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性别重构——以重构童话《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为例 |
范文婧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2
|
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中的反视觉书写 |
刘蕾蕾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安吉拉·卡特现代童话中的女性政治 |
孙舒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4
|
论安吉拉·卡特狼人故事中的两性关系 |
来元
杨波
|
《新余学院学报》
|
2015 |
2
|
|
5
|
改写父权制神话——安吉拉·卡特《血室》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张丽君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6
|
“凝视”的逆反:安吉拉·卡特小说的“还眼”政治 |
杨春芳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7
|
寻找真正的女性——安吉拉·卡特《新夏娃的激情》解读 |
王芳
田祥斌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2
|
|
8
|
安吉拉·卡特“狼人故事”中的女性形象重构 |
莫凡
朱文宣
|
《海外英语》
|
2016 |
2
|
|
9
|
安吉拉·卡特小说作品中的镜子意象研究 |
佴康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2 |
1
|
|
10
|
安吉拉·卡特小说中“血”意象的多元意蕴 |
杨春芳
|
《三峡论坛》
|
2014 |
1
|
|
11
|
从“血室”叙事看安吉拉·卡特的性别意识 |
邱小轻
|
《文教资料》
|
2010 |
1
|
|
12
|
论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戏拟 |
王冬梅
|
《云南电大学报》
|
2008 |
3
|
|
13
|
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戏拟 |
王冬梅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14
|
莱昂先生的被颠覆之路——论安吉拉·卡特的《莱昂先生的求婚》 |
平原春
|
《科教导刊》
|
2011 |
1
|
|
15
|
从公主到女主人的第二春——评安吉拉·卡特的《穿靴猫》 |
来元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6
|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
向小蕊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论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分离主义乌托邦 |
杨春芳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安吉拉·卡特的日本想象 |
杨春芳
|
《三峡论坛》
|
2020 |
0 |
|
19
|
隐喻、道德与童话新编——评安吉拉·卡特的新编童话《与狼为伴》 |
王虹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0 |
8
|
|
20
|
论安吉拉·卡特的性意识写作意图 |
张雪娇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