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96
篇文章
<
1
2
…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机制和路径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小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77,共4页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是秉承薪火相传的办刊初心,是回应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加快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术期刊应进一步协同学术共同体,创新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期刊编委...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是秉承薪火相传的办刊初心,是回应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加快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术期刊应进一步协同学术共同体,创新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期刊编委结构青年化、选题策划青年化、作者结构青年化,不断提升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期刊
青年
学术人才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术人才流动可以提高科研产出吗?
2
作者
柳瑛
陈建伟
苏丽锋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学术人才的流动一直是学术共同体推动科研生产的重要议题,但是其流动是否能够真正提高科研产出却仍然存在争议。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使用计量模型检验流动对学者科研产出的影响作用。回归结果表明,流动能够推动学者科研产...
学术人才的流动一直是学术共同体推动科研生产的重要议题,但是其流动是否能够真正提高科研产出却仍然存在争议。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使用计量模型检验流动对学者科研产出的影响作用。回归结果表明,流动能够推动学者科研产出的提升,特别是对学者英文发表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以匹配激励效应和知识重组效应展开回归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趋势,匹配激励效应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政府应完善学术人才流动的制度环境,探索建立对人才流出高校的利益补偿机制,以推动学术人才在学术共同体内的有序流动,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和引导流动知识重组效应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人才
人才
流动
科研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基于青年“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
32
3
作者
姜璐
董维春
刘晓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以229名青年长江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CV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从该群体状况的自然特征与成长过程,探索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广义成长周期为20年,与青年长江学者当选年龄的峰值对应;教育阶段形成连贯的长周期培养模式,且硕博贯通为...
本文以229名青年长江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CV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从该群体状况的自然特征与成长过程,探索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广义成长周期为20年,与青年长江学者当选年龄的峰值对应;教育阶段形成连贯的长周期培养模式,且硕博贯通为关键成长路径;校际流动、留学背景和博士后的经历明显缩短成才的时间;学术职业发展阶段的学缘结构相对多元等。藉此研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
学术人才
长江学者
成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合著网络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璇
段宇锋
朱庆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7-82,共6页
现有学术评价方法体系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如,同行评议的主观性、引文评价的自引、马太效应、引用偏见、引用曲解等等。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基于合著网络的中心度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一定程度...
现有学术评价方法体系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如,同行评议的主观性、引文评价的自引、马太效应、引用偏见、引用曲解等等。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基于合著网络的中心度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为学术人才评价方法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我们提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和改善方向,将基于合著网络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与传统的发文、引文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人才
评价
合著网络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度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归国学术人才学科分布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吕文晶
哈梦颖
陈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61,共7页
运用简历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109所"211工程大学"教师的简历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的学科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
运用简历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109所"211工程大学"教师的简历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的学科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主要来自新加坡、俄罗斯和以色列,主要流入北京、上海和江苏;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的学科背景主要是工学和理学,具体的专业方向是材料学、工程技术类、电子信息类、土木类、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学术人才
学科背景
简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晓飞
席与亨
马长伟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8-140,共3页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地位和发展层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做相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层次不同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也有所不同。选取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高校作为调研对象,分析研究教学型高校在关...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地位和发展层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做相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层次不同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也有所不同。选取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高校作为调研对象,分析研究教学型高校在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教学型高校
关键型
学术人才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留美学术人才回国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5
7
作者
李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6,共8页
学术人才跨国流动受学术职业属性以及世界知识体系格局变化的影响。为考察新时期中国留美学术人才的归国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美国高校的中国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美双向推拉因素角度考察其留美行为。研究发现,调查对象近...
学术人才跨国流动受学术职业属性以及世界知识体系格局变化的影响。为考察新时期中国留美学术人才的归国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美国高校的中国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美双向推拉因素角度考察其留美行为。研究发现,调查对象近期回国工作的意向不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考虑回国工作。随着中美高等教育和科研条件差距日渐缩小,导致中国留美学者去留选择的中观与微观因素作用凸显。学术人才留美缘于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事业发展、学术职业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因素以及移民动机构成留美未归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学术人才
留美
推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高校学术人才的成长特点与培养对策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莉
吴伦敦
黄荣洲
《继续教育》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教学的实践无法脱离教育理论的督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和学术的研究,教育的实践往往缺少系统性,是经验主义的。在加强教师素质培训的时候,应注重对其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为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本刊特编发此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广...
