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存废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醒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具体适用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在学界对其的讨论中,建议改造的多过探讨其存废的。由于该制度本身不可避免的制裁性与民事诉讼中法官的基本职责相矛盾,每个措施实践中...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具体适用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在学界对其的讨论中,建议改造的多过探讨其存废的。由于该制度本身不可避免的制裁性与民事诉讼中法官的基本职责相矛盾,每个措施实践中又都存在问题,因此,该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际价值均值得质疑。废除该制度并引入其他替代性制度,是一种有利于加强当事人主体地位并符合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 法律制裁 废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明童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80-82,88,共4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是为了排除防害民事诉讼的障碍,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时正确地解决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在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民事审判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 强制措施 民事诉讼 理论研究 合法权益 当事人 民事审判 人民法院 重要意义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增多的分析与思考
3
《山东审判》 1996年第10期40-41,共2页
近年来,以形形色色的手段扰乱和破坏民事诉讼秩序,妨碍和危害民事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行为不断发生,并呈增多之势,危害严重。据调查,聊城地区93年发生这类行为67起,94年87起,95年93起,而96年上半年竟达114起。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增多有以下... 近年来,以形形色色的手段扰乱和破坏民事诉讼秩序,妨碍和危害民事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行为不断发生,并呈增多之势,危害严重。据调查,聊城地区93年发生这类行为67起,94年87起,95年93起,而96年上半年竟达114起。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增多有以下4个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 诉讼行为 诉讼当事人 民事审判 法律意识 审判工作 证人作证 强制措施 审判人员 诉讼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重构
4
作者 李晨瑛 《法制与经济》 2017年第7期157-159,共3页
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诉讼保障机制职能,更是关乎着审判以及执行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维护法庭秩序上,对各方诉讼参与人都具有强制作... 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诉讼保障机制职能,更是关乎着审判以及执行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维护法庭秩序上,对各方诉讼参与人都具有强制作用,以此保障法庭制度。文章认为,虽然我国2015年《民事诉讼法》针对该部分具有较大修改,但是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立法理念、裁量标准、救济机制等方面亟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 强制措施 法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5
作者 李春霖 丛峰 《政法论坛》 1984年第1期49-54,共6页
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特征及强制措施的意义(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特征所谓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是指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阻止或破坏司法工作人员正常地执行职务,妨害诉讼秩序顺利进行的行为。例如,不听从人民法院的组织、指挥... 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特征及强制措施的意义(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特征所谓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是指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阻止或破坏司法工作人员正常地执行职务,妨害诉讼秩序顺利进行的行为。例如,不听从人民法院的组织、指挥,不遵守法庭纪律,扰乱司法机关的工作秩序等,都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为了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保证民事诉讼活动能够按照法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人民法院对一切妨害诉讼秩序的行为,用强制的方法加以处理,这种依法采取的强制性的处罚手段,就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责令具结悔过 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 诉讼秩序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司法工作人员 司法拘留
原文传递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
6
作者 陈奇思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29,共2页
近几年来,在民事诉讼中妨碍民事诉讼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有极少数案件不应采取强制措施而采取,也有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而未采取。为严肃执法,保障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正确地运用强制措施,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 近几年来,在民事诉讼中妨碍民事诉讼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有极少数案件不应采取强制措施而采取,也有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而未采取。为严肃执法,保障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正确地运用强制措施,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必须注意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与其他行为相区别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是干扰或破坏诉讼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 民事诉讼程序 人民法院 双方当事人 行为人 严肃执法 执法活动 诉讼参加人
原文传递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军人实施拘留之我见
7
作者 马乐欣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9-40,共2页
