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2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CP流的宏观平衡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龚俭
彭艳兵
+1 位作者
杨望
刘卫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61-1571,共11页
TCP流显式的连接建立和关闭过程决定了完整的TCP流的不同类型TCP报文之间在数量关系间保持一种宏观平衡性,这种数量间的约束所表现出的宏观平衡性可以用来揭示网络流量行为规律,识别网络流量行为异常的存在,从而可以成为网络安全监测和...
TCP流显式的连接建立和关闭过程决定了完整的TCP流的不同类型TCP报文之间在数量关系间保持一种宏观平衡性,这种数量间的约束所表现出的宏观平衡性可以用来揭示网络流量行为规律,识别网络流量行为异常的存在,从而可以成为网络安全监测和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定义了TCP流宏观平衡性的相关测度,根据TCP流的到达模型和流长模型建立了测量误差的模型,并以此导出了实际测量模型和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临界点.通过实验和仿真对这些测度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这些测度和临界点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流
报文数量的
宏观平衡
性
测度
测量误差
异常网络行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分流动性过剩的不同机理促进中国经济宏观平衡
被引量:
2
2
作者
巴曙松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第12期17-18,共2页
当前中国和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占据全球第一位。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经济
宏观平衡
GDP总量
广义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力要素收益与资本收益差距对宏观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小萍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7期48-56,共9页
自1997年亚洲会融风暴以来,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在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下,中国经济走出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投资、消费、出口各项内容都有强劲的增长,但是,相比之下,消费还是一块"...
自1997年亚洲会融风暴以来,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在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下,中国经济走出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投资、消费、出口各项内容都有强劲的增长,但是,相比之下,消费还是一块"软肋",其增长速度要明显低于投资与出口。因此,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都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一次考验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更是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问题,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劳动力要素收益和资本收益差距的逐步扩大部分解释了我国消费比重较低、投资比重较高的成因,这一差距也导致了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和出口,并使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本文从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力要素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变化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收益
要素收益
劳动力
宏观平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亚洲金融风暴
扩大消费需求
宏观
调控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外开放与宏观平衡
4
作者
马建堂
冯爱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6-100,95,共6页
以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才能有效地实现内、外部平衡呢?这就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并把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率和增加有效供给放在首位,在实...
以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才能有效地实现内、外部平衡呢?这就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并把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率和增加有效供给放在首位,在实现国际收支均衡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平衡
货币政策
需求管理
外部
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
对外开放
宏观
经济
人民币
中央银行
供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均衡增长宏观平衡与宏观调控
5
作者
曹新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1期17-26,共10页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增长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不平衡增长,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然而,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概念却包含以上两个概念的内容,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由其生产力的不平衡性,总供需的不平衡性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增长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不平衡增长,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然而,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概念却包含以上两个概念的内容,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由其生产力的不平衡性,总供需的不平衡性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决定的。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极大。促进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应正确处理好其与宏观平衡的关系,这正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所在。非均衡增长,宏观平衡与宏观调控三者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增长
宏观平衡
宏观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
6
作者
曹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4,共5页
论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曹新一、非均衡增长与总量平衡的关系宏观经济的总量关系,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社会总供需即社会总产品的总供需。社会总供给是指有实物保证的总供给。具体表现为现有生产能力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论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曹新一、非均衡增长与总量平衡的关系宏观经济的总量关系,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社会总供需即社会总产品的总供需。社会总供给是指有实物保证的总供给。具体表现为现有生产能力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创造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全部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非均衡增长
产业结构变化
宏观平衡
传统产业
社会总供需
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总供给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奥塔·锡克“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经济理论的启示
7
作者
陈云贤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36-39,共4页
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经济学家奥塔·锡克在七十年代中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的理论。他在《第三条道路》、《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等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各自特点,提出在社会经济活动...