教学的实践无法脱离教育理论的督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和学术的研究,教育的实践往往缺少系统性,是经验主义的。在加强教师素质培训的时候,应注重对其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为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本刊特编发此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人才
成长特点
人才
培养策略
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
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从学术人员管理角度的思考
被引量:
9
9
作者
周巧玲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8,31,共6页
高校学术人才的流失现象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内部原因。管理中应对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遵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逻辑和内在规律,遵循教师成才和学术发展的规律,以发展、繁荣学术为根本目的,构建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完善学术...
高校学术人才的流失现象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内部原因。管理中应对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遵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逻辑和内在规律,遵循教师成才和学术发展的规律,以发展、繁荣学术为根本目的,构建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完善学术人员管理体制,以学术发展为中心,完善激励学术人员发挥作用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人才
管理制度
资源配置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高校学术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曙光
《云梦学刊》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高校既造就“名师”,又培养“高徒”。因此,高等教育在学术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当前高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
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高校既造就“名师”,又培养“高徒”。因此,高等教育在学术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当前高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术人才的培养,亟待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人才
培养
高校
历史与现实
高等教育
名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
被引量:
2
11
作者
阎光才
《成才之路》
2015年第6期8-9,共2页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从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通过分析构成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与制度要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从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通过分析构成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与制度要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对当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规律
拔尖
创新型
学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的动因:基于压力管理的视角
12
作者
曾晓娟
刘元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压力管理在西方越来越受到组织重视,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在我国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文章尝试从压力管理的视角探讨高校学术人才流失的原因,为高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人才
人才
流失
工作压力
压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书馆学学术人才现状及建设策略研究
13
作者
宁阳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4,共5页
通过在24种专业期刊中搜集、整理2009—2013年学术课题类论文的作者信息可以发现,高产量及高质量的男性作者人数高于女性作者;年龄在35~44岁的作者是目前图书馆业界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馆员及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作者占较大的比例;经济...
通过在24种专业期刊中搜集、整理2009—2013年学术课题类论文的作者信息可以发现,高产量及高质量的男性作者人数高于女性作者;年龄在35~44岁的作者是目前图书馆业界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馆员及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作者占较大的比例;经济发展快速的省市的图书馆学术队伍的水平较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单位。因此,我国图书馆学学术人才建设策略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合理规划人力资源,建立人才预警机制;完善管理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培育、发展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凝聚人力资源,建立和谐的学术团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学术人才
人才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及管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恒
赵丽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高校优秀人才的流失已经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用危机管理的理论分析,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体制、经济因素、地理环境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政策体系、人才储备、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建立高校学...
高校优秀人才的流失已经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用危机管理的理论分析,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体制、经济因素、地理环境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政策体系、人才储备、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建立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管理体系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学术人才
流失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跨世纪学术人才的成长道路
15
作者
喻明新
刘永昌
隆平
《地质科技管理》
1997年第6期40-41,共2页
本文阐明,一名青年学者,如欲成为跨世纪人才,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坚定不移地跨越过四个阶段:①寻找自己的学术生长点;②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术优势;③构筑一个同心同德努力攀登的研究群体;④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总方向。
关键词
21世纪
学术人才
人财管理
全文增补中
建筑材料学科的特点与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
16
作者
吴礼贤
《高等建筑教育》
1990年第4期63-66,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研究的对象、方法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学科,各学科的分支,交叉又形成新的学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成为学科发展的规律。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工作者,当然应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研究的对象、方法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学科,各学科的分支,交叉又形成新的学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成为学科发展的规律。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工作者,当然应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发展变化规律等问题。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研究的学科的特点,才能根据研究者自身的特点,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本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科
材料工程
学术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久必合
场致发光
发展变化规律
基础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
过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与管理学科创新卓越学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7
作者
邵芳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9期107-108,共2页
根据高校教学改革要求,在本科生实行前两年通识教育后,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卓越学术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定位于培养具有学术基础的管理研究专家,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差异化人才.文章创新性地将“卓越学...
