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中国诗学中的内视美追求及其审美功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6,共9页
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与意境,究其实质是一种内视之美。而诗学以之作为审美价值标准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诗的内视之美。在笔者看来,这种内视之美,恰恰体现了文学的基本审美属性。宋代诗人梅尧臣... 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与意境,究其实质是一种内视之美。而诗学以之作为审美价值标准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诗的内视之美。在笔者看来,这种内视之美,恰恰体现了文学的基本审美属性。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前后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见于言外"是以"如在目前"为其前提的。严羽的"盛唐兴趣",王廷相的"意象透莹",王国维的"不隔"等等,都是内视之美的标举。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诗的内视之美在于经过主体的"拟容取心"而产生的圆融整一的意境,主体的知觉功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诗的艺术媒介来说,诗人的内在构形是产生"言外之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在目前 见于言外 内视之美 构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光水色见异趣 简淡清新定高格——吴均《与朱元思书》赏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茂恒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8期41-41,共1页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均 异趣 高格 富春江 篇的作用 语言形式 动静结合 如在目前 师范学校 陕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唐寅的《前蜀宫妓图》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大年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5年第S1期22-25,共4页
唐寅的《前蜀宫妓图》是他的传世杰作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女子四人,冠服盛妆,略如菱形位置散立。近处一人背转身躯,双手捧着小圆盘,盘中有小瓶插筷子一双、盛食品的小碟一只。左边的一人伸出双手,似作传递之状。中间正面一人... 唐寅的《前蜀宫妓图》是他的传世杰作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女子四人,冠服盛妆,略如菱形位置散立。近处一人背转身躯,双手捧着小圆盘,盘中有小瓶插筷子一双、盛食品的小碟一只。左边的一人伸出双手,似作传递之状。中间正面一人右手伸于前两人之间,同时又举起左手,正在接受右边另一人送来的酒壶。虽然画面上对于人物活动的环境不着一笔,但通过对她们服饰、动作、小道具的刻划,和画上题款的指点,一派深宫酗饮宴乐、昏君奢靡淫逸的情景,就宛然如在目前。画幅上部题诗一首:“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跋语云:“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前蜀 王衍 中国美术史 如在目前 《新五代史》 北京故宫 小道具 《碧鸡漫志》 历史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一诗话》浅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河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作为中国古代诗话体文论的开山作这一点,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关于《六一诗话》的理论意义,却鲜有提及者。郭绍虞先生曾指出:“欧氏学有根柢,故是书虽取随笔体裁,不成系统,然细加抽绎,不难窥其全貌。正不能以此...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作为中国古代诗话体文论的开山作这一点,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关于《六一诗话》的理论意义,却鲜有提及者。郭绍虞先生曾指出:“欧氏学有根柢,故是书虽取随笔体裁,不成系统,然细加抽绎,不难窥其全貌。正不能以此为不甚经意之作而轻率视之。”鉴于欧阳修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我以为,对《六一诗话》进行一番研究,对于全面了解欧阳修的文学观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即试图作一引玉之砖,谈谈个人对《六一诗话》的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一诗话》 欧阳修 诗歌语言 如在目前 诗歌创作 王夫之 高格 孟郊 诗风 贾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字·炼句·炼意——古典诗词学习札记 被引量:1
5
作者 骆祖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41-42,共2页
我国古代涛人在创作中非常注意炼字,炼句和炼意。并在这方面留下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分析、借鉴。 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来说它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言。而诗歌由于要求更集中而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它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就要求... 我国古代涛人在创作中非常注意炼字,炼句和炼意。并在这方面留下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分析、借鉴。 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来说它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言。而诗歌由于要求更集中而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它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就要求更加精炼。因此,优秀的诗人对于语言的选择取舍、加工提炼,都是苦心经营的。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涛丽句必为邻”等自述,正说明了诗人们为了更大地发挥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辞警意丰、笔无虚设的境地,在遣词用字方面是如何讲究锻炼,费尽心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炼意 文学作品 遣词用字 欧阳修 形容词 如在目前 诗人们 诗的表现力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沈安娜一起速记 被引量:2
