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1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52-152,共1页
暗物质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种不明性质的物质粒子,它的电磁放射和折射非常微弱,所以不能被直接探测到。但是,我们肉眼能见的物质如星系、恒星、甚至各种生物,所占质量只是宇宙中很小一部分,暗物质的质量是可见的普通物质质量的5倍...
暗物质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种不明性质的物质粒子,它的电磁放射和折射非常微弱,所以不能被直接探测到。但是,我们肉眼能见的物质如星系、恒星、甚至各种生物,所占质量只是宇宙中很小一部分,暗物质的质量是可见的普通物质质量的5倍以上。暗物质不能被“看”,但可以通过引力异常测量到它存在的痕迹。天文学家尽管知道存在暗物质,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天文学家
首次发现
证据
美国
物质
质量
物质
粒子
直接探测
折射
可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出资建造世界最大望远镜研究宇宙暗物质
2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与印度准备成为太空研究的合作伙伴,两国已经开始筹划,在未来的十年内在美国的夏威夷建造一个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关键词
天文望远镜
宇宙暗物质
世界
合作伙伴
夏威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完成首张宇宙暗物质三维数字地图
3
作者
阳光
《太空探索》
2007年第2期11-11,共1页
1月7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宣布,历经数年的努力,天文学家们最终绘制完成首张宇宙暗物质三维数字地图。这张数字地图不仅能够显示暗物质的空间,还能够显示它们的时间。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数字地图
三维
人类
天文学家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4
《科技中国》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了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研究人员2005年12月9日说.他们的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分布图
“哈勃”太空望远镜
计算机模拟技术
研究人员
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现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5
《Newton-科学世界》
2006年第10期8-8,共1页
一个美国天文学家小组8月21日说,他们通过美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等设备观测遥远星系的碰撞,发现了宇宙暗物质存在的最直接的证据。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证据
太空望远镜
天文学家
X射线
宇航局
碰撞
原文传递
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
6
作者
David N. Spergel 邹振隆
《中国国家天文》
2015年第12期50-53,共4页
符合迄今我们观测到的所有数据的简单宇宙模型,只有六个参数:宇宙年龄、原子密度、物零密度、初始涨落振幅、振幅与尺度的关系,以及首批恒星形成的时代。作为银河系大部分物质存在形式的“暗物质”,是尚未在实验室检测到的一种新型...
符合迄今我们观测到的所有数据的简单宇宙模型,只有六个参数:宇宙年龄、原子密度、物零密度、初始涨落振幅、振幅与尺度的关系,以及首批恒星形成的时代。作为银河系大部分物质存在形式的“暗物质”,是尚未在实验室检测到的一种新型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暗
能量
原子密度
实验室检测
宇宙
模型
宇宙
年龄
恒星形成
银河系
原文传递
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或与人们预期不同
7
《飞碟探索》
2017年第9期7-7,共1页
“暗能量巡天”项目由多国天文学家携手进行,主旨是利用可见/近红外波段,对南方天空3亿个星系进行巡天观测,从而厘清宇宙膨胀机制。日前,该团队首次发表了有关暗物质的重要声明: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或与人们的预期不同。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巡天观测
近红外波段
天文学家
膨胀机制
暗
能量
星系
原文传递
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8
《Newton-科学世界》
2006年第1期18-18,共1页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一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暗物质(包括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一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暗物质(包括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见的世界只占宇宙物质的10%不到。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显感受到。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分布图
计算机模拟技术
哈勃太空望远镜
宇宙
研究
物质
含量
宇宙
物质
挑战性
暗
能量
科学家
原文传递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9
作者
魏星
《中国科技术语》
2018年第2期79-79,共1页
2015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的核心使命是在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它是我...
