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谈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
1
作者 罗华庆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55-60,共6页
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明夷待访录》,黄宗羲代表作,激越昂扬的战斗檄文。为使封建君主“不敢自为非是”,《明夷待访录·学校》首次呼吁“公其非是于学校”。这一呼吁,有胆有识,犹如警钟木铎,激荡人心。其重学校、轻... 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明夷待访录》,黄宗羲代表作,激越昂扬的战斗檄文。为使封建君主“不敢自为非是”,《明夷待访录·学校》首次呼吁“公其非是于学校”。这一呼吁,有胆有识,犹如警钟木铎,激荡人心。其重学校、轻君主、反封建、抗专制的民主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颇富特色、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学校议政 明夷待访录 明清之际 民主思想 中国思想史 君主专制 启蒙思想家 封建专制 反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夷待访录·学校》之学校制度设计述评
2
作者 简佳星 《当代儒学》 2022年第1期133-154,共22页
学界过去对《学校》的专门研究较少,多拘泥于民本与民主的定位之争,盛赞多、批评少。而本研究重新归纳并评价了其学校制度设计,包括劫佛老以济儒、并蓄历法医学;由公议选出学校领导者,使之摆脱行政化;维护清议,普及教育;学校议政,为政... 学界过去对《学校》的专门研究较少,多拘泥于民本与民主的定位之争,盛赞多、批评少。而本研究重新归纳并评价了其学校制度设计,包括劫佛老以济儒、并蓄历法医学;由公议选出学校领导者,使之摆脱行政化;维护清议,普及教育;学校议政,为政者北面问学;贵胄子弟自幼共学,尊重政治世家从政经验,等等。他一面追求清议自由和公议精神,一面又要求文化专制、以儒家思想控制公议导向,这就陷入了自由与专制的悖论之中。且学校议政的形式与雅典原始民主导致多数暴政的逻辑相似,可能使学校沦为以权谋私和朋党之争的不洁之境。黄宗羲虽然有较强的“非君”倾向,但他从不希望废除君主。他汲取了儒家民本思潮的精华,并非晚清变革人士所声称的那样鼓吹民主启蒙。民本与民主分属两种文化价值体系,无法相互转化。黄宗羲的学校制度设计力图实现权力运作的理性化,但也遭受了一些批评。今人应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切不可生搬硬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学关系 黄宗羲 学校 以学领政 学校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潮之源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丕洋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民本主义思潮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民本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可从先秦到明清之际的民本主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 民本主义 重民 民为邦本 仁政 学校议政 明君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是时代的先觉
4
作者 张岱年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19-19,共1页
黄宗羲是时代的先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黄宗羲思想与学术研究(笔谈)[编者按]三百年前,明清之际著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与世长辞。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博学多才,思想深邃,著述宏富,是清代浙东学派的理论奠基者,在中国学术... 黄宗羲是时代的先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黄宗羲思想与学术研究(笔谈)[编者按]三百年前,明清之际著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与世长辞。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博学多才,思想深邃,著述宏富,是清代浙东学派的理论奠基者,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为纪念这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思想 黄梨洲 《明夷待访录》 民主思想 思想自由 学校议政 明清之际 学术研究 浙东学派 君主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合理可欲的统治——黄宗羲与洛克之政制批判简明对勘
5
作者 时亮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3期15-37,197-198,共23页
宪政的基本精神主要在于"约制权力",而此思想绝非近代西方所独有。通过对黄宗羲的政府批判及其相关制度设计进行梳理,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基本思路为"议行分离",而其精神旨归则在于"驯化君主"。以西方洛克... 宪政的基本精神主要在于"约制权力",而此思想绝非近代西方所独有。通过对黄宗羲的政府批判及其相关制度设计进行梳理,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基本思路为"议行分离",而其精神旨归则在于"驯化君主"。以西方洛克思想为参照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黄宗羲与洛克法政思想具有深层相通之处,并认识到黄宗羲之法政秩序建构设想业已具有的宪政主义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约制 议行分离 学校议政君相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根源
6
作者 张永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黄宗羲曾被誉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影响过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蒋介石、温家宝等人,进而影响更多人。黄宗羲"君害论"思想警醒人们时刻提防专制的侵害,其君臣观念告诫人们出仕的正当目的,其学校议政的理念有利于推进政治公... 黄宗羲曾被誉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影响过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蒋介石、温家宝等人,进而影响更多人。黄宗羲"君害论"思想警醒人们时刻提防专制的侵害,其君臣观念告诫人们出仕的正当目的,其学校议政的理念有利于推进政治公开并接受舆论监督,其形式宽松而精神明确的立法精神与当代立法原则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害论 君臣观念 学校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及其对限制专制君主的构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42,共5页
黄宗羲的思想实质上是传统的儒家民本主义思想。他倡导的主客论说的是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是由谁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他提出限制君主极端专制的构想:一是君臣共治,二是学校议政,三是恢复方镇。当时的社会条件,还不足以使黄宗羲产... 黄宗羲的思想实质上是传统的儒家民本主义思想。他倡导的主客论说的是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是由谁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他提出限制君主极端专制的构想:一是君臣共治,二是学校议政,三是恢复方镇。当时的社会条件,还不足以使黄宗羲产生民主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民本思想 明夷待访录 民本主义 专制君主 学校议政 君主专制制度 君臣共治 明末清初 资本主义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天下之法”的法律思想探析
8
作者 刘艳丽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4-25,共2页
 黄宗羲十分重视"法治",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君臣共治、地方分权和学校议政等建立"天...  黄宗羲十分重视"法治",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君臣共治、地方分权和学校议政等建立"天下之法"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之法" 君臣共治 地方分权 学校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民主法治思想评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新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7,共6页
近代意义上的法治是民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曾提出过"以法治国"的主张,但法家的"法治"是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前提的.法家的"法治"并未跳出"人治"的... 近代意义上的法治是民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曾提出过"以法治国"的主张,但法家的"法治"是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前提的.法家的"法治"并未跳出"人治"的窠臼.我国最早提出法治与民主相结合的,是明清之际的几位启蒙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代表人物就是黄宗羲.本文试图结合明清之际的历史背景对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作粗浅的评析,以就教于法律史学界的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黄宗羲 民主法治思想 君主专制 君权限制 "天下之法" 学校议政
原文传递
黄宗羲的法哲学及其法制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本森 《法商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89-92,共4页
黄宗羲的法哲学及其法制论李本森黄宗羲(1610-1695),这位中国17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以其对社会深刻的体察,对法律本质的独特认识,构建了自己的法哲学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法制观,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之中最有代表性... 黄宗羲的法哲学及其法制论李本森黄宗羲(1610-1695),这位中国17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以其对社会深刻的体察,对法律本质的独特认识,构建了自己的法哲学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法制观,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之中最有代表性、理论建树最大的学者,他与顾炎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法哲学 法律思想 学校议政 民本思想 经济法制思想 民本主义 《明夷待访录》 古典自然法学派 权力制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