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度相关的数字全息孔径合成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庆生 吕晓旭 +1 位作者 余清婷 刘赣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78,282,共4页
为了研究数字全息中孔径合成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通过介绍合成孔径数字全息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指出在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系统中,准确拼接合成子全息图是系统获得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分布相关的... 为了研究数字全息中孔径合成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通过介绍合成孔径数字全息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指出在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系统中,准确拼接合成子全息图是系统获得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分布相关的算法用以解决子全息图的准确拼接以实现孔径合成,介绍了该算法的原理,分析了该算法精度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得到了预期成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子全息图的拼接合成问题,在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系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数字全息 孔径合成 分辨率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孔径合成成像的RCS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维贤 范伟 +3 位作者 黄平平 徐伟 高志奇 乞耀龙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3-490,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孔径合成成像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试方法,建立了基于去相干函数的回波信号模型,推导了基于球面孔径合成成像的RCS反演方法。首先,通过球面孔径合成三维成像方式获取被测目标的全方位-俯...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孔径合成成像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试方法,建立了基于去相干函数的回波信号模型,推导了基于球面孔径合成成像的RCS反演方法。首先,通过球面孔径合成三维成像方式获取被测目标的全方位-俯仰散射信息;其次,利用改进去相干函数的三维波数域积分成像处理方法获得目标的三维单视复图像,通过图像空域滤波抑制干扰目标信息;最后,通过波数域变换反演目标的RCS。该文引入去相干函数有效抑制了角度去相干和频域去相干效应对成像和RCS反演的影响,表征了目标方位-俯仰向RCS的幅度特性和相位特性,理论推导、仿真实验与数值分析均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孔径 孔径合成 雷达散射截面积 角度去相干 频域去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径合成式毫米波辐射成像系统中频处理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华明 万国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4期7-8,18,共3页
本文通过对3种常见中频处理结构的分析,确定了在孔径合成式毫米波辐射成像系统中采用多相滤波I/Q解调结构。利用低通滤波结构的分析方法,通过仿真成像,设计出多相滤波结构的参数,为多相滤波结构的性能分析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I/Q解调 多相滤波 数字接收机 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系统中阵列因子的作用
4
作者 吕伯轩 万国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3期28-29,共2页
文中讨论了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系统中阵列因子的定义,并利用阵列因子分析了理想情况下成像系统中涉及到的一些性能指标,同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 阵列因子 孔径合成 窗函数 空间分辨力 混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速下降法在孔径合成辐射成像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辉 万国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12期13-15,19,共4页
孔径合成辐射成像系统通过对空间频率域测量到的可视度函数进行处理得到空间亮温。在理想情况下,可视度函数和亮温之间是傅里叶变换关系,可用IFFT反演成像;然而由于实际系统的不完善性,IFFT重构的图像会有较大的噪声。本文通过对系统的... 孔径合成辐射成像系统通过对空间频率域测量到的可视度函数进行处理得到空间亮温。在理想情况下,可视度函数和亮温之间是傅里叶变换关系,可用IFFT反演成像;然而由于实际系统的不完善性,IFFT重构的图像会有较大的噪声。本文通过对系统的不完善性进行建模,提出用矩阵计算理论中的最速下降法来重构亮温图像,该算法是用迭代法求得问题的最优解。仿真实验证明,对于不相容和相容问题该方法都能有效的重构场景亮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用于实时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合成 傅里叶变换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重构算法在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婷 万国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12期49-53,共5页
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系统使用稀疏天线阵采样可视度函数,然后反演获得视场亮温的离散估计。由于天线阵的稀疏设计,造成可视度函数采样的缺失和非均匀分布,直接对它反演成像会造成很大的估计误差。采用自适应加权和采样Toeplitz结构,并利... 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系统使用稀疏天线阵采样可视度函数,然后反演获得视场亮温的离散估计。由于天线阵的稀疏设计,造成可视度函数采样的缺失和非均匀分布,直接对它反演成像会造成很大的估计误差。采用自适应加权和采样Toeplitz结构,并利用共厄梯度算法重构连续的可视度函数,然后重采样到均匀矩形网格点上再进行二维IFFT变换,能获得较理想的成像效果。本文给出了该算法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为稀疏天线阵的布局提供了定量的衡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加权 共厄梯度 Toeplitz结构 可视度函数 孔径合成式辐射成像 视场亮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形成图像的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蓉芳 《光机电信息》 1995年第3期20-25,共6页
