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尔诺《年轻男人》中的女性社会学研究
1
作者 史晓晴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写作大多基于自己身为女性的内心经验与社会经历,力求以女性认识、体验世界的方法来理解世界甚至影响世界。在2022年出版的《年轻男人》中,埃尔诺从女性私密体验出发,勾勒出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并... 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写作大多基于自己身为女性的内心经验与社会经历,力求以女性认识、体验世界的方法来理解世界甚至影响世界。在2022年出版的《年轻男人》中,埃尔诺从女性私密体验出发,勾勒出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并展现出对性别歧视、阶级歧视等社会问题的批判与反思,彰显了女性写作的社会学意义。本文从女性私密写作、“倒置”的叙述方式、详实的物质书写三个维度剖析《年轻男人》,进而探究埃尔诺写作的女性社会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尔诺 《年轻男人》 女性社会学 多萝西·史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发展与建设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金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价值中立为主转变成价值中立、女性主义共存 ,甚至出现了某种女性主义的倾向 ;在研究的理念上 ,将妇女视作一种角色的“特殊性”逐渐转变成更多地关注妇女的多种角色 ,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 ;在研究的方法上 ,对策研究的主倾向被打破 ,形成对策研究、纯学术研究、参与式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参与式研究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质 ;在研究内容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问题研究”为主 ,90年代上半叶以对“女人”研究为主 ,而从 90年代下半叶开始 ,“性别人”研究成为重点。这些变化的结果之一是 ,女性社会学由对社会学、妇女研究的依附走向相对独立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女性社会学 发展道路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金玲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本学科理论研究的广泛和深化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条件,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为决定性力量,在国际基金的推动下,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课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今后的几年中,开设女性社会学及相关课程的高校将不断增加... 以本学科理论研究的广泛和深化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条件,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为决定性力量,在国际基金的推动下,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课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今后的几年中,开设女性社会学及相关课程的高校将不断增加,课程的设置将出现综合化和专题化的两向发散现象,学科化程度进一步增强;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将更注重合作化和组织化运作,女性社会学教学网络的建设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课程建设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本土知识建构的历程 被引量:6
4
作者 石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3,共7页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的本土知识建构经历一个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是否有明确的学科建构的意识决定了广义和狭义积累过程的区别;这个过程包括前学科化建构时期和学科化建构时期。以前学界并没有从学科化的角度...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的本土知识建构经历一个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是否有明确的学科建构的意识决定了广义和狭义积累过程的区别;这个过程包括前学科化建构时期和学科化建构时期。以前学界并没有从学科化的角度进行阶段的划分,而这种划分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的本土知识建构还不是一个成熟的独立学科,需要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学科化 本土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学和女性社会学的学科化互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起承担着带给中国妇女福祉的使命。从学科化角度看,两者是一种互构关系。所谓"学科化互构"指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学科之间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以及达到两个学科共变的学科化过程。... 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起承担着带给中国妇女福祉的使命。从学科化角度看,两者是一种互构关系。所谓"学科化互构"指中国女性学与女性社会学学科之间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以及达到两个学科共变的学科化过程。学科化互构包括学科概念、学科性质、独特视角、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采借、对话和反思是互构的途径,学科携手成长是共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女性社会学 学科化 互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化知识建构中的中国女性社会学
6
作者 石彤 王宏亮 李芳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1-46,共6页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知识建构来源于三个途径:对西方女性社会学的学术成果借鉴,从港澳台女性社会学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以往学术探索的凝练。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逐渐...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知识建构来源于三个途径:对西方女性社会学的学术成果借鉴,从港澳台女性社会学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以往学术探索的凝练。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逐渐深化,21世纪独立学科诞生的历史过程。中国女性社会学还不是一个成熟的独立学科,需要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学科化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的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彤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9-45,共7页
