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舞台艺术写实传统发覆——从孔尚任《桃花扇》的舞美构思谈起
1
作者 陈雅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9,共13页
今人对孔尚任《桃花扇》的赞许多集中在文学层面,对其舞美则不以为然。事实上,孔尚任在舞美设计上独具匠心,写实风格舞美是其整体艺术构思的有机部分,乃有意之追求。孔尚任所用舟、车等大型写实风格道具在戏曲史上表演形式多样,一直盛... 今人对孔尚任《桃花扇》的赞许多集中在文学层面,对其舞美则不以为然。事实上,孔尚任在舞美设计上独具匠心,写实风格舞美是其整体艺术构思的有机部分,乃有意之追求。孔尚任所用舟、车等大型写实风格道具在戏曲史上表演形式多样,一直盛行于元明清戏曲舞台,虚拟性表演程式的产生并未影响其地位。孔尚任所用写实风格布景在戏曲史上至晚成熟于明末,在清代宫廷、文人和民间的演剧中均广泛应用,借助机关、灯彩等手段蔚为繁胜。写实风格舞美和表演,与写意、虚拟风格一样,自成一种传统,冯梦龙、彭天锡、阮大铖、李渔、洪升、孔尚任等戏曲史上的重要人物,均擅长利用或予以推崇。古人本不执着于虚拟表演,也毫不排斥实物装置,今人对孔尚任的批评乃出于写意、虚拟等非写实理论。非写实理论的建构并非基于戏曲全部的艺术经验,压抑和遮蔽了戏曲写实传统,干扰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加剧了戏曲精神内涵的空洞及与市场、观众和当代精神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 写实传统 写意性 虚拟性 孔尚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政治思想、学术思想之探索——论徐振贵新著《孔尚任评传》
2
作者 蒋星煜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从孔尚任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方面综合评述徐振贵的<孔尚任评传>,并针对学术界现状发表己见.
关键词 孔尚任 政治思想 学术思想 徐振贵 孔尚任评传》 《桃花扇》 清代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桃花扇》是忠清之作——兼评徐振贵《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
3
作者 曾垂超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2-88,共7页
《桃花扇》中的几个时间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的,表明孔尚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关怀。清初官方断明亡于崇祯朝,是亡于闯贼、亡于权奸、亡于门户,承认明朝及崇祯的正统地位,并祭祀明陵、礼葬崇祯、褒奖殉难诸臣,不承认弘光朝,而... 《桃花扇》中的几个时间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的,表明孔尚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关怀。清初官方断明亡于崇祯朝,是亡于闯贼、亡于权奸、亡于门户,承认明朝及崇祯的正统地位,并祭祀明陵、礼葬崇祯、褒奖殉难诸臣,不承认弘光朝,而《桃花扇》的观点与官方一致,所以剧中祭崇祯及殉难诸臣并不意味着反清。"入道"即避乱,是暂时的,最后的结局是老赞礼下山颂圣。因此,应认为《桃花扇》是一部忠清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孔尚任 徐振贵 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佚文《长留集序》及其他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则杰 夏勇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孔尚任 佚文 诗学主张 戏曲家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孔尚任的桃源情结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山林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153,共7页
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桃源情结,其渊源有二,一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桃源(简称桃花源),二是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条中的天台山桃源(简称天台山)。其内涵,或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憧憬,或是对幸福、美满... 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桃源情结,其渊源有二,一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桃源(简称桃花源),二是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条中的天台山桃源(简称天台山)。其内涵,或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憧憬,或是对幸福、美满爱情的憧憬,实质上都是一种梦,一种追求。这种包括两层蕴涵的桃源梦,自晋至清,绵绵不绝,其中清初文人的桃源情结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方面,孔尚任具有代表性。就诗文中的表达而言,其桃花源情结主要表现在对早年隐居过的石门山的眷念,其天台山情结主要表现在对"桃花"、"桃花扇"意象的钟爱。