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对知识与学科的再认识
1
作者 王晓路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232,共10页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者与书写符号、文化传统、文化感知以及审美方式等阶段性特征有关;而后者除了对基于文本编码进行美学分析之外,还与文本环境、学科资源、传播方式以及跨文化体验等要素存在密切关联。文学书写和研究不仅可以提供对可能世界探寻的入口、呈现差异性的认知功能,而且得以弥补确定性知识的范围。对文学文本这一拥有多重线索的开放系统进行有效研究,客观上决定了跨学科考察的必然性。对文学研究所涉及的知识、学科以及跨学科问题进行再审视,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也可以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提供中国学人的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知识 学科 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集引用视角下的知识领域跨学科性和主题演变研究
2
作者 刘佳豪 宋凯 +1 位作者 李玉莹 孙玉伟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7,177,共13页
[目的/意义]从数据引用的视角拓展知识领域的定义方式,为科技情报分析工作中知识领域的跨学科性和主题演变分析提供探索性框架。[方法/过程]在定义知识领域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数据集为例,运用跨学科性相关测量指标、DTM主题模型和社会... [目的/意义]从数据引用的视角拓展知识领域的定义方式,为科技情报分析工作中知识领域的跨学科性和主题演变分析提供探索性框架。[方法/过程]在定义知识领域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数据集为例,运用跨学科性相关测量指标、DTM主题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对引用共同数据集的文献进行知识领域跨学科性和主题演变分析。[结果/结论]沿着学科—主题脉络分析的路径,提出了一个针对知识领域跨学科性和主题分析的探索性框架,发现由数据集引用定义的知识领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科间知识流动和跨学科合作,促进更细粒度研究群体和新型研究社区的发现以及研究社区中数据角色的识别,其相关指标能够为数据评价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领域 数据引用 学科性 主题演化 DTM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丁乐蓉 杨欣谊 张靖雯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0—2018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为数据集,本研究以参考文献学科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及整体...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0—2018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为数据集,本研究以参考文献学科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及整体跨学科性4个维度量化论文跨学科性,以D指数量化颠覆性创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结果/结论](1)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产出有积极影响;均衡性和差异性对颠覆性创新产出有消极影响。(2)不同合作模式下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影响方向基本一致,但合作跨度的增加会加强多样性对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影响、均衡性和差异性对颠覆性创新的消极影响,削弱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 颠覆创新 D指数 合作模式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乐蓉 石静 +1 位作者 吴柯烨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15,共13页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突破性创新数量量化团队突破性创新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研究发现:①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技术团队多样性水平越高,团队越倾向于产出更多高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技术团队均衡性越高,团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越符合“少而美”的特点;技术团队差异性越大,团队创新成果的突破性程度越低。②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以10人以下小规模团队为主,其中年轻的、非跨国的小规模团队更有可能产出突破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 突破创新 D指数 技术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文献的论文跨学科性、跨时域性及其影响力研究
5
作者 杨杰 王左戎 +2 位作者 邓三鸿 王昊 章学周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3-1014,共12页
本文在跨学科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时域性的测度框架,并将其量化为时域丰富性、时域非均衡性、时域差异性和时域深度4个维度。本文对微软学术数据库中1950—2020年38879575篇论文的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的时间趋势、分布特征以及科学... 本文在跨学科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时域性的测度框架,并将其量化为时域丰富性、时域非均衡性、时域差异性和时域深度4个维度。本文对微软学术数据库中1950—2020年38879575篇论文的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的时间趋势、分布特征以及科学家的生涯演化模式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跨学科性、跨时域性与科学影响力的关系。研究发现:①论文的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呈现一致的增长趋势和不一致的领域分布;②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指标具有无标度分布等异质性分布特征,且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的相关性并不强;③科学家生涯中后期的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明显增强,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其引用行为的变化;④跨学科性和跨时域性对科学影响力有着相反的作用效应,即跨学科性显著促进科学影响力,跨时域性显著抑制科学影响力,较强的跨学科性和较弱的跨时域性组合成为颠覆性热点论文的概率最高。本文提出的跨时域性测度框架丰富了知识融合和跨学科理论,并为科技政策和学术评价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 跨时域 引文网络 科学家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学科教育之“学科性”再思考——以历史学科教学为例
6
作者 陶晓芳 郑流爱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课改过程中,学科教育的“学科性”有所流失,主要表现为学科性质定位失当、课程内容体系有待优化、教学方式未能与学科有效契合。分析其缘由,学科观念认识模糊、盲目尊崇西方理论、知识学习地位旁落是造成“学科性”流失的主要原因。义... 课改过程中,学科教育的“学科性”有所流失,主要表现为学科性质定位失当、课程内容体系有待优化、教学方式未能与学科有效契合。分析其缘由,学科观念认识模糊、盲目尊崇西方理论、知识学习地位旁落是造成“学科性”流失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新课标的颁布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学科实践,复归学科教育的“学科性”,实现学科育人。由此,我们应正确理解学科性质和意义,树立学科信仰;重视学科知识,发挥育人价值;正确借鉴外来教育理论,优化学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新课标 学科教育 学科性 学科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跨学科性与科学突破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刘嘉明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6-1398,共13页
