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国家预算管理形式 实行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1
作者 鲍习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5期46-47,17,共3页
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它规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实行“分灶吃饭”以前的财政体制,国家预算从上到下统收统支,预算编制和调整都是由中央直接进行的,中央分别下达各省、自治区。
关键词 国家预算 指导性计划 实行指令 地方预算 管理形式 国家总预算 财政体制 财政收支 地方财政 指令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与计划经济
2
作者 蒋映光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3-6,21,共5页
如何看待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在计划经济中居何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指令性计划如何发展,这些问题过去已有很多讨论,存在不少分歧。本文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指令性计划是什么性质的计划 从已有的文章看,大体上有... 如何看待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在计划经济中居何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指令性计划如何发展,这些问题过去已有很多讨论,存在不少分歧。本文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指令性计划是什么性质的计划 从已有的文章看,大体上有三种说法。 一日指令性计划是强制性的计划。这种看法,基本上反映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计划经济 计划管理 强制性 经济计划 行政约束力 说法 实行指令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若干问题浅析
3
作者 习川 《江西社会科学》 1983年第2期52-56,51,共6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项重要原则作了进一步阐发,并且概述了在计划管理上应采取的不同形式,对指令性计划形式的特点、地位、作用、方法,都作了精辟的论述。这是从我国...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项重要原则作了进一步阐发,并且概述了在计划管理上应采取的不同形式,对指令性计划形式的特点、地位、作用、方法,都作了精辟的论述。这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理论的重大发展。本文结合学习中的体会,谈谈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几个认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实行指令 指导性计划 若干问题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重要产品 经济计划 计划发展 国民经济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石油工业指令性计划如何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
4
作者 孙林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5-30,共6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又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既有指令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又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既有指令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本文就试图从国家对石油工业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中,如何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问题,提一点极不成熟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经济杠杆 石油工业 运用价值 石油企业 原油价格 价值规律 天然气价格 油气田 实行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缩小和改进指令性计划问题
5
作者 魏礼群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5年第4期11-16,共6页
一 所谓指令性计划,是一种由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带有指示或命令性质的计划。这种计划下达之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主观原因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究计划执行者的责任。指令性计划的这种性质,决定着它具有两个最... 一 所谓指令性计划,是一种由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带有指示或命令性质的计划。这种计划下达之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主观原因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究计划执行者的责任。指令性计划的这种性质,决定着它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一是行政强制性。这种计划形式,是国家权力机关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和权威来管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对任何执行单位都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二是直接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计划任务 指令性计划管理 指导性计划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执行单位 市场调节 实行指令 经济杠杆 改进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6
作者 卢新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75-82,97,共9页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体系靠一定制度来保证,制度靠一定体系来贯彻。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整个体系和制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指导性计划 经济管理体制 指令性计划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的指导性计划和农业计划的指导作用
7
作者 李体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4年第3期16-21,共6页
我国的农业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农业生产微观管理上的变革,也引起了宏观计划管理上的变革。目前农业的计划管理形式有三种: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粮食和其他重要农副产品,继续实行征购、派购,实行指... 我国的农业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农业生产微观管理上的变革,也引起了宏观计划管理上的变革。目前农业的计划管理形式有三种: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粮食和其他重要农副产品,继续实行征购、派购,实行指令性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计划 农业计划 指导作用 计划管理 生产责任制 微观管理 农业生产 实行指令 农副产品 经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阮正福 《江西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32-35,15,共5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作的关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不仅工业要以计划经济为主,而且农业也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农业...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作的关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不仅工业要以计划经济为主,而且农业也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计划性,就不可能有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也就谈不上计划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副产品生产 计划经济为主 实行指令 流通 指令性计划 超购加价 农业计划 三类农副产品 农民 几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牧民帐篷作客
9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2,共1页
关键词 帐篷 牧民 负面影响 实行指令 继承传统 盈利性 财政负担 按成本 新华社 密切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体制若干问题探讨
10
作者 徐政辉 宋振铎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4-17,共4页
计划体制是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的总称。它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体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 计划体制是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的总称。它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体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韵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 价值规律 若干问题探讨 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 作用形式 市场调节 具体形式 计划经济 实行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如何控制当前的基建规模
11
作者 戴玉林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59-60,共2页
基建规模失控,在我国是个老问题,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我认为,过去控制基建规模往往采用“头疼医头,脚痛治脚”的办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控制当前的基建规模,需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①计划制定与实施监督控制问题,②资金多头与... 基建规模失控,在我国是个老问题,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我认为,过去控制基建规模往往采用“头疼医头,脚痛治脚”的办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控制当前的基建规模,需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①计划制定与实施监督控制问题,②资金多头与统一管理问题;③纵横向的经济责任制体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建规模 实行指令 指导性计划 基本建设 三监 建设银行 经济责任制体系 投资信息 强计 建设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12