2015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的核心使命是在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它是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这一具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的名字,蕴含着科学家们对它的深深期望,希望它能够在太空中大显身手,用它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宇宙暗物质的蛛丝马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
物质
粒子
探测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EXPLORER
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科学院
能量分辨率
宇宙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迄今最大暗物质分布图绘就
10
作者
李金贵
《地球》
2012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天文学家日前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暗物质地图,证实了目前关于宇宙物理特性、构成以及进化的普适理论,标志着人类朝着理解暗物质以及如何将其纳入我们目前的物理学知识体系迈近了一夫步。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分布图
天文学家
物理特性
普适理论
知识体系
物理学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物质立体图
11
《大自然探索》
2007年第3期6-6,共1页
2007年1月8日,天文学家宣布,根据“哈勃”等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宇宙暗物质的三维立体分布图。这是首次大规模确定暗物质的分布范围。这一分布图表明,神秘的暗物质是浩瀚宇宙的“脚手架”,正是在它的基础...
2007年1月8日,天文学家宣布,根据“哈勃”等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宇宙暗物质的三维立体分布图。这是首次大规模确定暗物质的分布范围。这一分布图表明,神秘的暗物质是浩瀚宇宙的“脚手架”,正是在它的基础上“组装”形成了群星及星系。暗物质是不可见的隐形物质,它既不发出、也不反射光线,但是却组成了宇宙的绝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立体图
地面望远镜
天文学家
三维立体
分布范围
规模确定
反射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径迹重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鲁同所
雷仕俊
+2 位作者
藏京京
常进
伍健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65,共13页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旨在通过对空间高能粒子的大能量范围、高能量分辨和高空间分辨的观测间接探究暗物质的存在和分布.径迹重建是利用探测器不同位置探测通道的观测结果重建高能粒子入射位置和方向...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旨在通过对空间高能粒子的大能量范围、高能量分辨和高空间分辨的观测间接探究暗物质的存在和分布.径迹重建是利用探测器不同位置探测通道的观测结果重建高能粒子入射位置和方向,其结果的准确性决定了探测器的空间分辨本领.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径迹重建主要依靠其中的硅阵列探测器(STK,Silicon Tracker)和BGO(锗酸铋,Bi4Ge3O12)量能器两个子探测器的观测.结合两者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利用多次束流试验和地面宇宙线实验数据细致探讨了径迹重建的基本方法,主要包含3个基本步骤:径迹点的选取,径迹点的拟合以及最佳径迹的判选.粒子在每层STK和BGO晶体中往往留下多个击中点,首先给出了一种利用BGO重心法得到粒子粗略径迹并以此限定STK径迹点的方法.接着对于选定的一组可能的STK径迹点尝试了Kalman滤波和直线最小二乘拟合两种拟合法,并发现两种方法分别独立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对于重建得到的多条可能径迹,讨论了一些利用BGO量能器和STK结果进行联合判选的方法.利用提出的径迹重建方法对多次束流试验数据的处理表明,暗物质粒子探测器的空间分辨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探测器
行星和卫星:探测
伽马射线:星际介质
宇宙
学:
暗
物质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物质晕和重子物质的自旋、速度剪切场及涡量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刘利利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在宇宙学流体力学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速度剪切场、涡量与暗物质晕自旋方向的相关性,以及重子与暗物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1)在小于0.2h^(-1)Mpc的尺度上,重子物质涡量与暗物质涡量的差异比较明显;(2)重子物质的涡量与速度剪切张量的...
在宇宙学流体力学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速度剪切场、涡量与暗物质晕自旋方向的相关性,以及重子与暗物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1)在小于0.2h^(-1)Mpc的尺度上,重子物质涡量与暗物质涡量的差异比较明显;(2)重子物质的涡量与速度剪切张量的相关性比暗物质要强;(3)小质量暗物质晕的自旋方向平行于其所在的纤维结构的方向,而大质量暗物质晕的自旋方向垂直于纤维结构的方向,并且这种相关性的强弱依赖于模拟盒子大小以及模拟精度.这些因素会使暗物质晕自旋与星系自旋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也会对星系自旋方向与大尺度环境的相关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学:
暗
物质
宇宙
大尺度结构
方法:数值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中子星限制暗物质粒子散射截面
14
作者
王弋尘
缪雪丽
邵立晶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10,共14页
中子星可以通过重子物质和暗物质的相互作用吸积暗物质,且在一定条件下,中子星吸积的暗物质粒子可以引发自引力塌缩形成小型黑洞,生成的黑洞可能会进一步吞噬中子星.依据文献已有模型,基于以上物理过程给出了在暗物质粒子不同质量下对...