最近时有发生军人外出或探家期间,被地方法院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施以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之事,为此,笔者就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军人适用拘留一题,谈几点看法。一、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措施,究竟适用不适用具有妨害行为的现役军人? 《中华人民... 最近时有发生军人外出或探家期间,被地方法院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施以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之事,为此,笔者就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军人适用拘留一题,谈几点看法。一、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措施,究竟适用不适用具有妨害行为的现役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训诫、具结悔过、罚款和拘留五种。这五种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保证审判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依法采取的排除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 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现役军人 最高人民法院 妨碍执行公务 诉讼参与人 强制手段 民事拘留 人身自由
原文传递
关于完善妨害民事诉讼拘留措施的思考
8
作者 蔡贵堂 《法律适用》 1995年第1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被拘留人 妨害民事诉讼 拘留决定 民事诉讼 拘留措施 强制措施 上级法院 申请复议 人民法院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原文传递
比例原则视角下我国民事诉讼罚款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增加罚款数额为切入 被引量:7
9
作者 谢绍静 占善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
比例原则作为处理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妥善协调罚款的目的与适用之间的冲突。但就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罚款制度而言,罚款金额的数度增加,单位和个人被区别对待,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制裁方式同质化,合理救济机制的缺失等皆... 比例原则作为处理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妥善协调罚款的目的与适用之间的冲突。但就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罚款制度而言,罚款金额的数度增加,单位和个人被区别对待,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制裁方式同质化,合理救济机制的缺失等皆与比例原则背道而驰。根据比例原则的要求,必须合理限定罚款金额的上限,平等对待单位和个人,区分制裁当事人和案外人,并确立新的救济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民事诉讼罚款制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民事诉讼罚款 妨害民事诉讼 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序与尊严——民事诉讼强制措施重构刍议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响 《法治研究》 2011年第8期37-43,共7页
在我国当今的民事司法实践当中,长期充斥着以取证难、执行难为代表的种种蔑视法院权威的乱象。对此,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章难辞其咎,因为该章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已严重不符合当前民事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即在范围上... 在我国当今的民事司法实践当中,长期充斥着以取证难、执行难为代表的种种蔑视法院权威的乱象。对此,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章难辞其咎,因为该章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已严重不符合当前民事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即在范围上十分狭隘,在力度上也太过软弱,以至于法院屡屡遭受藐视而无法自救。想要去除第十章的病根,唯有借鉴美国关于藐视法庭制度的先进立法经验,进行通盘的改造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 蔑视法庭 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诉讼责任——兼谈《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
11
作者 刘后务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90-94,共5页
从诉讼参与人及案外人角度看,诉讼参与人及案外人对其实施的妨害诉讼活动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不利性法律后果则是一种法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由于是因违反诉讼法而产生的,因而应被定性为诉讼责任。诉讼责任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构成要... 从诉讼参与人及案外人角度看,诉讼参与人及案外人对其实施的妨害诉讼活动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不利性法律后果则是一种法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由于是因违反诉讼法而产生的,因而应被定性为诉讼责任。诉讼责任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构成要件、责任方式,因而是一种同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宪法责任相并列的独立的法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十章的章节名称"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应修改为"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责任 妨害诉讼活动的违法行为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适用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平安 《现代法学》 1984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我国民事诉讼法,本文拟就怎样才能正确适用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以下简称民事强制措施)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
关键词 强制措施 妨害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 诉讼参与人 诉讼权利 不法行为 当事人 诉讼义务 法律制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高岭 徐金荣 吕利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2-74,共3页
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赵高岭,徐金荣,吕利民传统民事审判方式中证人证言的收集和认证均存有证人不愿作证、作伪证、不愿出庭、法官包揽取证、庭上无人证、当事人不能向证人发问对质或法官同当事人质证等诸多弊端,... 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赵高岭,徐金荣,吕利民传统民事审判方式中证人证言的收集和认证均存有证人不愿作证、作伪证、不愿出庭、法官包揽取证、庭上无人证、当事人不能向证人发问对质或法官同当事人质证等诸多弊端,这不仅易引起当事人误解,产生与法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出庭作证 作证制度 当事人举证 证人作证 民事诉讼 财产权利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案件事实 诉讼 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告拒不到庭的效率桎梏之破解──以取消民事诉讼拘传制度为切入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德玲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我国的民事审判实践中,被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拒不到庭应诉、答辩的案件居高不下。被告拒不到庭该如何处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是否有必要适用拘传,怎样完善缺席判决制度等,都成为法官特别是基层法院的法官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
