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壁出书”的学术影响及文化意义
1
作者 孙克诚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在典籍遭到焚毁的时代,"鲁壁出书"使文化的重建成为可能,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开启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研究的分路,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何人藏经、何时出经、何人献经、经文字体、事之真假等争议纷纭的学术问题。它成为... 在典籍遭到焚毁的时代,"鲁壁出书"使文化的重建成为可能,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开启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研究的分路,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何人藏经、何时出经、何人献经、经文字体、事之真假等争议纷纭的学术问题。它成为中华文明永不磨灭的象征,成为民族文化生命力绵延无绝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鲁壁出书” 孔壁中 古文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從古文字學論今本《古文尚書》非僞書
2
作者 龐光華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81-94,共14页
今本《古文尚書》到底是孔安國所傳的真本,還是魏晉人所僞造的?這是國學中的一大學術疑案。敦煌遺書中發現的《唐寫本隸古定<尚書>殘卷》的《五子之歌》中保留了戰國時代才有的一些古老字形,還有的字形與《説文》所收的古文字形相... 今本《古文尚書》到底是孔安國所傳的真本,還是魏晉人所僞造的?這是國學中的一大學術疑案。敦煌遺書中發現的《唐寫本隸古定<尚書>殘卷》的《五子之歌》中保留了戰國時代才有的一些古老字形,還有的字形與《説文》所收的古文字形相合,而與敦煌俗字形不合。這表明敦煌隸古定本《古文尚書》就是孔壁中書《古文尚書》演變而來,雖然大部分字形已經改成了後來的通行字,但依然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字形,這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判斷其爲孔壁中書本的重要依據。隸古定本《古文尚書》和今本《古文尚書》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可以推斷今本《古文尚書》就是孔安國所傳《古文尚書》的真本,當然大部分字形已經改成了後來的通行字,但不是魏晉人所僞造的。《古文尚書》的《五子之歌》是所謂25篇僞古文之一,現在證明了《五子之歌》是真實不僞的,那麽25篇所謂《僞古文尚書》都是真實不僞的,這是自然的邏輯。由於《唐寫本隸古定<尚書>殘卷》保留的一些先秦古字形與戰國時代的楚簡字形和用字習慣相合,所以可以合理推斷隸古定本《尚書》的孔壁中書原本是用先秦楚系文字寫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隸古定 孔壁中書 《古文尚書》 《五子之歌》 僞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