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卫 柯买春 杨燕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6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采集痰标本、血清标本、咽拭子标本、肺泡灌洗液标本...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6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采集痰标本、血清标本、咽拭子标本、肺泡灌洗液标本,分别进行痰培养、免疫荧光、单重PCR、多重qPCR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痰培养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为17.50%(21/120);免疫荧光检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55.83%(67/12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7.50%(9/120);单重PCR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为30.83%(37/120),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64.17%(77/12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10.83%(13/120);多重qPCR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为36.67%(44/120),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65.83%(79/12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10.83%(13/120)。多重qPCR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高于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qPCR检测与免疫荧光检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qPCR检测与单重PCR检测CAP患儿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qPCR检测与痰培养、免疫荧光、单重PCR检测阳性率均一致性良好(Kappa值>0.400,P<0.05)。结论多重qPCR对儿童CAP病原学诊断有积极意义,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且较单重PCR有更高的检测效率,有利于缩短临床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诊断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痰培养 免疫荧光 单重聚合反应 一致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螺蛳粉螺蛳肉汤包中圆田螺和环棱螺
2
作者 黄晓韵 叶子园 +2 位作者 黄丽姣 韦涛 巫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255-261,共7页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建立一套鉴定圆田螺和环棱螺的方法,并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别以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线粒体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方法的特...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建立一套鉴定圆田螺和环棱螺的方法,并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别以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线粒体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考察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法的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鉴定方法特异性强,仅对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DNA在荧光通道有荧光信号检出,且出现典型扩增曲线,对多种水产品、家禽家畜、香料调味料原料等异源性动植物基因组DNA在荧光通道均无荧光信号检出,也无明显的扩增曲线;该方法对圆田螺属的检测灵敏度低至0.002ng/μL,对环棱螺属的检测灵敏度低至0.001ng/μL;应用该方法对商场超市流通领域中的21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的螺蛳肉汤包提取DNA进行检测。其中7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占比为33.3%;18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检出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85.7%;3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均未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和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14.3%;7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均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和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33.3%。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有效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为市场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田螺属 环棱螺属 螺蛳粉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快速鉴定阪崎克罗诺杆菌
3
作者 张跃川 王青龙 +6 位作者 李爽 王雨婷 李庆尧 张爽 吴林 袁晓雨 胡智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目的根据DNA旋转酶B亚基(gyrB)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鉴定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寻找并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 目的根据DNA旋转酶B亚基(gyrB)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鉴定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寻找并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中下载目标基因序列,使用DNAMAN进行序列比对,Primer Express软件设计引物探针。通过特异性实验、绝对灵敏度、相对灵敏性实验、抗干扰实验对所建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选择本实验室保存的36种40株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多维度特异性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阪崎克罗诺杆菌,对亲缘关系较近的其他克罗诺杆菌及食品中较为常见的致病菌均无非特异性扩增。DNA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0.0100 ng/μL,相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0^(3) CFU/mL。抗干扰实验结果显示,将干扰菌和干扰菌DNA分别与阪崎克罗诺杆菌和阪崎克罗诺杆菌DNA进行混合检测,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说明该方法抗干扰能力良好。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引物探针在实时荧光PCR方法下对食品样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检测具有特异、快速、敏感和抗干扰的特点,可为以后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阪崎克罗诺杆菌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和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松茸及其伪品
4
作者 杨爱馥 万超 +3 位作者 齐欣 刘雪华 姜丽 徐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12-18,共7页