作者 李成勋 《中州学刊》 1983年第1期62-66,共5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实行指令性计划还是指导性计划,都要力求符合客观实际,经常研究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这是一个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能否自觉利用价值...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实行指令性计划还是指导性计划,都要力求符合客观实际,经常研究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这是一个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能否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关系到我们的经济活动能否具有活力和效益,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卓有成效的进行,以及我们在本世纪内的经济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等等。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为什么必须利用价值规律、怎样利用价值规律以及正确利用价值规律的意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利用价值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指导性计划 计划经济为主 实行指令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统一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解
13
作者 姚如学 《中州学刊》 1986年第4期8-10,共3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同发展商品经济之所以是统一的,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同发展商品经济之所以是统一的,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为社会有了分工,产品交换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指导性计划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平衡 综合平衡 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消费资料有计划流通的模式
14
作者 苏学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5期6-10,共5页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必须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必须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这就为商业计划体制改革和消费资料流通的模式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资料 指导性计划指标 计划流 商业计划 指令性计划 实行指令 商品流通 运用价值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计划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15
作者 何炼成 《人文杂志》 1983年第1期59-62,共4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理论,同时也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和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
关键词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 胡耀邦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指令性计划 实行指令 全民所有制 指导性计划 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的总体格局
16
作者 李金早 张峰 《经济研究参考》 1994年第Z1期18-24,共7页
改善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进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需要对中央与地方在经济管理方面分工的格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此,以下分两个部分介绍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分工的基本格局,一是中央与地方在综合经济管理任务和权限上的分工;二是中... 改善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进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需要对中央与地方在经济管理方面分工的格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此,以下分两个部分介绍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分工的基本格局,一是中央与地方在综合经济管理任务和权限上的分工;二是中央与地方在主要经济领域的分工,着重介绍国家计委在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流通、价格、外贸、外汇、劳动工资、科技、社会发展及企业、城市计划单列等方面的管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国家计委 经济管理权 实行指令 总体格局 计划管理 计划单列 指导性计划 物资 产需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再认识
17
作者 陈英瑞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1年第S1期99-101,共3页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尤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含义,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及其结合方式,至今尚未取得共识,笔者仅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尤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含义,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及其结合方式,至今尚未取得共识,笔者仅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含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发表过许多不同的看法,从最初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再到目前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这些看法反映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计划调节 指导性计划 再认识 指令性计划 相结合 实行指令 计划与市场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8
作者 曾传梓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央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善于运用这些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1 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关于计划与市... 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央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善于运用这些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1 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争论,本世纪初就在西方学术界展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是困扰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还尚无成熟的实践经验。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经济手段 市场供求 实现计划 重要产品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 实行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自治州强化宏观调控职能 严格人事计划管理
19
作者 胡一凡 《人事与人才》 1996年第4期30-31,共2页
湘西自治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严格人事计划管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进人无计划,“膨胀”无办法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抑制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过快增长,1992年人员年增长3.74%。1994年为2.6%,1... 湘西自治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严格人事计划管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进人无计划,“膨胀”无办法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抑制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过快增长,1992年人员年增长3.74%。1994年为2.6%,1995年为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自治州 计划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 宏观调控职能 工资基金管理 人事部门 人事计划工作 实行指令 消费基金 经济建设中心
全文增补中
农业计划体制改革的思路
20
作者 张红宇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0-23,44,共5页
农村改革以来,农业计划体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就是计划与市场,生产与流通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计划的实现缺乏具体的措施保障,宏观调控乏力。因此,要积极探讨农业经济运行中的计划与市场结合问题。在农业生产、建设... 农村改革以来,农业计划体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就是计划与市场,生产与流通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计划的实现缺乏具体的措施保障,宏观调控乏力。因此,要积极探讨农业经济运行中的计划与市场结合问题。在农业生产、建设、投资、开发等各项计划中,哪些应实行指令性计划,哪些应该实行指导性计划,哪些主要应由市场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农业计划 计划与市场结合 市场调节 指导性计划 措施保障 生产与流通 农业经济 宏观调控 实行指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