中子星可以通过重子物质和暗物质的相互作用吸积暗物质,且在一定条件下,中子星吸积的暗物质粒子可以引发自引力塌缩形成小型黑洞,生成的黑洞可能会进一步吞噬中子星.依据文献已有模型,基于以上物理过程给出了在暗物质粒子不同质量下对暗物质粒子–中子的散射截面的限制.使用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WIMP)模型,并考虑暗物质粒子是玻色子的情形,讨论了暗物质粒子有无自相互作用以及有无湮灭等条件下对限制暗物质参数的影响.既考虑了已发现的两个中子星系统来给出对暗物质参数空间的限制,也考虑了两个可能存在的年老中子星来预测未来观测可能对暗物质参数空间的限制.对于考虑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的玻色子暗物质,在无自相互作用或有弱自相互作用,无湮灭或有很小湮灭截面的条件下,中子星给出的间接观测对暗物质粒子-中子散射截面的限制的强度比XENON1T直接探测实验来得更强.未来,如果在银心附近能观测到年老中子星,其观测结果可以提升模型给出的对暗物质粒子–中子散射截面的限制,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暗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中子
宇宙
学:
暗
物质
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
暗
物质
粒子-中子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宇宙膨胀在加速
15
作者
陈壮叔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00年第3期36-37,共2页
科学家长期以来在探索,宇宙在加快还是放慢膨胀,现在终见分晓。1998年,人类在认识宇宙上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进展。科学家测定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并据此推出了宇宙的组成:30%的物质和70%的能量。宇宙学上的这一成就,被美国《科学》杂志列...
科学家长期以来在探索,宇宙在加快还是放慢膨胀,现在终见分晓。1998年,人类在认识宇宙上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进展。科学家测定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并据此推出了宇宙的组成:30%的物质和70%的能量。宇宙学上的这一成就,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膨胀
大爆炸理论
宇宙暗物质
真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宇宙有六维
16
作者
雪峰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5年第12期30-30,共1页
宇宙存在几维?大众的普遍观点是三维。然而英国牛津大学的约瑟夫——西尔克及其同事最新研究宇宙暗物质发现,宇宙除了人们普遍知道的三维外,还有第四,第五和第六维。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物理学家
六维
天体
英国牛津大学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宇宙大尺度结构空洞的演化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赵飞
罗煜
韦成亮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105,共17页
为了研究空洞的演化以及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差别,使用一组高精度的N体模拟数据以及基于此给出的半解析模拟星系数据,在红移2.03到红移0之间取了6个红移的数据,并使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来找空...
为了研究空洞的演化以及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差别,使用一组高精度的N体模拟数据以及基于此给出的半解析模拟星系数据,在红移2.03到红移0之间取了6个红移的数据,并使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来找空洞,对星系空洞和暗物质空洞的统计性质比如丰度、数目、大小、形状、叠加密度轮廓等演化的比较的结果表明,随着红移的减小,空洞的数目逐渐减少、内部密度逐渐变小、体积逐渐增大、空洞的形状越来越扁.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数目、平均大小、平均椭率的比值与红移呈线性关系.此外,不论是暗物质空洞还是星系空洞,小的空洞密度比在分布上比大空洞的低,更容易贯通并合,演化效应更明显.另外由于星系总是形成于暗物质密度场的高密度区域,使其不容易示踪暗物质空洞的一些薄弱的墙结构,导致星系空洞提前贯通.而对于已经形成的星系空洞而言,即便是其墙上最薄弱的地方也往往堆积着显著的暗物质,使得星系的位置保持稳定,甚至形成新的星系,从而抑制星系空洞的贯通.整体上暗物质空洞的演化要比星系空洞的演化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学:大尺度结构
宇宙
学:
暗
物质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于恒星与行星的天体——褐矮星
18
作者
傅承启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银河系里数量可与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于恒星也不同于行星,对它们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恒星及行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矮星
恒星
行星
天体
宇宙暗物质
研究热点
主要成分
低质量
主序星
银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物质是物理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
19
作者
戴长江
《Newton-科学世界》
2000年第6期2-2,共1页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50亿年前的大爆炸,经过膨胀、冷却,演化至今。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宇宙膨胀、2.7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膨胀剩余辐射温度)和宇宙中轻元素的观测丰度。宇宙大爆炸模型为宇宙大尺度结构成因提供了依据,...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50亿年前的大爆炸,经过膨胀、冷却,演化至今。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宇宙膨胀、2.7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膨胀剩余辐射温度)和宇宙中轻元素的观测丰度。宇宙大爆炸模型为宇宙大尺度结构成因提供了依据,而且预言了宇宙的相对密度为1。目前人们观测到的宇宙密度与此预言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爆炸