根据高校教学改革要求,在本科生实行前两年通识教育后,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卓越学术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定位于培养具有学术基础的管理研究专家,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差异化人才.文章创新性地将“卓越学术人才培养项目” 计划实施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
学术人才
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国资本:对中国归国学术人才的评估
被引量:
4
18
作者
斯坦利.罗森
崔大伟
代林利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1期39-47,共9页
本文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影响、政府政策以及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海外学者回国的原因 ,力图通过对归国学者和本土学者在能力与贡献、国际联系、报酬和认可度、回国的比较观念以及短缺专业领域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客观地评估归国...
本文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影响、政府政策以及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海外学者回国的原因 ,力图通过对归国学者和本土学者在能力与贡献、国际联系、报酬和认可度、回国的比较观念以及短缺专业领域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客观地评估归国学者的“跨国资本”价值 ,并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归国学者所拥有的跨国资本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国学术机构中他们将处于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资本
中国
归国
学术人才
科教兴国
语言能力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会计学会职能作用 着力培养高端学术人才
19
作者
周守华
《财会学习》
2010年第11期16-18,共3页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关键词
职能作用
会计学会
学术人才
培养
小康社会建设
会计行业
创新型国家
人才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高校中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20
作者
穆生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7期142-142,共1页
确立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优先地位,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中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是自身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外部环境最终是通过内在因素发挥作用的,但它是人才成长所需的必备的...
确立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优先地位,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中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是自身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外部环境最终是通过内在因素发挥作用的,但它是人才成长所需的必备的条件,特别是在当前高等学校师资人才普遍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对人才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青年
学术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
竞争激励机制
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机制和路径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小艳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论丛》编辑部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77,共4页
基金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23年度编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高校学术期刊研究生培养功能开发及其实践路径研究”(YB2023035)。
文摘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是秉承薪火相传的办刊初心,是回应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加快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术期刊应进一步协同学术共同体,创新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期刊编委结构青年化、选题策划青年化、作者结构青年化,不断提升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能力。
关键词
学术
期刊
青年
学术人才
培养机制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术人才流动可以提高科研产出吗?
2
作者
柳瑛
陈建伟
苏丽锋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
出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优先关注项目“北京市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建设效果评估研究”(AGEA2101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首都哲社领军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19GLC05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会工作专项研究课题(2023ghkt101)。
文摘
学术人才的流动一直是学术共同体推动科研生产的重要议题,但是其流动是否能够真正提高科研产出却仍然存在争议。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使用计量模型检验流动对学者科研产出的影响作用。回归结果表明,流动能够推动学者科研产出的提升,特别是对学者英文发表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以匹配激励效应和知识重组效应展开回归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趋势,匹配激励效应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政府应完善学术人才流动的制度环境,探索建立对人才流出高校的利益补偿机制,以推动学术人才在学术共同体内的有序流动,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和引导流动知识重组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
学术人才
人才
流动
科研产出
Keywords
academic talents
talent mobility
research productivity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基于青年“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
32
3
作者
姜璐
董维春
刘晓光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文摘
本文以229名青年长江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CV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从该群体状况的自然特征与成长过程,探索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广义成长周期为20年,与青年长江学者当选年龄的峰值对应;教育阶段形成连贯的长周期培养模式,且硕博贯通为关键成长路径;校际流动、留学背景和博士后的经历明显缩短成才的时间;学术职业发展阶段的学缘结构相对多元等。藉此研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导向。
关键词
拔尖创新
学术人才
长江学者
成长规律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合著网络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璇
段宇锋
朱庆华
机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7-82,共6页
基金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委托课题"国际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探究"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虚拟社会网络中用户信任建模与改善机制研究"(编号:CXLX12_0065)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现有学术评价方法体系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如,同行评议的主观性、引文评价的自引、马太效应、引用偏见、引用曲解等等。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基于合著网络的中心度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为学术人才评价方法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我们提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和改善方向,将基于合著网络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与传统的发文、引文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
学术人才
评价
合著网络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度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Keywords
Scholars evaluation
Co-author network
Social networ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entrality indicator
Evaluation index
分类号
