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孙戍智谏孟尝君
1
作者 张英华 《作文(初中年级)》 2024年第4期57-58,共2页
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2)使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3),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入见孟尝君曰:“... 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2)使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3),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 孟尝君 象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笔下的孟尝君:《史记》对《战国策》的取舍与改造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先金 张林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之一。《史记》中的孟尝君较之《战国策》,人物塑造更为具体、丰满,这与司马迁以史家眼光对《战国策》中有关孟尝君的事迹材料进行甄别、取舍和增益、改造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孟尝君 《史记》 《战国策》 取舍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尝君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晁福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137,共7页
孟尝君在战国历史中很有影响,在后世名气也很大,但其史事却不大清楚,前辈专家的考证也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本文就孟尝君初相魏、任齐相的时间等问题大胆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 孟尝君 《战国策·秦策》 《史记》 《战国纵横家书》 《史记·秦本纪》 宣王 先秦诸子 诸侯 十三年 战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孟尝君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朝明 《管子学刊》 1990年第2期51-55,共5页
孟尝君名田文,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贵族,曾袭其父田婴的封爵,被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故称薛公,号孟尝君。他曾相齐多年,后又相魏,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与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名田文,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贵族,曾袭其父田婴的封爵,被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故称薛公,号孟尝君。他曾相齐多年,后又相魏,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与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然而,后人对于孟尝君的评价却又存在着一定分歧,如荀子称他为“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卹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的“篡臣”(《荀子·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尝君 战国策 司马迁 战国时期 史记 齐国 田文 荀子 宣王 先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尝君田文养士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华松 《管子学刊》 1992年第4期58-64,共7页
一田文是田齐宣湣时代(公元前319—248年)著名的政治家,其政治生涯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招贤纳士,豢养食客三千人,一时有倾天下士的美名。田文倾天下士的手段不外乎诱之以利,待之以礼。《史记·孟尝君传》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 一田文是田齐宣湣时代(公元前319—248年)著名的政治家,其政治生涯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招贤纳士,豢养食客三千人,一时有倾天下士的美名。田文倾天下士的手段不外乎诱之以利,待之以礼。《史记·孟尝君传》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尝君 田文 养士 下士 招贤纳士 史记 荀子 太史公 公元前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人风范之思——对《泷冈阡表》《读<孟尝君传>》《留侯论》的新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涛 《文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51-59,共9页
《泷冈阡表》《读〈孟尝君传〉》《留侯论》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古文名篇,文章在表面意思之外,其实都还蕴含着对士人风范的深层思考,响应了北宋士风建构的时代潮流。然而三篇文章对"仁德"、"才能"、"品性"的士人风范各有侧重... 《泷冈阡表》《读〈孟尝君传〉》《留侯论》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古文名篇,文章在表面意思之外,其实都还蕴含着对士人风范的深层思考,响应了北宋士风建构的时代潮流。然而三篇文章对"仁德"、"才能"、"品性"的士人风范各有侧重,这又反映出欧、王、苏是在各自身处的历史境遇中,具体地思考当代士人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的,透射出时代精神的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泷冈阡表》 《读〈孟尝君传〉》 《留侯论》 士人风范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眼中的孟尝君——兼及荀子与战国四公子之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洪兵 《社会学家茶座》 2014年第2期88-98,共11页
一、缘起 战国后期,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名动天下,皆以礼贤下±、宾客盈廷著称于世。贾谊《过秦论》的看法就有相当代表性“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 一、缘起 战国后期,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名动天下,皆以礼贤下±、宾客盈廷著称于世。贾谊《过秦论》的看法就有相当代表性“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后期 孟尝君 荀子 《过秦论》 平原君 信陵君 春申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请给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童年——读《史记·孟尝君列传》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中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期78-79,共2页
童年不能决定一切。但是长大的一切可能都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孟尝君的过分逐利行为除了人的本性的因素外,跟他童年被弃的经历有关。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和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童年。这个世界给孩子以温暖和爱... 童年不能决定一切。但是长大的一切可能都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孟尝君的过分逐利行为除了人的本性的因素外,跟他童年被弃的经历有关。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和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童年。这个世界给孩子以温暖和爱,孩子报世界以责任和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尝君 成长经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岂一个“欲扬先抑”了得——《冯谖客孟尝君》写作手法新探
9
作者 王中慧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冯谖客孟尝君 写作手法 新探 生活待遇 赏析 文章 教材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读《孟尝君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翎 《青海教育》 2001年第5期22-,共1页
关键词 《读孟尝君传》 人生理想 王安石 孟尝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谖客孟尝君”的作者从属
11
作者 张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21-26,共6页
