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的祝愿
- 1
-
-
作者
蒋孔阳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共1页
-
-
关键词
学术探讨
理论建设
学术论文
学术锐气
青年教师
发展历程
重大理论
语言学
文字风格
办刊方针
-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后记
- 2
-
-
-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96-96,共1页
-
文摘
本期首先奉献给大家的是一组“20世纪中国文学反思笔谈”的专栏文章。作者大都是中青年,因而也更多一些学术锐气。如蔡震的《为人生与为艺术——一个困扰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话题》在对与当前人文精神讨论相联系的20年代文学“为人生”与“为艺术”的论争的重新思考中质疑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主导精神;王晓初的《走出古典、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终结》同样从当前人文精神的讨论切入,重新梳理和思考了20世纪中国主流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精神,进而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出古典,从而终结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的结论。当然在学术研究中,某一方面的强调与创新,往往意味着对其他方面的忽略和漠视,因而这些文章或许也有自己的片面性,但是它的片面又标志着突破一般思维模式的某种拓展与发现,因而或许可以引发更多的片面,合成对20世纪中国文学更深刻意义上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
关键词
中国文学
20世纪
现实主义
人文精神讨论
“为人生”
文学反思
学术锐气
发展历程
思维模式
主流文学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