目的建立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成分的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性检测方法,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松茸及其制品成分与其标签的符合性。方法以松茸的pol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 目的建立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成分的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性检测方法,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松茸及其制品成分与其标签的符合性。方法以松茸的pol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对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开展研究分析,并将建立的松茸成分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不同种类市售松茸样品开展检测,鉴别其真实性。结果采用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检测,松茸与其他32种食用菌和动植物样品均无交叉反应,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为质量分数0.01%的松茸和0.01 ng/μL松茸基因组DNA;对市售160份松茸及其制品开展真实性检测,研究表明松茸干品存在假冒现象,检测结果与标签不符合率为36.70%,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一步对假冒松茸的物种进行鉴定,物种属性为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和栎松口蘑(Tricholoma bakamatsutake),其他收集的松茸制品成分检测结果中与标签不符合率分别为23.70%~60.0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快速精准地对松茸成分进行真实性和符合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TaqMan实时荧光聚合反应技术 DNA条形码技术 快速检测 真实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发酵乳中的霉菌和酵母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捷 李献 +4 位作者 张瑞 刘雨蒙 明若阳 陈佳 周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31-3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SYBR GreenⅠ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快速检测发酵乳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方法本研究针对霉菌与酵母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确定最优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通过熔解曲线以及非目标菌株的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SYBR GreenⅠ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快速检测发酵乳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方法本研究针对霉菌与酵母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确定最优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通过熔解曲线以及非目标菌株的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菌悬液的梯度稀释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通过菌悬液与发酵乳样品混合后进行检测,确定该方法的检出限,并得到标准曲线。结果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发酵乳中的霉菌、酵母菌,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霉菌、酵母菌的灵敏度均为10^(2) CFU/mL,并且当菌悬液与发酵乳样品混合后,并没有降低该方法的检出限。在10^(2)~10^(6) CFU/mL浓度范围内,菌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循环阈值(cyclethreshold,C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在市售样品的检测中通过Ct值计算样品中目标菌的含量,更快的判断发酵乳是否被霉菌、酵母菌污染。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发酵乳中霉菌和酵母菌的快速检测,为发酵乳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酵母 SYBR GreenⅠ染料 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发酵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多方法学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张雅曦 杨倩婷 +3 位作者 张洁云 张明霞 熊欣雨 陈骑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结核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FFPE)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联合多方法学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结核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FFPE)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联合多方法学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为淋巴结结核患者共计77例的临床资料,并同时进行组织q-PCR、组织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检测(Gene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cin resistance test,GeneXpert MTB/RIF)、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s)、组织抗酸染色、痰液MTB培养、组织病理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等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分析。结果 在77例临床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患者中,组织病理HE染色诊断率为49.35%,组织q-PCR检测阳性率为75.32%,组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5.97%,组织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为50.64%,痰液MTB培养阳性为23.37%,全血IGRAs检测阳性率为71.42%,血清结核抗体MMTB-Ab检测阳性率为64.93%。组织q-PCR检测方法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抗酸染色(χ^(2)=37.512,P<0.001);组织q-PCR与组织GeneXpert MTB/RIF(χ^(2)=10.055,P<0.001)、组织病理HE染色法(χ^(2)=11.063,P<0.001),以及组织q-PCR与痰培养法比较(χ^(2)=41.565,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q-PCR、GeneXpert MTB/RIF和IGRAs方法三者联合应用时,诊断阳性率高达90.90%。结论 q-PCR检测技术联合常规方法可有效提高FFPE组织中淋巴结结核的诊断率,对肺外结核病理组织样本的快速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组织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 被引量:1
7
作者 柯振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5-96,共12页
