血管管径较B组长,血流灌注较B组快(P<0.05);术后1 d A组血清COR、FT_(3)、FT_(4)水平较B组低(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OR、FT_(3)、FT_(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SPLM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应用MPLM治疗在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术后机体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感、提高宫颈局部微循环方面更具优势,且对机体应激代谢、卵巢储备功能产生影响更小,但手术时长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应激代谢 宫颈局部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