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史为基 多向拓展——试析“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的学术议题蕴藉
1
作者 周兴杰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108-115,共8页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蕴藉丰富的学术议题。在文学史研究层面,它包含着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持续探寻,以及中国网络文学史书写的双向扩容等议题。在学术史研究层面,它指明了中国网络文学理论史和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等研究方向...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蕴藉丰富的学术议题。在文学史研究层面,它包含着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持续探寻,以及中国网络文学史书写的双向扩容等议题。在学术史研究层面,它指明了中国网络文学理论史和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等研究方向。“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能蕴藉如此丰富的学术议题,是与主编欧阳友权教授富于开拓意识、扎根品格和包容情怀的治学精神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 学术议题 治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发展与学术议题:以教育社会学中“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研究演变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心想 董书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共15页
学术议题总是离不开不断发展的时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的新时代,自觉地确立学术议题对建设具有"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q... 学术议题总是离不开不断发展的时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的新时代,自觉地确立学术议题对建设具有"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议题在美国和中国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变,相互对照发现"教育机会平等"和"地位获得"在不同时代发生了变化,由此,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术体系既要回应时代的需要,扩大学术界知识储备,又要求学者具备社会敏感力和回应能力,让学术为时代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议题 时代发展 教育社会学 社会流动 地位获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题作文:建筑议题的发明
3
作者 冯江 张欣 康纤星晨 《新建筑》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组织特定命题并遴选文章发表,逐渐成为建筑期刊的普遍做法。从这一“命题作文”现象出发,文章以新千纪以来的《新建筑》为主要对象,通过梳理期刊论文组织方式的演变,分析了建筑议题的产生机制及其基本特点,并揭示了围绕事件、作品和长... 组织特定命题并遴选文章发表,逐渐成为建筑期刊的普遍做法。从这一“命题作文”现象出发,文章以新千纪以来的《新建筑》为主要对象,通过梳理期刊论文组织方式的演变,分析了建筑议题的产生机制及其基本特点,并揭示了围绕事件、作品和长期议题展开的命题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特征。结合建筑理论教学中对部分西文期刊“命题”与“非命题”做法的观察,探讨了“命题作文”之于建筑学知识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期刊 学术议题 建筑历史与理论 组稿机制 知识发展 学术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热点”现象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湛 韩娜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0-134,共5页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在社会生活中,热点总是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重要事物、重大事件、关键问题等等有关,实际上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公众的利益、兴趣和趋向的集中反映和表现。一个热点的演化往往经历几个阶段:(1)潜热...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在社会生活中,热点总是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重要事物、重大事件、关键问题等等有关,实际上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公众的利益、兴趣和趋向的集中反映和表现。一个热点的演化往往经历几个阶段:(1)潜热点;(2)准热点;(3)正热点;(4)余热点;(5)不热点。由社会热点引出思想热点、学术热点,使社会问题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促进在实践层面的解决,这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哲学的热点是社会热点、思想热点、学术热点更集中的反映。从哲学的高度反思“热点”本身,可以使我们的“热点”热得更加自觉,更加有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学术研究 “热点”现象 学术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载之间无非是道,进退运用存乎一心
5
作者 邓小南 《华中国学》 2020年第2期6-11,共6页
这是一篇邓小南教授的学术演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历史学作为一门立足于反思的学问,需要问题意识的推动。正如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认为的那样,历史是历史学家和他所面对的历史事实之间永不休止的对话。历史学研究也应该... 这是一篇邓小南教授的学术演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历史学作为一门立足于反思的学问,需要问题意识的推动。正如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认为的那样,历史是历史学家和他所面对的历史事实之间永不休止的对话。历史学研究也应该从“对话”开始,学习学术“对话”,坚持“问题”意识,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学术脉络。第二,历史学科应该从材料出发,细读文本,充分利用电子资源日益普及的便利条件。第三,关于历史研究的议题,海内外对于某一重大问题的关切、材料的阅读比较、史料的批判等都可以成为议题的来源。青年学者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路径,唯有不断地探索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对话 学术议题 史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