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1
作者 张嘉程 苏志超 +1 位作者 白雪 王金贵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目前,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研究仍存在研究量较少、临床应用局限、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当中,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子母补泻法 针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3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缪茜 白慧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采用子母补泻针刺治疗,主穴为颈夹脊穴、行间、少府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疗程...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采用子母补泻针刺治疗,主穴为颈夹脊穴、行间、少府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1次后,无效4例,有效11例,显效12例,痊愈3例,治疗2次后,无效2例,有效4例,显效15例,痊愈9例,第1次疗程有效率为9.33%,第2疗程有效率为86.67%。结论:子母补泻针刺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紧张性头痛 子母补泻法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逸旸 赵梦蝶 +4 位作者 崔家铭 杨伟莹 靖薇 崔翰文 王晓燕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针刺太渊、解溪、复溜穴位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予常规低脂低糖控制饮食疗法、糖尿病健康教育、心...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针刺太渊、解溪、复溜穴位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予常规低脂低糖控制饮食疗法、糖尿病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相关教育、符合要求的二甲双胍(Dimethyl biguanide,DMBG)、运动活动诊疗方案等基础常规治疗方案,针刺治疗采取腧穴肺俞、太溪、胃脘下俞、胃俞、三阴交、肾俞共6个穴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并针刺太渊、解溪、复溜,每周治疗3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症状,于治疗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FBG、PBG、中医症候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FBG、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子母补泻法针刺太渊、解溪、复溜能够有效改善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FBG、PBG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2型糖尿病 子母补泻法 气阴两虚证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肩关节疼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丰艳 《中医研究》 2022年第8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肩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密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肩三针”(肩前穴、肩髃穴、肩...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肩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密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肩三针”(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温针灸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本经“子母补泻法”穴位(中渚穴、二间穴、小海穴、后溪穴、曲池穴、天井穴),针具选用长度为25 mm和40 mm、直径为0.3 mm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中渚穴、二间穴、小海穴、后溪穴用长度为25 mm的针灸针,曲池穴、天井穴用长度为40 mm的针灸针,根据病情虚实辨证取穴,1次/d。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0%(23/2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4.00%(16/2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母补泻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对改善患者肩周活动度、降低局部疼痛有明显的效果,对于肩周炎初起患者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子母补泻法 肩三针 温针灸 视觉模拟评分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纪腾燕 盛蕾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8期34-37,共4页
对于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以及针刺治疗均有独特见解。但治疗该病时仍以近部取穴以治标为主。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理论,对本病恢复期应当标本兼治。“子母补泻”针刺法源远流长,遵循五行相生之基础理论。研究主要... 对于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以及针刺治疗均有独特见解。但治疗该病时仍以近部取穴以治标为主。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理论,对本病恢复期应当标本兼治。“子母补泻”针刺法源远流长,遵循五行相生之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论述运用“子母补泻法”,从调补“肝、脾、肾”三经入手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中医传统理论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 子母补泻法 调节脏腑 标本同治 思路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法治疗肩周炎取穴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叶诗萍 张文兵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7期132-134,共3页
子母补泻法属于针刺补泻法之一,五输穴分属五行,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治疗上依据"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根据病情虚实运用补母或泻子的方法治疗疾病。论述该子母补泻法的来源、作用原理以及在肩周炎中的运用体会。
关键词 肩周炎 子母补泻法 五输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思康运用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
7
作者 王雨晴 伍文平 李思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462-466,共5页
文章主要总结李思康主任运用子母补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李主任从肝、脾、肾三脏为出发点,认为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膝骨关节病变与此三脏密切相关;且髌骨内侧为此三经所过之处,故运用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比较好... 文章主要总结李思康主任运用子母补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李主任从肝、脾、肾三脏为出发点,认为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膝骨关节病变与此三脏密切相关;且髌骨内侧为此三经所过之处,故运用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对临床选穴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还注重补泻手法,为膝骨关节炎的针刺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补泻针刺 肝、脾、肾 针刺手 李思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肝调心方结合子母补泻针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验案
8
作者 李碧云 赵孟依 +1 位作者 张晋岳 成金枝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87-90,共4页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如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波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失眠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如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波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失眠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及生活习惯等。临床上以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居多,该文以泻肝调心方结合子母补泻针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医案为例,阐述从心肝方面论治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肝火扰心 泻肝调心方 补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子母补泻取穴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蔺晓源 李西林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为了深入理解子母补泻取穴法的内涵,通过对本经和异经两种取穴法的相关问题及临床应用简述,进而明确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原则对针灸临证取穴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子母补泻法 本经取穴 异经取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针法治疗失眠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丹宇 周海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5期81-83,86,共4页
