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位红色诗人的生命曲线——殷夫诗集《孩儿塔》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一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意在通过对殷夫前期重要诗集《孩儿塔》的细致研读与深入分析,从诗的情感内涵与抒情模式等方面切入,着力勾画出红色诗人的生命曲线,并以此重塑红色诗人殷夫的完整形象。
关键词 殷夫 诗集 孩儿塔 诗人 革命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著在路上——执教《白莽作〈孩儿塔〉序》有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共4页
我有幸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所教鲁迅先生的《白莽作〈孩儿塔〉序》一课,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一个语文人能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赛事,获专家指点,与同行切磋,乃荣幸之至!反思自己这次课堂教学,收获多... 我有幸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所教鲁迅先生的《白莽作〈孩儿塔〉序》一课,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一个语文人能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赛事,获专家指点,与同行切磋,乃荣幸之至!反思自己这次课堂教学,收获多多.一、文本。还是文本,教者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走入文本这次执教的篇目《白莽作(孩儿塔)序》(沪教版高二上),距今已经78年之久,时代的隔膜,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畏难情绪,使得这篇文本不容易被学生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孩儿塔 执教 执著 课堂教学 鲁迅作品 观摩研讨会 中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殷夫诗集《孩儿塔》的荒原意识
3
作者 韦良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10,共5页
殷夫诗集《孩儿塔》的荒原意识,是建筑于诗人自身生命体验之上的对于生命本质的现代揭示,因而是一种体验型荒原意识,它几乎贯穿了整部诗集。锁定《孩儿塔》的"荒原意识",记录殷夫在与双重荒原"纠缠、排拒、脱离"进... 殷夫诗集《孩儿塔》的荒原意识,是建筑于诗人自身生命体验之上的对于生命本质的现代揭示,因而是一种体验型荒原意识,它几乎贯穿了整部诗集。锁定《孩儿塔》的"荒原意识",记录殷夫在与双重荒原"纠缠、排拒、脱离"进程中的复杂表现,动态描绘"阴面的荒原人"殷夫向"阳面的最纯粹革命者"殷夫"突变"时的心灵轨迹,继而廓清鲁迅所留给我们的《孩儿塔》之"别一种意义",乃至进入"别一世界",至少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塔 荒原意识 死亡 彻悟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夫《孩儿塔》中的爱情诗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金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1期300-316,共17页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这是鲁迅先生沉痛哀悼左联五烈士的一段名言。著名的革命诗人殷夫,就是用他二十二岁的生命,谱写了现代文学...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这是鲁迅先生沉痛哀悼左联五烈士的一段名言。著名的革命诗人殷夫,就是用他二十二岁的生命,谱写了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塔 爱情诗 西寺 学史 现代文 思想矛盾 红色鼓动诗 我爱 上海文艺出版社 写作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孩儿塔》未刊诗稿及其他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从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1期248-270,275,共24页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倾洒了热血的诗人殷夫,牺牲已经半个世纪了,而他的文学遗产迄今尚未全部整理出版,这不能不是一件憾事。仅就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若要对一个作家或诗人作出知人论世的评价,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资料,尤其是作家作品的...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倾洒了热血的诗人殷夫,牺牲已经半个世纪了,而他的文学遗产迄今尚未全部整理出版,这不能不是一件憾事。仅就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若要对一个作家或诗人作出知人论世的评价,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资料,尤其是作家作品的第一手资料;更遑论殷夫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前驱者之一,烈士的遗文更应得到珍视。为此,在研究过程中,甚为注意搜集殷夫的诗文,兹向现代文学研究的同行们绍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孩儿塔 诗稿 西寺 文学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 我们社 我们月刊 九二 革命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情·哲理·形象——兼谈《白莽作〈孩儿塔〉序》
6
作者 李卉 《写作》 2013年第3期48-48,共1页
鲁迅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过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自己的散文,也是无韵的诗章。《白莽作(孩儿塔)序》,开头写雨夜、春寒、凄凉的景象,情景交融,烘托出作者缅怀白莽的惆怅心情,起笔虽淡,... 鲁迅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过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自己的散文,也是无韵的诗章。《白莽作(孩儿塔)序》,开头写雨夜、春寒、凄凉的景象,情景交融,烘托出作者缅怀白莽的惆怅心情,起笔虽淡,却把读者带入了深沉的氛围之中;接着,又以寥寥数笔勾画出这位年青战友的可爱身影;当写出“收藏亡友的遗文真如摆着一团火”时,立即把读者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诗情 形象 哲理 《史记》 《离骚》 情景交融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
7
作者 李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3年第10期83-84,共2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作品 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穿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殷夫的《孩儿塔》
8
作者 陈树宝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23-24,共2页
本文通过对殷夫前期诗作结集<孩儿塔>的归类分析,凸现出这位战士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情怀.