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经济学家奥塔·锡克在七十年代中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的理论。他在《第三条道路》、《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等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各自特点,提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不平衡,即一类是宏观小平衡(指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经济活动
宏观平衡
经济理论
《第三条道路》
著名经济学家
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宏观平衡和微观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
3
8
作者
周忠厚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4-88,83,共6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时候,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在第二类第〈6〉点有:“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第〈8〉点有:“关于艺术,大家知道,...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时候,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在第二类第〈6〉点有:“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第〈8〉点有:“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物质生产
微观不
平衡
宏观平衡
辩证关系
精神生产
成比例
马克思恩格斯
不
平衡
关系
古希腊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曹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48-51,共4页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曹新宏观平衡即总供给和总话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宏观调控要达到什么样的平衡,才能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呢?西方宏观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两者比...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曹新宏观平衡即总供给和总话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宏观调控要达到什么样的平衡,才能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呢?西方宏观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两者比较分析和研究,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理论
宏观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
调控
宏观
经济理论
需求
平衡
结构
平衡
总量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劳动力总供求的宏观平衡和宏观调节
10
作者
曹新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7-22,共6页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和就业机会少,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四十年来,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大起大落,大大减弱了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对人口增长的失去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过快,使...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和就业机会少,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四十年来,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大起大落,大大减弱了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对人口增长的失去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过快,使社会劳动力的总供给相对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宏观平衡
总供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宏观
调节
社会劳动力
就业压力
就业结构
就业人口
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货币供应与宏观平衡
11
作者
周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9-17,共9页
(一)有计划地供应货币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条件只要有社会分工,人们就要互相交换其活动,就需要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于不同的部门。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
(一)有计划地供应货币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条件只要有社会分工,人们就要互相交换其活动,就需要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于不同的部门。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就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宏观平衡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需要量
准货币
中央银行
货币均衡
商品经济
储蓄存款
分配社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宏观平衡与价格的关系
12
作者
曹新
《经济经纬》
1995年第4期73-75,共3页
论宏观平衡与价格的关系曹新宏观平衡与价格总水平、价格结构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总供需平衡与价格总水平的关系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应该是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总供需平...
论宏观平衡与价格的关系曹新宏观平衡与价格总水平、价格结构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总供需平衡与价格总水平的关系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应该是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总供需平衡与否关系到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平衡
价格总水平
价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宏观平衡与市场的关系
13
作者
王玉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6期31-34,53,共5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又必须借助于市场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宏观平衡和市场的关系。一、宏观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又必须借助于市场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宏观平衡和市场的关系。一、宏观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国民经济的平衡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国民经济的平衡,是整个经济生活赖以存在和正常发展的根本条件。无论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下,人们要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平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劳务市场
宏观
控制
格局
国民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市场机制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宏观平衡问题的思考
14
作者
王富华
《甘肃理论学刊》
1987年第2期20-26,共7页
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宏观平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用商品经济的平衡观来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从而采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现实积累、货币资金积累与总...
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宏观平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用商品经济的平衡观来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从而采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现实积累、货币资金积累与总量平衡我们知道,商品和货币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两大要素。社会商品总量代表总供给,社会货币购买力代表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总量平衡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价值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与货币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的平衡。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消费基金
宏观平衡
有计划商品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措施
总量
平衡
国民经济
平衡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
15
作者
曹新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5,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中所阐述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实物量平衡和价值量平衡的宏观平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有...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中所阐述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实物量平衡和价值量平衡的宏观平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宏观平衡
理论
宏观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谋求宏观平衡 促进微观集约
16
作者
胡传景
《上海土地》
2016年第6期24-28,共5页
一、引言 虽然,“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56万亩,较“十二五”减少669万亩,但是随着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锐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仍然很大。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确保...
一、引言 虽然,“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56万亩,较“十二五”减少669万亩,但是随着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锐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仍然很大。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确保耕地总量宏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平衡
集约
微观
耕地后备资源
耕地占补
平衡
建设用地
“十二五”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宏观平衡与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
5
17
作者
宋国青
张维迎
《经济研究》
1986年第6期25-35,共11页
1985年,围绕着工业超高速度增长和其他一系列宏观失衡问题,宏观控制的中心任务是抑制总需求,紧缩信贷和财政成为抑制总需求的主要政策措施。去年年底,我们对经济形势作了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紧缩过度导致货币供应不足和需求不足并进一步...
