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炎症性肠病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1
作者 张娜 徐丽婷 +4 位作者 张永霞 汪彦平 李强 熊鑫堂 路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的方法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和心房颤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的数据均来自GWAS数据库。正向MR研究中获取与IB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心房颤动作为结局指标;反向MR研究则获取... 目的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的方法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和心房颤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的数据均来自GWAS数据库。正向MR研究中获取与IB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心房颤动作为结局指标;反向MR研究则获取与心房颤动相关的SNPs作为工具变量,IBD作为结局指标。通过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简单模型法及加权模型法这5种方法进行双向MR分析,其中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用Cochran’s Q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MR-Egger回归法进行多效性分析并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正向MR研究共筛选出114个工具变量,IVW结果显示IBD与心房颤动呈正相关(OR=1.044,95%CI:1.014~1.075,P=3.79×10^(-3)),MR-Egger回归法(OR=1.075,95%CI:1.022~1.131,P=6.42×10^(-3))、加权中位数法(OR=1.084,95%CI:1.044~1.125,P=3.27×10^(-5))、简单模型法(OR=1.065,95%CI:0.950~1.194,P=2.48×10^(-1))、加权模型法(OR=1.093,95%CI:1.044~1.144;P=1.49×10-4),各方法结论一致;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SNPs间存在异质性(IVW法:Q=179.41,P=7.03×10^(-5);MR-Egger回归法:Q=176.45,P=9.86×10^(-5)),主要关注IVW的结果,MR-Egger回归法的截距项结果P>0.05,故不存在水平多效性,留一法分析显示结果稳健。同时,以心房颤动为暴露因素的反向MR分析不支持反向因果关系。结论IBD与心房颤动之间存在正向的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心房颤动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因果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狭窄与便秘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2
作者 郭立鹏 胡炎芝 +1 位作者 周明瀚 徐无忌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与便秘之间的全局、局部遗传相关性及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来自欧洲人群的公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采用全局和局部遗传相关性分析明确全局和局部遗传相关性,并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tw... 目的 探讨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与便秘之间的全局、局部遗传相关性及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来自欧洲人群的公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采用全局和局部遗传相关性分析明确全局和局部遗传相关性,并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SMR):使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及加权模式4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估结果;运用Cochra’sQ检验、留一法、MR-Egger截距测试、孟德尔随机多效性残差和异常值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全局及局部基因遗传分析结果得出共71个区域存在至少一对性状具有局部遗传相关性。TSMR分析以SS为暴露,便秘为结局,基于逆方差加权法的结果提示二者有因果关系(OR=1.077,95%CI:1.034~1.122,P=0.000);Cochran’s Q检验、MR-Egge截距检测表明不存在异质性或多效性,通过孟德尔随机多效性残差和异常值分析进行验证表明本研究结果不存在异常值;利用留一法敏感度分析显示研究结果稳定。以便秘为暴露因素,SS为结果,未找到符合条件的工具变量。结论 SS与便秘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及局部遗传相关性,SS可能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便秘 全局遗传相关性分析 局部遗传相关性分析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肥胖和肝癌的关系: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姗姗 仇丽霞 +1 位作者 柳雅立 张晶 《肝脏》 2024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腰围、经BMI矫正的腰围、臀围、经BMI校正的臀围、腰臀比和经BMI校正的腰臀比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欧洲一个包含224459个样本的大型数据库。内脏...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腰围、经BMI矫正的腰围、臀围、经BMI校正的臀围、腰臀比和经BMI校正的腰臀比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欧洲一个包含224459个样本的大型数据库。内脏脂肪体积数据集来自欧洲数据库,包括32860名欧洲受试者的927540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信息。肝癌的数据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包括372184名欧洲受试者的汇总数据。对获得的数据集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结果显示,经BMI矫正的腰围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OR=1.001,95%CI:1.000~1.001,P=0.024),且被加权中位数(WM)分析(OR=1.001,95%CI:1.000~1.002,P=0.020)证实,但在MR-Egger回归(OR=1.002,95%CI:0.999~1.004,P=0.135)中未被证实。其他中心性肥胖指标与肝癌无关。结论不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肝癌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经BMI矫正的腰围可能会导致肝癌发生,表明在相对较瘦的人群中,中心性肥胖与肝癌发生相关,且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肝癌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因果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银 张甘霖 +3 位作者 郭军 杨梦萍 韩强 杨国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588-596,共9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91种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选取91种炎性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统计数据(n=14824)结合FinnGen最新第9版数据库中选取前列腺癌作为结局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91种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选取91种炎性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统计数据(n=14824)结合FinnGen最新第9版数据库中选取前列腺癌作为结局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简单中位数法(SM)、加权中位数法(WM)、加权中值法(WME)等回归模型的OR值和95%CI评估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其中IVW法得出的因果关系相对稳定,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统计方法。