他精心结撰的《桃花扇》更是"桃源梦"与"天台梦"的融汇,堪称表现桃源情结的一个典型。细读《桃花扇》,可以发现其中的正面人物始终在追寻桃源梦、天台梦,却又时时从梦中惊醒,渡尽劫波,大彻大悟,直至曲终人杳,江上峰青,留有不尽之意于花光扇影之中。桃源情结是一个深入剖析孔尚任心态的新视角,也是一个透彻理解《桃花扇》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情结 桃花源 天台山 石门山 孔尚任 《桃花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孔尚任莱州诗文创作述录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爱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据笔者统计,孔尚任晚年两次去莱州留下的诗文,共计二十六篇。但为世人所知的只有其中的十二首诗和一篇记人散文,其余半数皆为笔者在《莱州府志》和《山东通志.艺文志一》中所新见。新见孔尚任莱州诗文不但让我们了解了他在莱州的风雅生... 据笔者统计,孔尚任晚年两次去莱州留下的诗文,共计二十六篇。但为世人所知的只有其中的十二首诗和一篇记人散文,其余半数皆为笔者在《莱州府志》和《山东通志.艺文志一》中所新见。新见孔尚任莱州诗文不但让我们了解了他在莱州的风雅生活,同时也见出他对宦海无常、人情变迁的敏锐体察,对了解其晚年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莱州 诗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儒家思想发展变化新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振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6,共6页
孔尚任诚然有尊孔崇儒虔诚自觉的一面。但是其可贵处却在于他能从尊孔崇儒的氛围中解脱出来 ,清醒地走向“过儒” ,因而将挽救末世的希望 ,从空疏清谈的封建士夫转向较为务实的市井细民 。
关键词 孔尚任 尊孔崇儒 清谈 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理想的幻灭——论孔尚任与《桃花扇》 被引量:2
8
作者 梁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3-58,共6页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大戏剧家、诗人孔尚任三易其稿、惨淡经营了十余载的《桃花扇》传奇终于脱稿,一时名噪京师。“桃花扇底送南朝”,从这部传奇的内容上看,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大戏剧家、诗人孔尚任三易其稿、惨淡经营了十余载的《桃花扇》传奇终于脱稿,一时名噪京师。“桃花扇底送南朝”,从这部传奇的内容上看,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叙写了南明覆灭的亡国痛史,然而,剧本所蕴积的思想内涵较之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广阔深远得多。我认为,在观照和研究了孔尚任孜孜以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桃花扇》 儒家理想 公元 李香君 文人 崇祯 侯方域 离合之情 玄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遗文三则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洪才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二十三年,皇上南巡,讲经称旨,蒙特用,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尚任才华超轶,著述等身,诗词文赋,无所不能,尤...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二十三年,皇上南巡,讲经称旨,蒙特用,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尚任才华超轶,著述等身,诗词文赋,无所不能,尤以戏剧负盛名。现存著作主要有戏剧《桃花扇》、《小忽雷传奇》,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石门山集》、《岸堂稿》、《续古宫词》,族谱家志《孔子世家谱》、《阙里志》,地方志《平阳府志》、《莱州府志》,及史传杂著《出山异数记》、《圣门乐志》、《享金簿》、《人瑞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遗文 《桃花扇》 诗词文赋 国子监 诗文集 地方志 孔子
原文传递
邓汉仪与王士禛、孔尚任交游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卓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9-211,共3页
著名诗人、评论家、出版家邓汉仪为清初诗坛旗手之一,他与当时许多诗人交游唱和,谈诗论学。其晚年与王士禛、孔尚任的交游酬唱具有典型意义。这种交游酬唱是新贵与遗民之间的接触,透视了清初文网的宽松和自由。同时这种交游酬唱又使邓... 著名诗人、评论家、出版家邓汉仪为清初诗坛旗手之一,他与当时许多诗人交游唱和,谈诗论学。其晚年与王士禛、孔尚任的交游酬唱具有典型意义。这种交游酬唱是新贵与遗民之间的接触,透视了清初文网的宽松和自由。同时这种交游酬唱又使邓汉仪与王、孔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清初诗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王士禛 孔尚任 交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宫词名称考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由于研究资料缺乏,学界对孔尚任宫词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意见不一。