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北安林地区晚白垩世塔山岩体特征简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卫志 于伟 +1 位作者 王振闽 刘宗彦 《资源与产业》 2012年第5期80-88,共9页
塔山岩体为豫北安林地区(安阳至林县)一套具有多岩类组成的环状超单元侵入体:早期侵入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属富钠钙碱性岩石;晚期侵入为霓辉正长岩、含霓石碱性正长斑岩、碱性花岗岩,属高钾碱性岩。岩浆来源深度大,属壳幔质以幔... 塔山岩体为豫北安林地区(安阳至林县)一套具有多岩类组成的环状超单元侵入体:早期侵入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属富钠钙碱性岩石;晚期侵入为霓辉正长岩、含霓石碱性正长斑岩、碱性花岗岩,属高钾碱性岩。岩浆来源深度大,属壳幔质以幔质为主的重熔岩浆。这期岩浆活动与燕山晚期以伸展构造为主体的太行山陆内造山运动息息相关,同时,又与具有层控特征的安林式矽卡眼岩型铁矿的成生关系密切。除此之外,受塔山岩体控制的矿产还有金、钾长石、蓝石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山岩体 超单元侵入体 伸展构造 高钾碱性岩 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林地区接触交代型铁矿成矿规律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进甫 吴娜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1期23-31,共9页
产于中酸性岩浆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受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在安林地区形成了两条成矿带,包含8个矿田。在有利成矿的地质构造和岩浆岩的复合部位,形成了矿石储量最大的李珍矿床。根据物探异常显示,安林地区仍具找矿前景。
关键词 安林地区 铁矿 成矿规律 碳酸盐岩 中酸性岩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安林地区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牛文革 黄凯旭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10期28-31,共4页
通过分析安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断裂构造为岩浆的侵入提供了通道,区域构造挤压形成的背斜为岩浆侵入的主要部位;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对矿体规模、形态、产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构造不仅控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 通过分析安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断裂构造为岩浆的侵入提供了通道,区域构造挤压形成的背斜为岩浆侵入的主要部位;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对矿体规模、形态、产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构造不仅控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而且改造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褶皱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林地区 矽卡岩矿床 铁矿 构造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林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昭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8期58-61,共4页
通过对安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安林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指出矿床的形成受含矿母岩及物理化学环境、构造及围岩等多重因素控制,其中决定成矿的首要因素为岩浆岩,为未来安林铁矿区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 通过对安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安林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指出矿床的形成受含矿母岩及物理化学环境、构造及围岩等多重因素控制,其中决定成矿的首要因素为岩浆岩,为未来安林铁矿区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林地区 铁矿 成矿规律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安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喜亮 王秀全 曹芳芳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5期89-91,共3页
矽卡岩型矿床又称接触交代型矿床,主要是指产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或其附近岩石中的矿床。通过对区内李珍典型矿床的研究,认为该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的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背... 矽卡岩型矿床又称接触交代型矿床,主要是指产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或其附近岩石中的矿床。通过对区内李珍典型矿床的研究,认为该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的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背斜构造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石类型较为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地质特征 矽卡岩 河南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安林地区邯邢式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迪 《矿产勘查》 2013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文章简要分析了安林铁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总结了安林地区东、西两个矿带的矿床地质特征,给出了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通过分析安林地区各类岩石的物性差异及航磁异常与已知铁矿床的关系,指出应将工作程度较... 文章简要分析了安林铁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总结了安林地区东、西两个矿带的矿床地质特征,给出了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通过分析安林地区各类岩石的物性差异及航磁异常与已知铁矿床的关系,指出应将工作程度较低的航磁异常、低缓磁异常及老矿山周边作为找矿工作的重点区域,配合多种物探方法相互验证,提高找矿成功率。通过前期的勘查工作,指出都里—清池一带可以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突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邢式铁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安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硫和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大鹏 袁跃清 赵彦巧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3期473-479,502,共8页
豫北安林地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铁矿是典型的邯邢式铁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以及与膏岩层的关系缺少有效的研究。通过选取其中典型矿床矿石中的黄铁矿进行了S、Pb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11.8‰~16.2‰,极差为4.4... 豫北安林地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铁矿是典型的邯邢式铁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以及与膏岩层的关系缺少有效的研究。通过选取其中典型矿床矿石中的黄铁矿进行了S、Pb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11.8‰~16.2‰,极差为4.4‰,平均值为13.75‰,介于岩浆硫与沉积膏盐硫之间,表明成矿物质既具有岩浆源硫特征,又接受了地下热水及膏盐层中的部分^(34)S混入。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206)Pb/^(204)Pb比值为17.057~18.537,平均值为17.546;^(207)Pb/^(204)Pb比值为15.343~15.582,平均值为15.440;^(208)Pb/^(204)Pb比值为37.053~38.398,平均值为37.601。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Δβ与Δγ)显示,矿床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幔源,与岩浆作用有关,并有下地壳铅的混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广泛分布的膏盐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硫铅同位素 地球化学 矽卡岩型 安林地区 豫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8