G353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归国学术人才学科分布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吕文晶
哈梦颖
陈劲
机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6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带一路’学术人才向中国流动的开放式推-拉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方法的运用"(71774015)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人员流动研究"(3042-0002)
文摘
运用简历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109所"211工程大学"教师的简历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的学科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主要来自新加坡、俄罗斯和以色列,主要流入北京、上海和江苏;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学术人才的学科背景主要是工学和理学,具体的专业方向是材料学、工程技术类、电子信息类、土木类、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学术人才
学科背景
简历分析法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academic talent
discipline background
CV analysis
分类号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晓飞
席与亨
马长伟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8-140,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研究"(09YS233)
上海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002)
文摘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地位和发展层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做相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层次不同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也有所不同。选取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高校作为调研对象,分析研究教学型高校在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研究教学型高校
关键型
学术人才
激励
Keywords
research teaching university
key academic talents
stimulate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留美学术人才回国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5
7
作者
李梅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6,共8页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6YJA880020)
文摘
学术人才跨国流动受学术职业属性以及世界知识体系格局变化的影响。为考察新时期中国留美学术人才的归国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美国高校的中国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美双向推拉因素角度考察其留美行为。研究发现,调查对象近期回国工作的意向不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考虑回国工作。随着中美高等教育和科研条件差距日渐缩小,导致中国留美学者去留选择的中观与微观因素作用凸显。学术人才留美缘于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事业发展、学术职业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因素以及移民动机构成留美未归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
学术人才
留美
推拉因素
Keywords
Chinese
Academics
Sta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Push-Pull Factors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高校学术人才的成长特点与培养对策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莉
吴伦敦
黄荣洲
机构
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
出处
《继续教育》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文摘
教学的实践无法脱离教育理论的督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和学术的研究,教育的实践往往缺少系统性,是经验主义的。在加强教师素质培训的时候,应注重对其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为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本刊特编发此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共鸣。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人才
成长特点
人才
培养策略
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
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从学术人员管理角度的思考
被引量:
9
9
作者
周巧玲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
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8,31,共6页
文摘
高校学术人才的流失现象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内部原因。管理中应对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遵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逻辑和内在规律,遵循教师成才和学术发展的规律,以发展、繁荣学术为根本目的,构建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完善学术人员管理体制,以学术发展为中心,完善激励学术人员发挥作用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人才
管理制度
资源配置
社会环境
Keywords
academic brain drain, cause, solution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高校学术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曙光
机构
北京大学 学报编辑部
出处
《云梦学刊》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文摘
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高校既造就“名师”,又培养“高徒”。因此,高等教育在学术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当前高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术人才的培养,亟待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关键词
学术人才
培养
高校
历史与现实
高等教育
名师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
被引量:
2
11
作者
阎光才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成才之路》
2015年第6期8-9,共2页
文摘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从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通过分析构成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与制度要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对当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
成长规律
拔尖
创新型
学术人才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的动因:基于压力管理的视角
12
作者
曾晓娟
刘元芳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摘
压力管理在西方越来越受到组织重视,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在我国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文章尝试从压力管理的视角探讨高校学术人才流失的原因,为高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人才
人才
流失
工作压力
压力管理
Keywords
academic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ain drain
Job Stress
Stress management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书馆学学术人才现状及建设策略研究
13
作者
宁阳
机构
湖南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4,共5页
基金
湖南图书馆资助课题"图书馆学课题研究成果分析"的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XTX201402
文摘
通过在24种专业期刊中搜集、整理2009—2013年学术课题类论文的作者信息可以发现,高产量及高质量的男性作者人数高于女性作者;年龄在35~44岁的作者是目前图书馆业界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馆员及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作者占较大的比例;经济发展快速的省市的图书馆学术队伍的水平较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单位。因此,我国图书馆学学术人才建设策略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合理规划人力资源,建立人才预警机制;完善管理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培育、发展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凝聚人力资源,建立和谐的学术团队文化。
关键词
图书馆
学术人才
人才
结构
Keywords
Library
