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宋代山水画鉴赏课教学
1
作者 李雨 《艺术家》 2025年第3期89-91,共3页
山水画鉴赏是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内容。宋代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山水画家都从宋代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因此,笔者以宋代山水画为例,尝试将其他学科与美术鉴赏课程相结合,旨在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优秀传统文... 山水画鉴赏是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内容。宋代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山水画家都从宋代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因此,笔者以宋代山水画为例,尝试将其他学科与美术鉴赏课程相结合,旨在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融入美术鉴赏的教学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鉴赏课 教学实践 爱国主义精神 宋代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外之音:宋代山水画中“听琴”意象的倾听结构与审美理想
2
作者 王天乐 金婷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琴乐”作为古代士人音乐创作的重要类型,在其漫长的艺术实践与审美建构中,逐步形成了以“听琴”为主题的文化意象。隋唐时期,士人对于琴文化的探讨开始由文学扩大到绘画领域,“山水琴音”成为宋代山水画中的热门主题。在宋代诗画论的... “琴乐”作为古代士人音乐创作的重要类型,在其漫长的艺术实践与审美建构中,逐步形成了以“听琴”为主题的文化意象。隋唐时期,士人对于琴文化的探讨开始由文学扩大到绘画领域,“山水琴音”成为宋代山水画中的热门主题。在宋代诗画论的倡导与影响下,宋代山水画中的“听琴”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听琴描绘,是宋代士人音乐感知与听觉意识在绘画中的自觉。画家于图像中建立“听觉性”的音乐空间与倾听结构,使山水-琴乐-士人之间形成了和谐的自然秩序,从而唤起观者的听觉想象与哲思精神。在宋代山水画对听琴意象的表达中,还蕴含着宋代士人的察物自省与心物合一的听物文化,以“听觉”引领视觉的感知方式继而构建起中国士人的审美体系与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琴 宋代山水 音乐空间 听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专业通识基础课程的宋代山水画临摹教学——以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开通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135-137,共3页
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资源,蕴含中国美学的优质基因。元代以后至今,两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是研习山水画艺术的范本,历代山水画大师都从宋代经典山水画作品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启发,成... 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资源,蕴含中国美学的优质基因。元代以后至今,两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是研习山水画艺术的范本,历代山水画大师都从宋代经典山水画作品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启发,成就了时代的典范。该文结合案例教学,以实践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资源转化为具有通识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程,以打通专业壁垒,普及宋代山水画艺术的核心价值与学习方法,使其成为为国人乃至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临摹教学 艺术通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理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宋代山水画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靓月 吴琼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3期75-77,共3页
本文探索如何将情感化设计理论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文创产品现状为出发点,提出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思路,即本能层次的五感交互设计、行为层次的产品体验设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最终,以宋代山水画为例,通过香薰炉设计诠释赵佶《... 本文探索如何将情感化设计理论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文创产品现状为出发点,提出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思路,即本能层次的五感交互设计、行为层次的产品体验设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最终,以宋代山水画为例,通过香薰炉设计诠释赵佶《雪江归棹图》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设计 情感化设计 宋代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山水画意象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探究
5
作者 徐嘉鸣 邵萍 《设计》 2024年第19期10-13,共4页
为探讨中国传统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宋代山水画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现代珠宝设计继承和发展宋代山水艺术,同时顺应市场潮流,从珠宝设计的角度弘扬与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宋代山水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画家笔下的作品,分析... 为探讨中国传统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宋代山水画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现代珠宝设计继承和发展宋代山水艺术,同时顺应市场潮流,从珠宝设计的角度弘扬与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宋代山水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画家笔下的作品,分析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变化。探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意象元素应用在现代首饰艺术中,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内涵和审美多样化的需求,为首饰风格注入新鲜血液。设计出中国风的时尚产品,并通过艺术语言向国际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设计创作了具有宋代山水画意蕴的首饰设计,并简要探讨了宋代山水画在首饰设计的可实现性与潜力。该研究可为相关首饰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首饰设计 传统文化 意象元素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宋代山水画境构建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分析
6
作者 熊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169-0172,共4页