1985年,围绕着工业超高速度增长和其他一系列宏观失衡问题,宏观控制的中心任务是抑制总需求,紧缩信贷和财政成为抑制总需求的主要政策措施。去年年底,我们对经济形势作了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紧缩过度导致货币供应不足和需求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生产萎缩的结论。一些同志则持相反的看法,认为银根抽而不紧,国民经济仍处于低热状态,今年头两个月工业增长速度陡然下降主要是“资源短缺”造成的。对形势判断的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观察形势所依据的理论分歧。本文主要结合对1985年紧缩效应的分析,讨论宏观平衡和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平衡
总需求
理论问题
居民储蓄
宏观
控制
消费支出
货币流通速度
需求不足
周转货币
增长率
原文传递
宏观经济平衡与通货胀膨治理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李连仲
李连第
《探索》
1988年第6期22-24,46,共4页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商品联系的必然形式,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在商品交换中都要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表现出来。
关键词
经济
平衡
社会总供给
经济运行
社会总需求
宏观平衡
国民收入
增长幅度
通货膨胀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外开放与宏观平衡
19
作者
马建堂
冯爱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国际间货物、劳务和资金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将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新的影响,并为宏观经济平衡增添一定的难度。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一。
关键词
宏观平衡
货币政策
对外开放
人民币
国际收支逆差
宏观
经济
需求管理
中央银行
不
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
原文传递
区分流动性过剩的不同机理 促进中国经济宏观平衡
20
作者
巴曙松
《经济》
2010年第12期12-13,共2页
当前中国和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占据全球第一位,超过美国,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近期,美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贷币发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引起全球...
当前中国和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占据全球第一位,超过美国,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近期,美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贷币发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在刚刚闭幕的G20首尔峰会上也受到争议和不少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经济
宏观平衡
全球金融市场
GDP总量
广义货币
美国
性泛滥
原文传递
题名
TCP流的宏观平衡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龚俭
彭艳兵
杨望
刘卫江
机构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61-1571,共11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金(2003CB314804)资助
文摘
TCP流显式的连接建立和关闭过程决定了完整的TCP流的不同类型TCP报文之间在数量关系间保持一种宏观平衡性,这种数量间的约束所表现出的宏观平衡性可以用来揭示网络流量行为规律,识别网络流量行为异常的存在,从而可以成为网络安全监测和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定义了TCP流宏观平衡性的相关测度,根据TCP流的到达模型和流长模型建立了测量误差的模型,并以此导出了实际测量模型和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临界点.通过实验和仿真对这些测度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这些测度和临界点的可用性.
