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0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伟 简陈兴 +1 位作者 吴黎敏 郑子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5期92-94,共3页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Miccoli手术)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行TET手术治疗,实验组行Mi...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Miccoli手术)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行TET手术治疗,实验组行Miccoli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手术前、术后第1天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5.35±3.94)ml、术后第1天引流量(39.18±5.09)ml均少于对照组的(25.15±5.20)、(80.79±13.55)ml,手术时长(74.89±10.91)min、术后住院时间(4.47±0.48)d均短于对照组的(115.41±10.25)min、(5.41±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G、IgM、Ig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更好,其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疼痛轻,其应用价值优于TET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甲状腺结节 辅助小切口甲状腺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任冰冰 张自立 孟祥朝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7期87-89,共3页
目的比较腔镜辅助下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2014年5月前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Pub Med、Medline关于比较腔镜辅助下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疗效的对照研究,根... 目的比较腔镜辅助下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2014年5月前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Pub Med、Medline关于比较腔镜辅助下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疗效的对照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共590例患者。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较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手术时间短(SMD=-2.28,95%CI:-3.71^-0.8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RR=0.11,95%CI:0.04~0.33,P<0.05),疼痛评分低(SMD=-1.57,95%CI:-2.28^-0.86,P<0.05),但两种术式发生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较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疼痛评分低,且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喜志 陈润霞 蓝活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分别接受腔镜辅助小切口...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分别接受腔镜辅助小切口、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及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生活质量(GLQI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1 d,三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A组、B组高于C组,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C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仍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GLQ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A组、B组高于C组,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比较,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上述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辅助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剑波 孙文 +1 位作者 李军 沈祥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4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腔镜辅助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完全... 目的分析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腔镜辅助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出现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间短,术后疼痛感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率等无太大差异,但是研究组稍微在以上方面稍微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两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方法,效果相当,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的创伤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赖勇强 梁伟新 +3 位作者 朱明章 黄永良 李志宏 苏秀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亢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变化。方法资料来源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甲亢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18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ET组),35例行传统开放切口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COT组)。测定术前...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亢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变化。方法资料来源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甲亢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18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ET组),35例行传统开放切口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COT组)。测定术前2 h和术后24 h创伤反应指标: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术后72 h内评估是否合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比较两组3个应激指标及术后合并SIRS的例数。结果腔镜经胸乳入路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而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副损伤和并发症。两种术式术后24 h血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但两组3个创伤反应指标的变化值△Hs-CRP、△TNF-α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SIRS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手术时间较传统开放组长,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性类似,引起机体的创伤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合适的病例可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亢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创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汉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399-401,共3页
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手术方法及效果。选取拟实施甲状腺手术治疗的PTC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TET手术)、传统组(传统手术治疗)两组,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 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手术方法及效果。选取拟实施甲状腺手术治疗的PTC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TET手术)、传统组(传统手术治疗)两组,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大小、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清除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传统组在术后2、6、12和24 h的4个时间点进行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并发症率4.00%,低于传统组的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治疗PTC与传统手术一样效果可靠,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术后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麟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5期3361-3362,共2页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成腔镜辅助(行腹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组和完全腔镜组(行完全...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成腔镜辅助(行腹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组和完全腔镜组(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各35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程、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腔镜辅助组术程、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75.50±10.25)min、(40.35±5.20)mL、(40.35±5.26)mL、(6.25±1.32)d;完全腔镜组分别为(115.50±10.65)min、(70.50±5.65)mL、(65.60±10.45)mL、(9.50±2.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完全腔镜组为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采取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手术用时较短、失血量与引流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辅助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
