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asch模型的“化学实验认知能力”测验工具编制及测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祖浩 杨玉琴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02,108,共9页
“实验认知”贯穿于化学实验活动的全过程,是化学实验能力的核心成分。基于Rasch模型原理及Wilson测量建构“4基石”方法,对“化学实验认知能力”进行了水平构建、测验工具的开发及优化、能力测验及数据分析。研究显示,测验所获数据... “实验认知”贯穿于化学实验活动的全过程,是化学实验能力的核心成分。基于Rasch模型原理及Wilson测量建构“4基石”方法,对“化学实验认知能力”进行了水平构建、测验工具的开发及优化、能力测验及数据分析。研究显示,测验所获数据符合Rasch模型预期,测验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依据测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认知能力”的水平分布,分析了“化学实验认知能力”的年级差异和学校差异,提出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认知能力 RASCH模型 测验编制 测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实验认知能力发展的“学习进阶”
2
作者 周建秋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年第2期53-55,共3页
促进学生实验认知能力学习进阶是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教师要根据科学学科内容的特点,立足于教学实践经验,运用学习进阶理论,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同时要突出重点,规避均衡着力、齐头并进的简单范式... 促进学生实验认知能力学习进阶是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教师要根据科学学科内容的特点,立足于教学实践经验,运用学习进阶理论,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同时要突出重点,规避均衡着力、齐头并进的简单范式,促进学生实验认知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科学教学 实验认知能力 学习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高中生化学实验认知能力测评研究
3
作者 李娜娜 熊正友 莫尊理 《化学教与学》 2020年第4期7-13,共7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中学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化学实验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其关键所在。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1049名高一学生作为被试样本,采用改编测试工具对学生的实验认知能力进行测查,借助Winsteps软件进行单维Rasch模型...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中学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化学实验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其关键所在。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1049名高一学生作为被试样本,采用改编测试工具对学生的实验认知能力进行测查,借助Winsteps软件进行单维Rasch模型运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化学实验认知能力水平处于1~2之间。根据研究结果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西北地区学生的实验认知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认知能力 RASCH模型 西北地区 测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颅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兰 穆俊林 +3 位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梁位流 秦志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3期131-132,135,共3页
目的:探讨轻型颅外伤患者的认知状况及P300电位在评价其认知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轻型颅外伤患者和50例 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并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轻型颅外伤患者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 目的:探讨轻型颅外伤患者的认知状况及P300电位在评价其认知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轻型颅外伤患者和50例 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并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轻型颅外伤患者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 长和P3波幅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筛查量表中9个因子分及总分值轻型颅外伤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或P<0.01)。结论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轻型颅外伤患者的认知状况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外伤 认知功能 P300电位 认知能力筛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认知能力筛查实验与P300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朝辉 张亚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状况及P300电位在评价其认知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并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状况及P300电位在评价其认知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并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分别为(256.8±23.3)ms和(358.3±26.6)ms]较对照组[分别为(231.0±22.5)ms和(325.6±25.8)ms]延长,其N2波幅(5.7±2.6)μV、P3波幅(3.3±1.5)μV较对照组的(9.0±2.1)μV和(5.8±1.8)μ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筛查量表中9个因子分及总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3波潜伏期及波幅与认知能力筛查量表中9个因子分具有相关性,为P3波潜伏期与各因子分值呈负相关(P<0.01),波幅则呈正相关(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认知状况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认知功能 P300电位 认知能力筛查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