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音乐鉴赏教学与个体审美感觉力发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贺斯跃
-
机构
合肥师范学院
-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1期89-91,共3页
-
文摘
审美感觉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脑对当前作用于自身的艺术作品的心理反应。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鉴赏教学与个体审美感觉力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形成条件、最终目的和最终境界三个方面。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培养个体审美感觉力的途径有:体验不同的音乐要素、把握不同的音乐情绪与情感、区分不同的音乐体裁与形式、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流派。
-
关键词
音乐鉴赏
教学
审美感觉力
发展
-
Keywords
musical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esthetic perceptibilit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音乐欣赏教学与个体审美感觉力的发展
- 2
-
-
作者
王芳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审美感觉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脑对当时作用于自身的艺术作品的心理反应,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与个体审美感觉力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形成条件、最终目的和最终境界三个方面。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培养个体审美感觉力的途径存体验不同的音乐要素,把握不同的音乐情绪与情感,区分不同的音乐体裁与形式,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流派。
-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审美感觉力
音乐审美活动
欣赏教学
-
分类号
G633.9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健身气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司红玉
-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
-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
基金
201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课题"健身气功与审美教育之关系研究"的成果
批准文号2011GGJS-160
+1 种基金
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健身气功‘内省’法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
批准文号2012SJGLX240
-
文摘
本文从审美感受力的感知结构,如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审美领悟力,分别阐释与健身气功教学的内在联系。认为健身气功教学对审美感受力有价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审美感受力,促进美感的形成;形成健身气功教学中审美感受力的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
关键词
健身气功教学
审美感受力
审美感觉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领悟力
-
分类号
G852.6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 4
-
-
作者
覃广珍
-
机构
广西容县高中语文组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1年第10期11-12,共2页
-
文摘
社会上腐化堕落现象的出现,免疫力相对低的中学生常经受不起考验,应时势的需要,语文成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注重通过营造美的氛围、挖掘课文的审美意象、利用各种审美典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觉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想象力。
-
关键词
时势需要
主阵地
审美感觉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想象力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
- 5
-
-
作者
党岱
杨丽
-
机构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2期66-68,共3页
-
文摘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是重要的审美形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表达。它以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出人们的美感,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客观、全面地梳理悲剧美的存在原因及其审美效应,进而阐释音乐作品中悲剧美的表现方式及表现特点,有助于我们从中得到启示,使我们更深层地去理解、感悟音乐作品。
-
关键词
音乐作品
审美效应
矛盾冲突
审美形态
悲剧美
审美感觉力
-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
-
题名论美育的使命
- 6
-
-
作者
潘必新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美学教研室
-
出处
《闽江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
文摘
文章在充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 ,认为美育的使命和性质既不是被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情感教育” ,也不是较为流行的“完人教育”的界定 ,而是审美能力的教育。并且较深刻地阐释了其主要构成要素 。
-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完人教育
审美能力的教育
审美感觉力
审美理解力
-
Keywords
Emotional education, Perfect being education, Aesthetic judgement education, Aesthetic feeling,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浅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
被引量:6
- 7
-
-
作者
朱立元
张玉能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46-51,共6页
-
文摘
近几年来,“共同美”问题的讨论正在逐步深入。但是,讨论的重心似乎集中于“共同美”的社会基础方面,“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问题则较少涉及,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提出若干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使讨论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
关键词
共同美感
审美对象
心理基础
心理结构
审美感觉力
共同性
生理基础
基础问题
心理活动
阶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古代美学史稿(一)
- 8
-
-
作者
李致钦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43-50,共8页
-
文摘
第一节石器工具与装饰品我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元谋猿人时代至今约有一百七十余万年,其中旧石器时代即约占一百六十多万余年。可以想见,从猿到人的转变是会经过更加漫长的进化过程的。当猿类开始制造工具,有目的。
-
关键词
审美意识
美学史
普列汉诺夫
一百六
文化遗址
物态化
蜡辞
审美感觉力
哲学手稿
《自然辩证法》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高校美育课关键是加强美的鉴赏与创造实践
- 9
-
-
作者
张幼云
-
机构
湖北黄冈师专美术系
-
出处
《中国美术教育》
1995年第6期10-11,共2页
-
文摘
许多同志主张,高校美育课既要系统地传授美学理论知识,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鉴赏活动,既使实践有着理论的指导,又使理论联系着实际,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感情。这种平衡发展的观点,恰是笔者不能同意的。笔者认为,高校美育虽应包括美学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但在这两个方面应有一个侧重点。
-
关键词
美育课
创造实践
高校美育
审美想象力
审美感觉力
直感思维
艺术鉴赏
思维能力
感性活动
审美特性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诗中之山
- 10
-
-
-
出处
《东方艺术》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
文摘
诗中之山■(芬兰)索尼娅·塞尔俄玛刘成纪译中国是一个山与诗的国度,有人称之为诗山之国。这两种称谓对670年前张可久在惠山留下的诗句都是适当的——“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这诗人处处题诗的所在当然是指惠山而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山与诗人之间有着亲...
-
关键词
张可久
中国古典诗歌
生命强力
中国古诗
艺术创造
宗教性
个体生命
审美感觉力
中国古典艺术
诗歌创作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