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3
1
作者 聂应德 郜清攀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维度,程序民主和实体民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遵循着一条在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程序民主和在城镇地区逐步推进实体民主的发展路径。然而,程序民主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实体民主,而实体... 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维度,程序民主和实体民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遵循着一条在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程序民主和在城镇地区逐步推进实体民主的发展路径。然而,程序民主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实体民主,而实体民主的发展也必然会对程序民主的推进提出要求。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程序民主与城镇地区的实体民主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民主 实体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的战略推进研究——基于实体民主和程序民主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晨 邢勤锋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0-124,共5页
分析实体民主和程序民主内在关联,即性质属性、关系属性和动态关系;梳理其发展的外在触发源,即民主思想的发展、政治生态环境变化、行政体制改革。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协同并进的战略推进器,即从... 分析实体民主和程序民主内在关联,即性质属性、关系属性和动态关系;梳理其发展的外在触发源,即民主思想的发展、政治生态环境变化、行政体制改革。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协同并进的战略推进器,即从协同并进的核心理念、重点领域实体民主的规范化、程序民主的法治化、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协同并进的监控、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协同并进的公开化等实现其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实体民主 程序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民主之路:合理性、必要性及建构途径
3
作者 梁承碧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Z期13-15,共3页
为切实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可以选择以基层(县域)实体民主为起点的民主进路,其合理性在于能够真正养成参与型政治文化,形成自下而上推动民主的力量,并且有成功先例以资借鉴。在当前现实不允许延误民主而民主又只能在学习中循序渐进的两... 为切实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可以选择以基层(县域)实体民主为起点的民主进路,其合理性在于能够真正养成参与型政治文化,形成自下而上推动民主的力量,并且有成功先例以资借鉴。在当前现实不允许延误民主而民主又只能在学习中循序渐进的两难局面下,这一选择势在必行。这一民主进路的起点可以通过建设竞争性政治、完善权利政治及提高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民主治理能力等途径来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进路 空壳民主 基层实体民主 建构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民主、程序民主及其维度下的我国村委会选举 被引量:3
4
作者 冯锋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8-192,共5页
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村民自治的逻辑起点和衡量农村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村委会选举要想真正体现人民民主意愿、实现民主诉求,必须高度重视程序民主建设,尤其是要针对选举中的程序意识和程序运行... 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村民自治的逻辑起点和衡量农村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村委会选举要想真正体现人民民主意愿、实现民主诉求,必须高度重视程序民主建设,尤其是要针对选举中的程序意识和程序运行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程序民主,以程序民主建设保障和实现农村选举的实体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民主 实体民主 村委会选举
原文传递
程序民主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班保申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程序化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至关重要的。程序民主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民主的原则确立程序,即程序的民主化;二是以程序来规范民主政治的建立和运行,即民主政治过程的程序化。程序民主具有形式化、依赖...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程序化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至关重要的。程序民主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民主的原则确立程序,即程序的民主化;二是以程序来规范民主政治的建立和运行,即民主政治过程的程序化。程序民主具有形式化、依赖性、运行过程性、操作性和功能性等特征,它还具有使实体民主具体化的功能和规范、教育、优化、疏导的功能。程序民主是实现实体民主的基本保障,与实体民主共同构成民主政治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程序民主 民主政治程序化 实体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党内民主视角下的党内程序民主制度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扣林 刘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党内民主制度是党内实体民主制度和党内程序民主制度的统一,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党内程序民主制度建设。因为,建立和健全党内程序民主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更为根本的前提;严格遵守和执行党内程序民主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更... 党内民主制度是党内实体民主制度和党内程序民主制度的统一,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党内程序民主制度建设。因为,建立和健全党内程序民主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更为根本的前提;严格遵守和执行党内程序民主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更为根本的要求;科学构建和设计党内程序民主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更为根本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制度 党内实体民主制度 党内程序民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建设的若干原则
7
作者 丁根林 吴海燕 张能胜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邓小平在坚持“老祖宗不能丢”的前题下 ,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民主思想之精华 ;从当代中国与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一般趋势出发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主观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深刻... 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邓小平在坚持“老祖宗不能丢”的前题下 ,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民主思想之精华 ;从当代中国与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一般趋势出发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主观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深刻地阐明了人民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高屋建瓴 ,又朴实无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人民民主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 实体民主 制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民主建设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