孔尚任宫词有"孔东塘宫词"、"宫词百首"、"续古宫词"、"拟古宫词"等不同名称,有的学者认为"宫词百首"也就是孔尚任... 由于研究资料缺乏,学界对孔尚任宫词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意见不一。孔尚任宫词有"孔东塘宫词"、"宫词百首"、"续古宫词"、"拟古宫词"等不同名称,有的学者认为"宫词百首"也就是孔尚任早年所作《绝句百首》。考察南开大学图书馆所藏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可知孔尚任宫词正式名称为《续古宫词》,又名《拟古宫词》、《孔东塘宫词》,与《绝句百首》不是相同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宫词名称 《续古宫词》 《拟古宫词》 《绝句百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颂圣”与“吊明”矛盾心态下的“赞圣道而辅王化”——孔尚任《桃花扇》创作主旨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希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8-229,共2页
目前,学界基本肯定了《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主旨。其实,"颂圣"与"吊明"矛盾心态下的"赞圣道而辅王化"才是《桃花扇》的基本主旨。一方面,这主旨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立场,赞清廷... 目前,学界基本肯定了《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主旨。其实,"颂圣"与"吊明"矛盾心态下的"赞圣道而辅王化"才是《桃花扇》的基本主旨。一方面,这主旨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立场,赞清廷"圣道"和辅清廷"王化"是作者自觉的、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这主旨体现了作者的矛盾思想:民族意识决定了"吊明"倾向,而阶级意识决定了"颂圣"倾向;同时,这主旨体现了作者重视政治教化的创作思想:"颂圣"思想回避了清兵的暴行,淡化了清兵给江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吊明"和"颂圣"思想则共同扼杀了侯李的爱情,给全剧留下乖情违理的结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孔尚任 《桃花扇》 赞圣道而辅王化 颂圣 吊明 艺术作品 创作主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宫词版本考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孔尚任宫词主要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选本系统,包括南京图书馆所藏康熙怀远堂刻本《振雅堂汇编詩最》选录的孔尚任宫词,另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藏有抄本;二是全本系统,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康熙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介安... 孔尚任宫词主要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选本系统,包括南京图书馆所藏康熙怀远堂刻本《振雅堂汇编詩最》选录的孔尚任宫词,另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藏有抄本;二是全本系统,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康熙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介安堂本是现存唯一的孔尚任宫词全本,亦是海内孤本,不仅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而且对研究孔尚任的文学成就、文学思想及相关生平事迹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宫词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作《桃花扇》写侯方域之出家入道论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桃花扇》中写历史人物侯方域,结局是让其出家入道,没有按历史真实去写,作者出于三个原因的考虑:其一,这样写谈不上是为变节者辩护,也不是为自己所谓的“变节”行为辩护。其二,作品这样写,是有孔尚任政治思想的原因在。通过此... 《桃花扇》中写历史人物侯方域,结局是让其出家入道,没有按历史真实去写,作者出于三个原因的考虑:其一,这样写谈不上是为变节者辩护,也不是为自己所谓的“变节”行为辩护。其二,作品这样写,是有孔尚任政治思想的原因在。通过此树立明遗民的形象。其三,通过作品中侯方域的形象,表现了明遗民中有不肯臣于清朝统治的人在。在当时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桃花扇》 侯方域 明遗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借艺人说唱,抒写兴亡之感——论民间说唱对孔尚任及其戏曲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德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8-146,共9页