针对失眠一病,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针刺治疗均有不同见解,但大多取百会、神门、四神聪、安眠等穴位,以近部取穴、治标为主。中医治疗疾病要求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失眠病程较长,病情多虚实夹杂,临床证型较多,因此治疗上应辨... 针对失眠一病,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针刺治疗均有不同见解,但大多取百会、神门、四神聪、安眠等穴位,以近部取穴、治标为主。中医治疗疾病要求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失眠病程较长,病情多虚实夹杂,临床证型较多,因此治疗上应辨证施治、标本同治。子母补泻是针灸补泻法之一,治疗疾病时依据五行相生理论,按照病情的虚实来选取五输穴行补母或泻子的治疗方式,治疗中标本兼顾,并且取穴灵活简便、安全性高。本文主要论述运用“子母补泻法”通过调补经络治疗失眠,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针刺疗 子母补泻法 五输穴 标本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取穴法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miR-204、miR-223-5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国勇 谢芳 +1 位作者 杨琴 蒲春萍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 观察子母补泻取穴法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iR-204、mi R-223-5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 目的 观察子母补泻取穴法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iR-204、mi R-223-5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子母补泻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水平、血清mi R-204和mi R-223-5p表达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OL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i R-20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iR-233-5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母补泻取穴法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血清炎症指标,降低血清mi R-204表达水平,升高血清miR-233-5p表达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 子母补泻法 推拿 腰椎小关节紊乱 视觉模拟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miR-204 miR-223-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针灸母子补泻法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馨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53-55,共3页
针灸母子补泻法是五输穴补泻法之一,包括本经母子补泻与异经母子补泻。其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较具体的提出母子补泻法则始见于《难经》,此后历代医家不断补充,续有发挥,渐趋完善。但对异经母子补泻法在取穴时,至今仍存在着几... 针灸母子补泻法是五输穴补泻法之一,包括本经母子补泻与异经母子补泻。其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较具体的提出母子补泻法则始见于《难经》,此后历代医家不断补充,续有发挥,渐趋完善。但对异经母子补泻法在取穴时,至今仍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 子母补泻法 针刺补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期疗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贵林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子母补泻配穴法与患肢局部取穴法治疗肩周炎疼痛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根据病证的虚实,针刺穴取手三阳经的子穴、母穴治疗。对照组针刺穴取患侧肩周局部穴位肩三针为主穴,并配... 目的:比较子母补泻配穴法与患肢局部取穴法治疗肩周炎疼痛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根据病证的虚实,针刺穴取手三阳经的子穴、母穴治疗。对照组针刺穴取患侧肩周局部穴位肩三针为主穴,并配合患肢循经取穴。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3.33%亦优于对照组83.33%。两组治疗后Constant Murley评分以及其中的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对于肩周炎疼痛期的患者子母行补泻配穴法可明显改善疼痛及临床症状,痊愈率高,疗效优于患肢局部取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泻配穴 肩关节周围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补泻针刺法配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秀荣 陈开珍 +1 位作者 黄建峰 甘爱芳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6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针刺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针刺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子母补泻针刺法,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埃普沃思嗜睡量表(E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PSQI评分、ESS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母补泻针刺法配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肝郁化火 补泻针刺 丹栀逍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迎寸口脉法”解析“角穴”内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雪松 魏艺 +4 位作者 胡元会 王欢 薄荣强 魏娜敏 张广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9-141,共3页
"人迎寸口脉法"是在对比人迎与寸口脉的基础上,判断病变经脉的阴阳虚实,以指导针刺选穴,于阴经选取一个穴位、阳经选取两个穴位,共三穴进行补泻针刺的一种古脉法。"角穴"则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联合应用三个穴位结合... "人迎寸口脉法"是在对比人迎与寸口脉的基础上,判断病变经脉的阴阳虚实,以指导针刺选穴,于阴经选取一个穴位、阳经选取两个穴位,共三穴进行补泻针刺的一种古脉法。"角穴"则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联合应用三个穴位结合补泻手法进行针刺,以治疗某种疾病。作者从人迎和寸口脉的定位及意义、"人迎寸口脉法"与阴阳盛衰、"人迎寸口脉法"与阴阳补泻三方面阐述其与"角穴"理论的内在关系,并扎根于《内经》,依据"子母补泻取穴法"指导临床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人迎寸口脉 角穴 补泻取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经》中配穴法和补泻法的总结
16
作者 陈滢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28,共2页
《难经》对针灸学发展贡献甚巨。其一,确立奇经八脉理论。首创其概念、完善其循行、阐明其生理病理,奠定后世发展之基础。其二,完善特定穴理论,对八会穴、十二原穴、五输穴、俞募穴理论及临床均有论述。其三,
关键词 子母补泻法 配穴 五输穴 难经 泻南补北 发展贡献 理论 奇经八脉 针灸学
原文传递
五输穴临床应用心得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学安 殷风新 杨金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4期34-34,共1页
五输穴,是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等穴,是人体经络之气出入之所。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如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春夏取井荥,秋冬取经合之说根据五输穴的主病,有井穴主治心下满,荥穴主治身热,输穴主治体重节痛,经... 五输穴,是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等穴,是人体经络之气出入之所。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如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春夏取井荥,秋冬取经合之说根据五输穴的主病,有井穴主治心下满,荥穴主治身热,输穴主治体重节痛,经穴主治喘咳寒热,合穴主治逆气而泄之说。根据五脏五输与五行的关系,而有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五输穴 子母补泻法 经穴主治 心得 经络之气 气候变化 十二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