宇宙
学
物理学
宇宙暗物质
原文传递
银盘恒星运动学和化学丰度与银河系结构
20
作者
侯金良
陈力
+1 位作者
常瑞香
孙振娜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7,共12页
大样本的银盘恒星的运动学数据和元素丰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及演化,尤其是银盘形成和演化的2个重要探针。本文首先介绍了银河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然后较详细的综述了以上2个探针的重要性。对我国LAMOST项目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尤其...
大样本的银盘恒星的运动学数据和元素丰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及演化,尤其是银盘形成和演化的2个重要探针。本文首先介绍了银河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然后较详细的综述了以上2个探针的重要性。对我国LAMOST项目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尤其是银盘的形成和演化方面的能力作了合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盘恒星
冷
暗
物质
宇宙
学
运动学
银河系
化学丰度
LAM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1
出处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52-152,共1页
文摘
暗物质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种不明性质的物质粒子,它的电磁放射和折射非常微弱,所以不能被直接探测到。但是,我们肉眼能见的物质如星系、恒星、甚至各种生物,所占质量只是宇宙中很小一部分,暗物质的质量是可见的普通物质质量的5倍以上。暗物质不能被“看”,但可以通过引力异常测量到它存在的痕迹。天文学家尽管知道存在暗物质,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天文学家
首次发现
证据
美国
物质
质量
物质
粒子
直接探测
折射
可见
分类号
O41 [理学—理论物理]
P1-09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出资建造世界最大望远镜研究宇宙暗物质
2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中国与印度准备成为太空研究的合作伙伴,两国已经开始筹划,在未来的十年内在美国的夏威夷建造一个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关键词
天文望远镜
宇宙暗物质
世界
合作伙伴
夏威夷
分类号
P111.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完成首张宇宙暗物质三维数字地图
3
作者
阳光
出处
《太空探索》
2007年第2期11-11,共1页
文摘
1月7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宣布,历经数年的努力,天文学家们最终绘制完成首张宇宙暗物质三维数字地图。这张数字地图不仅能够显示暗物质的空间,还能够显示它们的时间。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数字地图
三维
人类
天文学家
显示
分类号
P283.7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4
出处
《科技中国》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文摘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了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研究人员2005年12月9日说.他们的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分布图
“哈勃”太空望远镜
计算机模拟技术
研究人员
星系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O41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现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5
出处
《Newton-科学世界》
2006年第10期8-8,共1页
文摘
一个美国天文学家小组8月21日说,他们通过美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等设备观测遥远星系的碰撞,发现了宇宙暗物质存在的最直接的证据。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证据
太空望远镜
天文学家
X射线
宇航局
碰撞
分类号
P145.9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
6
作者
David N. Spergel 邹振隆
出处
《中国国家天文》
2015年第12期50-53,共4页
文摘
符合迄今我们观测到的所有数据的简单宇宙模型,只有六个参数:宇宙年龄、原子密度、物零密度、初始涨落振幅、振幅与尺度的关系,以及首批恒星形成的时代。作为银河系大部分物质存在形式的“暗物质”,是尚未在实验室检测到的一种新型粒子。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暗
能量
原子密度
实验室检测
宇宙
模型
宇宙
年龄
恒星形成
银河系
分类号
P145.9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或与人们预期不同
7
出处
《飞碟探索》
2017年第9期7-7,共1页
文摘
“暗能量巡天”项目由多国天文学家携手进行,主旨是利用可见/近红外波段,对南方天空3亿个星系进行巡天观测,从而厘清宇宙膨胀机制。日前,该团队首次发表了有关暗物质的重要声明: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或与人们的预期不同。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巡天观测
近红外波段
天文学家
膨胀机制
暗
能量
星系
分类号