关键词 被告 处理效率 妨害民事诉讼 拘传 缺席判决制度 民事诉讼 审判实践 人民法院 强制措施 居高不下 基层法院 法官 学术界 应诉 修订 问题 理论 答辩 传票 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企业活力与完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15
作者 廖德功 张晋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42-46,共5页
要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我发展的商品经济主体,就必须建立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法律环境。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法律制度 商品经济 法律环境 增强企业活力 当事人 民事诉权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妨害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16
作者 张开绩 《求是学刊》 1986年第5期52-54,51,共4页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审判人员 民事诉讼法典 当事人 诉讼秩序 杀人案件 民事纠纷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县人民法院 民事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
17
作者 赵高岭 徐金荣 吕利民 《山东审判》 1995年第1期18-20,共3页
民事审判实践中,几乎每一案件的审理都涉及“证人证言”证据的运用。证人证言有别于其他证据,是客观现象经过人的感官、抽象思维、记忆,尔后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易受客观环境、智力水平、法律意识、人际关系、时间推移... 民事审判实践中,几乎每一案件的审理都涉及“证人证言”证据的运用。证人证言有别于其他证据,是客观现象经过人的感官、抽象思维、记忆,尔后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易受客观环境、智力水平、法律意识、人际关系、时间推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地对此类证据予以审查、核实、认定,便成为左右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关键。在传统审判方式中,证人证言的收集和认证存有证人不愿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证人证言 妨害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 法律意识 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 审判实践 审判方式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学习指导(一)
18
作者 高警兵 《当代电大》 1994年第1期59-63,共5页
民事诉讼法作为法律专业基干课程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电大《民事诉讼法》教材因故未能到位,故此次学习及考试的依据仍是借用教材《新民事诉讼法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杨荣新主编)。本文将以该教材为中心,结合新民事诉讼法,系统... 民事诉讼法作为法律专业基干课程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电大《民事诉讼法》教材因故未能到位,故此次学习及考试的依据仍是借用教材《新民事诉讼法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杨荣新主编)。本文将以该教材为中心,结合新民事诉讼法,系统阐述该课程学习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 《新民事诉讼法教程》共分五编三十章,下面将逐编逐章分析阐述。 第一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 学习指导 简易程序 人民法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必要共同诉讼 强制措施 普通程序 审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修订后刑法对民事诉讼的保护
19
作者 董田军 《山东审判》 1998年第9期20-22,共3页
所谓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是指运用刑罚手段惩治妨害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行为,以保证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维护正常的司法审判秩序。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是在立法与司法相互协调统一的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在我国它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 所谓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是指运用刑罚手段惩治妨害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行为,以保证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维护正常的司法审判秩序。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是在立法与司法相互协调统一的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在我国它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活动 妨害民事诉讼 刑法保护 修订后 犯罪行为 情节严重 司法实践 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 法庭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法庭上殴打诉讼参与人的管辖权探讨
20
作者 高荣林 《警学研究》 2021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司法实践中,在法庭上殴打诉讼参与人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违法行为,一般由人民法院直接行使管辖权。但也有受害人选择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受理的情形,此时往往会引发管辖权争议。为了阐述上述问题,文章采用法理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司法实践中,在法庭上殴打诉讼参与人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违法行为,一般由人民法院直接行使管辖权。但也有受害人选择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受理的情形,此时往往会引发管辖权争议。为了阐述上述问题,文章采用法理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管辖权争议和一事不再罚进行探讨。人民法院对上述违法行为享有法定的管辖权,只要公安机关的处罚与人民法院的处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公安机关也享有相应的管辖权。从保护受害人的角度出发,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都应该享有管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殴打 管辖权 一事不再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