6
作者 居正修 《红岩春秋》 1999年第4期41-42,共2页
读了《红岩春秋》1998年第4、5、6期连载何蜀所写《纤笔奇兵》一文,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解放前我从重庆到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国防最高委员会十多年的工作期间,经常和沈安娜一起担任中央常会,国防最高委员会速记。这些重要会议,常... 读了《红岩春秋》1998年第4、5、6期连载何蜀所写《纤笔奇兵》一文,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解放前我从重庆到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国防最高委员会十多年的工作期间,经常和沈安娜一起担任中央常会,国防最高委员会速记。这些重要会议,常由两名速记担任,中央党部是分管速记的徐科长和沈安娜担任,他们都在中央党部秘书处机要处,徐科长是我的速记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统府 国民政府 国民党 邯郸电台 解放前 如在目前 搜集情报 国防 速记员 工作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以情生 情以文存——袁枚《祭妹文》浅议
7
作者 王立 《殷都学刊》 1984年第1期75-76,共2页
一篇情深意挚的《祭妹文》,读后令人感叹不已。文章在亡妹生前、身后事的客观记叙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或委婉,或直诉,由事见情,情染事意,恰切地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思,实践了袁枚“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随园诗话补遗... 一篇情深意挚的《祭妹文》,读后令人感叹不已。文章在亡妹生前、身后事的客观记叙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或委婉,或直诉,由事见情,情染事意,恰切地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思,实践了袁枚“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随园诗话补遗》卷七)的美学主张。可以说“情”是这篇祭文得以流播后世,叩响无数人心扉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本文“情”的表现进行探讨。 1、细处见情。表达兄妹之间的感,情往往离不开对童年耳鬓厮磨时光的表象复现。文章开篇不久,就进行了“奋臂捉虫”、“披衣温诗”、“牵衣别兄”,“扶案笑语”诸场面的一一描述,不仅直令作者“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读者也有如在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妹文》 袁枚 见情 “情” 随园诗话 直诉 如在目前 美学主张 意识流动 内心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净沙·秋思》艺术魅力管见
8
作者 杨顺祥 朱璧贵 《怀化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68-69,共2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咏怀秋天的诗可谓俯拾皆是,但是被誉为“秋思之祖”却是马致远的仅二十八字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王国维曾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绝非过誉之词。其中魅力究竟何在? 一、以视觉调动感情和思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咏怀秋天的诗可谓俯拾皆是,但是被誉为“秋思之祖”却是马致远的仅二十八字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王国维曾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绝非过誉之词。其中魅力究竟何在? 一、以视觉调动感情和思念。 诗是要抒情的。但中国与西方审美观点不同。西方喜欢直露渲泄,中国喜欢含蓄蕴藉。因此抒情要靠景,也就是靠视觉形象来作为意象符号,抒发主体情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首外” (梅尧臣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艺术魅力 小令 游子 意象符号 层次感 意象结构 唐人绝句 如在目前 内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初“婉约派”的词学理论
9
作者 丁放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清朝词的创作与词学理论,都呈现出中兴的局面,清代初期的词论,以王士祯为代表的“婉约派”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词学理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核心论点:一、以“婉约”为正宗而不废“豪放”,主张融合两派之长,另创新体;二、重“自然”、... 清朝词的创作与词学理论,都呈现出中兴的局面,清代初期的词论,以王士祯为代表的“婉约派”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词学理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核心论点:一、以“婉约”为正宗而不废“豪放”,主张融合两派之长,另创新体;二、重“自然”、“本色”,严诗、词曲之界限;三、对词中感情之作用及其它创作规律进行了有益探讨,清初“婉约派”的词学理论,为清代词坛的繁荣局面开了个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约派 刘体仁 词学理论 词论家 婉约词 《梅花赋》 如在目前 李清照 词人之词 辛弃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前
10
作者 何其芳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1年第Z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自然景物 内心世界 《画梦录》 艺术魅力 拟人化 阴沉的天 北方大陆 表现自我 一次洗涤 如在目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汉诗鉴赏(4)
11
作者 马歌东 《陕西教育(教学)》 1994年第5期45-46,共2页
