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当涂杨庄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明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206-218,共13页
杨庄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西南段的钟姑山矿田内,属于宁芜地区玢岩型铁矿中次火山岩体与前火山岩系沉积岩接触带中的铁矿床。该矿床的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闪长玢岩岩体与徐家山组接触带部位以及闪长(玢)岩岩体... 杨庄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西南段的钟姑山矿田内,属于宁芜地区玢岩型铁矿中次火山岩体与前火山岩系沉积岩接触带中的铁矿床。该矿床的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闪长玢岩岩体与徐家山组接触带部位以及闪长(玢)岩岩体内部。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角闪石、长石、绿泥石、石膏、绢云母等。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研究,认为杨庄铁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属于玢岩型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玢岩铁矿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东晋墓发掘简报——兼论出土的玻璃碗残片类别和来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军 罗海明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9,共7页
当涂东晋墓的发掘,除出土了东晋墓中常见的青瓷器外,最大收获是发现了4片玻璃碗残片,经检测定性分析,它与当时国产玻璃成分不同,与湖北鄂城西晋墓出土的玻璃碗成分相似,同为舶来品萨珊玻璃器。它的发现为六朝时期中国南方与西方国家进... 当涂东晋墓的发掘,除出土了东晋墓中常见的青瓷器外,最大收获是发现了4片玻璃碗残片,经检测定性分析,它与当时国产玻璃成分不同,与湖北鄂城西晋墓出土的玻璃碗成分相似,同为舶来品萨珊玻璃器。它的发现为六朝时期中国南方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品贸易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当涂 东晋墓 玻璃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杨庄玢岩铁矿类型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5期17-20,共4页
杨庄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西南段的钟姑山矿田内,属于宁芜地区次火山岩系与沉积岩接触带中形成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闪长玢岩岩体与徐家山组接触带部位及闪长(玢)岩岩体内部。通过对矿床地质、... 杨庄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西南段的钟姑山矿田内,属于宁芜地区次火山岩系与沉积岩接触带中形成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闪长玢岩岩体与徐家山组接触带部位及闪长(玢)岩岩体内部。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杨庄铁矿属于玢岩型热液充填-交代铁矿床,发育于岩体内部的矿体应为接触带矿体崩塌、沉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火山盆地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玢岩铁矿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民歌中历史人文价值承载及其研究
4
作者 汤家骏 杨凯璇 《歌海》 2018年第6期74-80,共7页
当涂民歌历经千年的发展,有文字记载的体裁形式已有多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涂民歌是当涂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的优秀成果,它直接反映了当涂的历史、社会劳动、日常生活,同时也是研究区域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安徽当涂民歌 史学价值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化路径”
5
作者 魏邦军 《决策》 2022年第11期54-56,共3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马鞍山市当涂县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两强一增”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五化 城乡要素流动 安徽当涂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 马鞍山市 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
6
《江淮法治》 2017年第2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径探讨
7
作者 吴含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从当涂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总结了三条经验做法。同时,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收入来源单一,发展不够平衡;资源管理不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从当涂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总结了三条经验做法。同时,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收入来源单一,发展不够平衡;资源管理不力,利用不够充分;产业融合度不高,项目实施遇瓶颈;缺乏发展带头人,村民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当涂县的实际情况,从4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当涂县乃至其他地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集体经济 发展路径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东晋玉器考察——以马鞍山市当涂县青山M23为例
8
作者 陶治强 《中国艺术》 2020年第4期47-52,共6页
