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道德信仰的客体性构成及其本质 |
任建东
王艳玲
|
《唐都学刊》
|
2003 |
0 |
|
2
|
从客体性、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当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更迭与融合 |
潘凌云
王健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3
|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
杨春时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34
|
|
4
|
论主体性与客体性、主体间性的关系 |
陈金美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1
|
|
5
|
主体性与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分析 |
黄世虎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6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
张力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7
|
城市空间研究回顾与展望——兼论城市空间主客体性的融合 |
朱东风
|
《现代城市研究》
|
2005 |
4
|
|
8
|
人的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和倾斜与文学 |
陆贵山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3
|
|
9
|
主体性与主观性、客体性与客观性辨析 |
刘永富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0
|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及客体性的再认识 |
杨永明
|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以及蝶化发展研究 |
梁亚敏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2
|
论认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混沌学、分形理论 |
张本祥
|
《系统科学学报》
|
1996 |
1
|
|
13
|
本体论哲学与单纯客体性思维 |
王干才
杜文曌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4
|
现代客体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
许恒兵
|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1 |
1
|
|
15
|
从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看大学生学习改革 |
何旭明
屈林岩
|
《长沙大学学报》
|
2004 |
0 |
|
16
|
道德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
夏伟东
|
《江海学刊》
|
1988 |
0 |
|
17
|
学术史的客体性与主体性 |
毛崇杰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8
|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与审美客体性论要 |
温纯如
|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9
|
论历史发展的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吴建平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0
|
略论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
黄建元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