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闪”文艺实践与“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建构——以“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题材系列活动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刚 肖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7-113,共7页
系列爱国主义题材“快闪”活动已日渐成为“空间融合”进程中大众文艺实践的一种新范式。其有着鲜明的主题性和明确的宣传目的、注重集体性感性经验的有序分配和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表达从形式到内涵上不断转型,以“感性共通”的方... 系列爱国主义题材“快闪”活动已日渐成为“空间融合”进程中大众文艺实践的一种新范式。其有着鲜明的主题性和明确的宣传目的、注重集体性感性经验的有序分配和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表达从形式到内涵上不断转型,以“感性共通”的方式打破群体区隔,“国家”话语“陌生化”地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经验,从而在“民族共同体”的审美想象中生成了日常生活的“新感性”,增强了群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新大众文艺实践形式与主流意识形态以“泄导人情”的方式实现了大众趣味建构与新时代宏大叙事的“知识合流”。随着范式定型和“仪式化语境”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话、顺应、形塑大众审美形态和价值取向的知识路径,依然需要不断地观照、反思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快闪” 国家认同 大众文艺实践 审美新感性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尔库塞之眼看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如何解放人
2
作者 方怡然 《戏剧之家》 2023年第7期9-11,30,共4页
马尔库塞从资本主义“肯定文化”的辩证性质出发,认可艺术的“异在”性质,并认定艺术是通往人类解放的必经之路,但他没有表明通过何种具体的艺术形式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解放。本文主要以马尔库塞的重要美学思想如“肯定文化”“单面人”... 马尔库塞从资本主义“肯定文化”的辩证性质出发,认可艺术的“异在”性质,并认定艺术是通往人类解放的必经之路,但他没有表明通过何种具体的艺术形式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解放。本文主要以马尔库塞的重要美学思想如“肯定文化”“单面人”“审美新感性”等方面为切入点,在马尔库塞理论的未竟之处,结合戏剧表演艺术的创作特点、演员身份的特殊性以及观演关系等,探究戏剧表演艺术的政治解放潜能,并进一步追问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实现人类解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戏剧表演艺术 肯定文化 单面人 审美新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