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代话语与审美自觉: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的艺术探索
1
作者 谭银 《歌海》 2024年第5期21-32,61,共13页
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以彩调剧《刘三姐》为对话对象,从话语语境、主题表达、艺术呈现等多个维度塑造“新时代的新刘三姐”,这是对彩调剧《刘三姐》的一次当代重塑,也是对刘三姐文化符号的一次转化,还是对彩调艺术的一次探索。创作者... 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以彩调剧《刘三姐》为对话对象,从话语语境、主题表达、艺术呈现等多个维度塑造“新时代的新刘三姐”,这是对彩调剧《刘三姐》的一次当代重塑,也是对刘三姐文化符号的一次转化,还是对彩调艺术的一次探索。创作者以高度的审美自觉,回应来自彩调剧《刘三姐》的“影响的焦虑”,其艺术探索同时也反映出彩调剧创作所面临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即“创造性地转化”应着重从深挖主题内核和自觉追求戏剧艺术相统一上做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刘三姐》 《刘三姐》 时代话语 审美自觉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情主义与审美自觉 被引量:3
2
作者 舒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2,共7页
本文通过对新出文献的考察,试图揭示出一个被掩盖的尚情主义传统。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高度重视人类之"心"和"情"的尚情主义传统。这一尚情主义传统,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抒情言志说有着深层的关联。尚情主义... 本文通过对新出文献的考察,试图揭示出一个被掩盖的尚情主义传统。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高度重视人类之"心"和"情"的尚情主义传统。这一尚情主义传统,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抒情言志说有着深层的关联。尚情主义以及抒情言志说等美学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风尚的重要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美学开始逐渐走向审美自觉,审美的独立价值开始日益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尚情主义 审美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高校辅导员的审美自觉 被引量:4
3
作者 金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1-183,共3页
从辅导员主体论的视野看,高校辅导员的审美自觉实质上是一种超越社会功利,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和理想状态。深入把握揭示高校辅导员审美自觉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规律,系统解读辅导员审美自觉所具有政治美向人本美、自我中心向非自... 从辅导员主体论的视野看,高校辅导员的审美自觉实质上是一种超越社会功利,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和理想状态。深入把握揭示高校辅导员审美自觉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规律,系统解读辅导员审美自觉所具有政治美向人本美、自我中心向非自我中心、欣赏美向创造美转化的内在特征,以期实现对于当前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形象的全新塑造,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审美自觉 内在特征 形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与真、善的关系看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国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
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是西方哲学理论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对审美问题的自觉观照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哲学的理论情趣问题,在生存论的意义上,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蕴涵着对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和境界,即美的生存方式和境界的自觉,这一自觉有... 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是西方哲学理论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对审美问题的自觉观照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哲学的理论情趣问题,在生存论的意义上,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蕴涵着对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和境界,即美的生存方式和境界的自觉,这一自觉有利于哲学克服科学和宗教等文化形式对人的存在的贬损,在对人的存在的召唤、呵护和守望中确证自身的合法性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哲学 哲学观 审美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粲位次与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审美自觉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薇 《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77-81,共5页
在古代文学史及研究论著中,王粲被认为是建安七子之首。但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王粲并非总列第一。曹丕、曹植、刘勰、钟嵘四位最有代表性的论者,对于王粲的排位就并不一致。这反映了论者的深层心理与品评标准的不同,由此可以洞察魏晋... 在古代文学史及研究论著中,王粲被认为是建安七子之首。但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王粲并非总列第一。曹丕、曹植、刘勰、钟嵘四位最有代表性的论者,对于王粲的排位就并不一致。这反映了论者的深层心理与品评标准的不同,由此可以洞察魏晋南北朝文论向文本转化的审美自觉的评论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文论 王粲 审美自觉 建安七子 文学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自觉与魏晋南北朝图—文会通的嬗变——兼论文学图像化审美转向的发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怀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150,共6页
魏晋之后,随着文人的审美自觉,文学图像化主要体现为文学作品图像化,文学作品图像化成为文人实现审美诉求的重要方式。文人的审美创造使得先秦两汉图—文会通传统在这个时代,于创作主体、创作方式以及创作意图等方面呈现出历史性嬗变,... 魏晋之后,随着文人的审美自觉,文学图像化主要体现为文学作品图像化,文学作品图像化成为文人实现审美诉求的重要方式。文人的审美创造使得先秦两汉图—文会通传统在这个时代,于创作主体、创作方式以及创作意图等方面呈现出历史性嬗变,文学图像化创作在这些嬗变中发生了从注重再现、重写到注重表现、创造的审美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觉 图—文会通 嬗变 文学图像化 审美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魏西晋诗歌的审美自觉——从“丽”到“绮靡”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中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9,共4页