P145.6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8
出处
《Newton-科学世界》
2006年第1期18-18,共1页
文摘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一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暗物质(包括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见的世界只占宇宙物质的10%不到。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显感受到。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分布图
计算机模拟技术
哈勃太空望远镜
宇宙
研究
物质
含量
宇宙
物质
挑战性
暗
能量
科学家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O41 [理学—理论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9
作者
魏星
机构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出处
《中国科技术语》
2018年第2期79-79,共1页
文摘
2015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的核心使命是在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它是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这一具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的名字,蕴含着科学家们对它的深深期望,希望它能够在太空中大显身手,用它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宇宙暗物质的蛛丝马迹。
关键词
暗
物质
粒子
探测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EXPLORER
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科学院
能量分辨率
宇宙暗物质
分类号
P145.9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迄今最大暗物质分布图绘就
10
作者
李金贵
出处
《地球》
2012年第1期110-111,共2页
文摘
天文学家日前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暗物质地图,证实了目前关于宇宙物理特性、构成以及进化的普适理论,标志着人类朝着理解暗物质以及如何将其纳入我们目前的物理学知识体系迈近了一夫步。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分布图
天文学家
物理特性
普适理论
知识体系
物理学
地图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物质立体图
11
出处
《大自然探索》
2007年第3期6-6,共1页
文摘
2007年1月8日,天文学家宣布,根据“哈勃”等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宇宙暗物质的三维立体分布图。这是首次大规模确定暗物质的分布范围。这一分布图表明,神秘的暗物质是浩瀚宇宙的“脚手架”,正是在它的基础上“组装”形成了群星及星系。暗物质是不可见的隐形物质,它既不发出、也不反射光线,但是却组成了宇宙的绝大部分。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立体图
地面望远镜
天文学家
三维立体
分布范围
规模确定
反射光线
分类号
TP3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径迹重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鲁同所
雷仕俊
藏京京
常进
伍健
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6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3105
11303106
11303107)资助
文摘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旨在通过对空间高能粒子的大能量范围、高能量分辨和高空间分辨的观测间接探究暗物质的存在和分布.径迹重建是利用探测器不同位置探测通道的观测结果重建高能粒子入射位置和方向,其结果的准确性决定了探测器的空间分辨本领.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径迹重建主要依靠其中的硅阵列探测器(STK,Silicon Tracker)和BGO(锗酸铋,Bi4Ge3O12)量能器两个子探测器的观测.结合两者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利用多次束流试验和地面宇宙线实验数据细致探讨了径迹重建的基本方法,主要包含3个基本步骤:径迹点的选取,径迹点的拟合以及最佳径迹的判选.粒子在每层STK和BGO晶体中往往留下多个击中点,首先给出了一种利用BGO重心法得到粒子粗略径迹并以此限定STK径迹点的方法.接着对于选定的一组可能的STK径迹点尝试了Kalman滤波和直线最小二乘拟合两种拟合法,并发现两种方法分别独立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对于重建得到的多条可能径迹,讨论了一些利用BGO量能器和STK结果进行联合判选的方法.利用提出的径迹重建方法对多次束流试验数据的处理表明,暗物质粒子探测器的空间分辨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仪器:探测器
行星和卫星:探测
伽马射线:星际介质
宇宙
学:
暗
物质
方法:数据分析
Keywords
instrumentation:detectors
planets and satellites:detection
gamma rays:ISM
cosmology:dark matter
methods:data analysis
分类号
P111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物质晕和重子物质的自旋、速度剪切场及涡量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刘利利
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3GJ161110)资助
文摘
