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李楠 杨永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其对此间实学教育思潮有如下影响:一是出现注重数学教育的倾向;二是注重中西会通、然后超胜西学的趋向;三是注重实践验证和科学实验的思想。虽然这些变化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不能起到全局性和根...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其对此间实学教育思潮有如下影响:一是出现注重数学教育的倾向;二是注重中西会通、然后超胜西学的趋向;三是注重实践验证和科学实验的思想。虽然这些变化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不能起到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却代表了儒家思想对西学挑战的应对,与儒家教育的新变化,以及明清教育探索中富于生机的、具有前瞻性的一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东渐 明末清初 实学教育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实学教育思潮的兴起及其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成岗 王艳红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3-108,共6页
明清实学教育思潮经历了潜滋暗长、破块而出、积淀深厚的兴起过程。在思想基础、教育学风、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观、教育功用等方面,明清实学教育思潮表现出自身的特征。
关键词 明清 实学教育思潮 兴起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以漳南书院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段俊吉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第4期91-96,共6页
在明清朝代更替、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实学"进行了深刻的重构。他们逐步意识到宋明理学的空疏与虚妄,同时也完成了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性认知、辩驳与反思。这些独具批判性的思想不断汇聚,撼动了... 在明清朝代更替、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实学"进行了深刻的重构。他们逐步意识到宋明理学的空疏与虚妄,同时也完成了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性认知、辩驳与反思。这些独具批判性的思想不断汇聚,撼动了宋明理学的无上权威与独尊地位,为新思想、新流派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沃土。在这样的思想动荡之际,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潮"既是时代变革的现实反映,也是知识分子"实学救国"的诉求。颜元及其所主持的漳南书院改革则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实学教育思潮 颜元 漳南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与实学教育思潮
4
作者 金忠明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关键词 实学教育思潮 戴震 乾嘉时期 龚自珍 教育思想家 经世致用 王夫之 思想 “知”
原文传递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
5
作者 任绪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62-66,共5页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荡也陷入危机。理学家们尽管秉执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批判理 实学教育思潮 系统探析 教育 资本主义萌芽 宋明理 文化动因 教育思想 利玛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经世致用教育思潮论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余子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7-113,共7页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历着一场旷古未有的社会激变。在这一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相应于社会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变异,在教育思想领域却掀起一种涤荡着传统教育空疏腐朽弊端的思想潮流,这就是经世致用教育思潮。就其核心思想和基本...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历着一场旷古未有的社会激变。在这一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相应于社会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变异,在教育思想领域却掀起一种涤荡着传统教育空疏腐朽弊端的思想潮流,这就是经世致用教育思潮。就其核心思想和基本主张而论,这种教育思潮在于使教育切合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发扬实事求是的文风学风,以实学实用的知识技能,养成经世致用的人才。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它处于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型过渡的承启地位,在思想领域奏响了开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序幕的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实学教育思潮 中国教育 早期现代化 中国传统教育 鸦片战争前后 西方文明 教育思想 龚自珍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科技教育课程的兴起及其原因浅析
7
作者 陈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54-156,共3页
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市民阶层的出现,经学教育开始日趋衰落。随之而兴起的,是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实学教育思潮。科技教育课程最先出现在私学中,后逐步在官学中兴起。科技教育课程的产生一是明中叶后,商... 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市民阶层的出现,经学教育开始日趋衰落。随之而兴起的,是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实学教育思潮。科技教育课程最先出现在私学中,后逐步在官学中兴起。科技教育课程的产生一是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科技的需要;二是"西学东渐"对其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和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实学教育思潮 科技课程 兴起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