美国的天文学用组合望远镜MMT有6个直径1.8m的组元望远镜,是最早实施的MCT系统,它于1978年建造于亚利桑那。在MMT的集光面积上等效于直径4.45m的望远镜,分辨率6.86m。最初的MMT望远镜是作为简单的集光器被研制的,用于研究弱的可... 美国的天文学用组合望远镜MMT有6个直径1.8m的组元望远镜,是最早实施的MCT系统,它于1978年建造于亚利桑那。在MMT的集光面积上等效于直径4.45m的望远镜,分辨率6.86m。最初的MMT望远镜是作为简单的集光器被研制的,用于研究弱的可见和红外波段的目标和用单独一对望远镜的单色仪的状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孔径合成系统 MMT MCT 图像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移数字全息成像孔径合成数值模拟
8
作者 徐先锋 袁红光 +1 位作者 鲁广灿 张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6期8978-8980,8992,共4页
提出相移数字全息中以子图拼接扩大等效芯片尺寸来提高分辨率的方法。使用相关方法拼接了相移数字全息中4幅子图,扩大了记录范围,提高了成像分辨率。以4条5μm宽的狭缝为实验物体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孔径合成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系... 提出相移数字全息中以子图拼接扩大等效芯片尺寸来提高分辨率的方法。使用相关方法拼接了相移数字全息中4幅子图,扩大了记录范围,提高了成像分辨率。以4条5μm宽的狭缝为实验物体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孔径合成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系统成像分辨率,经孔径合成后分辨宽度达到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数字全息 孔径合成 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微波遥感的孔径合成原理
9
作者 周凯宁 周希元 《无线电工程动态》 1992年第3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地球 微波 遥感 孔径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形成图像的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上)
10
作者 李蓉芳 《光机电信息》 1995年第2期12-17,共6页
在单独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MCT)构思的基础上规定得到由若干个望远镜“合成的”图像组合的原则,这些望远镜安装在单独的基座上或在总装中组合成单一的“多块式的”结构。根据总的孔径稀疏的程度和MCT系统形成图像的形式(按照组元望... 在单独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MCT)构思的基础上规定得到由若干个望远镜“合成的”图像组合的原则,这些望远镜安装在单独的基座上或在总装中组合成单一的“多块式的”结构。根据总的孔径稀疏的程度和MCT系统形成图像的形式(按照组元望远镜的数目和不同的分布)又分成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孔径合成系统 图像组合 MCT 稀疏孔径系统 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综述
11
作者 李锦伟 谭小敏 +6 位作者 李财品 游冬 段崇棣 刘波 党红杏 李光廷 张庆君 《空间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11-27,共17页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提出的不同技术路线下的典型高轨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分析了这些系统的轨道选择、系统特点及主要应用,总结了国内外在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大场景成像、高轨运动目标...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提出的不同技术路线下的典型高轨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分析了这些系统的轨道选择、系统特点及主要应用,总结了国内外在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大场景成像、高轨运动目标成像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其次,详细描述了高轨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需要突破的合成孔径雷达总体设计、大功率合成发射、高收纳比大型可展开天线、长合成孔径时间成像四项关键技术。在应用方面,对比了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比低轨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优势,分析了高轨合成孔径雷达从灾害快速应急响应、海洋目标观测到自然资源普查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对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 雷达载荷 SAR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时相合成孔径声呐图像目标变化检测方法
12
作者 曾腾 韦琳哲 黄海宁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0,共7页
水下环境和水声信道随时间动态变化,合成孔径声呐形成的地貌或目标结果也会随之变化,导致目标漏检和场景认知度低,给水下安防和无人导航等带来较大隐患。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双时相的合成孔径声呐变化目标检测方法,根据帧间声图... 水下环境和水声信道随时间动态变化,合成孔径声呐形成的地貌或目标结果也会随之变化,导致目标漏检和场景认知度低,给水下安防和无人导航等带来较大隐患。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双时相的合成孔径声呐变化目标检测方法,根据帧间声图地理信息和特征的匹配,完成像素级的差异分析比对,实现变化目标的检测和标注。