跨学科研究对实现科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1—2020年Science杂志年度突破作为科学突破数据集,基于参考文献视角,通过学科多样性的3个维度测度了科学突破论文的跨学科性,探讨了论文跨学科性与科学突破的关系,并比较了其在不同学... 跨学科研究对实现科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1—2020年Science杂志年度突破作为科学突破数据集,基于参考文献视角,通过学科多样性的3个维度测度了科学突破论文的跨学科性,探讨了论文跨学科性与科学突破的关系,并比较了其在不同学科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指标Rao-Stirling指数与科学突破存在倒U形关系;学科丰富性与跨学科大组数负向影响科学突破,学科差异性正向影响科学突破;不同学科大组中,论文跨学科性与科学突破的关系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建议,跨学科科研活动应在少数差异性较大的学科中进行;基础学科应避免与过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学科应均衡而广泛地吸收各学科知识;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积极搭建交叉创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 科学突破 参考文献 学科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研究的新方向:多学科性、中间性与参与性
8
作者 喻辉(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9,167,共7页
文章探讨了当代中国音乐研究的前景,并提出一种作为研究者们的交会点的中国音乐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者代表的位置和观点本质上是“中间的”(介于不同学科之间;介于研究顾问和读者之间;调解历史、文化或语言的鸿沟等),有时甚至是多重的。... 文章探讨了当代中国音乐研究的前景,并提出一种作为研究者们的交会点的中国音乐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者代表的位置和观点本质上是“中间的”(介于不同学科之间;介于研究顾问和读者之间;调解历史、文化或语言的鸿沟等),有时甚至是多重的。这意味着研究者面对着的是一种明确的“凌乱”现实,研究者们需要通过合作、跨领域阅读、翻译和咨询,积极构建桥梁,并不断地从更多的个体探究向共享焦点转变,然后再回到个体探索。文章还概述了一些为了加强研究者们的“中间性”所可能采取的具体步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研究 学科性 中间 参与 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科性竞赛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大鸷 谭凤芝 迟青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章从学科性竞赛的育人特征与人文精神培育等角度出发,对学科性竞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及实操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探讨,并以“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为例,对思政元素与竞赛主题的融合、协同育人效果... 文章从学科性竞赛的育人特征与人文精神培育等角度出发,对学科性竞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及实操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探讨,并以“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为例,对思政元素与竞赛主题的融合、协同育人效果评价、存在的风险因素等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赛事结构的合理设计、主题内容的正向引导强化学科性竞赛隐性教学特征,使学科性竞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成为“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助力高等教育实现培根铸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竞赛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性、跨学科性及非学科性
10
作者 谢彦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从学科建制的标准来看,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被高等教育研究努力建构中。当新的研究范式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又出现明显的跨学科性取向,这种积极响应进而促使高等教育研究的非学科性又重新"精神焕发"。学... 从学科建制的标准来看,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被高等教育研究努力建构中。当新的研究范式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又出现明显的跨学科性取向,这种积极响应进而促使高等教育研究的非学科性又重新"精神焕发"。学术论争充满了变化,持一种开放态度无疑比较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性 学科性 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评价:学科性,专业性,技术性——评《数字人文导论》
11
作者 方圆圆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I0019-I0019,共1页
数字人文也被称为是人文计算,主要是针对计算和人文学科的交叉领域实施学习以及研究,并进行发明和创造的学科之一。在针对数字人文评价中,学科性是对数字人文的成果实施评价,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人文知识创新以及学术发展是否具备促进... 数字人文也被称为是人文计算,主要是针对计算和人文学科的交叉领域实施学习以及研究,并进行发明和创造的学科之一。在针对数字人文评价中,学科性是对数字人文的成果实施评价,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人文知识创新以及学术发展是否具备促进作用;专业性则是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实施评价,可以在信息组织以及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的应用下为其研究提供方法指导,也可以促进学科和技术之间的连接;技术性则是数字人文分析中采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文本挖掘技术等,有助于促进人文领域的学术发展以及知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本挖掘技术 促进作用 学科性 知识创新 人文学科 实施评价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变革与跨学科性:超越历史学科的历史--第四届世界环境史大会述评
12
作者 乔怡苒 王茹 陈林博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6期137-145,159,160,共11页
2024年8月19—23日,第四届世界环境史大会①(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在芬兰北部滨海城市奥卢(Oulu)的奥卢大学(University of Oulu)举行,主题为“转变、变革与跨学科性:超越历史学科的历史”(Transitions,Transformat... 2024年8月19—23日,第四届世界环境史大会①(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在芬兰北部滨海城市奥卢(Oulu)的奥卢大学(University of Oulu)举行,主题为“转变、变革与跨学科性:超越历史学科的历史”(Transitions,Transformations and Transdisciplinarity:Histories Beyond History)。大会思考当下地球面临的环境变化、环境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人类社会变革,考察环境史的研究方法、关注议题和叙事尺度等方面的转向。大会强调,人类在面临学术内外的诸种转变时,唯有超越历史学科本身,进行跨学科、多领域对话,才能真正把握蓝色星球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 滨海城市 超越历史 奥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的学科性与跨学科性——对“文学理论边界”问题的一种理论回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141,共5页
文学理论的知识构成可以分为文学事实层面和对文学事实的阐释层面。文学理论具有学科性与跨学科性。充分认识这两方面的性质及其表现,有助于我们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文学理论边界"问题。文学理论的学科性与跨学科性是当代社... 文学理论的知识构成可以分为文学事实层面和对文学事实的阐释层面。文学理论具有学科性与跨学科性。充分认识这两方面的性质及其表现,有助于我们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文学理论边界"问题。文学理论的学科性与跨学科性是当代社会文化条件下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学科性 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科性公司产学研用创新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康晓伟 何海燕 张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5-19,共5页