进一步采用贝叶斯分析法对孟德尔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使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遗传工具变量的异质性,使用MR-Egger截距检验评估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评估作为工具变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影响的敏感性。结果:IVW法结果显示,91种炎性因子中白介素-22受体A1(IL-22RA1)、磺基转移酶1A1(ST1A1)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呈正向因果关联:IL-22RA1:IVW[OR(95%CI):1.12(1.00~1.25),P=0.04];ST1A1:IVW[OR(95%CI):1.08(1.00~1.16),P=0.03]。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白介素17A(IL-17A)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呈反向因果关联;CXCL11:IVW[OR(95%CI):0.88(0.81~0.95),P=0.00];IL-17A:IVW[OR(95%CI):0.91(0.84~0.98),P=0.02]。MR-Egger截距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水平多效性(P均>0.05,IL-22RA1=0.885,ST1A1=0.949,CXCL11=0.391,IL-17A=0.884)。MR-PRESSO未检测到偏倚SNPs(P均>0.05,IL-22RA1=0.479,ST1A1=0.629,CXCL11=0.326,IL-17A=0.444),未发现异质性(P均>0.05,IL-22RA1=0.543,ST1A1=0.677,CXCL11=0.336,IL-17A=0.494),留一法敏感性分析结果图提示无个别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整体因果关系预测产生明显影响,故分析结果可靠。结论:91种炎性因子中IL-22RA1、ST1A1与前列腺癌有正向因果关系,随着这些因子的水平增加,前列腺癌发病的风险升高;CXCL11、IL-17A与前列腺癌有反向因果关系,即随着这些因子的水平增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前列腺癌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敏感性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贝叶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介导体重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葛腾 房瑛 +3 位作者 齐鸿飞 宁博 吴永青 赵明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加权模型,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关系。使用MR-Egger回归法检测多效性,使用Cochran Q检验检测异质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检测偏倚性,使用MR-PRESSO包剔除离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孟德尔分析后计算中介效应值及中介效应比例,最后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两样本孟德尔分析中IVW法显示体重指数(OR=1.685,95%CI:1.417~2.003,P<0.001)、尿酸(OR=1.225,95%CI:1.087~1.380,P<0.001)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体重指数(OR=1.204,95%CI:1.139~1.273,P<0.001)与尿酸存在因果关系。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比例为7.23%。MR-Egger回归截距的P均>0.05,即筛选出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因果推断方法有效,体重指数-尿酸、体重指数-CHF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存在异质性(Cochran Q检验P<0.01)。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IVW法显示,CHF与体重指数(OR=0.977,95%CI:0.947~1.008,P>0.05)、CHF与尿酸(OR=1.000,95%CI:0.963~1.038,P>0.05)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尿酸与体重指数的分析存在基因多效性,故因果推断方法无效。结论:体重指数、尿酸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且呈正相关,且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为不完全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因果关系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全身炎症因子与肝癌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雨 聂多锐 +4 位作者 肖婷芬 曹俊 王志琪 徐菲 陈畅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92-599,共8页
目的探究全身炎症因子与肝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以41个全身炎症因子为暴露因素,数据来源于一项样本量为8293人的芬兰研究;以肝癌为结局变量,数... 目的探究全身炎症因子与肝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以41个全身炎症因子为暴露因素,数据来源于一项样本量为8293人的芬兰研究;以肝癌为结局变量,数据来源于芬兰数据库(FINNGen)。分别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Egger、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 estimator,WME)、加权模式法(weighted mode,WM)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分析,利用Cochran's Q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的IVW法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水平(OR=0.77,95%CI:0.61~0.97,P=0.025)、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ating factor,MCSF)水平(OR=0.69,95%CI:0.50~0.95,P=0.024)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OR=0.77,95%CI:0.61~0.97,P=0.026)与肝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关系。结论TRAIL、IL-18、MCSF与肝癌存在潜在的负向因果关联,可能为肝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肝癌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GW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探索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紫薇 武庆娟 +2 位作者 叶永安 陈兰羽 吕文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9-593,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内脂质大量堆积为特点的肝脂质代谢异常类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孟德尔随机化(MR)将基因组数据纳入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近年来,MR在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内脂质大量堆积为特点的肝脂质代谢异常类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孟德尔随机化(MR)将基因组数据纳入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近年来,MR在NAFLD的病因推断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系统总结MR在NAFL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认识疾病本质和科学化干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因果律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本科教学中的探索