宋代山水画重写实,重质趣。在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趣。达到了客体自然再现到主题精神表现的统一。从宋代山水画境构图出发对新中式风格室内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外师造化”是画家体悟大自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运... 宋代山水画重写实,重质趣。在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趣。达到了客体自然再现到主题精神表现的统一。从宋代山水画境构图出发对新中式风格室内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外师造化”是画家体悟大自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不仅能够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还能够让室内装修更加具有特色,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在此次分析中,作者以“一念之间”茶庄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宋代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及意境营造手法出发对其展开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理念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画境 新中式 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治山水,“画”境天地——理学对宋代山水画创作的审美影响
7
作者 黄园园 龚念 《中国美术》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宋代理学对宋人心理结构产生影响,促使“本我”意识的苏醒。宋人修养身心以提高自身境界,渴望达到一种“孔颜乐处”的“至乐”境界,可见道德意识与审美意识走向了统一,从而来实现达到“天地”境界的艺术理想。观朱熹美学本体论的逻辑结... 宋代理学对宋人心理结构产生影响,促使“本我”意识的苏醒。宋人修养身心以提高自身境界,渴望达到一种“孔颜乐处”的“至乐”境界,可见道德意识与审美意识走向了统一,从而来实现达到“天地”境界的艺术理想。观朱熹美学本体论的逻辑结构即“道—气—文—道”,宋人主体意识觉醒,构成了本我(气)。在“道”(“理”)的逻辑本原运作下以山水画为载体的直观表象形成了诉诸感官的形象画面(文),赋予了理学,时代的新价值、新生命,扩展其学术外延,并化旧学为新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 朱子美学 “文道合一” 宋代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墨丹青中的诗意:宋代山水画与诗词的艺术互文
8
作者 张方方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7期84-86,共3页
在宋代,山水画与诗词作为两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共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水墨丹青中的诗意,不仅体现在画家的笔触与色彩中,更蕴含在诗人的意象与韵律里。这种艺术互文关系,丰富了绘画和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 在宋代,山水画与诗词作为两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共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水墨丹青中的诗意,不仅体现在画家的笔触与色彩中,更蕴含在诗人的意象与韵律里。这种艺术互文关系,丰富了绘画和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深化了我们对自然、情感和艺术的理解与感悟,使得画与诗在情感表达、意象创造以及艺术境界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创造 互文关系 宋代山水 艺术境界 诗词 相互借鉴 情感表达 画与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宗教艺术与宋代山水画比较研究
9
作者 张逸峰 《艺术家》 2024年第12期29-31,共3页
宋代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对艺术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山水画也在此期间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将对中世纪宗教艺术与宋代绘画艺术作一些比较和粗浅分析,包括两者在题材和画家、风格与表现、象征与隐喻等... 宋代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对艺术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山水画也在此期间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将对中世纪宗教艺术与宋代绘画艺术作一些比较和粗浅分析,包括两者在题材和画家、风格与表现、象征与隐喻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一、题材与画家群体欧洲中世纪的美术与宗教有密切联系,且基督教在艺术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传播宗教信仰。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大多数是人物肖像或群体活动,用来表达宗教人物的神圣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绘画 画家群体 象征与隐喻 宋代山水 艺术创作 中世纪宗教 人物肖像 文人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音复来 悠扬婉转——论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韵”美风格的艺术共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0-104,111,共6页
"韵"是一个常见的艺术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在分析宋代美学风格尚"韵"之美的文化原因的基础上,揭示"韵"的美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韵"之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体现,以此寻找... "韵"是一个常见的艺术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在分析宋代美学风格尚"韵"之美的文化原因的基础上,揭示"韵"的美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韵"之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体现,以此寻找二者对"韵"之美的艺术共现,由此可窥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诗画相融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宋代山水 “韵”美风格 艺术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中画 画中诗——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三种不同意境风格的艺术共现
11
作者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文章通过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奇伟雄豪、清空灵动、寒荒幽寂三种意境的艺术共现,来展现山水诗与山水画在宋代的融通之美,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诗画相融这一古老命题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宋代山水 宋代山水 诗画相融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简形具 得之自然——论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逸”美风格的艺术共现
12
作者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通过宋代美学风格尚"逸"之因及特点的分析,揭示"逸"美在宋代美学中的独特表现;通过苏轼人生阅历及其诗作的解读以及宋代文人山水画及水墨白画艺术内涵的解析,进一步探索"逸"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 通过宋代美学风格尚"逸"之因及特点的分析,揭示"逸"美在宋代美学中的独特表现;通过苏轼人生阅历及其诗作的解读以及宋代文人山水画及水墨白画艺术内涵的解析,进一步探索"逸"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艺术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宋代山水 “逸”美风格 艺术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山水画的理学意涵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望森 徐青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5,共6页