目的 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构建病原菌分子进化树。方法 以冷链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种病原菌作为研究对... 目的 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构建病原菌分子进化树。方法 以冷链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种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作为冷链食品中病原菌检测初筛手段,应用微生物培养法以及生化鉴定仪器法进行方法比对与结果验证,运用高通量测序以及分子进化树构建作为冷链食品中所分离病原菌的种属地位确证方法。结果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扩增了冷链食品中生活状态病原菌的特征性核酸片段,排除了死亡细菌以及阴性对照菌的干扰,病原菌检出限可达到1×10^(3)CFU/mL,一次反应可检测42份试样,可以在18 h内完成检测工作。在冷链食品中病原菌抽样检测调查中,随机采集的751份冷链食品,共检出62株病原菌,病原菌总体检出率为8.3%(62/751)。通过后续的16S rRNA测序以及葡萄球菌属、弧菌属以及李斯特菌属分子进化树的构建,成功溯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来源并完成病原菌种属定位。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为冷链食品及相关食品中病原菌的精确检测与溯源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反应技术 高通量测序 分子进化树 食品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物快速固化技术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
8
作者 曾黎峰 赵卫军 +3 位作者 谭乐健 彭春燕 刘道峰 黄艳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4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的引物干燥与固定新技术,以实现载脂蛋白E基因亚型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研究不同粘附着色剂性能、实现引物快速干燥固化,建立一种固化引物模式的实时荧光PC...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的引物干燥与固定新技术,以实现载脂蛋白E基因亚型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研究不同粘附着色剂性能、实现引物快速干燥固化,建立一种固化引物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6种载脂蛋白E基因亚型进行检测,并对新方法的常温储存性能、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及与基因测序法的结果一致性实施试验评价。结果固化引物技术仅需高温干燥,固化后的引物可常温储运,稳定性高,不影响PCR扩增。建立的固化引物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准确性高、特异度好,灵敏度为0.63 ng/μL,与传统的液体PCR试剂灵敏度一致。临床样本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与基因测序的符合率为100%。结论本文建立的固化引物实时荧光PCR法可提高多突变位点基因检测操作的便捷性与检测通量选择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引物 多突变位点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载脂蛋白E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低温酸乳中常见的霉菌和酵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捷 陈勃旭 +4 位作者 杜海宽 张子仑 严陶陶 陈佳 周巍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提高低温酸乳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效率,根据保守基因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EF-1α)序列分别针对霉菌与酵母菌设计引物与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TaqMan探针分别建立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以低温酸乳中... 为提高低温酸乳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效率,根据保守基因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EF-1α)序列分别针对霉菌与酵母菌设计引物与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TaqMan探针分别建立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以低温酸乳中常见真菌与乳酸菌基因组DNA为扩增模板进行特异性检验,并对方法灵敏度与重复性进行检验,同时构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根据EF-1α基因设计的引物与探针特异性良好;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检测酵母菌的灵敏度为101 CFU/mL,检测霉菌的灵敏度为102 CFU/mL;重复性检验中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适用于低温酸乳中霉菌与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探针 霉菌 酵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低温酸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际娟 徐君怡 +3 位作者 曹冬梅 张丕桥 栾凤侠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多种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小麦为对照进行特异性实验,以B73-6-1样品模拟制备10个含量梯度的添加样品进行灵敏度实验。结果: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B73-6-1 B72-8-11b B102-1-2 品系鉴定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免疫磁分离-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蕾 曾静 +4 位作者 魏海燕 马丹 程晋霞 张西萌 张海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单克隆抗体、纳米免疫磁分离技术,结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纳米免疫磁分离-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副溶血性弧菌纳米免疫磁珠在菌体浓度为103 CFU... 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单克隆抗体、纳米免疫磁分离技术,结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纳米免疫磁分离-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副溶血性弧菌纳米免疫磁珠在菌体浓度为103 CFU/mL水平时,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捕获率达到74%。在纯培养、无需增菌情况下,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140 CFU/mL;通过134株副溶血性弧菌和74株非目标菌的测试,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食品基质添加实验中,其检测限为2 CFU/25 g样品,增菌时间缩短到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免疫磁分离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中Syndecan-1 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贺 司君利 +3 位作者 张修振 亓玉琴 钮自宇 周长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5,共6页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何阻断肿瘤的侵袭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检测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何阻断肿瘤的侵袭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检测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49例结肠癌、49例配对的癌旁组织(距癌2cm)和49例配对远离结肠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的Syndecan-1和HPA-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中HPA-1mRNA的表达水平(40.56±11.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8.28±11.33)和正常组织(10.80±10.20)(P均<0.001),癌旁组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正常结肠组织中Syndecan-1mRNA表达水平(61.21±12.