8
作者 贾睿微 赵浙妤 +3 位作者 朱晓丹 曹金芳 王惠宁 孙晓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2,F0003,共5页
目的:将分析疾病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牙周病学》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牙周病与全身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研究此模式在牙周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牙周病学》教材为... 目的:将分析疾病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牙周病学》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牙周病与全身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研究此模式在牙周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牙周病学》教材为主,教授学生MR分析手段为辅,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探究,提升科研思维和文献查阅能力。选取温州医科大学2019级两个班级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随机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MR分析联合PBL教学模式)与对照组(课堂授课联合PBL教学模式),实验组53人、对照组54人。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评分、考试成绩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考核评价。结果:经过MR分析联合PBL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试题平均分为84.9±4.6,而对照组的试题平均分为79.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学生课堂表现评分为96.7±5.7,而对照组评分为9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实验组学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参与更多科研项目及论文撰写发表。结论:采用MR分析联合PBL的教学模式进行《牙周病学》教学,可加深学生对于牙周疾病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理解与掌握。学生通过查阅科研文献,深入探究补充牙周病与全身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可有效提升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及文献查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牙周病学 教学方法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总胆固醇升高风险与胆石症发生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伟伟 杜晓旭 戈宏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3-580,共8页
目的 运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评估总胆固醇升高风险与胆石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总胆固醇与胆石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来自open gwas公共数据库,对基于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分别选择与总... 目的 运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评估总胆固醇升高风险与胆石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总胆固醇与胆石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来自open gwas公共数据库,对基于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分别选择与总胆固醇或者胆石症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暴露或者结局变量,用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IVW随机效应模型、IVW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总胆固醇和胆石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以总胆固醇为暴露、胆石症为结局,去除异质性前总胆固醇-胆石症的总体OR=0.91,95%CI:0.85~0.97;去除异质性后总胆固醇-胆石症的总体OR=0.93,95%CI:0.89~0.97。以胆石症为暴露、总胆固醇为结局,去除异质性前胆石症-总胆固醇的总体OR=0.20,95%CI:0.06~0.65;去除异质性后胆石症-总胆固醇的总体OR=0.28,95%CI:0.10~0.83。基因预测的总胆固醇和胆石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总胆固醇与胆石症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随着遗传上有关能使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等位基因的增加,发生胆石症的风险降低。反之,随着遗传上有关能使胆石症发病增高的等位基因的增加,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胆石症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因果关系研究
10
作者 周迪 左星 +2 位作者 张大卫 季爽 费广鹤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7期983-989,共7页
目的探索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使用MiBioGen联盟和EB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选取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的SNPs作为工具变量,探索其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的因果关系。逆方差加... 目的探索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使用MiBioGen联盟和EB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选取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的SNPs作为工具变量,探索其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的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分析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MR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毛螺旋菌NK4A136群的丰度增加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显著降低相关(OR=0.72,95%CI:0.57~0.93,P=0.01),而梭状芽孢杆菌1群丰度的增加则显著增加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OR=1.46,95%CI:1.07~2.01,P=0.02)。敏感性分析,包括MR Egger回归,显示没有多效性和异质性的证据。结论肠道菌群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其中毛螺旋菌NK4A136的丰度升高对慢阻肺患者具有保护作用,梭状芽孢杆菌1群则增加了慢阻肺急性的加重风险,为肠道菌群调节在AECOPD的治疗中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肠-肺轴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胃癌和肌肉减少症的遗传因果关系