“冯谖客孟尝君”一段文字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到底是《史记》撷取《战国策》,还是后人以《史记》文入《战国策》,不能简单定论。从两篇文章的主题看,《战国策》主题更集中,更有意义,似在前文基础上的改进。从内容情节的差异... “冯谖客孟尝君”一段文字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到底是《史记》撷取《战国策》,还是后人以《史记》文入《战国策》,不能简单定论。从两篇文章的主题看,《战国策》主题更集中,更有意义,似在前文基础上的改进。从内容情节的差异看,《战国策》文章细节的取舍、结构的紧凑、抑扬手法的运用等都比《史记》略胜一筹。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史记》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是原创本,《战国策》的冯谖篇段是在《史记》基础上增枝加叶而成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战国策》 冯谖 冯谖客孟尝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鸣狗盗之雄”亦能“得士”——也谈《读孟尝君传》兼及孟尝君其人
12
作者 彭水浪 纪拥军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7年第11期44-44,共1页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选编了刘德斌、王子野、谢纯昌三位先生关于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的争鸣文章,三位先生的见解大相径庭,所争论的焦点是孟尝君到底能不能“得士”。
关键词 《读孟尝君传》 鸡鸣 《语文读本》 试验修订本 中学教材 刘德斌 全日制 王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谖客孟尝君》的哲学戏剧
13
作者 唐根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在文本的内在逻辑中,冯谖首先是作为哲人找到了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的初衷是为了对孟尝君实行君王式教育。冯谖的教育是一种哲学戏剧,哲学成为行动中的言辞或言辞中的行动,在故事情节中演出。通过文中人物的行动,我们可以领会到一种哲... 在文本的内在逻辑中,冯谖首先是作为哲人找到了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的初衷是为了对孟尝君实行君王式教育。冯谖的教育是一种哲学戏剧,哲学成为行动中的言辞或言辞中的行动,在故事情节中演出。通过文中人物的行动,我们可以领会到一种哲学:即教育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哲学戏剧 教育哲学 冯谖 孟尝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而曲折的证明——《冯谖客孟尝君》新读
14
作者 张学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1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冯谖客孟尝君 证明 《古文观止》 历史散文 中文专业 故事性 战国策 作品选 艺术性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孟尝君传》教学参考资料
15
作者 饶杰腾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7年第1期26-26,25,共2页
在林林总总的“教参”中,饶杰腾教授组织编写的“教参新编”独树一格,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本刊将连续编发,请读者注意。备课资料作者·背景
关键词 教学参考资料 孟尝君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教学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史记》中信陵君与孟尝君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志华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4-56,共3页
战国时期的信陵君、孟尝君都以善“养士”而闻名,但是他们“养士”的动机和方法却大不相同,由此反映出的二人的思想情操,精神境界也大相径庭。信陵君是通过“礼贤下士”得到宾客的拥护,孟尝君是通过厚赠钱财,招致“食客三千”;信陵君与... 战国时期的信陵君、孟尝君都以善“养士”而闻名,但是他们“养士”的动机和方法却大不相同,由此反映出的二人的思想情操,精神境界也大相径庭。信陵君是通过“礼贤下士”得到宾客的拥护,孟尝君是通过厚赠钱财,招致“食客三千”;信陵君与他的宾客之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孟尝君与他的宾客反映了豢养与被豢养,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信陵君“养士”是为了抗秦存魏,扶危救国,孟尝君“养士”是为了谋求私利,享受尊荣;信陵君与他的宾客围绕保卫魏国开展政治活动,孟尝君与他的宾客围绕保存自己施展个人才能。通过上述比较,本文再现信陵君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和孟尝君图谋富贵、自私自利的庸俗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陵君 孟尝君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冯谖客孟尝君》看《战国策》的人物性格塑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可 《远程教育杂志》 1997年第6期30-31,共2页
《冯谖客孟尝君》是《战国策》中的一个重要篇目。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足智多谋,不卑不亢的谋士冯谖的形象,表现出其非凡的政治才能与性格特征。分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可以使我们对《战国策》中塑... 《冯谖客孟尝君》是《战国策》中的一个重要篇目。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足智多谋,不卑不亢的谋士冯谖的形象,表现出其非凡的政治才能与性格特征。分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可以使我们对《战国策》中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有一具体、明确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人物性格 孟尝君 政治才能 艺术手法 性格特征 塑造人物 人物形象 斗争艺术 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孟尝君“食客三千”谈企业储备人才
18
作者 黄宗理 肖克奇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9X期319-319,共1页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世称孟尝君,与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堂弟,被封于薛地(今属山东)。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世称孟尝君,与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堂弟,被封于薛地(今属山东)。孟尝君很年轻的时候便知道广泛罗致人才的重要,曾劝其父亲田婴广招宾客,致使其家“宾客日进,名声闻於诸侯。”田婴去世后,孟尝君代父立於薛,更是广泛招致诸侯宾客及逃亡有罪的人。他对于前来应招的宾客无所挑剔,均为他们筑房含立居业,无论贵贱一律与自己一样同等看待。即使是对于自称无爱好、无才能、而且还要求食有鱼、出有车的冯谖和连众宾客都看不起的只会学鸡叫或只善于象狗一样偷东西的人,均笑而受之。因此,天下之士纷纷来归,以至达到“食客三千人”。建立了一个具有许多不同才能的人所形成的、颇具规模的人才库、“蓄水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人才 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 企业 《史记》 宾客 信陵君 平原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国罪人孟尝君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元鲤 《管子学刊》 1991年第3期44-46,共3页
孟尝君田文以养士著称,常至食客数千人,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似乎他是“士”的当然代表,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对此,我国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不以为然,他在《读孟尝君列传》中评论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孟尝君究... 孟尝君田文以养士著称,常至食客数千人,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似乎他是“士”的当然代表,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对此,我国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不以为然,他在《读孟尝君列传》中评论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孟尝君究竟何许人也,本文试析孟尝君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尝君 齐国 王安石 罪人 列传 黑社会 社会精英 养士 政治家 试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尝君的领导艺术
20
作者 陈良 《学习月刊》 2014年第13期54-55,共2页
战国时期,秦国日益强盛,怀有吞并六国的野心。有鉴于此,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四大公子广泛网罗人才,不断扩充自身势力,以便应对秦国入侵。据史料记载,四公子所养之"士"多达数千人。这些"士",主要包括学... 战国时期,秦国日益强盛,怀有吞并六国的野心。有鉴于此,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四大公子广泛网罗人才,不断扩充自身势力,以便应对秦国入侵。据史料记载,四公子所养之"士"多达数千人。这些"士",主要包括学士、策士、方士和术士,当然也包括吃白食的食客。礼贤下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这方面,四大公子做得非常到位,不得不令人敬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尝君 领导艺术 战国时期 史料记载 礼贤下士 信陵君 平原君 春申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