曹丕的"诗赋欲丽"说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摆脱了儒家诗教的束缚,是曹魏、西晋诗歌审美自觉的两个里程碑。曹丕所论"丽"是指诗歌的文辞华丽之形式美,反映了审美自觉开端阶段的认识,但在中国诗学史上... 曹丕的"诗赋欲丽"说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摆脱了儒家诗教的束缚,是曹魏、西晋诗歌审美自觉的两个里程碑。曹丕所论"丽"是指诗歌的文辞华丽之形式美,反映了审美自觉开端阶段的认识,但在中国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陆机所论"绮靡"也指诗歌形式美,包括辞采华丽和音韵和谐两个方面,并且还初步涉及了形式美的原因,反映了审美自觉发展阶段的认识。从"丽"到"绮靡"的审美认识预言了魏晋南北朝重形式美的发展趋向,引领了魏晋南北朝重形式美的文学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觉 "丽" "绮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孔子文化审美自觉及编辑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雨晗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审美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境界,处在审美境界中的编辑和读者能从"美"的书中获得最大的快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为其审美的最高境界,美学是其"仁学"的发展和延伸。孔子的美学思想渗透在他"... 审美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境界,处在审美境界中的编辑和读者能从"美"的书中获得最大的快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为其审美的最高境界,美学是其"仁学"的发展和延伸。孔子的美学思想渗透在他"六经"的编订工作之中,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审美自觉 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编辑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自觉与艺术自觉
9
作者 邹广文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4期46-51,共6页
作者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心智的伟大创造;审美活动则是主体自由自觉心灵的观照。艺术品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超越。艺术的自觉就表现为艺术家的审美主体在超越与回归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审美自觉不仅与情感有关... 作者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心智的伟大创造;审美活动则是主体自由自觉心灵的观照。艺术品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超越。艺术的自觉就表现为艺术家的审美主体在超越与回归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审美自觉不仅与情感有关,而且要使一些艺术作品具有一种超越原作者意旨和境界的弹性和暗示力,它不但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愉悦,并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觉 艺术自觉 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 作家艺术家 伟大创造 自我意识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微而知著--从楼兰习字纸看魏晋书法的审美自觉
10
作者 任杰 《大学书法》 2023年第2期50-63,共14页
在楼兰出土的简纸文书中有一部分习字纸引人注目,从中可看出晋人在日常书写中对笔法、字形的不断练习与探索,这种对书法美有意识的追求便是审美自觉的重要表现。从楼兰习字纸中对大量新书体的练习以及字迹妍美的风格可知,当时普遍的现... 在楼兰出土的简纸文书中有一部分习字纸引人注目,从中可看出晋人在日常书写中对笔法、字形的不断练习与探索,这种对书法美有意识的追求便是审美自觉的重要表现。从楼兰习字纸中对大量新书体的练习以及字迹妍美的风格可知,当时普遍的现象是对新体书法的追求。楼兰习字纸中高超的技法、成熟的书风也是受名家书法影响的结果,楼兰书法与名家主流书法共同构建了魏晋书法的时代风貌,并使魏晋书法在书史上进一步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字纸 审美自觉 新体 笔法 楼兰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与审美自觉
11
作者 彭自成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41-42,共2页
理论创新应当做到审美自觉,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理论设计是一种“意象美”创造活动,智慧是创新主体所具有的美的精神形态,理论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审美判断。美的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创新是一种审美... 理论创新应当做到审美自觉,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理论设计是一种“意象美”创造活动,智慧是创新主体所具有的美的精神形态,理论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审美判断。美的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创新是一种审美追求和审美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审美自觉 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 意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的情感诗教探究——《情圣杜甫》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37-43,共7页
梁启超基于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对于《情圣杜甫》的解读,最终质归就是通过具体诗人的文学批评实现情感诗教,即希望广大国民通过诗人依照自己性情做“喜欢做的”学问观的指引下,领略中国传统文学“真”与“美”的真谛,进而获得审美自觉基... 梁启超基于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对于《情圣杜甫》的解读,最终质归就是通过具体诗人的文学批评实现情感诗教,即希望广大国民通过诗人依照自己性情做“喜欢做的”学问观的指引下,领略中国传统文学“真”与“美”的真谛,进而获得审美自觉基础上的情感陶养,从而实现“无所为而为”的“生活的艺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审美自觉 《情圣杜甫》 情感 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词教学如何激发审美自觉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益斌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新教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对继承传统文化,增进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比如,只注重诗词句义的解释分析;将意象与情感作简单对照;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新教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对继承传统文化,增进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比如,只注重诗词句义的解释分析;将意象与情感作简单对照;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了单调的局部分析等等.古诗词教学缺乏一种关键性意识,那就是如何发挥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审美自觉 审美心境 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审美自觉的文化基质及其成因
