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东干族婚礼习俗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中亚东干族民风民俗仍然保留着中国西北回族的特征,尤其是传统婚礼习俗独特而富有民族风情,集中体现了东干人的服饰、饮食、礼仪等民俗文化特征,是研究中亚东干族及中国回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值得探讨研究。
关键词 中亚东干族 婚礼习俗 回族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西方传统婚礼习俗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9
2
作者 吕钱钱 《中国外资》 2012年第4期293-294,共2页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各自形式各异的习俗。婚礼习俗,作为各国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最能反映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文章通过中西方婚礼文化的比较来体现其文化内涵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婚礼习俗 差异 对比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婚礼习俗一瞥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建波 《大学英语》 2003年第3期40-,共1页
提到婚礼(wedding ceremony),我们就容易想到新娘的服饰(wedding dress)、婚纱(wedding veil)、新郎抱新娘过门槛(carryingthe bride over the threshold),结婚戒指(wed-ding ring)都是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新娘拿花、新娘站在新郎的左... 提到婚礼(wedding ceremony),我们就容易想到新娘的服饰(wedding dress)、婚纱(wedding veil)、新郎抱新娘过门槛(carryingthe bride over the threshold),结婚戒指(wed-ding ring)都是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新娘拿花、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等习俗,可是你了解这些习俗的起源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习俗 维多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婚礼习俗中的性别歧视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周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5-99,共5页
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不少民族,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过去是十分浓厚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不仅渗透于这些民族的衣、食、住、行、生育、丧葬等习俗中,就是在以喜庆为主旋律的婚礼习俗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我国许多民族传统婚礼习俗中存... 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不少民族,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过去是十分浓厚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不仅渗透于这些民族的衣、食、住、行、生育、丧葬等习俗中,就是在以喜庆为主旋律的婚礼习俗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我国许多民族传统婚礼习俗中存在的与喜庆格调极不和谐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婚礼习俗 性别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经》婚嫁诗解读先秦婚礼习俗
5
作者 曾剑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8-59,共2页
《诗经》中大量的婚嫁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婚嫁礼仪和婚恋生活,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细节和本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淳朴的婚恋民俗生活画卷,成为研究先秦社会婚姻观念... 《诗经》中大量的婚嫁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婚嫁礼仪和婚恋生活,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细节和本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淳朴的婚恋民俗生活画卷,成为研究先秦社会婚姻观念和婚恋生活习俗的珍贵原始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婚嫁诗 婚礼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北朝的婚礼习俗看民族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庄丽霞 周海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7-21,共5页
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通婚频繁,婚礼习俗彼此融合。汉族婚姻“六礼”不仅得到鲜卑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在整个北朝社会风行;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呈现“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亦广... 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通婚频繁,婚礼习俗彼此融合。汉族婚姻“六礼”不仅得到鲜卑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在整个北朝社会风行;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呈现“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亦广泛流行于北朝社会,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民族通婚 胡汉交融 婚礼习俗 民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江淮地区婚礼习俗变迁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4-37,共4页
介绍了民国时期江淮地区随着社会发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变动,婚礼习俗发生的巨大变迁。由于江淮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够发达,与其他开风气之先的中心城市比起来,变迁晚、起步慢,传统习俗更加浓厚。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传入,中国各阶层进步... 介绍了民国时期江淮地区随着社会发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变动,婚礼习俗发生的巨大变迁。由于江淮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够发达,与其他开风气之先的中心城市比起来,变迁晚、起步慢,传统习俗更加浓厚。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传入,中国各阶层进步人士的极力倡导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社会发生了变迁,婚礼中的一些陋俗逐渐被革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江淮地区 婚礼习俗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化”色彩的北朝婚礼习俗 被引量:3
8
作者 庄丽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6-38,共3页
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受其影响,北朝婚礼习俗异彩纷呈,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空前盛行于北朝,并对随后的唐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北朝 婚礼习俗 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演变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一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第9期112-113,共2页
中国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从纵向发展来看,中国婚俗文化已经历三个阶段:原始婚礼习俗文化、传统婚礼习俗文化、现代婚礼习俗文化,这一演变过程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标志。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入手,以秦汉时期... 中国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从纵向发展来看,中国婚俗文化已经历三个阶段:原始婚礼习俗文化、传统婚礼习俗文化、现代婚礼习俗文化,这一演变过程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标志。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入手,以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来分析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演变,并简单论述现代婚礼对传统婚礼习俗的传承,希望可以为广大学者研究传统婚礼习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 传统婚礼 婚礼习俗 婚俗演变 婚俗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背景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佤族婚礼习俗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9期38-39,共2页