学科性公司是我国高校应对产学研用合作科研和经济脱节、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重要方式,是以高校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形式的创新模式。通过研究高校学科性公司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揭示学科性公司与产学研... 学科性公司是我国高校应对产学研用合作科研和经济脱节、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重要方式,是以高校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形式的创新模式。通过研究高校学科性公司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揭示学科性公司与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内在联系,提出促进学科性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以高校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合作 学科性公司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普 王东波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2-1232,共11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学科和跨学科性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其次从个人/作者、期刊和学科领域等层面阐述了跨学科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接着总结了跨学科性研究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最后归纳了跨学科性的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学科和跨学科性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其次从个人/作者、期刊和学科领域等层面阐述了跨学科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接着总结了跨学科性研究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最后归纳了跨学科性的研究意义,并给出了研究展望。通过对跨学科性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跨学科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有助于为学者有针对性的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研究 学科性 交叉学科 学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完善高校创新机制——解读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制”创新理念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国栋 刘伦钊 +1 位作者 张增常 李先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7-149,共3页
最优化的制度安排是保障高校有效技术转移的关键。中南大学创建的“学科性公司制”解决了高校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激活了源头,成功地架起了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互动互惠良性循环的组织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区... 最优化的制度安排是保障高校有效技术转移的关键。中南大学创建的“学科性公司制”解决了高校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激活了源头,成功地架起了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互动互惠良性循环的组织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这种教育、科研、经济一体化创新机制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机制 学科性公司制 高等教育 科技 经济 一体化 中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制”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正荣 罗英姿 唐新孝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2年第6期84-88,共5页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科技工作发展模式的演变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发展的历程。基于 2 1世纪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对中南大学与时俱进架构 2 1世纪我国大学科技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中南大学 学科性公司制” 科技工作 管理模式 技术创新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全球化——美国格罗斯伯格教授访谈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岩林 张东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2,共7页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1947—)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传媒研究学者,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1968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哲学与历史学位后,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师从理查德....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1947—)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传媒研究学者,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1968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哲学与历史学位后,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师从理查德.霍加特和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之后又回到美国在伊利诺伊大学跟随詹姆斯.凯瑞教授(James W.Carey)攻读传媒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任传媒研究教授,现为传媒研究杰出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国际文化研究界影响颇深,从1990年开始就负责主编文化研究界的知名学术刊物《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及另一份学术刊物《公众文化》(Public Culture)。他也参与编辑过众多文化研究方面书籍,如《文化研究导论》等书已经成为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格罗斯伯格把文化研究带到了美国,又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把美国文化研究带到了世界。(笔者于2010年3月24日前往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采访了格罗斯伯格教授。在准备采访问题期间,受到了北外汪民安教授的细心指导,格罗斯伯格教授的博士生也是我的好友的玛塔的热情帮助,杜克大学文学系蒋洪生博士的宝贵建议,在这里表达我们对他们最衷心的谢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学科性 格罗斯 全球化 教授 美国 其他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文科跨学科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慧 张家榕 叶鹰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6,109,共8页
用跨学科性研究方法对CSSCI数据库中2011-2015年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文科跨学科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图书情报学论文研究跨度广泛,与除自身学科之外的22个学科均有交叉,但仍以自身学科的成果作为其主要的参考来源,参考文献涉及学... 用跨学科性研究方法对CSSCI数据库中2011-2015年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文科跨学科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图书情报学论文研究跨度广泛,与除自身学科之外的22个学科均有交叉,但仍以自身学科的成果作为其主要的参考来源,参考文献涉及学科多为2个,且跨学科性在逐年增强。此外,国内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跨学科性表现差异较小,其年均多样度变化没有表现出统一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学科研究 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初探——构建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被引量:7
20
作者 阎福安 王蔚菁 +1 位作者 王悦 袁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7-111,117,共6页
本文引入网络教育服务质量观, 深入主动学生服务的研究, 构建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指导、帮助和促进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提供细致周到的个性化主动服务, 从而... 本文引入网络教育服务质量观, 深入主动学生服务的研究, 构建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指导、帮助和促进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提供细致周到的个性化主动服务, 从而与学习者之间建立平等、关爱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支持服务 学科性学习支持 主动学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