14
作者 肖元初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3-16,24,共5页
 魏晋时代人对自身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人物品藻的涵义及意义,人物品藻源于相术骨法,人物品藻的时代演变轨迹。人物品藻成为人自我审美的文化基质和动因。
关键词 审美自觉 人物品藻 文化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书法审美自觉的核心价值思考
15
作者 言恭达 《群众》 2013年第8期80-82,共3页
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需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粹文化”的膨胀……表现出某些书法文化民族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因此,当代... 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需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粹文化”的膨胀……表现出某些书法文化民族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因此,当代书法界最急需的是思想的滋润与审美的纯化,让书法回归心灵!同时,还需要书法文化社会身份的重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书法艺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铸。从而推动书法艺术当代经典的文化创造,以艺术的审美自觉唤起全民族对文化的觉醒,完成书法艺术家书法文化的时代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审美自觉 中国书法 当代书法 书法艺术家 群众文化 书法文化 现代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致化和艺术化:审美自觉之路——以六朝陶瓷和绘画为例
16
作者 马鸿奎 《艺苑》 2017年第6期17-22,共6页
魏晋六朝被视为是审美自觉、艺术自觉的时代。作为当时主要的审美形态,工艺审美的发展呈现出精致化和艺术化两种不同的路径。以陶瓷工艺为例,可以看到工艺审美精致化对装饰的强调,具体表现为:对器物的装饰、作为装饰的器物以及对墓葬的... 魏晋六朝被视为是审美自觉、艺术自觉的时代。作为当时主要的审美形态,工艺审美的发展呈现出精致化和艺术化两种不同的路径。以陶瓷工艺为例,可以看到工艺审美精致化对装饰的强调,具体表现为:对器物的装饰、作为装饰的器物以及对墓葬的装饰。从作为工艺的绘画到作为艺术的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则可以看到工艺艺术化及艺术自觉的路径。工艺审美的精致化和艺术化在审美自觉中的统一,为从器物内部揭示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意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审美 精致化 艺术化 审美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归去来兮辞》中解读审美自觉
17
作者 贾汝会 《甘肃教育》 2016年第15期87-87,共1页
陶渊明的真正觉醒被视为在辞官归隐之后,他写下了“两晋无文章,幸独一篇”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自由意志、高尚情趣、独立人格的充分体现,是陶渊明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篇。陶渊明的文字有别于魏晋文字的绮丽瑰藻,在文... 陶渊明的真正觉醒被视为在辞官归隐之后,他写下了“两晋无文章,幸独一篇”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自由意志、高尚情趣、独立人格的充分体现,是陶渊明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篇。陶渊明的文字有别于魏晋文字的绮丽瑰藻,在文中表达了归隐田园的乐趣和乐天知命的无奈。不论是“乐”是“忧”,都语出天然,不着痕迹,很难说陶渊明的创作不是崇古尚简、返璞归真的。魏晋士人们“越名教而任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审美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书法家的审美自觉与智性选择
18
作者 梅学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4期185-186,共2页
自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书法家的创作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表面上似乎是在展览机制导向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而实际上,却是当代书法家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在作品当中最直接最具体的显现,这体现出当代书法家在书法审美追求方... 自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书法家的创作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表面上似乎是在展览机制导向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而实际上,却是当代书法家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在作品当中最直接最具体的显现,这体现出当代书法家在书法审美追求方面表达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自觉与智性,并构成了促进书法发展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审美意识 审美自觉 智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家贵有审美自觉——吴福春书艺印象
19
作者 肖云儒 《西部大开发》 2018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看福春的书法作品,我想到6个字:精心,精美,精准。的确,他是一位对每幅作品都很精心的艺术家。精心是艺术创作的主观态,功力是艺术创作的客观态,两态相汇,便有了精美——精美的作品。他以精美的作品向世人告白自己内心的专注与和静。
关键词 审美自觉 书法作品 印象 书艺 艺术创作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看林奕含的审美自觉
20
作者 王子勍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5期0189-0189,共1页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由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创作的长篇小说,取材自作者少女时期曾被补习班老师性侵的真实经历,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广泛关注。该书作者林奕含是一位拥有高度审美自觉性的写作者,本论文将从抒情诗传统的继承、丰富的修...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由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创作的长篇小说,取材自作者少女时期曾被补习班老师性侵的真实经历,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广泛关注。该书作者林奕含是一位拥有高度审美自觉性的写作者,本论文将从抒情诗传统的继承、丰富的修辞格与悲剧性主题及对照人物的设置这几方面来论述作者林奕含的审美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审美自觉 文艺美学 抒情诗传统 修辞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