学科意识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的建构值得探讨。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是指研究者从本土女性社会学学科建设出发,自觉遵循本学科内在发展规律、规范进行学术研究、对自身与学科的依存关系以及与研究共同... 学科意识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的建构值得探讨。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是指研究者从本土女性社会学学科建设出发,自觉遵循本学科内在发展规律、规范进行学术研究、对自身与学科的依存关系以及与研究共同体保持统一所应该具有的知觉状态。学科意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前学科意识时期和学科意识建构时期,经历觉醒、形成、深化和确立阶段;学科意识的未来走向会面临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社会学 学科意识 本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社会学面对全球化的问题和经验
8
作者 王宏亮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3-48,共6页
中国女性社会学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得以全面发展。开放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背景,而中国女性社会学的"内生"和"外生"问题的讨论是发展过程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正是这一问题促使中国女性社会学走向不... 中国女性社会学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得以全面发展。开放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背景,而中国女性社会学的"内生"和"外生"问题的讨论是发展过程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正是这一问题促使中国女性社会学走向不同的思考方式。最终,将本土经验与外来思想有机结合,从而提出性别和谐成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重要贡献。问题是如何实现世界对中国女性社会学的认同,这一方面有赖于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系统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如何让世界在悬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冲突的情况下真正理解中国女性社会学的思想,这决定了未来女性社会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全球化 社会性别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化视野中的中国女性社会学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金玲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1期66-72,,85,,共8页
本文以建设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为出发点 ,提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及内容。它认为 ,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应力图形成自己的女性化的加本土化的话语与体系 ;其方法应包括有性人和证伪、主体化 (责任感 )和行动性等方面 ;... 本文以建设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为出发点 ,提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及内容。它认为 ,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应力图形成自己的女性化的加本土化的话语与体系 ;其方法应包括有性人和证伪、主体化 (责任感 )和行动性等方面 ;内容则至少应包括社会分层、社会化、就业、文化与教育、健康、公共政策、婚姻家庭、违法犯罪、发展、比较研究及女性社会学史研究这十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社会学 女性主义 社会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
10
作者 韩晓露 《观察与思考》 2004年第9期36-37,共2页
假若"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情景将是怎样? 曾经有人亲眼目睹大学生听有关女性与社会课程的场景:在上海某著名高校,当学生们得知将有女性学专家在此开设女性与社会课程的时候,大爆冷门,原本计划200人的听课课堂居然挤满了1... 假若"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情景将是怎样? 曾经有人亲眼目睹大学生听有关女性与社会课程的场景:在上海某著名高校,当学生们得知将有女性学专家在此开设女性与社会课程的时候,大爆冷门,原本计划200人的听课课堂居然挤满了1000个学生.其中,男生占了近三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大陆 地貌 性别社会学 社会性别 大学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的女人在对面——和女性社会学专家王金玲教授共探
11
作者 韩晓露 《观察与思考》 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
整容的狂热,不禁令人感叹,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今的中国女人如此热衷于人造美?这背后的社会因素症结何在?记者就此问题和浙江省社科院女性社会学专家王金玲教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玲 女性社会学 自信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蕴章《燃脂余韵》的史料价值和女性社会学意义
12
作者 周秀蓉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7-101,共5页
王蕴章《燃脂余韵》是笔记体诗话,收录的是清朝闺阁诗事。是书对重要的女性诗人、词人以及才女群体之作、对两性互动之作、对奇才与特色之作进行采录,并对其他文献进行补充和纠正,为我们了解清代女性创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清代女性作者... 王蕴章《燃脂余韵》是笔记体诗话,收录的是清朝闺阁诗事。是书对重要的女性诗人、词人以及才女群体之作、对两性互动之作、对奇才与特色之作进行采录,并对其他文献进行补充和纠正,为我们了解清代女性创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清代女性作者作品的风格与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并且对男性文人资料的保存也作出了一定贡献,具有史学价值;是书体现的才女艺术生活的风尚、女性妇德观中保守与进步的不同层面,呈现出清代女性大致的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脂余韵》 史料价值 女性社会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名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单凌寒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学科名称是学科话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科命名可以体现出学者们对学科核心范畴的不同理解及变迁,在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大陆地区,除女性社会学外,妇女社会学、女性主义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也是十分... 学科名称是学科话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科命名可以体现出学者们对学科核心范畴的不同理解及变迁,在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大陆地区,除女性社会学外,妇女社会学、女性主义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也是十分常见的学科名称,这些不同学科名称的来源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被理解、接受及拒绝的?原因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与挑战?正是文章试图探索与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名称 女性社会学 妇女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宛丽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198-202,共5页