2002年夏,考古学者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发现一座东晋早中期墓葬,编号M23。墓中随葬有东晋青瓷器、玉器和滑石器。玉器有凤首玉带钩、玉璜、玉珩、青玉猪、滑石猪和包镶金叶的玉珠。玉器制作精致,采用圆雕、阴刻等技法,代表了当时最... 2002年夏,考古学者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发现一座东晋早中期墓葬,编号M23。墓中随葬有东晋青瓷器、玉器和滑石器。玉器有凤首玉带钩、玉璜、玉珩、青玉猪、滑石猪和包镶金叶的玉珠。玉器制作精致,采用圆雕、阴刻等技法,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玉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东晋墓葬已发掘了300多座,但出土玉组佩的墓葬稀少,所以这批玉器的出土显得弥足珍贵,它为研究东晋葬玉制度、玉器制作工艺、玉器风格和中国古代玉文化史提供了难得的文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当涂 东晋M23 玉组佩 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公圩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9
作者 谭茜 谢三桃 +2 位作者 王君 李然 郭志阳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234-237,共4页
文章从圩区防洪排涝、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管理制度等角度,从安徽大公圩系统整体性出发,采取防洪除涝、水系连通、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节点等5类措施,构建大公圩“一环、两纵、三横、四湖、六节点”生态空间格局,以实现... 文章从圩区防洪排涝、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管理制度等角度,从安徽大公圩系统整体性出发,采取防洪除涝、水系连通、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节点等5类措施,构建大公圩“一环、两纵、三横、四湖、六节点”生态空间格局,以实现“安澜大公圩、生态大公圩、美丽大公圩”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区 水环境治理 水生态修复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海外交通中苏州黄泗浦的卫星港功能
10
作者 张学锋 《江苏地方志》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唐代诗人李白沿长江而下往姑孰(今安徽当涂)和金陵(今江苏南京)时,舟船经过天门山,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在什么地方?就在今天南京的上游安徽省芜... 唐代诗人李白沿长江而下往姑孰(今安徽当涂)和金陵(今江苏南京)时,舟船经过天门山,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在什么地方?就在今天南京的上游安徽省芜湖市东北的长江岸边,紧邻马鞍山市。天门山又名东、西梁山,长江东岸的东梁山与长江西岸和县境内的西梁山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长江总体上是东西流向,但鄱阳湖口以下直至今南京市西北的八卦洲,长江的走向呈西南-东北流,因此,长江下游的南岸历史上被称为“江东”或“江左”,西岸则被称为“江西”或“江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李白 天门山 江苏南京 苏州黄 安徽省芜湖市 长江岸边 安徽当涂 水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水稻不同种类锌肥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存敏 胡现荣 卜容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9-12,共4页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导致人体发育异常。人体主要依靠外源补充锌,提高水稻锌含量有利于人体获取锌营养。施用锌肥是提高水稻锌含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锌肥的施用效果受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开展...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导致人体发育异常。人体主要依靠外源补充锌,提高水稻锌含量有利于人体获取锌营养。施用锌肥是提高水稻锌含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锌肥的施用效果受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开展了水稻施用不同种类锌肥田间效果试验,通过对施用不同种类锌肥条件下水稻产量、锌元素吸收、稻米品质及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差异分析,明确马鞍山市当涂县水稻不同种类锌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锌肥增产10.30%~19.51%,其中以施用氨基酸锌效果最佳,施用螯合态锌次之,施用硫酸锌效果最差。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施用锌肥可明显增加水稻籽粒和茎秆中的锌含量,与不施锌处理相比,施用锌肥处理水稻籽粒和茎秆锌含量分别增加了19.87%~29.49%、52.92%~70.46%;水稻地上部锌积累量增加56.98%~88.05%;此外,增施锌肥后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与不施锌处理相比,施用不同种类锌肥处理均增加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效改善了稻米的外观品质。综上所述,在安徽省当涂县水稻种植过程中,施用氨基酸锌效果最佳,其次是施用螯合态锌,施用硫酸锌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锌肥 产量 稻米品质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农机培训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慧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5期344-344,347,共2页
阐述了当涂县农机化现状和农机培训的重要性,叙述了当涂县农机化学校培训工作的主要措施,总结了取得的工作成效,为农机培训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机培训 重要性 工作措施 成效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高温热害对当涂县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金水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30-30,34,共2页
