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首相官邸主导决策论析——以党政、政官关系为分析视角
1
作者 从伊宁 张晓磊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6期91-105,148,共16页
日本首相官邸主导决策产生一系列弊端,至岸田内阁时期,在坚持官邸主导整体决策框架基础上,重塑党政、政官关系模式,政治决策过程中寻求兼顾对外协调。但在政策实际推进中,首相官邸在决策中依然受到多方面掣肘,进而导致实效整体不佳。在... 日本首相官邸主导决策产生一系列弊端,至岸田内阁时期,在坚持官邸主导整体决策框架基础上,重塑党政、政官关系模式,政治决策过程中寻求兼顾对外协调。但在政策实际推进中,首相官邸在决策中依然受到多方面掣肘,进而导致实效整体不佳。在制度改革衍生问题及国内政治环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首相在处理政官合作定位及党政弥合上的政治领导力缺位问题被凸显放大,既有政治与行政制度改革依然在党政、政官关系协调上存在短板。改善政官关系的行政系统或将成为石破茂首相官邸制度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邸主导 政治决策 政官关系 党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政治已是“首相官邸主导”模式了吗?--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建国 张择旭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6,76,共7页
自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实施行政改革以后,日本政治决策过程中首相官邸的话语权大大增强,开启了首相官邸主导决策的进程。只是2000年以后的日本首相大多在位仅一年左右,难以确立强势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只有小泉纯一郎和第二次上台的... 自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实施行政改革以后,日本政治决策过程中首相官邸的话语权大大增强,开启了首相官邸主导决策的进程。只是2000年以后的日本首相大多在位仅一年左右,难以确立强势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只有小泉纯一郎和第二次上台的安倍晋三实现了长期执政和首相主导的政治运行。对于当今日本的政治决策模式是否已经转变为"首相官邸主导",国内外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本文采取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日本中央政府的各省厅向国会提交的立法草案数量、公务员人数的增加情况、审议会设置数量和召开次数这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内阁府和内阁官房在这三个方面都占据优势的结论。因此,日本已经出现"首相官邸主导"政治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 首相官邸主导 定量分析 审议会 自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安倍时代”日本首相官邸主导决策困境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磊 从伊宁 《东北亚学刊》 2022年第2期58-70,148,共14页
实现官邸主导决策是日本政府实行政治与行政改革的重要一环。安倍二次执政时期官邸主导决策得到显著强化,但进入“后安倍时代”,官邸主导却在疫情应对及规制改革上陷入诸多困境。究其原因,是制度、个人、国内政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现官邸主导决策是日本政府实行政治与行政改革的重要一环。安倍二次执政时期官邸主导决策得到显著强化,但进入“后安倍时代”,官邸主导却在疫情应对及规制改革上陷入诸多困境。究其原因,是制度、个人、国内政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现象也表明政治与行政改革依然存在不彻底、不完善之处。总体而言,尽管强化官邸主导已经成为当前日本政治体制转型的显著趋势,但在“后安倍时代”日本国内政治形势难言明朗的背景下,“强首相”决策机制能否有效延续,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安倍时代” 官邸主导 决策困境 岸田内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首相官邸主导型政治”的比较政治制度论分析
4
作者 何晓松 《东北亚学刊》 2019年第5期100-112,150,共14页
从比较政治制度论的视角研究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通常使用“权力分立”的概念,近些年又提出执政长官与立法、行政部门间存在“目的分立”的问题。“目的分立”是指政府各部门间政治目的和利益不同,而执政长官与立法部门间的“目的分立... 从比较政治制度论的视角研究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通常使用“权力分立”的概念,近些年又提出执政长官与立法、行政部门间存在“目的分立”的问题。“目的分立”是指政府各部门间政治目的和利益不同,而执政长官与立法部门间的“目的分立”是以选举制度为出发点的。选举制度不仅影响政党体制、政党内部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方式,还产生议员与执政长官在政治行动上的一致或不一致性。在日本执政联盟中,各党政策目标不同,或者主要执政党内部分裂为几个派阀,首相与执政党议员间“目的分立”程度强。通过选举制度改革改变了首相和议员间“目的分立”程度,即通过行政改革减小了首相与官僚间“目的分立”程度。安倍晋三首相执政时期加强对自民党、官僚的控制,试图减少“目的分立”程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首相官邸主导型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相官邸主导 政治改革 权力分立 目的分立 一党独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田内阁官邸主导决策特征及其实施困境——以“经济安保法”的出台过程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从伊宁 张晓磊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1期24-34,共11页