11
作者 徐宏 陈鹳颐 +2 位作者 吴晓欣 李辉 毛新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38-841,845,共5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遗传层面上肌肉减少症与胃癌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从公开发布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统计数据获取显著性的工具变量(IV)进行两样本MR分析,采用Cochran's Q检验等方法进行敏感... 【目的】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遗传层面上肌肉减少症与胃癌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从公开发布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统计数据获取显著性的工具变量(IV)进行两样本MR分析,采用Cochran's Q检验等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保证IV符合三大假设,采用逆方差加权(IVW)等方法评估胃癌和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结果】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胃癌与四肢肌肉质量(ALM)(OR=-0.019,P=0.446)、左手握力(OR=-0.008,P=0.059)、右手握力(OR=-0.010,P=0.220)未发现因果关系(P>0.05);反向MR分析中也未发现上述指标的因果关系(P>0.05)。【结论】胃癌与肌肉减少症在遗传层面上无直接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肌减少症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因果关系
12
作者 周展毅 楼毅杰 +3 位作者 纪云西 洪耀南 王玉杭 李海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68-2172,共5页
目的使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因果关系,阐明个体基因组特征对精准干预病人肠道菌群以改善肝硬化的可能性。方法该研究于2023年9―12月获取肠道微生物群等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3266例样本)的工具变量及... 目的使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因果关系,阐明个体基因组特征对精准干预病人肠道菌群以改善肝硬化的可能性。方法该研究于2023年9―12月获取肠道微生物群等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3266例样本)的工具变量及肝硬化相关等位基因SNP(1011例欧洲病例和356077例欧洲对照样本)的结局数据,使用MR分析肠道菌群对肝硬化的因果关系。结果随机效应下的逆方差加权(IVW)分析结果表明,放线菌属[P=0.001,OR=1.39,95%CI:(1.13,1.71)],普雷沃菌属[P=0.017,OR=1.27,95%CI:(1.04,1.54)]与肝硬化呈正相关。甲烷短杆菌属[P=0.024,OR=0.86,95%CI:(0.75,0.98)],乳酸菌属[P=0.042,OR=0.82,95%CI:(0.68,0.99)]与肝硬化呈负相关。结论放线菌属、普雷沃菌属与肝硬化存在因果关系,具有正面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道微生物群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放线菌属 普雷沃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3
作者 桑玉洁 田丽君 +3 位作者 李雪琰 朱礼慧 秦成勇 刘甜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获得暴露与结局的汇总数据,确定与NAFL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信息并将其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来估计因果效应...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获得暴露与结局的汇总数据,确定与NAFL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信息并将其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来估计因果效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R)-Egger、加权中位数法作为补充方法。运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留一法和森林图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遗传预测的经成像证实的NAFLD与脑皮质的总皮质表面积(SA)和整体平均皮质厚度(TH)减少相关(SA:β=-1886.169 mm^(2),P<0.05;TH:β=-0.013 mm,P<0.05)。在使用更严格的成像及活检双证实的NAFLD时,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SA:β=-316.289 mm^(2),P<0.05;TH:β=-0.002 mm,P<0.05)。此外,遗传预测的慢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与整体加权后的额下回眶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有关(β=-0.009 mm,P=2.19×10^(-4))。而其他结局数据集显示,NAFLD对认知表现、前瞻性记忆、流体智力评分及反应时间不具有因果效应(P>0.05)。结论NAFLD与脑皮质萎缩风险增加有关,但并未发现NAFLD与认知表现、前瞻性记忆、流体智力评分及反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认知功能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及血液代谢物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4
作者 戎义发 姜凯 +3 位作者 贾海峰 李翰政 李树栋 李刚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1期26-41,共16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及血液代谢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Catalog数据库中获取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和血液代谢物指标(代谢物水平或代谢物比率)...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及血液代谢物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Catalog数据库中获取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和血液代谢物指标(代谢物水平或代谢物比率)的GWAS数据,从FinnGen数据库中获取AS的GWAS数据。基于工具变量筛选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将筛选出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以AS为结局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将确定的与AS具有可靠因果关系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以血液代谢物指标为结局进行MR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①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AS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CD24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3、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It3L)、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表达水平与AS存在可靠的因果关系,其中CD244、FIt3L表达水平与AS呈负相关,FGF-23、IL-7表达水平与AS呈正相关。②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血液代谢物指标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CD244、FGF-23、FIt3L、IL-7表达水平分别与61项、62项、37项、68项血液代谢物指标存在可靠的因果关系。结论:FGF-23、IL-7、CD244、FIt3L表达水平与AS存在可靠的因果关系,这4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别与多项血液代谢物指标存在可靠的因果关系;这为探索AS的发生机制和治疗AS的药物靶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炎症介导素类 代谢物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乳糜泻之间因果分析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5