2013年高温热害对当涂县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高温热害的承受能力不同,1892S、宣69S﹑广占63S﹑新安S﹑新华S等不育系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的承受能力较强,结实率下降幅度不大,可推广使用;Y58S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 2013年高温热害对当涂县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高温热害的承受能力不同,1892S、宣69S﹑广占63S﹑新安S﹑新华S等不育系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的承受能力较强,结实率下降幅度不大,可推广使用;Y58S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热害承受能力次之,C815S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热害承受能力较差,结实率下降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杂交稻 结实率 安徽当涂 201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6年当涂县小麦品比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爱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62-62,65,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当涂县种植的小麦品种,于2015—2016年进行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当涂县有一定优势的品种是宁麦22、扬麦13、苏麦188,慎用的品种是宁麦16、宁麦23、镇麦8号。参试品种中大多数是第1年参试,有待继续进一步进行试验。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比较 丰产性 安徽当涂 2015—20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水稻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15
作者 叶明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26-26,28,共2页
当涂县水稻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处理相比,校正施肥区分别增产2 805、3 375 kg/hm2,增幅分别为44.52%、48.91%;配方施肥区产量分别增产2 205、2 660 kg/hm2,增幅分别为35.00%、38.55%。与习惯施肥区相比,校正施肥区... 当涂县水稻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处理相比,校正施肥区分别增产2 805、3 375 kg/hm2,增幅分别为44.52%、48.91%;配方施肥区产量分别增产2 205、2 660 kg/hm2,增幅分别为35.00%、38.55%。与习惯施肥区相比,校正施肥区分别增产1 110、1 386 kg/hm2,增幅分别为13.88%、15.52%;配方施肥区分别增产510、671 kg/hm2,增幅分别为6.38%、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配方施肥 生育期 产量 经济效益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长江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对策
16
作者 冯建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154-155,共2页
本文阐述了当涂县林业资源概况和当地长江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当涂县长江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资金管理、提高科技含量等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江防护林 现状 问题 对策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中幼龄林现状及抚育技术
17
作者 冯建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125-125,129,共2页
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后备资源,中幼龄林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结合当涂县中幼龄林生产现状,介绍了中幼龄林常规的抚育技术要点,以期为当涂县中幼龄林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幼龄林 现状 抚育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18
作者 周祖宝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8期293-293,295,共2页
阐述了当涂县农机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和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以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平安、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机安全事故 原因 对策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19
作者 叶明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77-78,共2页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 15.96 kg/666.67 m2、P2O5 5.32 kg/666.67 m2、K2O 4.94 kg/666.67 m2,最佳产量502.21 kg/666....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 15.96 kg/666.67 m2、P2O5 5.32 kg/666.67 m2、K2O 4.94 kg/666.67 m2,最佳产量502.21 kg/666.67 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纯N、P2O5、K2O推荐量分别为14、6、6 kg/66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模型 推荐施肥量 安徽当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让乡村更美好——当涂县供电公司服务“美好乡村”建设纪实
20
作者 张之国 汪学军 《农电管理》 2013年第S1期15-16,共2页
北拱群山、东抱石臼湖、西濒长江、南怀万顷良田,2200多年置县史的"江东第一县"——安徽当涂县。2012年,当涂在全省率先提出"美好乡村"建设。洪村、万山、园艺就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亮点之一。万山坐落在大青山腹地,... 北拱群山、东抱石臼湖、西濒长江、南怀万顷良田,2200多年置县史的"江东第一县"——安徽当涂县。2012年,当涂在全省率先提出"美好乡村"建设。洪村、万山、园艺就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亮点之一。万山坐落在大青山腹地,与李白墓园相邻,四面环山,村庄依山而建,青色瓦、坡屋面、马头墙,简约徽派的风格与大青山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唯美画卷沁入眼帘,美不胜收。"美好乡村"建设春风让这曾经原本偏远的小乡村一时间"风光无限"。而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离不开电力的跟进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供电公司 乡村建设 四面环山 安徽当涂 马头墙 石臼湖 坡屋面 徽派 农网改造 节能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