为有效应对此前政权遗留的官邸决策弊端并谋求执政长期稳固,岸田内阁在政府决策上一方面延续官邸主导形式,另一方面在官邸决策过程中寻求兼顾与外部决策主体的意见协调。作为内阁“看板政策”推进的重要一环,在“经济安保法”的制定出... 为有效应对此前政权遗留的官邸决策弊端并谋求执政长期稳固,岸田内阁在政府决策上一方面延续官邸主导形式,另一方面在官邸决策过程中寻求兼顾与外部决策主体的意见协调。作为内阁“看板政策”推进的重要一环,在“经济安保法”的制定出台过程中,官邸主导的“延续性”及“协调性”特征均得到了明显体现。但在官邸主导的实地推进中,岸田内阁仍受到来自首相个人政治领导力“缺位”的严重制约,进而导致官邸主导实际政策效果整体不佳。加之制度及国内政治因素层面的相互影响,首相亦难以破解其在政治领导上的不力困局。伴随执政基础的长时期弱化,岸田内阁推进官邸主导的整体前景也难言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田内阁 官邸主导 决策特征 “经济安保法” 政治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邸主导下的安倍内阁决策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卓林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基于“官邸主导”的政官合作关系,延续自民党的施政方针,试图冲破战后和平宪法对日本发展的限制与桎梏,谋求释放日本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实力。其中安全与经济发展是安倍政权的两个主轴,具体举措为:其一,改革战后日... 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基于“官邸主导”的政官合作关系,延续自民党的施政方针,试图冲破战后和平宪法对日本发展的限制与桎梏,谋求释放日本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实力。其中安全与经济发展是安倍政权的两个主轴,具体举措为:其一,改革战后日本的安保政策,以巩固日美同盟的方式,行使集体自卫权;其二,推行“安倍经济学”,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力量作为发展保障,同时以外交为辅助手段,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安倍内阁不断强化首相官邸主导权,使政策决定过程中党内议员和官僚集团的阻力大大减少,政策和措施得以顺利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邸主导 安倍内阁 安倍经济学 新安保法案 政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官邸外交决策机制演变特征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束必铨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共18页
二战后,日本确立起内阁官邸主导外交的决策机制,但由于多重因素影响,这种官邸决策机制功能没有发挥实际效力,通过改革主导权经历从外务省官僚、自民党政治家向首相官过渡的过程。纵观决策机制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日本外交决策机制表现... 二战后,日本确立起内阁官邸主导外交的决策机制,但由于多重因素影响,这种官邸决策机制功能没有发挥实际效力,通过改革主导权经历从外务省官僚、自民党政治家向首相官过渡的过程。纵观决策机制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日本外交决策机制表现出决策主体多元化、决策权力集中化、决策理念保守化和决策立场亲美化的特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局限性也越发突出,外交平衡性、决策效果、社会共识和民主监督机制均受到考验,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冲击战后日本民主体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邸主导 决策过程 强势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中的日本公众舆论与外交决策——以小泉内阁时期为中心
8
作者 陆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2,共8页