作者 赵书鹏 翟蕾蕾 姚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7期854-857,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在乳糜泻(CeD)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S-25(OH)D]浓度普遍较低,而这种相关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目的 探究S-25(OH)D水平和Ce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通过IEU Open GWAS Project数据库(https://gwas.mrcieu.ac.uk/)获得有关S-2... 背景研究表明在乳糜泻(CeD)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S-25(OH)D]浓度普遍较低,而这种相关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目的 探究S-25(OH)D水平和Ce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通过IEU Open GWAS Project数据库(https://gwas.mrcieu.ac.uk/)获得有关S-25(OH)D和CeD的GWAS数据。以S-25(OH)D为暴露,CeD为结局做正向MR分析;以CeD为暴露,S-25(OH)D为结局做反向MR分析。选取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法(WME)、MR-Egger法辅助评估因果关联。Cochran Q检验、MR-Egger截距、“留一法”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分析检验,MR-PRESSO方法检测是否有离群SNP。结果 S-25(OH)D每增加一个单位,CeD风险降低67%,(IVW法:OR=0.33,95%CI:0.13~0.85,P=0.02)。Cochran Q检验:Q=9.38,P=0.23,纳入的SNP不存在明显异质性。MR-Egger截距检验结果:P=0.86,不存在明显水平多效性。MR PRESSO Global Test P=0.29,未发现离群值;“留一法”敏感性分析显示,因果关系不太可能受某个SNP影响。而在反向MR分析中,并未发现CeD与S-25(OH)D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1.00,95%CI:1.00~1.01,P=0.31)。结论 S-25(OH)D水平的升高会降低Ce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乳糜泻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风险及预后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进展
16
作者 袁彬珂 鲁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86-90,共5页
脓毒症是一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尚未明确。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使用与暴露因素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将基因组数据纳入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脓毒症是一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尚未明确。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使用与暴露因素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将基因组数据纳入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能够更为准确地推断暴露因素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大样本数据的发布,MR分析在脓毒症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MR分析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脓毒症领域可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对脓毒症发病风险或预后是否起到诱导作用,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并进一步探索针对脓毒症的潜在防治策略,以避免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脓毒症 危险因素 发病风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颈椎病因果关系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7
作者 温博智 陈月峰 +3 位作者 王宝剑 马睿辰 戴文康 马玉峰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2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颈椎病的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和MiBioGen数据库获取颈椎病和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作为工具变...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颈椎病的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和MiBioGen数据库获取颈椎病和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MR-Egger、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简单模式进行补充分析。采用Cochran’s Q检验对IVW和MR-Egger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水平多效性检验,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颈椎病的SNP位点70个;肠道菌群的SNP位点46个,其中δ-变形菌纲11个、肠杆菌科8个、瘤胃球菌属UCG0117个、狭义梭菌属4个、粪球菌属8个、瘤胃梭菌属8个。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δ-变形菌纲与颈椎病存在负向因果关系,狭义梭菌属、粪球菌属与颈椎病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反向MR分析结果显示,颈椎病与肠道菌群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水平多效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离群值,提示MR分析结果稳健。结论:肠道菌群中的δ-变形菌纲、狭义梭菌属、粪球菌属与颈椎病存在可靠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痹证 脾(中医) 肠道微生物群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立身高与椎间盘退变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8
作者 王超逸 杨敬言 +3 位作者 赵余炀 黄仁俊 马涉 于栋 《中医正骨》 2024年第4期55-61,65,共8页