作者 余智慧 吴园园 +8 位作者 王巧玲 王剑锋 陈昊龙 王明明 祝少辉 陈春景 王昊 袁要伟 李玉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7-890,共14页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侵入岩形成于129.1±1.0~129.7±1.1 Ma,属于早白垩世,与太行山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侵入杂岩体具有相近的形成年代,表明在晚中生代太行山地区与华北地区经历了相...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侵入岩形成于129.1±1.0~129.7±1.1 Ma,属于早白垩世,与太行山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侵入杂岩体具有相近的形成年代,表明在晚中生代太行山地区与华北地区经历了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即南太行山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范围之内。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轻稀土总量(LREE平均为113.71×10^(-6))明显高于重稀土总量(HREE平均为11.97×10^(-6)),具有相对明显的富集轻稀土元素的右倾型配分形式、Eu的弱正异常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的特征,且具有Sr、Ba含量高、Sr/Y、(La/Yb)_(N)比值高的特征,表明壳幔岩浆混合是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主要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 安林地区 中生代侵入岩 壳幔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安林地区接触交代型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9
作者 刘海鹏 柳阳阳 +2 位作者 李普轩 张旭 董寒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安林地区铁矿属典型的接触交代型铁矿,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岩为燕山期闪长岩,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三岩性段是主要的赋矿地层。通过对该矿区与成矿相关的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岩w(ΣREE)_(平均)=114.12×10^(-6),灰岩w(... 安林地区铁矿属典型的接触交代型铁矿,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岩为燕山期闪长岩,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三岩性段是主要的赋矿地层。通过对该矿区与成矿相关的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岩w(ΣREE)_(平均)=114.12×10^(-6),灰岩w(ΣREE)_(平均)=11.98×10^(-6),磁铁矿石w(ΣREE)_(平均)=26.13×10^(-6),矽卡岩w(ΣREE)_(平均)=65.67×10^(-6),磁铁矿石和矽卡岩的稀土总量介于闪长岩与灰岩之间;稀土配分曲线总体上都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闪长岩一般具有极弱的正Eu异常,灰岩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矽卡岩具有较弱的负Eu异常,磁铁矿石具弱的正Eu异常或Eu异常不明显;岩矿石的δCe值非常接近,且均不显示或显示极弱的负Ce异常;铁矿石和矽卡岩继承了来自闪长岩和灰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结合S、Pb同位素特征,认为闪长岩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赋矿地层也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交代型铁矿 稀土元素特征 安林地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磁法测量在河南安林地区西牛良–红瓦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10
作者 胡利芳 余智慧 +2 位作者 金旺林 赵彦巧 郭凯旋 《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686-694,共9页
高精度磁法测量是安林地区深部找矿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研究区物性特征表明矿石和围岩存在明显的磁性差异,这为后续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圈定磁铁矿体奠定了物性前提。高精度磁法测量原始数据显示磁异常整体比较凌乱、分散,通过△T... 高精度磁法测量是安林地区深部找矿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研究区物性特征表明矿石和围岩存在明显的磁性差异,这为后续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圈定磁铁矿体奠定了物性前提。高精度磁法测量原始数据显示磁异常整体比较凌乱、分散,通过△T化极、上延等数据处理,在西牛良–红瓦房一带发现了M13、M14两个异常。M13异常为主异常,分为M13-1与M13-2两个异常,其中M13-1推测该处高磁异常为含磁性老地层抬升引起,M13-2推测为太古宇登封杂岩局部抬升所致。M14异常位于安林地区西成矿带边缘,推测为安林西矿带的南部末端异常,为有望异常。实施的钻探工程验证了异常的可靠性,表明了高精度磁法测量在安林地区西牛良–红瓦房一带深部找矿中的有效使用,促进了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磁法测量 安林地区 西牛良–红瓦房 深部找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林地区铁矿深部找矿预测准则
11
作者 韩昭 郭方方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5期43-44,56,共3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研、物探方法组合、矿点异常调查等方法,根据该地区岩浆岩及矿床、矿产等赋存特征,重点研究安林铁矿区东矿带、西矿带内的主要岩体、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体和矿带及邯邢地区岩体具有一致性,东西2个矿带岩体岩... 通过野外地质调研、物探方法组合、矿点异常调查等方法,根据该地区岩浆岩及矿床、矿产等赋存特征,重点研究安林铁矿区东矿带、西矿带内的主要岩体、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体和矿带及邯邢地区岩体具有一致性,东西2个矿带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致性,矿石(或矽卡岩)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岩体和围岩,其微量元素含量介于岩体与围岩之间。通过上述规律分析总结,提出了与安林地区铁矿床深部找矿有关的5条预测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林地区 铁矿 成矿规律 深部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林地区姚村-马家一带深部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研究
12
作者 王双 袁要伟 杨水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9期48-51,共4页
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部山西台隆的太行山拱断束内,横跨林州地堑式断陷盆地和塔山-马鞍山地垒式断隆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岩浆岩有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及古近纪超基性岩。铁矿主要为岩浆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邯邢式铁矿,成矿期为... 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部山西台隆的太行山拱断束内,横跨林州地堑式断陷盆地和塔山-马鞍山地垒式断隆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岩浆岩有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及古近纪超基性岩。铁矿主要为岩浆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邯邢式铁矿,成矿期为白垩世早期,共圈出铁矿体5条,围岩边界一般是清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林地区 姚村-马家一带 深部铁矿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族找矿法在豫北安林地区石膏找矿的应用与效果
13
作者 穆启超 徐文超 +3 位作者 常云真 刘运华 刘宗彦 李想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卤素找矿法是一种寻找隐伏矿化探方法。该方法属地球化学找矿活动组分提取法的一种,通过对卤族元素进行测试可以判断热卤盆地的存在,确定古老盐湖的范围,发现找矿信息,能有效圈定和缩小找矿靶区。笔者在豫北安林地区小南海以 "卤... 卤素找矿法是一种寻找隐伏矿化探方法。该方法属地球化学找矿活动组分提取法的一种,通过对卤族元素进行测试可以判断热卤盆地的存在,确定古老盐湖的范围,发现找矿信息,能有效圈定和缩小找矿靶区。笔者在豫北安林地区小南海以 "卤族找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卤族元素异常分布情况及卤族元素活动态分析,圈出了盐盆的大致位置,进行了成矿预测和石膏矿找矿靶区圈定。通过钻探控制,验证了石膏矿找矿模型,提交了石膏大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族找矿法 安林地区 石膏找矿 应用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