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4.35±11.06)和结肠癌组织(10.12±8.58)(P均<0.001),癌旁组织明显高于结肠癌组织(P<0.05)。Syndecan-1mRNA的表达减弱和HPA-1的表达增强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Syndecan-1mRNA和HPA-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05,P<0.05)。结论:Syndecan-1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HPA-1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Syndecan-1mRNA的表达减弱与HPA-1的表达增强可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Syndecan-1mRNA及HPA-1mRNA对于指导结肠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侵袭转移 预后 SYNDECAN-1 HPA-1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晶 邓群益 +1 位作者 高扬 吴驰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52例(菌阳20例,菌阴32例),肺炎35例,采用FQ-PCR法检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B-DNA水平。结果52例肺...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52例(菌阳20例,菌阴32例),肺炎35例,采用FQ-PCR法检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B-DNA水平。结果52例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为65.4%(菌阳19例,菌阴15例),35例非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为5.7%,经统计学比较,FQ-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P均<0.05),FQ-PCR法特异性高。结论FQ-PCR法检测BALF中TB-DNA为痰涂片阴性及无痰患者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GreenⅠ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融解曲线分析技术在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梅 梁燕 +3 位作者 王立荣 王战勇 肖白 刘敬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SYBR-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D.C)技术进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地贫)基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2个家系中的37份样品采用4管SYBR-PCR结合D.C进行--SEA、-α3.7,-α4.2及非缺失型(αα)4个等位基... 目的探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SYBR-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D.C)技术进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地贫)基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2个家系中的37份样品采用4管SYBR-PCR结合D.C进行--SEA、-α3.7,-α4.2及非缺失型(αα)4个等位基因型的检测,进而作出基因诊断。同时运用单管多重PCR(mPCR)结合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加以对照确认。结果22个家系中6个家系检出有--SEA或-α3.7携带者,其中东南亚型缺失携带者(--SEA/αα)7例,右侧缺失携带者(-α3.7/αα)3例,东南亚型缺失与右侧缺失双重杂合子(--SEA/-α3.7)1例。2例为胎儿产前诊断。其中1例为Bart′s水肿胎儿(--SEA/--SEA),另1例为东南亚型缺失携带者(--SEA/αα)。用mPCR凝胶电泳技术得出的基因诊断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SYBR-PCR结合D.C技术在α-地贫的基因诊断、携带者检出及产前诊断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融解曲线分析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00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秀英 王琪 +5 位作者 蒋钘钰 徐林 吴杰 张晨 袁杰 鞠少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38-739,742,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miR-100的表达量差异,并探讨其作为食管癌分子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miR-100的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miR-100的表达量差异,并探讨其作为食管癌分子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miR-100的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血清中miR-100的表达量分别为6.399±3.541、2.625±1.51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P〈0.05)。用于食管癌患者诊断的miR-10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置信区间为0.731-0.934),当Cut off值为5.285时,miR-100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和95%。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中miR-100表达较健康人高,有望成为该疾病辅助诊断的新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小RNA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芝麻酱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茵茵 梁颖思 +5 位作者 陈宝欣 丁清龙 苏章庭 韩志杰 陈玥 郑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99-209,共11页
目的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植物源性成分,实现芝麻酱的快速掺假鉴别,突破单标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方法该研究以芝麻2S albumim mRNA基因、花... 目的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植物源性成分,实现芝麻酱的快速掺假鉴别,突破单标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方法该研究以芝麻2S albumim mRNA基因、花生Ara b2基因、大豆Lectin基因、玉米adh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芝麻源性成分、花生源性成分、大豆源性成分、玉米源性成分,并应用于市售的芝麻酱样本检测分析。结果该方法高效低成本,特异性好,对小米、绿豆等10种非目标源性成分无特异性扩增;对芝麻源性成分、花生源性成分、大豆源性成分、玉米源性成分的最低检出限为100 p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21份芝麻酱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标签标注不符合的有4份,标签标注符合率为80.95%,与参比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加工成品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芝麻酱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芝麻酱 植物源性成分 掺假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与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食源性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
17