女性主义社会学挑战了原有的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方法论层面 ,即她开辟了与以往的知识体系所不同的另一种认识视角及领域。本文就女性主义社会学研究最具价值的方法论层面做一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社会学 方法论 女性知识 人类文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走向主流: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2001—2005)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金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4-204,共11页
经过最近五年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女性/性别社会学在研究领域、学术水平、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学术影响、学术新突破等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而获得了主流学界更多的认同与肯定。
关键词 女性/性别社会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日常生活世界——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及其局限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雪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5-211,共7页
加拿大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多萝西·史密斯采取女性的立场论,对传统社会学排除女性的主体经验进行批判,聚焦于日常生活世界,力图改变社会学家思考世界和从事研究的方式,建构一门女性主义社会学。本文重点讨论以史密斯为代表的女性主义... 加拿大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多萝西·史密斯采取女性的立场论,对传统社会学排除女性的主体经验进行批判,聚焦于日常生活世界,力图改变社会学家思考世界和从事研究的方式,建构一门女性主义社会学。本文重点讨论以史密斯为代表的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在理论、研究方法与经验研究上达到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的立场 女性主义社会学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中的“他者”世界——《花香时节》的女性主义社会学特征
17
作者 万莲子 《理论与创作》 2003年第4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花香时节》 女性主义社会学 彭诚 小说集 女性主体 意识形态 “他者”叙事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女性主义社会学
18
作者 陈影霜 《消费导刊》 2010年第4期219-220,共2页
《女性主义观点的社会学》,这本有着醒目的玫瑰红封面和用繁体字编排的书,带给我全新的感觉。书的简介中写道:“女性主义整体而言是一场致力于解放女人的运动。女人处在男流的社会中,往往被忽略、扭曲和边缘化,换句话说,劣居从属的地... 《女性主义观点的社会学》,这本有着醒目的玫瑰红封面和用繁体字编排的书,带给我全新的感觉。书的简介中写道:“女性主义整体而言是一场致力于解放女人的运动。女人处在男流的社会中,往往被忽略、扭曲和边缘化,换句话说,劣居从属的地位。为了解放女人,必须了解、进而扭转这种从属的状况。女性主义就从这一点出发,重建知识的生产途径,破除男流社会的迷思。女性主义并不是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观点,但女性主义从根本挑战了男流社会学自以为是的理论假设,并主张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解释有重新建构的必要。本书就从颠覆男流‘教科书’着手,一点一滴剖析女性主义如何改写男流社会学的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社会学 重新建构 繁体字 女人 边缘化 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研究学科化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瑞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0-56,共7页
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女人与男人就始终以一种数量上的平等同时并存着,但是,令女性异常愤怒的是,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女性却始终是作为一种沉默者和失踪者而若有若无地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为了反抗对女性的这种毫无根据的漠视、无... 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女人与男人就始终以一种数量上的平等同时并存着,但是,令女性异常愤怒的是,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女性却始终是作为一种沉默者和失踪者而若有若无地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为了反抗对女性的这种毫无根据的漠视、无视和敌视,为了捍卫女性自身的合理存在,为了张扬女性不应被剥夺的神圣权利,女性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和观照,这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女性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男人 男女平权主义 女性社会学 性别学 女性研究 学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流变:对西方女性杂志学术研究的回溯
20
作者 欧勤扬 李苓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的女权主义运动达到第二次高潮。凭借着社会运动高潮,女性主义研究开始进入西方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并逐步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产生影响,诞生了各个支流学派,比如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社会学等。
关键词 西方社会 学术研究 女性杂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西方高等教育 女性主义社会学 回溯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