Academic talent
Talent structure
分类号
G25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及管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恒
赵丽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文摘
高校优秀人才的流失已经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用危机管理的理论分析,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体制、经济因素、地理环境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政策体系、人才储备、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建立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管理体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学术人才
流失
高校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跨世纪学术人才的成长道路
15
作者
喻明新
刘永昌
隆平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西北大学地质系办公室
出处
《地质科技管理》
1997年第6期40-41,共2页
文摘
本文阐明,一名青年学者,如欲成为跨世纪人才,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坚定不移地跨越过四个阶段:①寻找自己的学术生长点;②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术优势;③构筑一个同心同德努力攀登的研究群体;④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总方向。
关键词
21世纪
学术人才
人财管理
分类号
G316 [文化科学]
F243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建筑材料学科的特点与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
16
作者
吴礼贤
机构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材系
出处
《高等建筑教育》
1990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研究的对象、方法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学科,各学科的分支,交叉又形成新的学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成为学科发展的规律。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工作者,当然应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发展变化规律等问题。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研究的学科的特点,才能根据研究者自身的特点,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本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材料学科
材料工程
学术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久必合
场致发光
发展变化规律
基础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
过程法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与管理学科创新卓越学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7
作者
邵芳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9期107-108,共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企业信息系统使用对技术创新作用模式研究”资助(项目编号:RW1801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630125).
文摘
根据高校教学改革要求,在本科生实行前两年通识教育后,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卓越学术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定位于培养具有学术基础的管理研究专家,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差异化人才.文章创新性地将“卓越学术人才培养项目” 计划实施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卓越
学术人才
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科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国资本:对中国归国学术人才的评估
被引量:
4
18
作者
斯坦利.罗森
崔大伟
代林利
机构
南加州大学政治学系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1期39-47,共9页
文摘
本文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影响、政府政策以及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海外学者回国的原因 ,力图通过对归国学者和本土学者在能力与贡献、国际联系、报酬和认可度、回国的比较观念以及短缺专业领域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客观地评估归国学者的“跨国资本”价值 ,并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归国学者所拥有的跨国资本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国学术机构中他们将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跨国资本
中国
归国
学术人才
科教兴国
语言能力
高等教育
Keywords
Transnational capital
returnees
locals.
分类号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会计学会职能作用 着力培养高端学术人才
19
作者
周守华
机构
中国会计学会
<会计研究>杂志
出处
《财会学习》
2010年第11期16-18,共3页
文摘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关键词
职能作用
会计学会
学术人才
培养
小康社会建设
会计行业
创新型国家
人才
发展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高校中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20
作者
穆生媛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7期142-142,共1页
文摘
确立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优先地位,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中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是自身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外部环境最终是通过内在因素发挥作用的,但它是人才成长所需的必备的条件,特别是在当前高等学校师资人才普遍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对人才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高校
中青年
学术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
竞争激励机制
人才
培养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机制和路径
于小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学术人才流动可以提高科研产出吗?
柳瑛
陈建伟
苏丽锋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基于青年“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
姜璐
董维春
刘晓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合著网络的学术人才评价方法研究
刘璇
段宇锋
朱庆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带一路”归国学术人才学科分布分析
吕文晶
哈梦颖
陈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研究
李晓飞
席与亨
马长伟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留美学术人才回国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议高校学术人才的成长特点与培养对策
李莉
吴伦敦
黄荣洲
《继续教育》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从学术人员管理角度的思考
周巧玲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高校学术人才的培养
刘曙光
《云梦学刊》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
阎光才
《成才之路》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的动因:基于压力管理的视角
曾晓娟
刘元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图书馆学学术人才现状及建设策略研究
宁阳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高校学术人才流失危机及管理对策分析
陈恒
赵丽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议跨世纪学术人才的成长道路
喻明新
刘永昌
隆平
《地质科技管理》
1997
0
全文增补中
16
建筑材料学科的特点与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
吴礼贤
《高等建筑教育》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经济与管理学科创新卓越学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邵芳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跨国资本:对中国归国学术人才的评估
斯坦利.罗森
崔大伟
代林利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发挥会计学会职能作用 着力培养高端学术人才
周守华
《财会学习》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浅谈高校中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穆生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