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汤青慧 刘硕 刘文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6-1355,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管理水平,基于韧性理论,提出了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概念。以随着火灾发展阶段依次涌现的韧性吸收能力、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表征为核心,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识别影响因素,建立地铁车站... 为进一步提升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管理水平,基于韧性理论,提出了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概念。以随着火灾发展阶段依次涌现的韧性吸收能力、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表征为核心,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识别影响因素,建立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权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将贴近度原则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确定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等级,构建基于改进变权物元可拓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评价模型,解决了以往韧性评价过程中未考虑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青岛某地铁车站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等级为Ⅱ级“较高韧性”,但略有偏向Ⅲ级“一般韧性”的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并通过对比改进模型与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模型可以为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铁车站 火灾安全韧性评价 物元可拓模型 变权理论 贴近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韧性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亮亮 张劲松 +3 位作者 杜建波 简迎辉 沈菊琴 李海燕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4,共7页
为准确评价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水平,将韧性理论引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构建了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法(G1法)获得韧性指标的独立权重,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法量化韧性指标的关联权重,并利用博弈... 为准确评价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水平,将韧性理论引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构建了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法(G1法)获得韧性指标的独立权重,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法量化韧性指标的关联权重,并利用博弈论确定组合权重,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韧性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江都水利枢纽工程2017—2021年的运行安全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运行安全韧性逐年提升,并达到高韧性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运行安全韧性评价 G1法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 博弈论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情境下超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
3
作者 李敏 《建设监理》 2021年第12期68-71,共4页
通过建立自然灾害情境下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模型,收集某超大城市2016-2020年城市运行的相关数据、信息,对核心数据进行密切追踪,定量化评价其安全韧性水平,深入剖析城市运行安全韧性水平的现状及态势.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韧性城市 指标体系 安全韧性城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多层次评判的多灾种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燕语 范圣权 范乐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近年来的城市安全韧性研究基于灾情演变和城市空间元素相互影响的视角,突破了传统防灾中仅专注于城市建筑工程和设施等硬件抵抗能力的局限,着眼于城市功能在灾害情境下的运维、保障需求,以提升城市应对多灾种威胁的综合应对能力和恢复... 近年来的城市安全韧性研究基于灾情演变和城市空间元素相互影响的视角,突破了传统防灾中仅专注于城市建筑工程和设施等硬件抵抗能力的局限,着眼于城市功能在灾害情境下的运维、保障需求,以提升城市应对多灾种威胁的综合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为目标。本研究通过城市承灾体时空特征和防灾韧性要素解析,建立了城市安全韧性表征的关联逻辑。研究以台风、暴雨、地震、火灾四类灾害为例,从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特征、建筑与基础设施、应急响应机制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城市抵抗、适应和恢复各个阶段功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参量,建立了多灾种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城市安全韧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和城市安全提升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多灾种 韧性表征 安全韧性评价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