清初民间说唱艺术风行,受文人士大夫爱听说唱并且喜欢品评说唱艺人之风气的濡染,特别是受故里前辈贾凫西的影响,孔尚任不仅喜爱说唱艺术,而且喜欢赋诗撰文描述其耳闻目睹的民间说唱表演。在创作《桃花扇》时,孔尚任则自觉秉承了戏曲史... 清初民间说唱艺术风行,受文人士大夫爱听说唱并且喜欢品评说唱艺人之风气的濡染,特别是受故里前辈贾凫西的影响,孔尚任不仅喜爱说唱艺术,而且喜欢赋诗撰文描述其耳闻目睹的民间说唱表演。在创作《桃花扇》时,孔尚任则自觉秉承了戏曲史上援引民间说唱入戏的创作传统,有意借用贾凫西的鼓词来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并且让说唱艺人柳敬亭、苏昆生深度介入男女主人公的离合故事,一方面发挥牵引、聚合故事情节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展现其侠肝义胆与气节操守,以"愧天下之士大夫",从而写出了一部具有深邃历史意识与深厚人民情怀的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说唱艺术 柳敬亭 苏昆生 《桃花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庆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孔尚任 《桃花扇》研究 新时期 《通天榜传奇》 惩创人心 明末清初 民族意识 《文学评论》 创作主旨 天崩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罢官原因再探——兼与程荣华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科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3-66,共4页
探明孔尚任罢官原因,对正确解读他的作品有着积极的意义。程荣华先生的“《通天榜传奇》罢官说”证据不确。从孔尚任罢官后与友人唱和的诗歌、经济变迁以及宝泉局收购废旧小钱等情况来看,可以认为。
关键词 孔尚任 《通天榜传奇》 宝泉局监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扬州大型集会考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则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64-768,840,共5页
清代诗人集会唱和活动十分普遍。其中绝大多数并非为结社而举行,与作为结社过程的集会不同,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著名戏曲家兼诗人孔尚任在扬州期间,举行或参加的大型集会就足以形成一个系列。对它们进行考察,可以发现... 清代诗人集会唱和活动十分普遍。其中绝大多数并非为结社而举行,与作为结社过程的集会不同,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著名戏曲家兼诗人孔尚任在扬州期间,举行或参加的大型集会就足以形成一个系列。对它们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不少饶有趣味的问题,总结出某些共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集会 孔尚任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视域下孔尚任戏剧审美意蕴——以《桃花扇》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伟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7期14-15,共2页
《桃花扇》是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创作的传世经典名剧,自诞生以来便广受欢迎。从现代的视域来看,《桃花扇》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作者孔尚任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继而分析了《桃花扇》的审美意... 《桃花扇》是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创作的传世经典名剧,自诞生以来便广受欢迎。从现代的视域来看,《桃花扇》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作者孔尚任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继而分析了《桃花扇》的审美意蕴,包括语言修辞中的审美意蕴、叙事结构中的审美意蕴、爱情悲剧中的审美意蕴、家国思想中的审美意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孔尚任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尚任旅晋原因及其诗文生活史价值申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春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6-49,共4页
孔尚任能与平阳(今山西临汾)结缘,直接机缘就是刘棨邀请,田雯很可能发挥了中介作用。孔尚任应邀,具有发挥自己社会价值、获取经济回报的双重目的。旅晋期诗文成为研究孔尚任行迹和心路历程的重要文献,平阳之行是孔尚任罢官之后较为轻松... 孔尚任能与平阳(今山西临汾)结缘,直接机缘就是刘棨邀请,田雯很可能发挥了中介作用。孔尚任应邀,具有发挥自己社会价值、获取经济回报的双重目的。旅晋期诗文成为研究孔尚任行迹和心路历程的重要文献,平阳之行是孔尚任罢官之后较为轻松而非最为愉悦的一段时光。其经历对于认识幕府文人的生活和心态有一定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尚任 刘棨 幕府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