日本外交决策的国内政治过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孕育着内在结构的调整。选举制度改革所导致的公众舆论角色的重新定位,是促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改变决策运作方式、影响决策进程以及成为政府政策动员的工具上,公众舆论均发挥着独特... 日本外交决策的国内政治过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孕育着内在结构的调整。选举制度改革所导致的公众舆论角色的重新定位,是促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改变决策运作方式、影响决策进程以及成为政府政策动员的工具上,公众舆论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公众舆论的角色作用为日本实现以政策之争为中心的政党轮替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探究日本外交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重要视角。但也必须看到,处于政治转型期日本的公众舆论有被决策精英民粹主义操纵、并由此引起对外关系中情绪化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公众舆论 外交决策 官邸主导 小泉内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改革与日本自民党支配体制变迁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万胜 《日本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在日本,行政改革与自民党支配体制的变迁密切关联。在自民党内部,行政改革的推进始终与其权力结构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不仅政治家个人因表现不同而导致其权力地位的消长变化,乃至21世纪初期的邮政民营化改革进一步导致了各派阀势力的兴衰... 在日本,行政改革与自民党支配体制的变迁密切关联。在自民党内部,行政改革的推进始终与其权力结构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不仅政治家个人因表现不同而导致其权力地位的消长变化,乃至21世纪初期的邮政民营化改革进一步导致了各派阀势力的兴衰。从决策过程的视角看,行政改革持续推进了"官邸主导"型决策模式的机制化建设,但其决策效益的发挥则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行政改革对自民党社会支持基础的影响则是复杂的,面对日趋多元化的市民社会,自民党政权是难以通过行政改革来"固化"其社会支持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改革 自民党政权 官邸主导 日本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战略转型中的对外决策调整——概念模式与政治过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勇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65,共23页
因战略目标的差异,在战后不同历史时期,日本国家战略与决策机制各有不同特质。基于对以"吉田主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之"反思"与"超越",日本正处于新的战略转型期,这也因应了其"全面正常化"的目... 因战略目标的差异,在战后不同历史时期,日本国家战略与决策机制各有不同特质。基于对以"吉田主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之"反思"与"超越",日本正处于新的战略转型期,这也因应了其"全面正常化"的目标。其对外决策机制亦在经历重大调整。从"1955年体制"以来的"官僚主导"型向21世纪初期的"官邸主导"型过渡的趋势业已形成,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首相官邸主导型决策过程较为典型,第二次安倍内阁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其突出标志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当前乃至今后,由首相官邸来设计与领导实施新国家战略的思路亦愈发清晰。在"全面正常化"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日本决策层致力于突破战后体制,创建长期执政的政治环境,强化首相及执政中枢的决策权限。但因受内外因素制约,无论是国家战略转型,还是决策机制调整,在大趋势之下仍存有诸多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略转型 对外决策机制 官僚主导 官邸主导 国家安全委员会 安倍政权
原文传递
安倍内阁的“强首相”决策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万胜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74,共20页
2012年12月执政以来的安倍内阁,其决策过程呈现官邸主导、政官合作、政高党低、朝野交错的特征,从而导致了"强首相"这一趋势。首相官邸在决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以官房长官为核心展开政策磋商,信赖官僚并善于发挥其作用,执... 2012年12月执政以来的安倍内阁,其决策过程呈现官邸主导、政官合作、政高党低、朝野交错的特征,从而导致了"强首相"这一趋势。首相官邸在决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以官房长官为核心展开政策磋商,信赖官僚并善于发挥其作用,执政党追随政府决策,朝野政党的政策主张相互交错。这样的决策过程,是为了满足日本全面"正常国家化"战略转型的现实需求,却也可能由于缺乏决策制衡而误导日本的国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内阁 强首相 决策过程 官邸主导 政官合作
原文传递
安倍长期执政的原因探析:社会变迁、制度设计、“安倍经济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新生 《日本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1-16,共16页