关键词
TCP流
报文数量的
宏观平衡
性
测度
测量误差
异常网络行为检测
Keywords
TCP flow
macroscopical quantitative balance of packets
metric
measuring error
detection of abnormal network behavior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分流动性过剩的不同机理促进中国经济宏观平衡
被引量:
2
2
作者
巴曙松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第12期17-18,共2页
文摘
当前中国和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占据全球第一位。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经济
宏观平衡
GDP总量
广义货币
分类号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力要素收益与资本收益差距对宏观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小萍
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7期48-56,共9页
文摘
自1997年亚洲会融风暴以来,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在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下,中国经济走出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投资、消费、出口各项内容都有强劲的增长,但是,相比之下,消费还是一块"软肋",其增长速度要明显低于投资与出口。因此,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都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一次考验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更是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问题,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劳动力要素收益和资本收益差距的逐步扩大部分解释了我国消费比重较低、投资比重较高的成因,这一差距也导致了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和出口,并使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本文从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力要素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变化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资本收益
要素收益
劳动力
宏观平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亚洲金融风暴
扩大消费需求
宏观
调控政策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外开放与宏观平衡
4
作者
马建堂
冯爱民
机构
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国际部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6-100,95,共6页
文摘
以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才能有效地实现内、外部平衡呢?这就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并把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率和增加有效供给放在首位,在实现国际收支均衡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关键词
宏观平衡
货币政策
需求管理
外部
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
对外开放
宏观
经济
人民币
中央银行
供给管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均衡增长宏观平衡与宏观调控
5
作者
曹新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1期17-26,共10页
文摘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增长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不平衡增长,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然而,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概念却包含以上两个概念的内容,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由其生产力的不平衡性,总供需的不平衡性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决定的。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极大。促进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应正确处理好其与宏观平衡的关系,这正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所在。非均衡增长,宏观平衡与宏观调控三者紧密联系。
关键词
非均衡增长
宏观平衡
宏观
调控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
6
作者
曹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4,共5页
文摘
论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曹新一、非均衡增长与总量平衡的关系宏观经济的总量关系,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社会总供需即社会总产品的总供需。社会总供给是指有实物保证的总供给。具体表现为现有生产能力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创造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全部产...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非均衡增长
产业结构变化
宏观平衡
传统产业
社会总供需
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总供给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国民经济
分类号
F061.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塔·锡克“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经济理论的启示
7
作者
陈云贤
机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经济学家奥塔·锡克在七十年代中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的理论。他在《第三条道路》、《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等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各自特点,提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不平衡,即一类是宏观小平衡(指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不协调,
关键词
微观经济活动
宏观平衡
经济理论
《第三条道路》
著名经济学家
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经济活动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宏观平衡和微观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
3
8
作者
周忠厚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4-88,83,共6页
文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时候,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在第二类第〈6〉点有:“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第〈8〉点有:“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关键词
艺术生产
物质生产
微观不
平衡
宏观平衡
辩证关系
精神生产
成比例
马克思恩格斯
不
平衡
关系
古希腊艺术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曹新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48-51,共4页
文摘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曹新宏观平衡即总供给和总话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宏观调控要达到什么样的平衡,才能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呢?西方宏观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两者比较分析和研究,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
关键词
平衡
理论
宏观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
调控
宏观
经济理论
需求
平衡
结构
平衡
总量
平衡
分类号
F82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劳动力总供求的宏观平衡和宏观调节
10
作者
曹新
机构
陕西师大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摘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和就业机会少,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四十年来,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大起大落,大大减弱了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对人口增长的失去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过快,使社会劳动力的总供给相对过剩。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宏观平衡
总供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宏观
调节
社会劳动力
就业压力
就业结构
就业人口
大力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货币供应与宏观平衡
11
作者
周骏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9-17,共9页
文摘
(一)有计划地供应货币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条件只要有社会分工,人们就要互相交换其活动,就需要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于不同的部门。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就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劳动力)。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宏观平衡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需要量
准货币
中央银行
货币均衡
商品经济
储蓄存款
分配社会劳动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宏观平衡与价格的关系
12
作者
曹新
出处
《经济经纬》
1995年第4期73-75,共3页
文摘
论宏观平衡与价格的关系曹新宏观平衡与价格总水平、价格结构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总供需平衡与价格总水平的关系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应该是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总供需平衡与否关系到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与否,...