在宇宙学流体力学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速度剪切场、涡量与暗物质晕自旋方向的相关性,以及重子与暗物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1)在小于0.2h^(-1)Mpc的尺度上,重子物质涡量与暗物质涡量的差异比较明显;(2)重子物质的涡量与速度剪切张量的相关性比暗物质要强;(3)小质量暗物质晕的自旋方向平行于其所在的纤维结构的方向,而大质量暗物质晕的自旋方向垂直于纤维结构的方向,并且这种相关性的强弱依赖于模拟盒子大小以及模拟精度.这些因素会使暗物质晕自旋与星系自旋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也会对星系自旋方向与大尺度环境的相关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宇宙
学:
暗
物质
宇宙
大尺度结构
方法:数值
统计
Keywords
cosmology:dark matter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Universe
methods:numerical
statistical
分类号
P159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中子星限制暗物质粒子散射截面
14
作者
王弋尘
缪雪丽
邵立晶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出处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1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75027、11991053、11721303)
SKA专项(2020SKA0120300)
+1 种基金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QNRC001)
"马普伙伴合作组"和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校长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中子星可以通过重子物质和暗物质的相互作用吸积暗物质,且在一定条件下,中子星吸积的暗物质粒子可以引发自引力塌缩形成小型黑洞,生成的黑洞可能会进一步吞噬中子星.依据文献已有模型,基于以上物理过程给出了在暗物质粒子不同质量下对暗物质粒子–中子的散射截面的限制.使用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WIMP)模型,并考虑暗物质粒子是玻色子的情形,讨论了暗物质粒子有无自相互作用以及有无湮灭等条件下对限制暗物质参数的影响.既考虑了已发现的两个中子星系统来给出对暗物质参数空间的限制,也考虑了两个可能存在的年老中子星来预测未来观测可能对暗物质参数空间的限制.对于考虑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的玻色子暗物质,在无自相互作用或有弱自相互作用,无湮灭或有很小湮灭截面的条件下,中子星给出的间接观测对暗物质粒子-中子散射截面的限制的强度比XENON1T直接探测实验来得更强.未来,如果在银心附近能观测到年老中子星,其观测结果可以提升模型给出的对暗物质粒子–中子散射截面的限制,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暗物质.
关键词
恒星:中子
宇宙
学:
暗
物质
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
暗
物质
粒子-中子散射截面
Keywords
stars:neutron
cosmology:dark matter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WIMP)
WIMP-neutron cross-section
分类号
P142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宇宙膨胀在加速
15
作者
陈壮叔
出处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00年第3期36-37,共2页
文摘
科学家长期以来在探索,宇宙在加快还是放慢膨胀,现在终见分晓。1998年,人类在认识宇宙上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进展。科学家测定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并据此推出了宇宙的组成:30%的物质和70%的能量。宇宙学上的这一成就,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首。
关键词
宇宙
膨胀
大爆炸理论
宇宙暗物质
真空能
分类号
P159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宇宙有六维
16
作者
雪峰
出处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5年第12期30-30,共1页
文摘
宇宙存在几维?大众的普遍观点是三维。然而英国牛津大学的约瑟夫——西尔克及其同事最新研究宇宙暗物质发现,宇宙除了人们普遍知道的三维外,还有第四,第五和第六维。
关键词
宇宙暗物质
物理学家
六维
天体
英国牛津大学
三维
分类号
O41 [理学—理论物理]
O4-09 [理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宇宙大尺度结构空洞的演化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赵飞
罗煜
韦成亮
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与暗能量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105,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3061、 1167306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857002、2015CB80753)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空洞的演化以及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差别,使用一组高精度的N体模拟数据以及基于此给出的半解析模拟星系数据,在红移2.03到红移0之间取了6个红移的数据,并使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来找空洞,对星系空洞和暗物质空洞的统计性质比如丰度、数目、大小、形状、叠加密度轮廓等演化的比较的结果表明,随着红移的减小,空洞的数目逐渐减少、内部密度逐渐变小、体积逐渐增大、空洞的形状越来越扁.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数目、平均大小、平均椭率的比值与红移呈线性关系.此外,不论是暗物质空洞还是星系空洞,小的空洞密度比在分布上比大空洞的低,更容易贯通并合,演化效应更明显.另外由于星系总是形成于暗物质密度场的高密度区域,使其不容易示踪暗物质空洞的一些薄弱的墙结构,导致星系空洞提前贯通.而对于已经形成的星系空洞而言,即便是其墙上最薄弱的地方也往往堆积着显著的暗物质,使得星系的位置保持稳定,甚至形成新的星系,从而抑制星系空洞的贯通.整体上暗物质空洞的演化要比星系空洞的演化更加明显.