8
作者 赵喜儒 《前沿》 CSSCI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程序民主是人类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程序民主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重大意义,程序民主建设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程序民主建设必须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关键词 程序民主 实体民主 当家作主 制度
原文传递
我国民主发展的新思维
9
作者 卢保娣 李永健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6年第8期59-60,共2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情况下,民主该如何真正实现?又该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纵观我国社会历史实践,民主发展实际上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程序民主、实体民主的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情况下,民主该如何真正实现?又该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纵观我国社会历史实践,民主发展实际上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程序民主、实体民主的统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发展新思维 程序民主 实体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生佳根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1期25-27,共3页
在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体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的关系、制度化与内化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处理的状况,不仅决定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而且决定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水平。针对目前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 在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体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的关系、制度化与内化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处理的状况,不仅决定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而且决定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水平。针对目前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重创新、重程序性民主、重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继承与创新 实体民主与程序性民主 制度化与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司法审查的民主价值
11
作者 周峰 《甘肃农业》 2005年第12期172-172,共1页
司法审查与民主的关系一直是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本文针对反对司法审查的几种观点,试从司法审查的实体民主价值和程序民主价值两个方面来探讨司法审查和民主的相容性,以期能给我们的宪政建设带来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司法审查 实体民主 程序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外代表人士安排:统一战线中的政治代表性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理响 周旭霞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第6期37-44,共8页
广泛的政治代表性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选举是民主的本质”逻辑形成了以选举为中心的程序性政治代表理论。程序性政治代表理论主要关注政治代表们是否经由正当程序而产生,而对政治代表的实体性问题重视不够,有可能导致少数群... 广泛的政治代表性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选举是民主的本质”逻辑形成了以选举为中心的程序性政治代表理论。程序性政治代表理论主要关注政治代表们是否经由正当程序而产生,而对政治代表的实体性问题重视不够,有可能导致少数群体、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无法被有效代表甚至被排斥现象,从而造成代表性的限度。中国共产党基于党的性质宗旨,回应合作型政治理念和组织化政治整合需要,在统一战线工作中通过中国特色“安排”机制,将党外代表人士吸纳进国家治理体系,将民主性与代表性、程序性与结果性相结合,使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政治代表性和包容性。党外代表人士安排作为超大型国家有效整合多元社会政治力量的自觉政治设计,已成为中国特色实体性政治代表的制度安排和实践。代表性是建立在民主性基础之上的,结果的合理性须以尊重法定程序为前提。党外代表人士安排实践要避免“行政化”倾向,更好地将“安排”的政治性与政治代表性所要求的民主授权性结合。党外代表人士安排展现了中国“安排型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依据与价值,中国政治研究有必要深化对该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代表性 程序民主 实体民主 统一战线 党外代表人士安排 安排型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符合村民自治要求的村级组织决策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序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构建符合村民自治要求的村级组织决策机制,实现从实体民主到程序民主的转换: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实现村党组织的领导;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民代表会...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构建符合村民自治要求的村级组织决策机制,实现从实体民主到程序民主的转换: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实现村党组织的领导;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建立村党组织领导的村务民主决策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级组织 实体民主 程序民主 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网删帖不可取微博管理靠法律
14
作者 白皓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0-21,共2页
到2010年年底,我国超过60%的网民都是微博用户。微博的普及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平台,使得公众能够针对具体的公共政策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这将弥补有缺陷的实体民主。
关键词 法律 管理 2010年 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 实体民主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gration Images in Turkish Art
15
作者 Nimet Keser Inan Keser 《Sociology Study》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In Turkey,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haping of an art of painting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understanding was realized with state support. From this period, certain art movements were seen as ... In Turkey,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haping of an art of painting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understanding was realized with state support. From this period, certain art movements were seen as the means of modernization and Westernization. Therefore, impressionism, cubism, realism, and classicism were supported by the state as a formal artistic understanding. This attitude continued until the 1940s and artists painted certain subject matters on the basis of these art movements. The main theme and subject