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可钻性、金刚石、孔底压力与时效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鲁凡 《超硬材料与工程》 2000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章分析了岩石可钻性、金刚石强度、孔底压力与钻头时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国内应采用的钻头技术路线。
关键词 钻头 金刚石 岩石可钻性 孔底压力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灌注桩二次孔底压力注浆施工工艺
2
作者 施立虎 《江苏煤炭》 1999年第4期34-35,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混凝土灌注桩中采用二次孔底压力注浆的施工方法、技术参数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 孔底压力注浆 混凝土灌注桩 桩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螺旋孔底压力混凝土灌注桩的应用
3
作者 乔先兴 张威 《土工基础》 2006年第5期21-22,43,共3页
长螺旋孔底压力混凝土灌注桩是钻孔压浆成桩工艺的一种改进,目前被广泛应用。介绍该桩型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及在荣成沿海地区的静载试验结果。
关键词 长螺旋孔底压力混凝土灌注桩 施工工艺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钻进中压力损失的计算
4
作者 张红红 徐会文 刘建邦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4期80-81,共2页
以泡沫钻进管路中、环形空间中的流体受力平衡为依据,对层流状态下的孔底压力及两者的压力损失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通过验证,与实测值拟合较好。
关键词 泡沫钻进 孔底压力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井降压试验相关特征分析及等效降深换算
5
作者 王来宾 崔娅杰 +2 位作者 张银妹 陈穆贤 王琰 《地下水》 2024年第2期104-107,203,共5页
降压试验可直接测得水位降深与对应的流量关系,求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但地热水由于其埋藏特征、温度属性等因素影响,其与普通地下水特性明显不同,温度及压力自井底向井水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以河北衡水饶阳中学馆陶组地热井、XK... 降压试验可直接测得水位降深与对应的流量关系,求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但地热水由于其埋藏特征、温度属性等因素影响,其与普通地下水特性明显不同,温度及压力自井底向井水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以河北衡水饶阳中学馆陶组地热井、XK05-1馆陶组地热井、XK05-2蓟县系地热井、JK01-1蓟县系地热井为例进行分析。初步分析降压试验过程中水温、水位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对地热井降压试验降压前、水位稳定后、停泵后三个阶段的孔底压力进行了计算,以此为依据对水位观测值进行了等效降深换算,结果显示:4眼井降压时水温受不同地层压力、孔隙特征、岩性等因素影响,基岩热储比新近系砂岩热储的水温上升速度较快,基岩热储水温上升到稳定状态速率是馆陶组上升速率的2-4倍;不同热储层、不同地热条件的地热井其水位变化趋势也有一定差异。基岩热储层埋深深、岩层成岩性好、致密均一等特性导致了其热储压力高于馆陶组热储,更有利于热水的快速释放基岩热储孔隙的释水能力要优于馆陶组热储孔隙的能力;将不同温度下水位测量值进行等效换算,可以使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更加合理。同时压力换算也是验证热水头求取准确性与否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水温 孔底压力 等效降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井单井抽水试验等效降深的换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永贵 王亿管 +1 位作者 廉辉民 高宗军 《工程勘察》 2016年第2期36-40,共5页
传统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是建立在地下水的密度是常数的基础之上。对于地热水而言,无论是在天然状态下,还是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井筒内各段水温不同导致水的密度存在差异,表现在试验过程中井内水位高度值的变化。在不相同密度的地下水条件... 传统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是建立在地下水的密度是常数的基础之上。对于地热水而言,无论是在天然状态下,还是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井筒内各段水温不同导致水的密度存在差异,表现在试验过程中井内水位高度值的变化。在不相同密度的地下水条件下,需根据井内水位实测资料,计算出孔底压力,进而换算出同密度条件下井内等效降深,为参数计算奠定基础。本文结合生产实例,阐述了井内等效降深的换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孔底压力 抽水试验 换算 等效降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Wave-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 Change and Relativ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Silty Seabed
7
作者 LI Anlong LUO Xiaoqiao +2 位作者 LIN Lin YE Qing LI Chuny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4年第6期911-916,共6页
In this study, a flum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the soil of a silty seabed with different clay contents, soil layer buried depths and wave heigh... In this study, a flum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the soil of a silty seabed with different clay contents, soil layer buried depths and wave heights respectively. The study showed that water waves propagating over silty seabed can induce significant change of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the amplitude of pore pressure depends on depth of buried soil layer, clay content and wave height,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the thre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re water pressure change. The pressure will attenuate according to exponential law with increase of soil layer buried depth, and the attenuation being more rapid in those soil layers with higher clay content and greater wave height. The pore pressure in silty seabed increases rapid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wave action, then decreases gradually to a stable value, depending on the depth of buried soil layer, clay content and wave height. The peak value of pore pressure will increase if clay content or depth of buried soil layer decreases, or wave height increases.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se soils with 5% clay content and waves with higher wave height produce instability in bed easier, and that the wave energy is mostly dissipated near the surface of soils and 5% clay content in soils can prevent pore pressure from dissipating immedi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action silty seabed pore water pressure development influencing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