目的:探讨站立身高和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获取站立身高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集,筛选符合要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 目的:探讨站立身高和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获取站立身高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集,筛选符合要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从FINNGEN数据库中获取关于椎间盘退变的GWAS数据集,从中筛选与工具变量匹配的SNP位点作为结局变量。将工具变量与结局变量导入分析工具R包,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Egger回归、简单中位数法(Simple mode,SM)、加权中值法(Weighted median estimator,WME)、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ode,WM)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采用MR-Egger截距检验、Cochran’s Q检验、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MR分析结果显示,站立身高与椎间盘退变呈正向因果关系[MR-Egger:OR=1.148,95%CI(0.942,1.401),P=0.174;WME:OR=1.220,95%CI(1.086,1.371),P=0.000;IVW:OR=1.113,95%CI(1.011,1.226),P=0.030;SM:OR=1.106,95%CI(0.837,1.462),P=0.479;WM:OR=1.234,95%CI(1.004,1.519),P=0.048]。MR-Egger截距检验结果表明,MR分析结果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726);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站立身高SNP位点存在异质性(P=0.000);采用IVW的随机效应模型再次评估,结果显示站立身高与椎间盘退变呈正向因果关系(P=0.000),异质性存在对结果无影响;留一法检验结果显示,MR分析结果稳定。结论:站立身高与椎间盘退变呈正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化 站立身高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膝骨关节炎因果关系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9
作者 张云辉 郭慧 +5 位作者 朱瑞征 王莹 唐广君 莫星杰 陈少佳 陈兆军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2期32-42,共11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MiBioGen和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中筛选获得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集和KOA的GWAS数据集。在分析...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MiBioGen和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中筛选获得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集和KOA的GWAS数据集。在分析工具R包中从肠道菌群的GWAS数据集中筛选符合要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根据筛选出的工具变量从KOA数据集中匹配相应的SNP位点。采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模式、简单模式、加权中位数和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Egger回归法进行MR分析。采用MR-Egger截距检验检测水平多效性。采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MR-Egger和逆方差加权法分析结果的异质性。采用MR-Steiger方向性检验判断2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趋势。采用留一法评估MR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以KOA的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以正向MR分析中逆方差加权法所确定的与KOA存在因果关联的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共筛选144个肠道菌群的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F值范围为15.064~25.838;共筛选11个KOA的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F值范围为19.102~35.742。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布劳特氏菌属、阿德勒菌属和土孢杆菌属与KOA发生风险呈负相关。MR-Egger截距检验和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与KOA的因果关系均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MR-Steiger方向性检验结果表明,从肠道菌群到膝关节炎的方向上是稳健的。留一法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对肠道菌群与KOA的因果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的SNP位点,MR分析结果稳健。反向MR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与KOA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结论:布劳特氏菌属、阿德勒菌属及土孢杆菌属可能是对降低KOA风险有益的肠道菌群,这可作为通过肠道菌群干预KOA研究的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胃肠道微生物群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循环炎症因子和胃癌的因果关系
20
作者 樊素平 胡智伟 刘家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974-978,I0002,共6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究91种循环炎症因子与胃癌发生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91种循环炎症因子和胃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来自2个不同人群,选择与91种循环炎症因子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暴露的工具变量...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究91种循环炎症因子与胃癌发生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91种循环炎症因子和胃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来自2个不同人群,选择与91种循环炎症因子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暴露的工具变量,然后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中的逆方差加权法进行分析,并用Cochran′s Q、MR-Egger intercept和MR-PRESSO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3种循环炎症因子与胃癌相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2(TNFSF12)与胃癌相关[OR(95%CI):0.629(0.459,0.861),P=0.004,adjust P=0.028]。另外2种循环炎症因子与胃癌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分别是白细胞介素-12亚基β水平(IL-12β),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诱导因子(TRANCE),但经过矫正后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2与胃癌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炎症因子 胃肿瘤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