作者 邓迎春 郭旭光 +3 位作者 牛会敏 任宝红 韩小改 郭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与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食源性GⅠ型...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与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食源性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探,经过一系列引探浓度筛选,建立了双重荧光RT-PCR和恒温荧光RT-RAA两种检测方法,分别从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实际临床样本检测中,并与GB478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诺如病毒检验》进行比对验证。结果建立的两种方法特异性良好,敏感性均可达10 copies/μL;双重荧光RT-PCR方法质粒梯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值在0.1%~1.5%区间,恒温荧光RT-RAA方法CV值在1.0%~10.0%区间,稳定性和重复性显示双重荧光RT-PCR优于恒温荧光RT-RAA检测方法;31份诺如病毒阳性食品核酸样本均能检出,且50份食品盲样检测结果与国标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双重荧光RT-PCR与恒温荧光RT-RAA快速检测食源性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双重荧光RT-PCR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恒温荧光RT-RAA检测时间短,仅20 min就能完成扩增,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一种或两种作为食源性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逆转录-聚合反应 恒温荧光逆转录-重组介导等温扩增 GⅠ型诺如病毒 GⅡ型诺如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喜填 夏维林 +1 位作者 郑小玲 吴桂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CML患者35例,应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并监测不同疾病分期...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CML患者35例,应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并监测不同疾病分期患者BCR-ABL转录水平,动态监测不同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组患者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及无病生存期(DFS),患者治疗前后的BCR-ABL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急变期患者的BCR-ABL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加速期和慢性期,加速期患者的BCR-ABL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8,P=0.00)。疗效满意方面:低水平组与中水平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DFS方面:BCR-ABL融合基因低水平组患者的中位DFS明显长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中水平组的中位DFS明显长于高水平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15,P=0.00)。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第3、6、12个月后的BCR-ABL转录本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通过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患者的BCR-ABL转录本平明显降低,但前6个月的下降幅度最明显。结论 qRT-PCR技术可准确地监测患者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有利于辅助CML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分期,同时,通过对CML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对CML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慢性髓系白血病 外周血 BCR-ABL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腹泻患儿粪便诺如病毒GⅠ/GⅡ型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的分析
19
作者 余希 甘燕霞 刘珂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0期65-67,7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腹泻患儿粪便诺如病毒GⅠ/GⅡ型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江新区医院急性腹泻患儿150例,均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诺如病毒GⅠ/GⅡ型... 目的分析急性腹泻患儿粪便诺如病毒GⅠ/GⅡ型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江新区医院急性腹泻患儿150例,均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诺如病毒GⅠ/GⅡ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急性腹泻患儿诺如病毒阳性率、不同年龄段诺如病毒阳性与阴性病例症状、不同年龄段及发病季节诺如病毒阳性患儿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150例急性腹泻患儿的150份粪便样本中共检出诺如病毒阳性42份(28.00%);不同性别、户籍患儿诺如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冬季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急性腹泻患儿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1~5岁、6~12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急性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阳性病例呕吐、腹泻<5次/d占比高于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岁、6~12岁急性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阳性与阴性病例发热、呕吐、腹泻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腹泻诺如病毒阳性患儿中,包括GⅠ型3例(7.14%)、GⅡ型38例(90.48%)、GⅠ/GⅡ混合型1例(2.38%);与其他年龄段比较,6~12岁GⅠ型占比(25.00%)较高;与春、冬季比较,夏、秋季GⅠ型占比(16.67%、20.00%)较高,春、冬季GⅡ型占比(100.00%、91.30%)较高。结论南昌市西湖区急性腹泻患儿诺如病毒阳性率较高,以GⅡ型为主,且好发于<1岁患儿及春季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患儿 粪便 诺如病毒 反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A)聚合酶加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miR-103方法学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臧素纲 陈曦 +2 位作者 陈鑫 周玉贵 韩霜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建立ploy(A)聚合酶加尾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血标本中miR-103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使用Trizols溶解试剂提取待检标本总RNA,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法测... 目的建立ploy(A)聚合酶加尾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血标本中miR-103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使用Trizols溶解试剂提取待检标本总RNA,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标本mi R-103。结果本方法可以用于定量检测血清miR-103的浓度,其PCR反应熔解曲线表现为单峰状,PCR产物具有特异性,在10~3~10~6 copies/μL线性范围间检测重复性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2型糖尿病患者标本中mi R-10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创立的用于检测血清mi R-103的poly(A)加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方法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荧光免疫测定 miR-103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