第三产业急速发展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造成各种利益集团的组织规模及其政治动员能力的降低。同时日本正在进入工作与生活逐渐个性化的后工业化社会,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其追求的亚文化具... 第三产业急速发展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造成各种利益集团的组织规模及其政治动员能力的降低。同时日本正在进入工作与生活逐渐个性化的后工业化社会,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其追求的亚文化具有"轻视或无视实证性、客观性"的"反知性主义"特征,他们是安倍政府的支持群体。泡沫经济崩溃后实施的一系列政治、行政改革强化了首相以及首相官邸的权力,特别是内阁人事局的设立,进一步使行政机构高级官僚受制于官邸。诸多"安倍经济学"基础上的政策实施及其效果,以及在野党的弱化,也是安倍长期执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长期政权 社会变迁 反知性主义 首相官邸主导 安倍经济学 在野党弱化
原文传递
政策推手:日本首相外交安保团队与对外决策过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勇 孟繁超 《日本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89-114,170,173,174,共29页
在日本对外决策中,究竟是谁在影响首相?作为一项有学术与现实意义的研究议程,笔者旨在回答:谁是菅义伟执政团队中负责外交安保事务的关键角色?菅义伟政府又是按照何种流程进行对外决策的?在对"首相一日"数据库进行重点使用的... 在日本对外决策中,究竟是谁在影响首相?作为一项有学术与现实意义的研究议程,笔者旨在回答:谁是菅义伟执政团队中负责外交安保事务的关键角色?菅义伟政府又是按照何种流程进行对外决策的?在对"首相一日"数据库进行重点使用的基础上,从对外政策分析的视角对菅义伟外交安保团队的决策模式和决策特点进行学理性分析发现,菅义伟外交安保团队的决策模式,呈现出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相结合的特点,其中官邸官僚对首相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无疑体现了首相官邸主导之特征。就具体案例而言,在中国《海警法》出台前后以及日本酝酿西方七国集团(G7)康沃尔峰会相关议程期间,具有不同职业背景且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关键角色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首相官邸在对外决策时的判断。新近登场的岸田文雄内阁的外交安保团队尚未完全定型,仍待持续跟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相外交安保团队 决策模式 首相官邸主导 岸田文雄内阁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日本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以首相和农业保护三集团的相对影响力变化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权 张晓娜 《日本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75-100,145-146,149,共29页
纵观近20年来日本签署的EPA,2013年以后其对象国层次和农产品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基于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视角,以日本首相和农业保护三集团(农林族议员、农林官僚及农民组织)之间的相对影响力为中心,考察自民党政权(2000年4月—200... 纵观近20年来日本签署的EPA,2013年以后其对象国层次和农产品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基于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视角,以日本首相和农业保护三集团(农林族议员、农林官僚及农民组织)之间的相对影响力为中心,考察自民党政权(2000年4月—2009年9月)、民主党政权(2009年9月—2012年12月)及安倍晋三再度拜相后的自民党政权(2012年12月—2020年8月)的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的演变发现,随着"1955年体制"被首相官邸主导模式取代,日本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由共识型决策过程转为专断型决策过程,是引起上述两大变化的内在原因。安倍辞职后日本是否会延续专断型决策过程,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政策形成过程 农业保护三集团 首相官邸主导 共识型决策过程 专断型决策过程
原文传递
论政官关系与小泉内阁特殊法人改革
15
作者 胡卓林 《南开日本研究》 2023年第2期161-176,282-283,共18页
特殊法人制度曾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族议员”、利益集团与省厅官僚的相互勾结,特殊法人不仅经营亏损,更成为政官财利益政治的据点,改革特殊法人也成为政治改革的迫切需求。21世纪初,小泉内阁选择... 特殊法人制度曾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族议员”、利益集团与省厅官僚的相互勾结,特殊法人不仅经营亏损,更成为政官财利益政治的据点,改革特殊法人也成为政治改革的迫切需求。21世纪初,小泉内阁选择道路公团和邮政团体作为对象,开始进行特殊法人改革。但在利益政治影响下,特殊法人改革受到了来自相关省厅和“族议员”的激烈抵制。经过与既得利益者的漫长拉锯战,最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利益政治格局被打破,形成了首相官邸主导型决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泉内阁 利益政治 政官关系 特殊法人改革 官邸主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