本文以地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当前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以佤族婚礼习俗为切入点,分析如何实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 文化背景 民族优秀文化 传承与保护 佤族婚礼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被引量:1
1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4期128-128,共1页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关键词 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 婚前 男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穆斯林的传统婚礼习俗一瞥
12
作者 金继性 阎慧中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7,共2页
北京穆斯林的传统婚礼习俗,既带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又富有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既显示着本土文化的习俗传统,又反映着回族独有的习俗特色。
关键词 婚礼习俗 民族传统 穆斯林 北京 宗教仪式 伊斯兰教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姿多彩婚礼习俗的国家
13
作者 高丰 《新闻世界》 2005年第10期51-51,共1页
加拿大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英裔、法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华人和少量欧美及亚洲各国移民。这些民族都具有自己的传统习惯和风俗.从而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有着多姿多彩婚礼习俗的国家。
关键词 婚礼习俗 国家 爱斯基摩人 印第安人 传统习惯 多民族 加拿大 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及其演变——以喀什市为例
14
作者 阿尼克孜.努尔麦麦提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4期47-48,共2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的交融,婚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喀什市维吾尔族人的婚礼习俗变化明显,表现为婚姻自由,彩礼以现金为主,婚礼仪式简化,婚服讲究,婚礼地点和时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的交融,婚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喀什市维吾尔族人的婚礼习俗变化明显,表现为婚姻自由,彩礼以现金为主,婚礼仪式简化,婚服讲究,婚礼地点和时间适应时代变化,晚婚,通婚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市 维吾尔族 婚礼习俗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坡红簪苗婚礼习俗纪实
15
作者 高秀 黄濒颖 《群文天地(贵州)》 2013年第4期35-36,共2页
高坡,因“地高”而得名,它位于贵阳市东南端,地处花溪与龙里、惠水三县(区)交界处,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22925人,其中苗族占70.9%、布依族占3%、汉族占26%,是省级二类贫困乡。
关键词 婚礼习俗 纪实 贵阳市 交界处 总人口 布依族 贫困乡 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旧、有新、有借、有篮”的婚礼习俗
16
《疯狂英语(口语版)》 2009年第2期17-17,共1页
这个习俗在西方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新娘在婚礼的当天都会穿戴上“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服饰,缓缓走过教堂内的通道。这种传统源自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说法是:“有旧,有新,有借,有蓝;在一只鞋里放一枚六便士的银币。... 这个习俗在西方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新娘在婚礼的当天都会穿戴上“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服饰,缓缓走过教堂内的通道。这种传统源自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说法是:“有旧,有新,有借,有蓝;在一只鞋里放一枚六便士的银币。”("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 and a silver sixpence in your sh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习俗 SOMETHING 维多利亚时代 NEW 服饰 银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回族婚礼习俗现代化变迁研究——基于周口市的田野调查
17
作者 马治安 马倩蓉 《爱情婚姻家庭(中旬)》 2021年第3期0189-0190,共2页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广泛的散杂居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认同。回族婚俗是其民俗的重要组成 部分。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回族的婚俗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回族婚俗的田野调查,分析了当地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广泛的散杂居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认同。回族婚俗是其民俗的重要组成 部分。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回族的婚俗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回族婚俗的田野调查,分析了当地回族的来源、 分布以及影响其婚俗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了解地方回族婚俗随时间发生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婚礼习俗 现代化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阿昌族婚礼习俗
18
作者 周德才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年第9期205-205,共1页
阿昌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阿昌众多的民族文化中,阿昌婚俗具有独特的一面。阿昌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族内及同姓不通婚,但可以和其它民族通婚。礼节多样、独特。婚宴隆重、热闹、具有浓... 阿昌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阿昌众多的民族文化中,阿昌婚俗具有独特的一面。阿昌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族内及同姓不通婚,但可以和其它民族通婚。礼节多样、独特。婚宴隆重、热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河 阿昌族 婚礼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统婚礼习俗中渗透的传统思想
19
作者 岳莉莉 《好日子》 2020年第5期16-16,共1页
本人在2016年结婚成家,在结婚时感受到了传统婚俗这种渗透的一些传统思想,而且通过用本人的结婚视频能够体现的一些传统习俗来分析里面体现的一些传统思想。感悟颇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传承下来的都被世人所采用,说明我们... 本人在2016年结婚成家,在结婚时感受到了传统婚俗这种渗透的一些传统思想,而且通过用本人的结婚视频能够体现的一些传统习俗来分析里面体现的一些传统思想。感悟颇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传承下来的都被世人所采用,说明我们中华儿女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作为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正统思想,直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婚姻作为儒家传宗接代思想的直接实现方式,必然充分地体现儒家的思想。婚俗背后的文化心理是人类求爱、结婚不是纯粹的性本能的要求,而是性文化的内在驱动,这就是说,在男女两性的求爱、结婚过程中,综合了当时当地所具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心理主要表现为膜拜神灵和崇拜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婚礼习俗 渗透 传统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婚礼习俗(英文)
20
《海外英语》 2009年第6期26-26,共1页
非洲大陆拥有多个国家,有些还居住着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他们结婚的习俗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家庭”的主导地位,两家人要聚在一起,甚至是两个部落的聚会。
关键词 婚礼习俗 非洲大陆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