宋代山水画的美学思想是在理学崛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首先梳理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以及宋代山水画的整体特征,以山水画作品中的形、墨、意境等视觉特点为切入点,突显宋代山水风格鲜明的意境特征。并从创作主体画家的心性修养,来对宋... 宋代山水画的美学思想是在理学崛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首先梳理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以及宋代山水画的整体特征,以山水画作品中的形、墨、意境等视觉特点为切入点,突显宋代山水风格鲜明的意境特征。并从创作主体画家的心性修养,来对宋代画家审美心理进行梳理。旨在从多个视角说明宋代山水画与理学的特殊关系,剖析理学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是如何影响这一时期山水作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理学 作品 创作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德·抒情·体道——论宋代山水词及其内在意蕴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骊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4期74-78,共5页
在文人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风气的影响下,自然山水逐渐成为宋词的重要内容。宋代山水词中包含了道德、情感、哲学等多重文化内涵。从道德层面而言,词人们继承了儒家"山水比德"的传统,并使山水词承载了新的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从... 在文人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风气的影响下,自然山水逐渐成为宋词的重要内容。宋代山水词中包含了道德、情感、哲学等多重文化内涵。从道德层面而言,词人们继承了儒家"山水比德"的传统,并使山水词承载了新的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从情感层面而言,词人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赋予自然山水浓厚亲切的人情味和非比寻常的精神气魄;从哲学层面而言,宋代词人深受道家"自然"哲学的影响,在对自然的观照中,他们领悟自我存在的价值,实现了人的自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文化意蕴 道德 情感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山水画对“苏门”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习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中国传统的易象思维是山水诗与山水画相通的根源,山水画作为诗歌创作的媒介,以及诗人以山水画家的身份体验和知识结构进行诗歌创作,成为宋代山水画影响"苏门"文人诗歌创作的主要途径。山水画的"立象尽意"、"... 中国传统的易象思维是山水诗与山水画相通的根源,山水画作为诗歌创作的媒介,以及诗人以山水画家的身份体验和知识结构进行诗歌创作,成为宋代山水画影响"苏门"文人诗歌创作的主要途径。山水画的"立象尽意"、"重画尽情"的思维方式和"苏门"文人以画家的身份创作诗歌,对其诗歌的取材方式、构思方法、审美风格等产生影响,从而"苏门"文人诗歌呈现出画趣、奇趣、理趣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苏门” 绘画技法 诗歌创作 易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山水画中人的参与意识与意境美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旭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在历史上,宋代的山水画家人才辈出,这些山水画家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把宋代的山水画艺术推向了历史的顶峰。从总体来说,宋代山水画更加注意画中人物的参与意识,让欣赏者在品味山水的同时,去体会画中那优美的意境。
关键词 宋代山水 参与意识 意境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山水画的儒学蕴涵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冬梅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宋代是儒学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理学孕育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画界一向从道释的角度切入宋山水画,但其艺术风格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理学精致化的影响。本文试从立意、用笔和用色三个方面分析"中庸之道"对宋代山水画的... 宋代是儒学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理学孕育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画界一向从道释的角度切入宋山水画,但其艺术风格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理学精致化的影响。本文试从立意、用笔和用色三个方面分析"中庸之道"对宋代山水画的影响,旨在揭示儒学思想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并内在体现于宋代山水画艺术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中庸之道 儒学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宋代山水画笔墨结构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艳辉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38-39,共2页
文章以视觉分析的方式,以宋代经典的山水作品《溪山行旅图》《晴峦萧寺图》为例,以图解方式解读古代部分山水画。通过剖析山石结构、多种皴法、置陈布势、笔墨相顾等艺术元素,援引同时代人物画范本,着重分析抽离于山水画结构程式的特定... 文章以视觉分析的方式,以宋代经典的山水作品《溪山行旅图》《晴峦萧寺图》为例,以图解方式解读古代部分山水画。通过剖析山石结构、多种皴法、置陈布势、笔墨相顾等艺术元素,援引同时代人物画范本,着重分析抽离于山水画结构程式的特定样式。运用"视觉联想"和"心理活动"作画的分析方式,从笔法、墨法、造景等诸多绘画因素出发,说明从民族本体生发出的艺术语言才是中国的,其也是当代人物画创作应当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 笔墨结构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程朱理学对宋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19
作者 王冬梅 胡新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7-19,共3页
宋代是儒学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理学孕育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画界一向从道释的角度切入宋山水画,但其艺术风格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理学精致化的影响。本文试从立意、用笔和用色三个方面分析"中庸之道"对宋代山水画的... 宋代是儒学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理学孕育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画界一向从道释的角度切入宋山水画,但其艺术风格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理学精致化的影响。本文试从立意、用笔和用色三个方面分析"中庸之道"对宋代山水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中庸 宋代山水 宁静 含蓄 素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