经试验数据验证,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和标注预设的变化区域,对水下场景变化规律的掌握和威胁目标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呐 变化检测 目标检测 声呐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深度展开网络成像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李文静 《科技资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灾害监控和遥感制图等多个领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因其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限制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与SAR成像的结合,尤其是SAR深度展开网络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灾害监控和遥感制图等多个领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因其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限制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与SAR成像的结合,尤其是SAR深度展开网络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不仅能够高效地整合大量的历史SAR数据,还能够融合传统成像方法中的丰富先验信息,使得即使面对严重欠采样的情况,也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宽视场的SAR图像精确重建,从而显著减少了对数据采集、储存和传输的资源需求。从深度展开网络构建原理出发,对深度展开网络构建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先验分布的SAR展开网络成像方法与基于图像特征的SAR展开网络成像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SAR成像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深度展开 网络成像 欠采样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球面地表效应分析
14
作者 郭淑婷 邓钱钰 +1 位作者 王纪平 毛新华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9,共15页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短时重访周期和大范围测绘能力,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轨SAR的成像几何也更加复杂,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使得轨道的弯曲效应不可忽视,宽大的波束覆盖范围也导...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短时重访周期和大范围测绘能力,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轨SAR的成像几何也更加复杂,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使得轨道的弯曲效应不可忽视,宽大的波束覆盖范围也导致平面地表假设不再适用,因此必须考虑球面地表效应对成像的影响。本文从简单的直线轨迹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曲线轨迹两方面对成像出现的几何失真和散焦进行分析。首先,假设雷达短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由“距离-多普勒”关系得到成像平面与弯曲地表的位置映射关系,并通过回波历程分析得到直线轨迹时聚焦良好。然后,在曲线轨迹情况下,同样根据“距离-多普勒”关系解决了高轨SAR由于球面地表效应导致的几何失真问题。另外,基于对球面地表真实目标和成像域内像素点的距离历程分析,得到回波的二次相位误差,该误差导致雷达运行在弯曲轨道时成像出现散焦,而且由于该误差相位与成像场景宽度呈正相关,散焦会随着合成孔径时间的增长以及成像场景的扩大而愈加明显,具有显著空变性。接着,通过对相位误差进一步分析得到有效成像半径。最后,利用仿真实验对球面地表与成像平面的映射关系和成像散焦特性进行了验证。本文解决了由于地表弯曲效应带来的成像几何失真问题,得到了雷达运行在曲线轨迹时造成成像出现散焦的二次相位误差,为后续的基于该误差相位的补偿成像算法研究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合成孔径雷达 球面地表效应 弯曲轨道 距离-多普勒 二次相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合成孔径于住宅区建筑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石明 王丽洁 《城市开发》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技术在住宅区建筑动态监测领域有重要价值。该技术借助多时相影像数据挖掘建筑物形变信息,克服传统监测手段局限,构建起高效、全天候且非侵入性的监测体系,有力保障建筑物使用过程...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技术在住宅区建筑动态监测领域有重要价值。该技术借助多时相影像数据挖掘建筑物形变信息,克服传统监测手段局限,构建起高效、全天候且非侵入性的监测体系,有力保障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监测。SAR技术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干涉分析与变形检测,各环节紧密相扣,且数据融合与精度提升技术起到关键作用,这不仅为建筑物安全评估、灾后重建、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力支撑,更在建筑管理与风险预警方面发挥关键决策辅助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动态监测 住宅区建筑 地面变形 建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快速后向投影算法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孟道 马鹏辉 +2 位作者 楼屹杉 孙光才 林浩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后向投影(BP)算法是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由于BP算法具有较大的计算量,阻碍了其在工程应用上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如何有效地提高BP算法的运算效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该文讨论了基于多种成像面坐标系的快速BP算... 后向投影(BP)算法是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由于BP算法具有较大的计算量,阻碍了其在工程应用上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如何有效地提高BP算法的运算效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该文讨论了基于多种成像面坐标系的快速BP算法,包括距离-方位平面坐标系、地平面坐标系和非欧氏坐标系。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原始BP算法的原理和不同坐标系对加速BP算法的影响,并对BP算法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讨论了基于不同成像面坐标系的快速BP算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快速BP成像方面完成的研究工作。最后介绍了快速BP算法在工程上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快速BP成像算法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快速后向投影算法 成像面 坐标系 运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分布式光学合成孔径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小勇 张家福 +1 位作者 李凌 郭崇岭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7,共12页