8
作者 邓晓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8期89-90,共2页
总结了17例实施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常规准备及器械准备,术中手术配合、体位的摆放、仪器的管理、超声刀的使用以及控制CO2气体压力等。认为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CO2... 总结了17例实施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常规准备及器械准备,术中手术配合、体位的摆放、仪器的管理、超声刀的使用以及控制CO2气体压力等。认为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CO2的吸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胸乳入路 完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锁骨下腔镜下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乳头状癌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陈明杰 徐敬修 谢志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在乳头状癌患者中比较经锁骨下腔镜下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取60例确诊为乳头状癌患者为此次研究主要观察对象,入院时间节点介于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方法 的指导下将60例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 在乳头状癌患者中比较经锁骨下腔镜下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取60例确诊为乳头状癌患者为此次研究主要观察对象,入院时间节点介于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方法 的指导下将60例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按照经锁骨下腔镜下方式进行治疗,据此比照不同组别患者获取的效果。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所处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相关维度分值居于更高水平(P<0.05);围手术期指标呈现数据状态更优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居于同一水平阶段(P>0.05)。结论 面对乳头状癌患者时,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方式相比,经锁骨下腔镜下手术的实施能够获取良好效果,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居于更高水平,围手术期指标表现更佳,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居于同一水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癌 经锁骨下 传统甲状腺切除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盈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54-157,共4页
探究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纽曼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 探究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纽曼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纽曼系统护理干预,不仅降低了疼痛评分,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成功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积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了康复时间,为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系统护理干预 良性甲状腺结节 经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 围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王付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0-053,共4页
评估甲状腺系膜切除技术联合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NALTS)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本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80例患者,依据手术类型分为参照组、分析组,各40例。参照组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央区淋... 评估甲状腺系膜切除技术联合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NALTS)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本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80例患者,依据手术类型分为参照组、分析组,各40例。参照组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组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系膜切除。对比手术指标、淋巴结清扫成效以及并发症差异。结果 分析组术中耗时较参照组显著延长(P<0.05);分析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各组并发症发生数量不具有差异性(P>0.05);分析组术后切口美观接收程度更高(P<0.05)。结论 NALTS结合系膜切除技术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用于对美观需求较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系膜切除 无充气 腋窝入路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蔡凤林 陈星宇 +2 位作者 耿昌婕 耿雪娜 罗舟 《医药前沿》 2025年第9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肿瘤大小、手...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围术期相关指标。所有患者采用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4年6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所有肿瘤中位直径0.7 cm,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位数3枚,平均手术时间为(95.0±11.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5±0.5)d,平均出血量为(16.0±3.2)mL,术后48 h平均引流量为(36.0±5.4)mL;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饮水呛咳1例。无术后出血及切口感染。随访期间内美容效果好,无肿瘤复发。结论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已成为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一种重要选择。该术式不仅在手术安全性、彻底性方面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还具有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切除 入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
13
作者 余昌伟 叶建华 +1 位作者 吴刚 唐爱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0月行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90例,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INB)组42例,采用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0月行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90例,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INB)组42例,采用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组48例,采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15分钟(T1)、30分钟(T2)、45分钟(T3)、拔管后(T4)生命体征、麻醉药用量、镇痛效果、疼痛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TPVB组T1、T2、T3、T4的收缩压(SBP)分别为(115.88±9.29)mmHg、(113.58±9.72)mmHg、(117.33±9.17)mmHg和(121.15±10.51)mmHg,舒张压(DBP)分别为(86.74±7.35)mmHg、(90.83±8.82)mmHg、(90.83±8.82)mmHg和(91.05±8.73)mmHg,心率(HR)分别为(79.94±7.46)、(81.97±7.28)、(82.36±7.41)、(85.83±8.32)次/分钟,均高于INB组的(103.53±8.28)mmHg、(105.40±8.66)mmHg、(109.03±8.13)mmHg、(114.64±9.65)mmHg,(77.68±6.57)mmHg、(79.27±6.69)mmHg、(83.21±7.37)mmHg、(85.83±8.21)mmHg,(71.17±6.21)次/分钟、(75.18±6.47)次/分钟、(74.82±6.12)次/分钟、(79.35±7.12)次/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PVB组的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为(27.68±2.64)μg,24小时镇痛泵按压次数为(5.16±0.38)次,低于INB组的(36.22±3.36)μg和(6.87±0.4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VB组静息、咳嗽时2、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为(2.44±0.27)分、(3.55±0.42)分、(2.81±0.34)分,(3.36±0.23)分、(4.13±0.33)分、(3.80±0.25)分,低于INB组的(2.83±0.44)分、(3.98±0.55)分、(3.33±0.46)分,(3.87±0.30)分、(4.59±0.47)分、(4.17±0.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VB组的前列腺素E2(PGE2)为(1.53±0.28μg/L),去甲肾上腺素(NE)为(362.25±33.85)ng/L、皮质醇(Cor)为(278.72±25.13)ng/L,低于INB组的(2.71±0.32)μg/L、(425.67±38.3)7ng/L和(315.68±29.21)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VB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分别为1(2.1%)和1(2.1%)],INB组分别为6(12.5%)和5(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优于肋间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下肺叶切除 麻醉药用量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伟 梁文杰 黎然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9)。...