matters were the presentations of an idealized society such as palace's life, attractive women in Western appearance, happy peasants, war heroes, and beautiful views from the country. In the early 1940s, significant breakup began to take place in point of the theme and the subject matter of art. Social realism began to take shape for the first time in art in Turkey. The artists of Yeniler Grubu (Newcomers Group) focused on social phenomena related disadvantaged social groups rather than an idealized society. Some artists among the 1950 generation, especially Nedim Gunsur, Nuri iyem, and Miimtaz Yener, focused on migration and social problems that occurred correspondingly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these artists depicted and interpreted the migr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KEY art of painting social realism MIGRATION shanty tow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正确处理好七大关系
16
作者 徐疾 《延边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发展党内民主事关党的前途和命运、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事关党的领导绩效,我们必须从党自身发展的大局和党执政的大局的高度来审视和定位党内民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切实把党内民主发展好。当前,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的长足发展... 发展党内民主事关党的前途和命运、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事关党的领导绩效,我们必须从党自身发展的大局和党执政的大局的高度来审视和定位党内民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切实把党内民主发展好。当前,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的长足发展,必须处理好七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民主建设 民主集中制 实体民主 程序民主 完善机制
原文传递
赵振宇: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化建设
17
作者 李香钻 《中国政协》 2016年第8期30-32,共3页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化研究引起人们特别是学界高度重视。历史经验表明,实体民主如果没有程序民主作保障,便成为一个虚置的概念。颇有影响力的学者哈贝马斯曾认为民主就像个旋转的陀螺,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那么,如何推进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化研究引起人们特别是学界高度重视。历史经验表明,实体民主如果没有程序民主作保障,便成为一个虚置的概念。颇有影响力的学者哈贝马斯曾认为民主就像个旋转的陀螺,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那么,如何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化建设,使协商民主这个陀螺健康有序运转?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建设 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历史经验 程序民主 实体民主 哈贝马斯 大学教授
原文传递
民主集中制中的“协商”要素
18
作者 崔寒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9期105-106,共2页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行使民主集中制原则,该原则是宪法中国家机构的根本原则。基于该原则,我国国家机构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的权力配置模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行使民主集中制原则,该原则是宪法中国家机构的根本原则。基于该原则,我国国家机构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的权力配置模式,同时也形成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的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的有效结合,而协商作为程序意义上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机关 程序民主 检察机关 民主集中制 国家行政机关 职权划分 人民代表大会 实体民主
原文传递
微博管理要靠法律
19
《天津支部生活》 2013年第2期56-56,共1页
白皓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目前,超过60%的中国网民都是微博用户。微博的普及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平台,使得公众能够针对具体的公共政策,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这将弥补有缺陷的实体民主。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法律 管理 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 实体民主 影响力
原文传递
At the Nexus of New Challenges: China's Leadership Change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20
作者 Yitan Li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1期57-76,共20页
China's 2012 leadership change revealed signs of factional divide at the top level. The elitist/princeling faction has outnumbered the populist faction. Princelings have better and stronger ties with the military, wh... China's 2012 leadership change revealed signs of factional divide at the top level. The elitist/princeling faction has outnumbered the populist faction. Princelings have better and stronger ties with the military, which tends to have a more hawkish view regarding any potential Taiwan independence. In Taiwan, changing social experiences have created a new Taiwan Residents identity, which is dif- 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aiwan are increasingly thinking of themselves as Taiwan Residents instead of Chinese. On the mainland, Chinese popular nationalism has been on the rise, as anti-Taiwan independence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nationalistic issues. When the forces of new identity and nationalism meet each other, a diverging path regarding the future of Taiwan is being created. Moreover, China's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continues to rise, giving China more confidence. I argue that the overall effect is that China's new leadership will increasingly have the capability to act tougher against any potential Taiwan Residents independence. The potential need to act tougher with Taiwan may be beyond the desire and control of Chinese elites due to the rise of popular nationalism in China and the leadership's need to maintain internal legitimacy and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politics Cross-strait relations IDENTITY Leadership National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