关键词 殷夫 孩儿塔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夫诗集《孩儿塔》和他的"象山之行"--对殷夫思想所谓"苦闷时期"的看法
9
作者 方凡人 《朝阳师专学报》 1985年第2期58-61,共4页
1928年秋天,左联诗人殷夫两次被捕出狱后,回过一次象山。殷夫这次“象山之行”,促进了他一生中诗歌创作最盈旺时期。《孩儿塔》诗集中六十五首作品,大部份写于这个时期。根据现在健在的殷夫大姐徐祝三回忆:“殷夫大约于1928年8月下旬回... 1928年秋天,左联诗人殷夫两次被捕出狱后,回过一次象山。殷夫这次“象山之行”,促进了他一生中诗歌创作最盈旺时期。《孩儿塔》诗集中六十五首作品,大部份写于这个时期。根据现在健在的殷夫大姐徐祝三回忆:“殷夫大约于1928年8月下旬回到象山”①。这个说法完全可靠。因为这次殷夫和挚友盛女士相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塔 殷夫 象山 诗集 苦闷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鲁迅的魅力——以《白莽作〈孩儿塔〉序》中的几个比喻为例
10
作者 黄歆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5年第1期49-50,共2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中的几处比喻历来是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但查找相关资料,都没有作具体的辨识。鲁迅先生在创作本文时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体力难以支撑较长时间的写作,但却不惜浓墨在结尾处设置如此之多的比喻,必有内涵。本文...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中的几处比喻历来是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但查找相关资料,都没有作具体的辨识。鲁迅先生在创作本文时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体力难以支撑较长时间的写作,但却不惜浓墨在结尾处设置如此之多的比喻,必有内涵。本文就尝试从这几句话入手,带领学生感受鲁迅文字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白莽作〈孩儿塔〉序》 比喻 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夫的家世·女友·孩儿塔
11
作者 翟云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8年第4期47-47,共1页
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沉痛悼念“左联”五烈士,其中第一个提及的就是白莽,这位彼得斐式的中国诗人。白莽即殷夫,原名徐白,浙江象山县东乡大徐村人。父亲徐孔父,是个医生,还能看风水与相命,对殷夫童年时期的学习管教严格,... 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沉痛悼念“左联”五烈士,其中第一个提及的就是白莽,这位彼得斐式的中国诗人。白莽即殷夫,原名徐白,浙江象山县东乡大徐村人。父亲徐孔父,是个医生,还能看风水与相命,对殷夫童年时期的学习管教严格,三四岁就开始教认方块字,五岁学读《神童诗》,八岁入小学,就在殷夫读小学时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塔 为了忘却的记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却”字引起的思考——关于课文《白莽作〈孩儿塔〉序》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飚 《语文学习》 2015年第1期52-53,共2页
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常常值得玩味。《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大家都熟悉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文章的第一句:“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春天过去一大半了,照理应该暖和起来了,但还... 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常常值得玩味。《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大家都熟悉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文章的第一句:“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春天过去一大半了,照理应该暖和起来了,但还是冷;学生的问题是,句意明明有转折,为什么“还是冷”之前不用“却”?换而言之,这句话为什么不写作“春天去了一大半了,‘却’还是冷”?巧的是,另有一位学生也提出了一个与之相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却” 课文 教学过程 学生 文章 句意 写作
原文传递
透视“生命的曲线”:《孩儿塔》的另一种观照视角
13
作者 徐美燕 王嘉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8-189,共12页
左翼文本存在着多种形态,既有表现昂扬情绪的,也有色调较为低沉的,蕴涵着不同的思想价值与美学意义。但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后者往往多有忽略。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是诗人生命历程的真切记录,在其创作中有重要意义。这部诗集多表现诗人&... 左翼文本存在着多种形态,既有表现昂扬情绪的,也有色调较为低沉的,蕴涵着不同的思想价值与美学意义。但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后者往往多有忽略。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是诗人生命历程的真切记录,在其创作中有重要意义。这部诗集多表现诗人"病弱的骸骨"一面,色调较为低沉,且多写无爱的伤感和人性、人情的痛楚与无奈,与通常的左翼文本存在较大反差,但仍有深刻的思想和审美意义有待发掘。这联系着左翼文学研究视角的调整,《孩儿塔》就为我们审视左翼文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本 另类视角 孩儿塔
原文传递
关于《白莽作〈孩儿塔〉序》的两个问题
14
作者 诸慧 《语文学习》 2009年第4期35-36,共2页
笔者在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下文简称《序》)时,适巧在读《鲁迅全集》,因此视野得到较大拓展,更多关注了作品中一些细节问题,本文就《序》中常被忽略的两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全集》 《序》 教学
原文传递
先生本色是诗人——再读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15