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9)。对照组给予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试验组给予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周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72 h、术后14 d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降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升高,试验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14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术前,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4 d,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14 d 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对吞咽功能影响小,可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前庭颈部正中路径 完全甲状腺切除 开放式甲状腺切除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高飞 姜金汐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建波 陆晓筱 章德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直径为(6.6±5.4)mm,平均手术时间(156.5±32.7)min,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12±6.4)枚,术后住院时间为(3.3±1.2)d。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均在术后1月恢复正常,术后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切口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颈前区功能保护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锁骨下入路 甲状腺全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海清 曾庆东 +4 位作者 吕斌 陈波 李宝元 姜立新 郑海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0-143,15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辅助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Miccoli )和完全腔镜的甲状腺切除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TET)2种手术方式。方法统计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并选择行内镜甲状...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辅助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Miccoli )和完全腔镜的甲状腺切除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TET)2种手术方式。方法统计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并选择行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70例,其中行Miccoli术式46例,选择TET 24例(以下称为腔镜组),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有关数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主观感受、美容效果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并做出分析,以对比2种手术方式在安全性、创伤性和美容效果上的差异。结果①安全性:2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出现,小切口组1例中转开放而腔镜组手术无一中转(2.2%vs 0%,P>0.05)。②创伤性:小切口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腔镜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6 h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2和24 h小切口组疼痛评分要低于腔镜组, P<0.05。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3 d CRP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美容满意度及其他: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术式安全性类似,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种术式创伤性类似,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者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甲状腺切除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安全性 创伤性 美容性
原文传递
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董红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9-0012,共4页
探究良性甲状腺病变采用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方式做疾病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患有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共计88例患者;两组患者人数均等,评估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效... 探究良性甲状腺病变采用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方式做疾病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患有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共计88例患者;两组患者人数均等,评估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结果 疗效对比,干预组疾病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病情况比对,发病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指标汇总指标数据,干预组指标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度、微型营养状态分值等统计,相比可见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效果占据优势,手术切除的疗效和远期预后稳定,术后复发率低。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并且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手术实施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判断,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术后对患者进行规范的随访和管理,以确保手术效果的稳定和患者的远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乳入路完全甲状腺切除 良性甲状腺病变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威 耿中利 昂沙尔·苏来曼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5期96-98,102,共4页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手术器械不断改进,临床医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及术后美观性需求不断增加,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外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尽管腔镜技术不断完善,甲状...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手术器械不断改进,临床医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及术后美观性需求不断增加,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外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尽管腔镜技术不断完善,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后仍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切口血肿、甲状旁腺损伤、低钙血症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如何有效降低甚至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始终是广大外科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帮助临床医生在术中精准识别喉返神经及其他相关神经结构,现已成为甲状腺癌手术的重要辅助技术手段。本文结合腔镜技术与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优点,对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的神经监测技术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及发展方向等作一综述,为后续科研与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中神经监测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现状
19
作者 王干彪 李文清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病人的特点和要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术式。本文就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贾小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T)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TOETVA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甲状腺功能,术前及术后1周应激反应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升高,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降低,但术后1个月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COT比,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TOETVA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围手术期指标,还可以减轻对甲状腺功能的损伤,降低其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 经口前庭入路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