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官房铜矿床微量元素R型因子分析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1
作者 李育 陈爱兵 +6 位作者 蔡家驭 高建国 常河 贾福聚 王泱泱 王玉祥 董雪健 《中国锰业》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官房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南澜沧江火山岩段北段,属云县-景谷(火山弧)铜多金属成矿带,是该区最具代表性的玄武岩铜矿床,储量达中型规模。对矿区内矿石的33种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聚类分析,33种微... 官房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南澜沧江火山岩段北段,属云县-景谷(火山弧)铜多金属成矿带,是该区最具代表性的玄武岩铜矿床,储量达中型规模。对矿区内矿石的33种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聚类分析,33种微量元素可分为基性岩元素组合、中低温矿化元素组合、中酸性岩相关元素及中高温矿化元素组合;R型因子分析得到F_(1)、F_(2)、F_(3)、F_(4)四类元素组合因子。其中,聚类分析与R型因子分析的元素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能够代表矿床的成矿过程,即成矿分为热液成矿期和中低温地下水热液改造期两个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该矿床属于隐伏岩体及岩浆作用有明显成因联系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型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微量元素 官房铜矿床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