关键词
宇宙
学:大尺度结构
宇宙
学:
暗
物质
方法:数值
Keywords
cosmology:large-scale structure of Universe
cosmology:dark matter
methods:numerical
分类号
P159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于恒星与行星的天体——褐矮星
18
作者
傅承启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出处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文摘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银河系里数量可与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于恒星也不同于行星,对它们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恒星及行星的形成。
关键词
褐矮星
恒星
行星
天体
宇宙暗物质
研究热点
主要成分
低质量
主序星
银河系
Keywords
stellar definition, brown dwarfs, spectral types, formation
分类号
P145.5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物质是物理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
19
作者
戴长江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出处
《Newton-科学世界》
2000年第6期2-2,共1页
文摘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50亿年前的大爆炸,经过膨胀、冷却,演化至今。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宇宙膨胀、2.7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膨胀剩余辐射温度)和宇宙中轻元素的观测丰度。宇宙大爆炸模型为宇宙大尺度结构成因提供了依据,而且预言了宇宙的相对密度为1。目前人们观测到的宇宙密度与此预言相去甚远。
关键词
大爆炸
宇宙
学
物理学
宇宙暗物质
分类号
P155.2 [天文地球—天文学]
O41 [理学—理论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银盘恒星运动学和化学丰度与银河系结构
20
作者
侯金良
陈力
常瑞香
孙振娜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出处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3017
10133020
+2 种基金
10373020)
国家973(G1999075404)
406项目资助.
文摘
大样本的银盘恒星的运动学数据和元素丰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及演化,尤其是银盘形成和演化的2个重要探针。本文首先介绍了银河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然后较详细的综述了以上2个探针的重要性。对我国LAMOST项目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尤其是银盘的形成和演化方面的能力作了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
银盘恒星
冷
暗
物质
宇宙
学
运动学
银河系
化学丰度
LAMOST
Keywords
Milky Way Galaxy:kinematics-abundance
Observation:LAMOST
分类号
P156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出资建造世界最大望远镜研究宇宙暗物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类完成首张宇宙暗物质三维数字地图
阳光
《太空探索》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科技中国》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发现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Newton-科学世界》
2006
0
原文传递
6
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
David N. Spergel 邹振隆
《中国国家天文》
2015
0
原文传递
7
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或与人们预期不同
《飞碟探索》
2017
0
原文传递
8
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Newton-科学世界》
2006
0
原文传递
9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魏星
《中国科技术语》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迄今最大暗物质分布图绘就
李金贵
《地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暗物质立体图
《大自然探索》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径迹重建方法的研究
鲁同所
雷仕俊
藏京京
常进
伍健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暗物质晕和重子物质的自旋、速度剪切场及涡量的相关性分析
刘利利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用中子星限制暗物质粒子散射截面
王弋尘
缪雪丽
邵立晶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宇宙膨胀在加速
陈壮叔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宇宙有六维
雪峰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宇宙大尺度结构空洞的演化研究
赵飞
罗煜
韦成亮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介于恒星与行星的天体——褐矮星
傅承启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暗物质是物理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
戴长江
《Newton-科学世界》
2000
0
原文传递
20
银盘恒星运动学和化学丰度与银河系结构
侯金良
陈力
常瑞香
孙振娜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