理趣篇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尝举梅尧臣之言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 理趣篇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尝举梅尧臣之言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梅尧臣这段议论是颇有见地的,故欧阳修首肯曰:“语之工者固如是。”但何以以第三首为工呢?诗话中未作详细解释。愚意以为,第三首之所以工于前两首,原因有二。其一是立意高,格调高。第一首仅止于山果石泉,饮食而已,虽不无野趣,但毕竟境界甚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官清马骨高 县古槐根出 《随园诗话》 欧阳修 梅尧臣 《六一诗话》 中国古诗 理趣 如在目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郭老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省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8年第4期2-3,97,共3页
郭老病逝的噩耗传来,我正卧病在医院,悲悼不已。四十多年前开始的学术交往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郭老和我的学术友谊始于一九三四年夏。当时他被迫旅居日本,在不自由和艰苦生活的条件下,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并且为了掌握准确而丰富的... 郭老病逝的噩耗传来,我正卧病在医院,悲悼不已。四十多年前开始的学术交往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郭老和我的学术友谊始于一九三四年夏。当时他被迫旅居日本,在不自由和艰苦生活的条件下,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并且为了掌握准确而丰富的史料又钻研了殷虚甲骨文和殷周青铜器铭文。由于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加上他有广博的文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马克思主义 青铜器铭文 甲骨文 如在目前 学术 多年前 史料 日本 殷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论中超越之美的追求
13
作者 刘明今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6-85,共10页
起于唐而兴于宋的审美超越意识以司空图、严羽为主要代表,是中唐以后包括古文家、理学家、江西派诗论家等在内的总的审美取向;他们不满足于诗文的教化意义、情感表达和词章之美,而追求其内蕴的道德精神、人格意趣以及莫可名状的意兴之... 起于唐而兴于宋的审美超越意识以司空图、严羽为主要代表,是中唐以后包括古文家、理学家、江西派诗论家等在内的总的审美取向;他们不满足于诗文的教化意义、情感表达和词章之美,而追求其内蕴的道德精神、人格意趣以及莫可名状的意兴之美。这是区别于唐以前文学批评的新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文道合一 文学批评 杨万里 审美追求 教化美 如在目前 文学的意义 文论 诗歌
原文传递
怀念于省吾先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公柔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4-196,共3页
乙亥深秋,夜凉如水,灯火亲人。因检《竹书纪年》材料,读《穆天子传》,回忆多年以前,向思泊师(于师字思泊)请教该书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我在课堂上听思泊先生授课,仅仅一个学年。共修两门课程,每门课程一个学期。一门是古器物学,一门... 乙亥深秋,夜凉如水,灯火亲人。因检《竹书纪年》材料,读《穆天子传》,回忆多年以前,向思泊师(于师字思泊)请教该书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我在课堂上听思泊先生授课,仅仅一个学年。共修两门课程,每门课程一个学期。一门是古器物学,一门是古文字学。后者则从殷虚书契讲到《石鼓文》。 记得先生讲《石鼓文》,讲到“满有小鱼……其盗氐鲜”时,表述河水清涟,游鱼可数,并时吐水泡之状。先生辞色之间,颇为赞美古人描物绘景的贴切。并说:“王静安先生说,‘文无今古,未有不文从字顺者”。先生身着长袍,神态很为悠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省吾 《穆天子传》 《石鼓文》 《竹书纪年》 考古研究所 如在目前 王静安 古文字学 学习理论 古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怀念苏一平同志
15
作者 冯其庸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43-345,共3页
苏一平同志不幸去世快一周年了。 我与他共事二十多年,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记得1974年10月30晚,袁水拍同志到我住处找我,恰好我不在。水拍同志给我家里留了电话,我一回到家,立即与水拍同志通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同意我... 苏一平同志不幸去世快一周年了。 我与他共事二十多年,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记得1974年10月30晚,袁水拍同志到我住处找我,恰好我不在。水拍同志给我家里留了电话,我一回到家,立即与水拍同志通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同意我向他提出的整理《红楼梦》的建议,要我先起草一个报告,等李希凡从西安回来后再一起研究。很快这事就得到了国务院文化组的批准,于是我从人民大学借调到《红楼梦》校注组。就在这个时候,水拍同志陪我一起到了东四八条,与一平同志见面,并为我作了介绍,说明我借调到了《红楼梦》校注组。校注组就由文学艺术研究院(当时的名称)代管。一平同志是党委书记,所以水拍同志先为我向他作了介绍。当时只是介绍认识,并未进行交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国务院文化组 天安门广场 文学艺术研究 追悼会 四人帮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如在目前 袁水拍 帕米尔
原文传递
好名
16
作者 曹金兴 《瞭望》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5期38-38,共1页
好名曹金兴宋代李,“苏门六君子”中的小阿弟。他在《师友谈纪》一书中说,自己少时急进好名,曾三次献书公车。捷径没走成,但好名急进之心不改,“复多游巨公之门。”年长他一辈的苏东坡直言相告:“如子之才,自当不没,要当循分,... 好名曹金兴宋代李,“苏门六君子”中的小阿弟。他在《师友谈纪》一书中说,自己少时急进好名,曾三次献书公车。捷径没走成,但好名急进之心不改,“复多游巨公之门。”年长他一辈的苏东坡直言相告:“如子之才,自当不没,要当循分,不可躁求。王公之门,何必时曳裾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诗话》 袁枚 苏门六君子 嘉禾县 教训与经验 虽死犹生 名满天下 直言相告 杨维桢 如在目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