宜居带行星探测研究是近年系外行星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探测太阳系附近的宜居行星对研究生命起源等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系外行星探测的重要内容.天基分布式合成孔径技术作为系外宜居行星探测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目前前沿光学技术研究的热... 宜居带行星探测研究是近年系外行星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探测太阳系附近的宜居行星对研究生命起源等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系外行星探测的重要内容.天基分布式合成孔径技术作为系外宜居行星探测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目前前沿光学技术研究的热点方向,但是仍有诸多技术问题需解决.本文从宜居行星搜寻计划的需求出发,根据以迈克尔逊干涉成像为基础的天基分布式合成孔径系统技术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分布式合成孔径系统的技术发展,重点分析了实现天基分布式干涉成像所需采用的控制系统和技术,并阐述了解决高精度空间测距、高精度时间同步、多层级位相同步等关键问题的技术要点.为未来大型柔性可重构空间望远系统的建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行星 分布式 合成孔径 干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在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喜平 苏彦 +3 位作者 李海英 戴舜 孔德庆 朱新颖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6,共17页
合成孔径雷达以飞机、卫星等运动物体为载体,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观测能力,俨然成为一种高效的遥感探测手段,在深空探测、军事侦察、地形测绘、灾害监测、农林生长监测和洋流观测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对几个国外深空探测器携带的SAR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以飞机、卫星等运动物体为载体,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观测能力,俨然成为一种高效的遥感探测手段,在深空探测、军事侦察、地形测绘、灾害监测、农林生长监测和洋流观测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对几个国外深空探测器携带的SAR系统的技术状态、科学目标和探测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相应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对未来深空探测星载SAR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星载SAR逐渐向着高分辨率、多参数、多模式、多基成像和轻量化等多方面发展,终将在更丰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 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泽刚 李凌豪 +2 位作者 李埔丞 吕林翰 史一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组成复杂,搭载于飞机、卫星等运动平台上才可实现数据获取,难以开展基于SAR雷达实物的实验教学。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并搭建了SAR高分辨率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系...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组成复杂,搭载于飞机、卫星等运动平台上才可实现数据获取,难以开展基于SAR雷达实物的实验教学。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并搭建了SAR高分辨率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系统设计技术、实验设计技术、数据采集过程、信号处理技术、图像评估技术等SAR实验的完整流程进行了高展示度、高保真度、高交互性的计算机模拟。一方面,该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SAR设计、工作和应用的流程,巩固相关课程基础知识,激发学习雷达信号处理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该仿真平台已成功应用于虚拟仿真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对培养新工科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泽君 李超 滕明星 《北京测绘》 2024年第2期270-276,共7页
边坡变形监测是防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圆弧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新型地表形变监测设备,具有高分辨率、高频率、高精度、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监测等优点,更能有效地满足边坡变形监测的全面性和... 边坡变形监测是防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圆弧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新型地表形变监测设备,具有高分辨率、高频率、高精度、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监测等优点,更能有效地满足边坡变形监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要求。为了验证该设备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效果和精度,本文采用两种便携圆弧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设备均能快速、全面地获得整个边坡的形变情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亚毫米级的监测精度,且能实时发出预警,是一种全面高效的边坡变形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变形监测 圆弧式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