关键词
宏观平衡
价格总水平
价格结构
分类号
F7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宏观平衡与市场的关系
13
作者
王玉珍
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6期31-34,53,共5页
文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又必须借助于市场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宏观平衡和市场的关系。一、宏观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国民经济的平衡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国民经济的平衡,是整个经济生活赖以存在和正常发展的根本条件。无论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下,人们要生存。
关键词
宏观平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劳务市场
宏观
控制
格局
国民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市场机制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宏观平衡问题的思考
14
作者
王富华
机构
甘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1987年第2期20-26,共7页
文摘
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宏观平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用商品经济的平衡观来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从而采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现实积累、货币资金积累与总量平衡我们知道,商品和货币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两大要素。社会商品总量代表总供给,社会货币购买力代表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总量平衡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价值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与货币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的平衡。因此。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消费基金
宏观平衡
有计划商品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措施
总量
平衡
国民经济
平衡
问题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
15
作者
曹新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5,共6页
文摘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中所阐述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实物量平衡和价值量平衡的宏观平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宏观平衡
理论
宏观
经济学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谋求宏观平衡 促进微观集约
16
作者
胡传景
出处
《上海土地》
2016年第6期24-28,共5页
文摘
一、引言 虽然,“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56万亩,较“十二五”减少669万亩,但是随着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锐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仍然很大。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确保耕地总量宏观平衡。
关键词
宏观平衡
集约
微观
耕地后备资源
耕地占补
平衡
建设用地
“十二五”
总量控制
分类号
F82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宏观平衡与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
5
17
作者
宋国青
张维迎
机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出处
《经济研究》
1986年第6期25-35,共11页
文摘
1985年,围绕着工业超高速度增长和其他一系列宏观失衡问题,宏观控制的中心任务是抑制总需求,紧缩信贷和财政成为抑制总需求的主要政策措施。去年年底,我们对经济形势作了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紧缩过度导致货币供应不足和需求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生产萎缩的结论。一些同志则持相反的看法,认为银根抽而不紧,国民经济仍处于低热状态,今年头两个月工业增长速度陡然下降主要是“资源短缺”造成的。对形势判断的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观察形势所依据的理论分歧。本文主要结合对1985年紧缩效应的分析,讨论宏观平衡和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关键词
宏观平衡
总需求
理论问题
居民储蓄
宏观
控制
消费支出
货币流通速度
需求不足
周转货币
增长率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宏观经济平衡与通货胀膨治理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李连仲
李连第
机构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出处
《探索》
1988年第6期22-24,46,共4页
文摘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商品联系的必然形式,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在商品交换中都要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表现出来。
关键词
经济
平衡
社会总供给
经济运行
社会总需求
宏观平衡
国民收入
增长幅度
通货膨胀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发行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外开放与宏观平衡
19
作者
马建堂
冯爱民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价格组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国际部
出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2-66,共5页
文摘
以国际间货物、劳务和资金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将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新的影响,并为宏观经济平衡增添一定的难度。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一。
关键词
宏观平衡
货币政策
对外开放
人民币
国际收支逆差
宏观
经济
需求管理
中央银行
不
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分流动性过剩的不同机理 促进中国经济宏观平衡
20
作者
巴曙松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出处
《经济》
2010年第12期12-13,共2页
文摘
当前中国和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占据全球第一位,超过美国,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近期,美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贷币发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在刚刚闭幕的G20首尔峰会上也受到争议和不少的批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经济
宏观平衡
全球金融市场
GDP总量
广义货币
美国
性泛滥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CP流的宏观平衡性
龚俭
彭艳兵
杨望
刘卫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分流动性过剩的不同机理促进中国经济宏观平衡
巴曙松
《中国发展观察》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劳动力要素收益与资本收益差距对宏观平衡的影响
高小萍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外开放与宏观平衡
马建堂
冯爱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非均衡增长宏观平衡与宏观调控
曹新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非均衡增长与宏观平衡的关系
曹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奥塔·锡克“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经济理论的启示
陈云贤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宏观平衡和微观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周忠厚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
曹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我国劳动力总供求的宏观平衡和宏观调节
曹新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货币供应与宏观平衡
周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宏观平衡与价格的关系
曹新
《经济经纬》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宏观平衡与市场的关系
王玉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我国宏观平衡问题的思考
王富华
《甘肃理论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
曹新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谋求宏观平衡 促进微观集约
胡传景
《上海土地》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宏观平衡与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宋国青
张维迎
《经济研究》
1986
5
原文传递
18
宏观经济平衡与通货胀膨治理
李连仲
李连第
《探索》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对外开放与宏观平衡
马建堂
冯爱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20
区分流动性过剩的不同机理 促进中国经济宏观平衡
巴曙松
《经济》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