作者 金罗兰 《当代学生(读写)》 2015年第11期12-13,共2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华东师大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是鲁迅为白莽(原名徐白,又名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言,原题为《白莽遗诗序》。在这篇序文中,鲁迅表达了对青年亡友白莽的深切怀念。并用诗一般的语言... 《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华东师大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是鲁迅为白莽(原名徐白,又名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言,原题为《白莽遗诗序》。在这篇序文中,鲁迅表达了对青年亡友白莽的深切怀念。并用诗一般的语言高度评价了白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序言 诗集 高中语文第三册 华东师大版 孩儿塔 课文 原名
原文传递
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
16
作者 李军 《语文月刊》 2013年第11期52-53,共2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作品 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穿透力
原文传递
梁白波抗战时期的漫画新闻
17
作者 胡正强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2,共4页
梁白波(1911—1987年),原籍广东中山县,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学生时代曾参加中共组织的南京路飞行集会。1931年在上海参加决澜社。梁白波所作油画,造型和色彩简洁明快,画面表现的是中国情调和女性特有的细致轻盈,风韵诱人。值... 梁白波(1911—1987年),原籍广东中山县,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学生时代曾参加中共组织的南京路飞行集会。1931年在上海参加决澜社。梁白波所作油画,造型和色彩简洁明快,画面表现的是中国情调和女性特有的细致轻盈,风韵诱人。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为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诗人白莽(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一书绘制过9幅插图。从1935年开始,梁白波开始为上海《立报》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塔 飞行集会 学生时代 决澜社 上海新华 广东中山 军民合作 立报 画面表现 叶浅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的三个词条正误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景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2-269,共8页
1990年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60周年、诗人殷夫的80诞辰和钱杏邮(阿英)的90诞辰纪念。看到报刊上发表的纪念“左联”和殷夫烈士的文章、照片、报道中有不少史实的错误。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左联” 左翼作家联盟 阿英 中国大百科全书 诞辰纪念 孩儿塔 人民文学 现代文学研究 冯雪峰谈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后记 被引量:1
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1期351-352,共2页
本刊自一九七九年创刊以来,如今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为了便于说明刊物的方针和意图,表达编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要求,加强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交流,从这期起,准备经常写“编后记”。这一辑的《作家作品研究》中,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 本刊自一九七九年创刊以来,如今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为了便于说明刊物的方针和意图,表达编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要求,加强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交流,从这期起,准备经常写“编后记”。这一辑的《作家作品研究》中,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论〈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就如何反映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探讨了鲁迅小说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后记 思想革命 思想意义 鲁迅小说 现代中国 作品研究 王富仁 现代文学 孩儿塔 爱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一世界”的雄声——论殷夫的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0-84,共5页
殷夫,即白莽,左联五烈士之一。生前做党的地下工作,从事青年工人运动。他写小说,搞翻译,但主要是写诗,共留下六十四首。鲁迅先生在殷夫逝世五年之后即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日,曾为他的诗集《孩儿塔》作序:“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 殷夫,即白莽,左联五烈士之一。生前做党的地下工作,从事青年工人运动。他写小说,搞翻译,但主要是写诗,共留下六十四首。鲁迅先生在殷夫逝世五年之后即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日,曾为他的诗集《孩儿塔》作序:“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别有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鲁迅出于谦虚,说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塔 蒋光赤 诗歌作品 地下工作 革命诗歌 莫斯科吟 一九 中国新诗史 《女神》 血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